濂洛風雅

《濂洛風雅》六卷本,元代金履祥編著,詩詞文集。

《濂洛風雅》·六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元金履祥編。履祥有《尚書表注》,已著錄。是編乃至元丙申,履祥館於韓良瑞家齊芳書舍所刻。原本選錄周子、程子以至王柏、王偘等四十八人之詩,而冠濂洛詩派圖。但以師友淵源為統紀,初不分類例。良瑞以為濂、洛諸人之詩固皆風雅之遺,第風、雅有正變、大小之殊,頌亦有周、魯之異。於是分詩、銘、箴、誡、贊、詠四言者為風雅之正,其楚辭、歌騷、樂府、韻語為風雅之變,五、七言古風則風雅之再變,絕句、律詩則又風雅之三變云云,具見良瑞所作序中。蓋選錄者履祥,排比條次者則良瑞也。昔朱子欲分古詩為兩編而不果。朱子於詩學頗邃。殆深知文質之正變、裁取為難。自真德秀《文章正宗》出,始別為談理之詩。然其時助成其稿者為劉克莊,德秀特因而刪潤之。故所黜者或稍過,而所錄者尚未離乎詩。自履祥是編出,而道學之詩與詩人之詩千秋楚越矣。夫德行、文章,孔門即分為二科;儒林、道學、文苑,《宋史》且別為三傳。言豈一端?各有當也。以濂、洛之理責李、杜,李、杜不能爭,天下亦不敢代為李、杜爭。然而天下學為詩者,終宗李、杜,不宗濂、洛也。此其故可深長思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