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琵鷺

澳洲琵鷺

據國際鳥盟組織的最新統計,黑臉琵鷺目前在全世界僅存近800隻,俞偉東等青年教師這次發現62隻遷徙種群,這是國內外首次觀察到的特大遷徙種群,說明上海崇明東灘、九段沙島嶼等地區是這一鳥類遷徙途中的“驛站”。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澳洲琵鷺
  • 拉丁學名:Platalea regia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鳥綱
  • 鸛形目
  • 䴉科
  • 琵鷺屬
  • 分布區域:太平洋諸島嶼
  • 英文名:Royal Spoonbill
生活習性,棲息環境,分布範圍,保護建議,

生活習性

黑臉琵鷺對越冬棲息地的選擇主要取決於食物資源和安全性,而且往往會選擇不同的越冬棲息地並在兩者之間權衡。在生態保護區之外的灘涂,有時因污水排放、漁民捕撈、甚至濕地填平造地等人類活動的影響,黑臉琵鷺食物資源的數量和質量均會下降,導致其不得不飛回面積有限的生態保護區。目前來看,人為干擾對黑臉琵鷺有不良影響
澳洲琵鷺

棲息環境

然而,在喜人數字的背後,我們也不得不警惕黑臉琵鷺種群發展的遠慮與近憂。如今人類涉足的疆域迅速擴張,上天、入地、下海……這些夢想實現的同時,也帶來了資源過度消耗的問題。黑臉琵鷺在大城市的夾縫中求生存,也曾經歷過滅頂之災。根據香港觀鳥會的記錄,在黑臉琵鷺三大越冬地之一的台南縣曾文溪口濕地,2002 年冬季曾發生過 73 只黑臉琵鷺中毒身亡的慘劇,損失的個體數超過全球數量的 7%,令人痛心!時至今日,人類已處於食物鏈的最頂端,對自然生態系統正施加著前所未有的影響,逐步壓縮了原本屬於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間,大大加快了一些物種的滅絕速度。據澳門觀鳥會開展的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資料:自 1989 年在澳門首次發現黑臉琵鷺後,其數量從最開始的 6 只一直增加到目前的 50 多隻,呈現出良好的增長勢頭。該種群的數量一直占其全球總數的 2% 以上,充分表明了該地區在黑臉琵鷺種群保護中的重要性。
澳洲琵鷺

分布範圍

分布於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台灣省、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華萊士區(指傳統的華萊士線(從棉蘭老島的東側海域經望加錫海峽至巴厘島與龍目島之間)以東、巴布亞紐幾內亞以西的區域,包括印度尼西亞的蘇拉威西島、努沙登加拉群島、西南群島、摩鹿加群島(馬魯古群島)、東帝汶等島嶼。),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包括澳大利亞、紐西蘭、塔斯馬尼亞及其附近的島嶼。)

保護建議

由於路氹生態保護區的黑臉琵鷺種群漸趨飽和,為容納其不斷增加的新個體,在適宜的地方種植紅樹林、營造灘涂濕地,逐步引導黑臉琵鷺接受並喜歡這些新棲息地,已成為今後黑臉琵鷺數量增加的必要前提。相關部門一直在推進此項工作,他們對蓮花橋下的紅樹林進行持續的移植並最佳化樹種,設立了阻隔圍板以減少人為干擾。然而,由於種種原因,部分黑臉琵鷺的潛在棲息地還未得到更有效的管理。例如,澳門賽馬場灘涂內生活的候鳥種類較多,且常有黑臉琵鷺在此活動。因此建議擴大相關保護範圍,以保護黑臉琵路及其他鷺鳥的覓食地;污水處理廠前灘涂的水源來自污水處理廠的尾水,因此需要持續監測水質並減少人為干擾,以保護這處“水鳥天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