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水水系

澧水水系在石門縣境內有乾支流196條,占全縣溪河總條數的83%;流域面積3347.95平方公里,占全縣國土總面積的84.3%。境內一級支流有渫水、道水、澹水等21條,其中在境內匯入澧水的支流有10條。二級支流有61條,三級支流85條,四級支流28條。 九澧指澧水幹流及其8大支流,合稱九澧。 酈道元(公元466~527年)《水經注》上載:澧九水,曰溫、曰渫、曰黃、曰茹、曰道、曰漊、曰澹、曰涔,總名曰澧。九水中除茹、漊兩水外,其餘7條皆發源或流經石門縣境內,石門得澧在常德市中首屈一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澧水水系
  • 支流:196條
  • 流域面積:3347.95平方公里
  • 一級支流:渫水、道水、澹水等21條
  • 主要景點:七眼泉 栗山坡仙人洞
  • 全長:全長388公里
澧水簡介,澧 水,渫 水,金 家 河,黃 虎 港 河,溁 水,石 家 河,黃 連 河,乾 溝 河,里 山 河,乾 溝,龍 潭 峪,竹 溪 河,商 溪 河,清 泥 溪,黃 水,仙 陽 河,渡 水,峽 峪 河,溫 水,南 溪,乾 溪 溝,澹 水,雙 溪,道 水,洲 滸 溪,

澧水簡介

澧水是中國湖南省四大河流之一,澧水幹流分北、中、南三源,以北源為主,北源源於湖南省桑植縣杉木界,中源源於桑植縣八大公山東麓,南源源於湖南永順縣龍家寨,三源於桑植縣南岔匯合後東流。沿途接納漊水、渫水道水涔水支流,至津市市小渡囗注入洞庭湖。幹流全長388公里,流域面積18,496平方公里(湖南15,50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131.2億立方米
澧水與長江三峽、清江處於同一暴雨區,易與長江分流入松滋河的洪水相遇,造成下游洪災。流域內石灰岩地層分布廣,喀斯特發育,尤以支流漊、渫二河上游為甚,溶洞暗河遍布。中上游大都經山區和丘陵區,多亂石、暗礁。自石門以下為下游,屬平原區,河道平緩,可通航。

澧 水

澧水為湖南省四大河流之一。有北中南三源。北源出桑植縣西北與湖北鶴峰交界之七眼泉,中源出桑植縣西北與龍山、湖北宣恩交界之栗山坡仙人洞,南源出永順縣北萬笏山龍泉寨十萬坪,至兩夾瀾合而水勢大盛,名龍江口。三源既會,經桑植縣城西,東南流經桑植、永順、張家界(大庸)、慈利、石門、臨澧、澧縣、津市等縣(市)後注入洞庭湖之七里湖。
澧水幹流自桑植縣杉木界至津市小渡口,全長388公里,流域面積18496平方公里。北以武陵山脈北支與湖北省清江水系相隔,南以武陵山脈南支與沅水水系分野,西起湘鄂崇山,東瀕洞庭湖平原;地勢北、西、南三面高,東部較低;幹流及主要支流自西北流向東南,構成平行的河流系統。
河源至張家界(大庸)為上游,張家界至石門為中游,石門至津市小渡口為下游。上、中游為灰岩沉積地區,易形成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沿途峽谷幽深,石壁聳立。下游為第三紀紅砂岩及第四紀沖積地區,易被剝蝕,形成低矮的丘陵、台地和沖積平原,地勢開闊平坦。
澧水自源頭奔流而東,經慈利縣牯牛岩進入石門縣西境新關鎮界溪河,至月光洲分為二流,洲下複合為一,於喻家河口納渫水,至烏龜岩(按:烏龜岩橫攔江中,常為舟患。民國13年賀龍軍經此,用火藥炸毀,舟人便之),三江匯流,俗稱為三江口(即酈道元《水經注》中所謂的渫口)。合流的江水自西而東流經任家坊、向家坪、鹽井灘、大龍潭、竹園塌、新街口、縣城區、閆家壩、易家渡、鐵弓堤,沿途納入支流,最後於二都鄉青龍灣(又名龍溪口)入臨澧縣境,歷經新關鎮、楚江鎮、易家渡鎮、二都鄉四個鄉鎮。過石門境江段長約30公里,坡降5‰。縣境內幹流流域面積342.48平方公里(渫水、道水、澹水流域面積除外)。幹流自上而下有三江口、鹽井灘、二忤溶、洄洑灘、顏陵灘、八角樓、東方灘(亦名尼姑灘)等灘險16處。古時自三江口往下經石門市區的一段河,又名零陽河,臨河北岸街市區晉時為澧陽縣治,並設天門郡治於此。
1966年,臨澧縣在下游修建了青山水輪泵站,使上游過境江段的河道特性發生了顯著變化。一方面,因水位抬高,原來沿主河槽下泄的江流轉而常年沖刷兩岸,使兩岸嚴重崩塌。據觀察記載,自建壩以來,易家渡鎮和二都鄉沿河兩岸已平均內推30~50米,最寬處鐵弓堤已內推150米;另一方面,建壩後,河水流速變緩,挾沙能力減弱,加之上游地區水土流失嚴重,泥沙大量淤積河底,加劇了水位抬升,加重了沿江地區的防洪壓力。據水文站觀測記載,自青山水輪泵站大壩至易家渡一段河床,僅1980~1989年的10年間就平均抬高1米多。
1976年,石門縣在距縣城上游3公里處的澧水幹流上,興建了三江口水電站。
為防洪水泛濫,石門縣自1970年冬始,大規模興建堤防工程,陸續在澧水幹流南、北兩岸修建防洪大堤。1987年12月,在澧水幹流南岸新關鎮任家坊村修建了河堤2.1公里,保護著堤內530畝農田。以後,重點修建石門縣城區河堤。至今,澧水北岸堤長17.3公里,西起城區碼頭,下至青山水輪泵站附壩,歷楚江、易家渡兩鎮;南岸堤長21.2公里,上起新街口渡口,下至二都鄉鎮龍村,歷經二都鄉和寶峰開發區,保護著兩岸石門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帶27.5平方公里的土地,15.8萬人口。特別是城區南北兩岸約9公里的防洪大堤,從1991年11月始建,到2002年底全面竣工,歷時12年,將兩岸沿河建成了全縣最美的風景線,成為造福子孫的“民心工程”。大堤及改造後的沿江大道,為日夜奔流的澧水增添了許多勝景。在堤山,行人憑欄遠眺,看澧水朝暉夕陽,望街心繁燈閃耀,真有說不盡的心曠神怡。
石門境內澧水幹流河段共有4座鐵路、公路大橋。1971年建成的三江口大橋,是座鐵路、公路兩用橋,是枝柳鐵路跨澧水的第一座大橋,橋上兩側通汽車,慈(慈利)張(張公廟)公路運輸賴以暢通無阻。三江電站大壩也是一座公路大橋。1993年10月16日,地處縣城中心的澧水石門公路大橋通車,大橋的建成,將石門南北兩岸縣城連線成一個整體。1993年1月8日,石長鐵路石門澧水特大橋動工,1995年10月竣工,該橋全長1590.146米,總計58個墩台。這是澧水鐵路、公路大橋,對溝通湘西北交通,促使其經濟繁榮發揮著重要作用。
悠悠澧水,日夜東流。臨水而立的石門縣治楚江鎮,如一幅氣勢恢宏的圖畫,鋪展於藍天白雲之下。
她東南瀕澧水,西北依山丘。地形狹長,俗稱船形地,“地形逼仄,環堵不具,以嶂為城,以溪為池”,故謂山城。舊時屢遭兵燹水患,到解放前夕人丁不滿3000,店坊僅40餘家,面積僅0.4平方公里。建國後至今,已有大街小巷縱橫交錯45條,面積擴展至16.8平方公里,居民增加到7萬人。天然秀美的山城,經石門人民的悉心裝扮,更加絢麗多彩。澧水河上,4座大橋如巨龍臥波,枝柳、石長鐵路作為連線全國各地的大動脈,在白雲山麓和十九峰下縱橫而去。澧水兩岸,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大街如弦,車水馬龍。花壇綠樹遍布街心巷裡,花香日新,讓縣城春色常駐。寶峰、東城、楚江,三城相望,互為犄角,一座嶄新的城市正迅速崛起於澧水之濱。今日的石門縣城,市政設施齊備,又是國家級衛生縣城、全國創建文明小城鎮示範點、湖南省景區城市。石門,這座美麗的新城,正向世界和未來敞開燦爛的大門。

渫 水

渫水為九澧之一,是澧水第二大支流。因上中游地處高山峽谷,河床多系岩石,漏石分沙,水流清澈,長波浹渫,故名渫水。渫水沿岸多鐵礦,土家語“鐵”音“渫”(謝音),可意譯為鐵河,故又俗名鐵水河。明史亦作添平河。
渫水有南、中、北三源。北源出湖北省五峯縣南香日坪農場北面的天心橋,往東南流至本縣壺瓶山鎮雷打岩入縣境,稱北溪河(又名白溪河)。北溪河又西南流納入支流鄢家河後至江碼橋入江坪河。北溪河流程38.1公里,流域面積204平方公里。全流域在壺瓶山鎮江坪河管理區境內。中源出壺瓶山鎮江坪河管理區泉坪村西面的高家界,稱高橋河。南源分南、北兩支。南支名前河,源於南北鎮碑牌埡北麓,先後並若干溪流,久晴乾涸,僅出口一段有較深層地下水供給,常年不斷流,經穿石灣,到兩河口匯入金家河,流程10公里。北支名後河,總流程21公里,發源於鶴峰牛鼻孔,於壺瓶山鎮江坪河管理區泉坪村西部頂坪山南麓,曾家灣以北,往西南流入湖北境內,至鐘家大坡轉東南流至下洞坪西南進入落水洞,潛入地下成為陰河,從而形成斷頭的“盲谷”,水流在地下潛行約2公里,復進入湖南,石門境內從而形成“龍門出水”的奇異景觀,下流8.5公里到金河村兩河口與前河匯合後稱金家河。金家河轉向北流至石南山與卿家小河匯合後稱失妻河。失妻河繼續北流至梯兒岩橋附近與渫水中源高橋河匯合後,東流出龍洞峽,進入江坪河谷地。
三源中以南源後河龍門出水的水量最大,因此是渫水源頭的主要河流。
渫水三源在龍洞附近的江碼橋合流後稱江坪河。
江坪河畔的江坪河村,四周高山聳立,中間低平,地形如缸,江坪河自西北向東南流過,舊稱缸坪河,後演變為江坪河。江坪河一帶產玉米、茶葉、木材,有泥(沙)大(金竹)公路過境,村西北峽谷建有裝機容量250千瓦的江碼電站,谷口架有橫跨渫水的江坪河大橋。該村為原江坪河公社駐地,後該地併入壺瓶山鎮。江坪河東流至龍池口匯合龍池河後始稱渫水。
由龍門洞至石板灘、金家河及江坪河幹流總長22公里,總落差750米,河流平均比降3.5%。
渫水蜿蜒東南流,沿途共納入獅子溪、發人溪、黃虎港河、石家河、黃福溪、麻納溪、乾溝、竹溪河、商溪河、小河、黃水、仙陽河、南溪等大小支流146條(含渫水),歷經壺瓶山鎮、所街鄉、雁池鄉、磨市鎮、維新鎮、皂市鎮,在新關鎮的喻家河口(即《水經注》所謂“渫口”)注入澧水,全長163公里,流域面積3125.5平方公里。整個流域長95公里,平均寬約37公里。
渫水在縣境流程153.7公里,流域面積2698.07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68%,幹流坡降1.48‰,總落差1400多米。流域內地勢西北高聳而東南漸低,支流也多自西北向東南呈樹枝狀展布,河系密度大體為0.17公里/平方公里(僅統計一級支流)。流域面積大於5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12條,其流域面積約占全流域面積的50%。較大支流有黃虎港河、石家河、竹溪河、商溪河、仙陽河,其中仙陽河為渫水最大支流。
渫水河源至所街為上游。上游奇峰疊出,層巒疊翠,絕壑深澗,萬山如鱗,為邑北名勝區,明清時添平所就在其南岸。山嶺高度均在800~2000米間。今張家渡以上至河源龍門洞出口,河寬不及百米,峽谷幽深,途中很少丘陵地,山頂尖削,岩壁陡峻,坡度一般70~80度。
所街至袁公渡為中游。中游群山起伏,溪谷縱橫,盆地相間。棟青樹至磨崗隘有10餘公里峽谷,河寬僅150米。磨崗隘以下地勢漸低,高度在500~1000米之間。
袁公渡至喻家河口為下游。下游袁公渡至皂市20餘公里的河道有3段長約3~5公里的峽谷,河寬150米左右,兩岸相對山高500~800米,山嶺波浪起伏,頂端圓形,峽谷多為石灰岩地貌,河流曲折多灘險,灘潭相連,人稱“十里長灘”,亦有人稱“十里長潭”。皂市以下則趨於平坦,海拔均在500米以內,沿途田園似錦,夾岸的橘林垂柳,醉人的山村秀色,不斷地把詩情畫意送到你們的眼前。
渫水河道上、下游彎曲較小,中游自泥沙至夜響廟一段迂迴曲折,漫溢地段一為磨崗隘附近的三角洲,一為樟樹閣的洄窩。大洪水時,漫溢寬達1公里左右。
由於渫水貫穿於高山峽谷,河道彎曲,坡降極陡,礁石縱橫,灘多流急,沿途有青石灘、獅兒灘、頭杯酒、二杯酒、三杯酒等險灘130餘處。
渫水流域地質構造複雜,地質地層從河源至河口大致由老到新分布,地貌多樣,石灰岩溶地貌十分發育,河流溯源切割,產生峽谷台地,剝蝕物隨水搬運於兩岸山間形成盆地,呈藕節狀相連。自上而下有磨香坪、雁池坪、鄧家坪、仙陽坪、南溪坪等河谷平原,土質肥沃、水源充足,為主要耕作區,是石門的“膏腴”之地。
渫水流域屬濱湖副熱帶和濕潤氣候區與湘西副熱帶溫和少雨區的過渡地帶,具有氣候溫和、水熱同季、春季多低溫、夏秋多連旱、日照偏短、霜期較長、降水變率大、暴雨多、徑流變化懸殊、洪澇常成災的特點。近來,流域裡的洪旱災害,由偶發性變為多發性和常發性,破壞力強,波及面廣。
渫水屬常年性河流,年平均流量112立方米/秒,年徑流量31.9億立方米。渫水從西北高山向東南丘平地奔騰而下,落差巨大,水力資源相當豐富。目前正實現渫水水電梯級開發。現全流域建有小水電站24座,裝機容量2441.4千瓦;中型水電站(三江口水電站)1座;提灌站和水輪泵站56處,灌田31000多畝。上游有陽魚、娃娃魚、水獺等特產。沿岸集鎮密布,商市活躍,文化底蘊深厚,有從舊石器時代以來的各時期古遺址多處,近來又在渫水張家渡附近岩壁上發現了懸棺。
渫水是石門古代交通主動脈,通木帆船,昔為石門西北林木、桐油等山貨土產外輸的主要渠道。上自泥沙(今壺瓶山鎮)起航,經黃虎港、水南渡、所街、磨崗隘、袁公渡、皂市、新關至三江口入澧水,全航程165公里。洪水期,30噸以下木帆船上可抵泥沙,下達石門、津市、漢口。1966年,因紙房灘(止洪灘)建壩建電站,未建船閘,上游航道中斷。同年,開始發展機帆船,並興建石門磷肥廠於縣城新街口。1971年組織磷礦石運輸大會戰,清官渡的磷礦經石(門)清(官渡)公路運到磨崗隘磷礦碼頭再轉用渫水船運礦石到該廠,年運量平均10萬噸以上,是渫水航運最興旺時期。1985年,三江口築壩建電站後,加上公路網路形成,枝柳鐵路通車,大宗貨物已棄水走陸,航道則全廢。現渫水上建有新關、磨市、雁池、所街、張家渡、泥沙、龍池、江坪等公路大橋8座。對溝通西北山區交通起了重要作用。正在渫水下游修建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皂市水庫建成後,渫水中上游水位抬高,幹流上至雁池鄉珠寶街往下海拔140米以下區域均被淹沒,屆時,渫水河道上時而峽幽水深,時而湖寬水闊,呈現給人們的是一幅高峽湖灣的美景。坐遊船沿途欣賞,會使你身心俱爽。
渫水千年流躺,有豐厚的文化遺存。在昔日陸路不通的時代,渫水是重要的航道,船工們在水上駕船的勞動中,便產生和發展了渫水號子。渫水號子主要產生於石門、慈利,因石門境內的渫水、慈利境內的漊水灘多水險,船工們需要協調動作,否則各行其是,便會船毀人亡。渫水號子很多,有高腔,有平水,有情歌,有山歌。有很多號子是觸景即興喊出來的。
清朝末至解放初期,每年的端午節和6月6日,在渫水中游的陽泉河段舉行的龍舟賽,遠近聞名,即使漲水也照賽不誤,吸引著鄰近幾十個村莊的人前來觀看,河兩岸人山人海。至今,親眼看過的老人,談起來還津津樂道哩!
渫水流域系革命老區,為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一部分,賀龍、任弼時、王震、肖克、周逸群等率領紅軍在此轉戰,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

金 家 河

金家河在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西部,為渫水的源頭河段,即渫水南源的南支前河和北支後河在金河村兩河口匯合處到卿家小河與金家河匯合處的一段稱為金家河。又說是渫水南源北支“龍門出水”起到卿家小河與金家河匯合處的一段。
從卿家小河與金家河匯合處再往北流到梯兒岩橋注入江坪河的一段,叫失妻河。傳說當年一位農婦到河谷去,迷路後再也沒回來,故名。在金家河、失妻河東側的峽谷中有塊神秘的“死亡谷”,叫土灣,那兒是蛇的聚居地,地上、樹上到處是蛇,人畜不敢跨進一步。
金家河若從“龍門出水”算起,出口海拔800米,流長20公里,匯水面積358平方公里,據734部隊1977年7月實測流量為7312.5立方米/秒,石門縣水利局於1983年7月~1984年7月,實測平均流量14100升/秒,最枯流量1120升/秒。相傳唐至德2年(公元757年),詩人李白流放夜郎國,途經於此,留下了“壺瓶飛瀑布,洞口落桃花”的千古佳句。
金家河地處渫水最上源的高山峽谷,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1987年4月始,在龍門洞出口下游3公里處,斷續興建金家河水電站,這是全縣首座股份制水電站,終於1993年12月26日正式併入大網運行,總裝機3台,容量6600千瓦,屬引水無調節電站,是渫水水能梯級開啟的源頭電站。

黃 虎 港 河

從石門縣城原1829省道西行200里,便進入“三山削立入雲,崖泉瀝青懸簾”的黃虎港。
黃虎港河是渫水的一級支流,發源於南北鎮碑牌埡南麓,自源頭從西往東蜿蜒流下,到納入相連河(又寫為香蓮河)後,往下則由西南往東北流注,沿途再不斷納入溪流,經南北鎮、清官渡、楊家寨、剩頭、孟家山,在六兒包西麓注入渫水。河流各段自上而下依次稱為小河、下河、後河、黃虎港河。這條河也是南北鎮、壺瓶山鎮與南邊羅坪鄉、所街鄉的一條界河,長41.2公里,流域面積384平方公里。
黃虎港河兩岸懸崖絕壁,崎嶇異常,中夾一水,河道窄而水流疾。尤其是一下雨,水則暴漲,如千頭怪獸,張牙舞爪,奔騰而下,勢甚嚇人。“黃虎”本意在土家語中就是惶恐之意。
黃虎港距壺瓶山鎮東2里入渫處附近,西北岸壺瓶山鎮的簸箕山與東南岸水南渡的大面山對峙,中隔黃虎港河,以險峻著稱,兩岸萬丈懸崖,山勢自然坡度80多度,高聳300餘米,下臨峽谷深澗,“仰看頭上青天小,俯視腳下白浪翻”。雨則水漲箭激,晴則淺水可涉。
該處是北通鄂西、南下石門的咽喉,由於地處高山峽谷,交通險惡。在東南岸大面山留有清光緒二年(1876年)修路石碑一塊,載文“黃虎港南北要衝地也,峭壁千仞,羊腸一線,結曲崎嶇,摧車折輪”,詳述道路之險,行路之難,有“石門險境在黃虎”之說,俗語云:“到了黃虎港,爹娘都不想。”
昔日黃虎出沒水港,嘯聲震盪,與濤聲共響,聲驚層嶺之外。在黃虎港河與渫水匯合處附近有歇虎坪。上行數丈,江邊高聳一石,為虎嘯岩。沿黃虎港上行一里許,為黃虎跳澗之處,虎港之名由此而來。又相傳是昔日人們從泥沙(今壺瓶山鎮)到水南渡,僅隔一河,但人到對面要繞15里。當地人想抄近道,苦尋不得路線。有一年的6月間,簸箕山這邊一群人在薅草,有人忽見河底有隻大黃老虎喝水。薅草人想把老虎嚇跑,就把薅鋤敲得震天響,並大喊大叫。黃老虎嚇慌了,徑直就往對面大面山上爬,彎過來,拐過去,一直爬到山頂。後來,人們就按黃虎走過的路線找到了泥沙鎮到水南渡的近路,此地就取名“黃虎港”。
清朝中末,港灣設有義渡,絕壁鑿出石級,每十級供奉一個菩薩以求平安。及此以後,此處便成為“泥沙八景”之一,成為山中讀書人遊覽賦詩的地方。清末士子白瀕洲有詩云:“虎港春潮漂孤聲,聲聲虎嘯驚猿猴,沖天水氣滿谷起,日照青崖幢幢樓”。鄂西鶴峰秀才陳朗中和曰:“虎港濤聲系危舟,聲聲驚斷攀猿猴。摩崖頂上回頭看,石橋凌空是玉樓。”但義渡仍不免被水沖毀。後“泰和合茶號”整修渡口,但險渡危徑,終無法根治。
虎港,昔為士子賞景、山民過往之所,今為湘鄂交通樞紐。1958年,石(門)清(官渡)公路要從黃虎港經過,羊腸小道變成了盤山公路。7月始修建黃虎港大橋,翌年12月橋成通車。橋長103米,寬8米,橋高51.2米,是中國當時公路史上單孔跨徑最大(主拱淨跨60米)、橋孔最高的單孔石拱橋。黃虎天險終變坦途,打通了湘鄂邊境的交通禁區,對開發山區起到了重要作用。新民謠稱:“走到黃虎港,不忘共產黨。”黃虎港大石橋設計精巧,建造壯觀,橋欄立有石獅石虎,頗俱民族風貌。橋頭立有大橋竣工落成紀念碑,對建橋歷史作了備述,追念工程中英勇獻身之英雄。並精心製作模型2座,一座送省社會主義建設展覽館出展,深為觀眾讚嘆;一座留縣,現存石門縣博物館。
黃虎港雖險,但它那高山峽谷的雄峻壯觀也莫不使人傾倒。“險中見其美,絕壁顯多姿。”黃虎港峻壁四立,青天一線,河水碧藍,奔瀉喧騰,水嘯發聵,水霧瀰漫;山色蒼翠,怪石嶙峋,古藤壁懸;山谷中金雕穿雲,樹梢間猿猴群戲,群鳥結隊;睛日裡幻出道道虹影,雨日裡迷濛重重。公路一線由山頂盤旋入境,似雲中天降;石橋凌空在絕壁飛騰過峽,如飛虹渡仙。行人至此,自生一腔“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感喟和“此景只能此處有”的驚嘆。 “峽谷飛虹”也即成縣中之奇觀。春夏山洪暴發時節,站在橋頭看狹窄的河谷濁浪翻滾,洶湧澎湃,蔚為壯觀,“黃虎春潮”也成為一著名景觀。
黃虎港河的源頭有豐富的磷礦,儲量為全國之冠,主要分布在清官渡、大城灣一帶。1958年,在清官渡建立了石門磷礦,開始了對磷礦的開發利用。

溁 水

溁水即溁陽河,為黃虎港河的支流。全流在羅坪鄉境,發源於石(門)桑(植)界山苦李埡北麓,自南向北,納馬嘶溪、龍潭溪、黃茶溪、重慶河、高梘峪、董家峪等山峪之水,至寨河去安溪,再經安溪馬蹄灘、龍頭河至兩河口與後河匯合後,繞鄉境東北邊緣注入黃虎港河,蜿蜒20多公里。溁水從大坡到兩河口的一段又名龍頭河。集鎮羅家坪、安溪俱在溁水河畔。
溁水流域為大山區,楠竹生長普遍,木材、油桐、油茶、茶葉、核桃、板栗、生漆山貨土產資源豐富。五倍子、山蒼石、獼猴桃等到處都可採摘。叢山密林中,野生藥材眾多,有珍貴的野生天麻、細辛、白三七等;珍貴野生動物有虎、豹、熊、雉雞、五步蛇等。在瀠水的河岩壑隙中有瀕危珍貴水產娃娃魚(大鯢)和稀有的水獺。瀠水河一帶儲有煤、鐵、石灰石、陶土等礦藏。

石 家 河

石家河為渫水一級支流,蜿蜒縱貫壺瓶山鎮東部,發源於壺瓶山西角的大洞坪,流程39.9公里,流域面積356平方公里。自西往東流經十多公里至雲麓大棚,此段俱系深澗峽谷。自大棚再折而南流,至南坪河村處,始見一片百畝平地,再南流至與乾溝河匯合後,又轉東西向至洞岩注入渫水。
該河各段名稱不一。自源頭大洞坪出鎖封峽後稱唐家河,亦稱三河。懶板墩下水勢漸大,稱上深溪河。上深河曲折東流至大棚附近與楊柳河匯合,又東會後山溪水、白岩水後折為南流始稱下深溪河。下深溪河南流至南坪河谷地,在水打溪與自東向西而來的上延河匯合後,南流至雞公嘴段稱南坪河。上延河發源於壺瓶山鎮上延河村的高家灣,長5公里。從雞公嘴繼續南流至與乾溝河的匯合處段稱毛竹河,毛竹河為壺瓶山鎮與太平鎮的界河。從該匯合處再折轉西南流,經後坪、朱家渡、兩河口至洞岩注入渫水的一段稱石家河。石家河為壺瓶山鎮與所街鄉的界河,有平洞(峒)河等支流注入。
南坪河一帶因居壺瓶山主峰南麓,海拔高低懸殊極大。北有雙尖子山、壺瓶山,海拔都在2000米以上,九姊妹尖、雲霧山海拔也在1500米以上,而河谷地帶海拔僅269~300米。山上山下溫差達7.8℃,形成“山頂飄雪花,山腰開桃花,山腳冒汗花”的立體氣候。一山成四季,十里不同天,各種野生動物可擇地而養,各種野生植物可適地而生,因此,盛產各種動植物及礦物、藥材,僅以藥材命名的地名就有藥王谷、黃連河、蘇蒲等數十處。
南坪河段長25公里,落差達1000米,峽谷漂流,激流迴旋,驚險刺激。利用水流的落差,在南坪河村附近興建了裝機容量110千瓦的水打溪水電站。
石家河流域水流終年清澈,河中盛產洋魚、石鯽、花泉魚,山中有虎、豹、熊、猴、山羊、野豬、五步蛇等出沒。

黃 連 河

黃連河是石家河的支流,為渫水的二級支流,地處壺瓶山鎮境內石家河西側,距縣城北280里,發源於壺瓶山鎮老木坪東南的黃連洞,與龍池河源頭同一山而分流。河水循六里荒南麓東流,南岸為上八峰山東延的四姊妹尖、三望坡等壺瓶山自然保護區山脈,與上深溪河夾六里荒山脈南北兩坡,形成典型的平行嶺谷,至使河水曲折流向基本與石家河平行。先自西往東至回打坡段稱黃連河,折南向自回打坡始稱下黃連河。下黃連河南流再折西南向,至平洞橋以下,始稱洞水,亦名平洞(峒)河。平洞河在下磨山的兩河口注入石家河。該河全長23.4公里,兩岸的大山,怪石嶙峋,高聳入雲,形成曲折多彎的深切峽谷,只生荊棘,不長稻粟。黃連河水一路斗折蛇行,河畔的路,全系危崖險徑。當地居民行路艱難,民謠說:“日出走到日偏西,還聽見喊伢兒快關雞。”

乾 溝 河

乾溝河為石家河的支流,發源於太平鎮西南部的大嶺(海拔823米)北麓,從南往北,流經鄧家灣、石水田、梅子埡,到邱家河轉向西流,至朝天寺山麓注入壺瓶山鎮境內的石家河,全長14公里,流域面積52.8平方公里。溪水兩岸水田阡陌,旱地散雜于山麓崗坡。
朝天寺一帶,儲有豐富的鐵礦。
在太平鎮的朝天村,引用乾溝河的泉洞水建有天福水電站,總裝機2400千瓦。

里 山 河

里山河全流在雁池鄉東北部的楊柳,發源於雁池鄉石鼓埡南麓和太平鎮境,由海拔700多米的黃狗尖、彭家沖、許家坡等7座大山與所夾的王家灣、月亮灣、中灣、蔡家灣、豬耳洞5條大山溝水流匯成,自北向南經千斤坪、重福橋進入彎道寺汨洞。彎道寺汨洞是里山河的唯一出口,一遇大雨,山洞泄洪不暢,千斤坪、重福橋等村就是一片汪洋。
里山河長11.9公里,流域面積29.2平方公里。1976年在源頭的彭家沖建成了里山河水庫。這是一中型水庫工程,壩長187米,高32米,集雨面積19.02平方公里,總庫容1575萬立方米,灌溉面積2.3萬畝,發揮著灌溉、發電、防洪、養魚等綜合效益,解決了汨洞泄洪不暢和千斤坪、重福橋等村易遭洪災的問題。

乾 溝

乾溝又稱乾溪溝,為渫水的一級支流,全流在雁池鄉境內,自北往南經老峪、楊柳園,繞易家山麓至高橋,納入西側的龍潭峪水後注入渫水,全長16.7公里,流域面積63.9平方公里。源頭有老峪水庫。

龍 潭 峪

龍潭峪水為乾溝的支流,全流在雁池鄉境。發源於菖蒲峪,自北向南流經龍潭峪至高橋注入乾溝。全長12.8公里,流域面積17.8平方公里。
龍潭峪是條緩緩流動的小溪,上源由兩股水匯合而成,其中一條是從一個直徑20米的岩洞中流出來的。這股水四季水位不變,但隨季節、氣溫的變化,有規律地漲潮湧出渾水。春秋,每晝夜2次。盛夏,每晝夜3次。隆冬,每晝夜1次。在一天之中的清濁也是定時變化。每天涌潮前,洞水平平靜靜地流出,泉水清澈透明;到了12時左右,洞內便似虎狼咆哮,泉水洪波湧起,湧出渾濁的黃水,水面上翻滾著無數黃色的浪花。大約3小時過後,洞內復歸平靜,泉水返清。故這條小溪流常呈兩種顏色,一半碧綠,一半渾黃,遠看恰似一條黃綠兩色組成的飄帶。更奇異的是,龍潭涌潮能預報天氣。久雨涌大潮,必晴;久晴涌大潮,必雨;久陰涌大潮,冰凍來臨。為什麼會定時涌潮發渾水,有待科學考證。民間傳說是洞裡有犀牛,水涌而出是犀牛在洞內翻身打滾、興風作浪造成的。
(按:像這樣每天定時涌潮出渾水的奇觀,全縣有多處,如羅坪鄉海螺村馬蹄灘的犀牛洞、三聖鄉河口村北岔河畔的犀牛洞,等等,民間都傳是犀牛在洞中作怪。正確結論,有待科學工作者去考證)。

竹 溪 河

竹溪河又名苦竹溪,以兩岸多竹得名,為渫水的一級支流,地處雁池鄉境內。源頭有二:北源出自蘇家鋪的胡家坡,自西北往東南流;南源發源於石(門)桑(植)界山礦埡、蜜蜂埡北坡,自西南向東北流。兩流自蘇家鋪合併後始稱竹溪。又東流經王通廟、母雞峪、琵琶洲、水晶廟、俞家邊、大路口,至古市(又名苦竹溪市)入渫水,沿途納潭石峪、宜竹溪、李家峪3條山峪之水,全長29.2公里,流域面積111平方公里。
苦竹溪山多田少,沿溪兩岸集中了全鄉的大部分水田,桐油為其主要山林特產,宜長杉木。千百年來,水隔山阻,交通閉塞。1977年,原安溪、羅坪、蘇家鋪三公社(安溪現屬羅坪鄉,蘇家鋪現屬雁池鄉)人民自力更生,劈山鑿石,修建了安溪至苦竹溪(古市)的公路,橫貫羅坪鄉和蘇家鋪境,全長50公里,改變了山區交通狀況。現在,這一帶95%的村可通汽車,千古閉塞的山區已靠汽車進行客貨運輸。
竹溪河的南源即源頭至蘇家鋪段又稱皮家河。在皮家河的中段,皮家河村附近,建有工農水庫。1987年11月開始小流域治理工程,1988年底緩建。兩年共栽板栗、柿、李、枇杷9.5萬株,建攔沙壩2座,基本控制了泥沙對工農水庫的淤積,初步治理面積8平方公里,治理程度47%。
渫水河下游的皂市水庫建成後,竹溪河黃家台村以下河段海拔140米以下河谷低地即被淹沒,河水水位將有所抬高。
苦竹溪一帶系革命老根據地,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這裡曾成立過蘇維埃政府。

商 溪 河

商溪河又名昌溪河,全流在磨市鎮境內,為渫水的一級支流。發源於磨市鎮西端石門埡附近的三岔溪之向陽洞,東流經駿馬峪、岩塌、南嶽寺、胡坪、太平寺、王官橋、黃龍崗、泥坪、官丈坪至磨市鎮街口碼頭注入渫水。幹流長23.7公里,流域總面積97.3平方公里。
商溪河的源頭是條地下河,自駿馬峪村的向陽洞出流,稱為向陽洞河,再稍往下即稱商溪河。在向陽洞河建有全縣第一座引水式電站,分上下兩級,裝機2台,總容量400千瓦,年發電140萬度。
商溪物產富饒。據傳,宋朝末年,商溪就得到了開發。由於這裡有向陽洞水常年不竭,水流平緩,土質肥沃,沿溪兩岸農田大部分可自流灌溉,大旱保收,盛產稻穀。且山林資源豐富,竹、木、茶葉、桐油等山貨土產漫山遍野,地下礦藏有煤、石灰石等,素享“有錢難買商溪水”之美譽,加上臨近桑植、慈利邊境和渫水航道,古時,商賈雲集,故稱商溪。
近來,商溪的茶葉生產又大有發展,尤其是發現了茶中珍品——絞股藍茶。絞股藍在日本和東南亞被稱為“福音草”,在國內視為“南方人參”、“第二人參”,是名符其實的富硒精品。這裡處於野生狀態下絞股藍不下600畝,大有開發前景。
商溪流域有鄭氏世居其地。太平寺後有宿儒薛光斗墓。光斗字天章,四川什邡縣諸生,清康熙末流寓縣境北鄉,設教於太平寺。商溪、竹溪一帶的士子多出其門下,薛光斗實為西北鄉文化最早的導師。
為治溪保田,防治洪澇災害,1973年、1974年兩年秋冬時節,磨市鎮連續發動民眾,且國家投資5萬元,重點整治從龍崗嘴到磨市橋頭河段,共修堤長5公里,堤高2.7~3米,水泥漿砌塊石結構,保護著堤內3000畝農田。30多年來,經歷多次洪水考驗,工程仍基本完整。
由於過渡開發,商溪山林大毀,水土流失嚴重。商溪河小流域治理工程1982年列入了全省小流域綜合治理的重點。1987年省水利廳組織省、市專家對治理工程驗收,治理程度達92.39%,森林鬱閉度由0.3~0.4上升到0.8~0.9,林草覆蓋率由30.7%提高到68.6%。據實測,洪水期含沙量1987年比1984年減少79.9%,流域已乾涸的242處泉井又重冒清泉。農業生態環境日趨平衡。
商溪流域是紅色革命根據地。第一、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曾建立過農民協會和蘇維埃政府。1935年秋,紅軍北上抗日前夕,在沿商溪的一些村寨里休整70多天。至今,商溪的一些岩壁、老屋牆壁上的紅軍標語還清晰可見。
商溪地靈人傑。商溪河畔王官橋、黃龍崗、南嶽寺分別是紅軍初創時期與毛澤東共同戰鬥在井崗山的紅4軍參謀長兼28團團長王爾琢烈士,八路軍115師後方留守處政治部主任、毛澤東主席的親家陳振亞烈士,原國民黨中將、中國駐印度抗日軍副總指揮、著名抗日將領、民革中央副主席鄭洞國的故里,他們三人號稱“商溪三傑”。
皂市水庫建成後,商溪河下游芭蕉峪村官莊以下海拔140以下的河灘低地即被淹沒,成為庫區一峽灣。

清 泥 溪

清泥溪為渫水的一級支流,全流程在磨市鎮境內,發源於鎮內鵝公山麓(鵝公岩海拔903.6米),自西往東流經玉皇廟、獅子岩、橫鋪至鄧家坪注入渫水,全長約10.7公里,流域面積20.5平方公里。
清泥溪一帶系革命老根據地。1927~1935年間,這裡曾幾度建立蘇維埃政府和農民協會。1935年賀龍同志率領紅軍長征北上前夕,駐此休整70多天。
渫水皂市水庫建成後,清泥溪下游自橫鋪以下水位有所抬升,海拔140米以下的低洼河谷即被淹沒。

黃 水

黃水即《水經注》所稱的黃水,亦稱黃溪,九澧之一,為渫水一級支流,距縣城西北80里,源自縣西北的黃石山(又名連巫山),從慈利縣流自湖南雄磺礦入縣境,自西南向東北流經鶴山、兩岔溪去袁公渡入渫水,流程16.5公里,歷經慈利縣和石門縣境白雲鄉、維新鎮,流域面積85.7平方公里。黃石山一帶盛產雄磺,此水故名黃水。
黃石山自縣西北逶迤而來,重巒疊嶂,草樹蔽天,迤邐至雄磺礦附近,兩岩矗起,黃水即從兩岩間奔騰駛來,清淺可涉,夾岸百數十家,望衡而居。另有一溪,發源於分水嶺,自東南向西北,途徑竹巷口、青龍橋、龔家台至兩岔溪入黃水。沿二水兩岸則是兩條呈人字形的山峪,農戶多居此二峪,人煙興旺。解放後,國家設立了湖南雄磺礦,磺廠一帶遂成熱鬧繁華的集鎮。
皂市水庫建成後,黃水白鶴山、望羊橋以下到入渫水沿線,海拔140米以下部分即被淹沒。

仙 陽 河

仙陽河又名渫陽溪、魚兒溪,為渫水的一級支流,也即渫水最大的一條支流。上源有三。一為南岔河,源出三聖鄉蘇家沖腦,源頭有南岔水庫。水出庫後自西向東流徑扯竹坡、銀門關、櫻桃崗到河口與北岔河匯合。一為北岔河,發源於三聖鄉湯家山東麓,自北向南,縱貫河口境東北部。南北二岔,各長十多公里,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氣候溫和,適宜水稻生長;兩邊坡地,遍植油桐,是桐油的集中產區。至河口兩水合流後稱為乾灘河。乾灘河折南流至黃金塌注入仙陽河。三為夾山溪,源出澧、石界山之分水嶺白岩壁(嶺東為涔水源),西流至槐樹閣與黃沙溪水合流後稱為仙陽河。仙陽河西流至黃金塌納乾灘河水,再西流經白鶴崗、新開寺、杜家崗、棗兒包、毛家坪、維新場、古城堤、九間鋪,又西南流至兩河口會渡水,出魚兒溪入渫,歷經三聖鄉、維新鎮,全長約80餘里,流域面積550平方公里。
渡水、仙陽河二水沿河兩岸,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田連阡陌,綠滿平疇,水源流沛,灌溉方便,物產豐富,素有“金仙陽,銀渡水”之稱,為水稻主產地。南北兩面山坡盛產油桐籽、油茶籽、烏桕籽等。同時,利用山坡草地,發展草食牲畜,三聖一帶飼養的馬頭山羊,體形大,皮毛好,經畜牧部門選定為山羊良種繁殖場地。地下礦藏有煤、石灰石、鐵和陶土。沿河兩岸也是經濟文化發達區域,杜家崗(杜姓人居多,故名)、三聖廟、維新場等大小集鎮密布。
仙陽河一帶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南岔河的櫻桃崗,為太平天國時期陳緒儒起義處。仙陽河畔有劉家峪、杜家崗革命紀念地。1935年秋,長征前夕,賀龍、肖克率領紅二方面軍在仙陽、渡水一帶駐營休整2個多月。
皂市水庫建成後,仙陽河從入渫處上至杜家崗一線,沿河兩岸海拔140米線以下的“膏腴之地”即被淹沒,到時,又會在人們眼前出現一個寬闊的高峽湖灣美景

渡 水

渡水,為仙陽河支流。有兩源:一源出自太平鎮九渡河的八方沖,源頭建有八方沖水庫;一源出自松山峪。二源於二方坪合流,南流經百丈丘、袁家峪、竹兒嶺、羅家壋、上中下坪、李家坪、渡水坪,至仙人墩與溫水合流,再過賈家村,到兩河口注入仙陽河,歷經太平、維新兩鎮,全長約50餘里。
渡水各段名稱有異。北起官莊坪,南到羅家壋村廣福橋,稱九渡河。九渡河系狹長山峪,溪水中流,因山巒攔阻而蜿蜒曲折,昔日未修公路以前,徒步越經此境,要涉水9次,故名九渡河。 沿溪河山峪,多水田,產稻穀。山峪兩邊崗嶺坡地,出產黃豆、玉米、紅薯。土壤有兩種,九渡河上段為砂石山,宜植油桐;下段多系黃土,適宜松、杉生長。從廣福橋到上坪段稱峽峪河。從上坪到兩河口入注仙陽河處,稱渡水。
相傳,很早以前,該水下游,河床高,河面窄,水流不暢,中上游常遭淹沒,阻塞成湖。元末明初,盛姓基祖遷此定居,為開墾彼岸,常駕木簰渡河,故稱渡水。
渡水一帶,四面環山,中為盆地。沿河兩岸,土壤肥沃,水源充沛,田連阡陌,主產水稻,素有“銀渡水”之稱。在渡水河邊,有株古老的重陽樹,樹齡1100多年。現樹幹高25米,圍徑7米多,根部需8人才能合圍,仍枝繁葉茂,濃蔭鋪地,故地以樹名,叫重陽樹村,為原渡水鄉政府駐地。1935年秋,賀龍率紅二方面軍在重陽樹駐訓月余,擴紅近百人。
皂市水庫建成後,渡水從入注仙陽河處(兩河口)上溯至上坪村附近,沿河兩岸海拔140米線以下部分,均被淹沒,沿線沖積平原上的良田美景即成為水下仙景。

峽 峪 河

峽峪河為渡水河的中段,在維新鎮境內。武陵北支的一條山脈在這裡從中間斷開,形成一條5公里長的峽谷,因此得名峽峪河。峽峪河全長40多里,流域面積20.6平方公里,離熱水溪僅10公里,距縣城50多公里。
峽峪河上源為九渡河,再自北向西南蜿蜒流到與渡水相連。峽峪河谷是藏珠臥碧的淵藪之地,流域內植被豐富,水系發育良好,水質甘醇甜美。基岩為不透水層,故“久晴不斷流,久雨水碧綠”。上游谷深坡陡,多瀑布。自娘娘洞至十八拐,時有瀑布飛流直下,十分壯觀。下游兩岸絕壁如削,岩峰高聳,直指雲端,青藤翠蔓,如織如畫。谷底水流湍激,浪花飛濺,峪風習習,撲面生寒。
峽峪河最寬處也不過50米,十里峽谷,十里激流險灘;十里河岸,十里懸崖峭壁。懸崖綴翠迭錦,峭壁飛瀑流泉,尤其是十里溶洞密布,瀑布飛濺,景觀奇特。有娘娘洞、天子洞、縮水洞、奸臣洞、白岩洞、殼葉洞、龍洞、穿洞、渾水洞、乾柴洞等36洞;有涼水泉、間歇泉、粟家泉等72泉,各具特色,千奇百怪。傳說很久以前,當地有個姓廖的農民,不堪鄉紳壓迫剝削,集眾舉事,自稱天子。後因叛徒告密,起義失敗,遂退入山洞抵抗。那個叛徒被釘枷上鐐,打入天牢(山洞)。廖天子被敵人殺害後,其妻便移居另一山洞,隱居修行。這些山洞後來分別被稱為天子洞、奸臣洞、娘娘洞。
洞中鐘乳石千姿百態,尤以娘娘洞最具特色。娘娘洞位於峽峪河源頭山腰,洞門分上下兩層。下層像土家吊樓,一根碗粗的古藤從中垂下,攀沿可至上層。洞口鐘乳石林立,倒垂者如珍珠門帘,側踞者若守門雄獅。還有的似引頸金雞,有的像踏雲仙女,形神皆備,巧奪天工。主洞深約1公里,有一窄小石徑通往洞中,洞內十分寬敞,鐘乳怪石遍地皆是,共24000多根,形態各異,不一而足。有珠簾、盆景、雄獅、金雞、梳妝檯、百寶箱、寶蓮燈、七弦琴、神龍、玉泉池、奔鹿、單峰駝等石乳景觀。七弦琴最為奇絕,輕叩其弦,則妙音迴蕩,繚繞不絕。
奸臣洞距娘娘洞約500米,門矮內闊,鐘乳石成團成簇,錯落有致。正洞中聳立一堵高大石牆,牆後環立約2米高的石柱,狀若柵欄,中有巨石樊籠。洞深處為廖天子拘押死囚的“天牢”。“天牢”中,鐘乳石有的如判官怒目,有的若獄卒執戟,有的似死囚乞憐。冷風習習,陰森可怖。
天子洞雄偉瑰麗,旁有鑼兒岩懸於峭壁,可望而不可及,唯力大之人方能投石擊響,聲若銅鐘,傳為廖天子集兵之號令。
龍洞每日早中晚各湧出大水一小時,使峽峪河水上漲一尺,極有規律,令人稱異。相傳洞中有一條蛟龍,60年一出洞,12年一醒,一天翻3次身。渾水洞更為奇特,每有人聲喧譁便渾水如潮。縮水洞只要你連喊:“縮、縮、縮”,水位就會乖乖地跌落下去,連叫:“漲、漲、漲”,水位又自覺地慢慢上漲,相當有趣。
峽峪河不僅有令人嘆為觀止的山水和洞群,更為奇特的是河兩岸遍布世界罕見的原始野生臘梅群落。臘梅屬稀有植物,寒冬臘月,臘梅綻放,競相吐艷,香溢長谷,沁人心脾。花呈鵝黃色,雖無紅梅之艷,卻具野生野長的神韻。花又可焙茗入藥,且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峽峪河的臘梅群,面積500餘畝,共76000多株,是迄今為止全世界所發現的最大最完好的原始野生臘梅群,堪稱天下一絕,已為國內外生物學家普遍關注。這裡還生長有蘭、菊、薔薇等植物。每至陽春,鳥囀泉鳴,百花齊放;序屬三秋,野菊凌霜,漫山遍野。景區之內,春蘭秋菊,夏草冬梅,四季如春。峽峪河中瀑布眾多,飛流直下的三重瀑布,雄奇壯觀。還有溫泉,嚴冬季節,水溫達60℃,熱氣騰騰,霧氣繚繞,晴日朝暮,空中幻出一座五光十色的“花橋”,成為聞名遐邇的“麗日彩虹”奇觀。
峽峪河風景區是奇特的溶洞迷宮,是美麗的天然花園。一石一山都流傳著神奇的傳說,一泉一水都蘊藏著自然的魅力。現已正式開放,區內設施齊備,服務熱情周到,每天均有客班車往返,觀光旅遊極為方便。

溫 水

溫水為九澧之一,俗名熱水溪,當地人又稱為“火龍泉”,系渡水支流,在維新鎮境內,距縣城西北130里,發源於陽峰山(又名陽布山)下石穴中,長20餘丈,水若湯沸。又說水下含有雄磺,故水有股雄磺味,能治皮膚病,當地人多喜在此洗浴,今建有“熱水溪溫泉療養中心”。溫水東流4.9公里,經仙人墩注入渡水,流域面積7.3平方公里。
仙人墩俗稱仙人椿,又名仙人樓,在縣城北100里九渡河出水口,是個在溪中溫水上建的一石墩,高約數丈,大可數十圍,石砌八百,古藤盤結屈曲,不知何代所建,後被民國24年的洪水沖毀。
皂市水庫建成後,溫水將全線被淹,成為山中平湖港灣。

南 溪

南溪亦作蘭溪,在白雲山南縈繞而過,因其地過去盛產蘭蕙,故名。據說屈原放逐沅澧之間,曾乘舟順蘭溪逆水而上,聞得蘭草花香,隨後看見溪水兩岸遍野高貴優雅的蘭花,大喜過望,吟出了“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的千古名句,並將此水取名蘭溪,後叫成了南溪。
南溪有數源。北源出於雲落觀山南麓金環洞,水量很大。金環洞水流10里許,會鹿耳泉水和株樹源泉水到梘橋。南源發源於分水嶺,自西向東流經雷公嘴,到梘橋與北源會合後,經雞鳴橋、白雲橋,東流納懸鐘峪水、北峪水,再經築壩橋、美盛橋到皂市朱家坪注入渫水,歷經白雲鄉、皂市鎮,全長16.8公里,流域面積83.4平方公里。沿溪河兩岸,有面積約8平方公里的河谷平原。南北山麓,布列著懸鐘峪、北峪灣、蘇家灣等6條分別長約2公里的山峪。
梘橋附近,建有南溪水庫,有效灌溉面積2萬畝。
溪邊美盛橋東,有一本七株的古柳樹,材皆連抱粗,高十餘丈,蔭地數畝。清嘉慶21年(1816年),當地人用石頭給樹壘了石台。每到春天,枝條繁盛,狀若絲縷,“七株柳台”成為石門一大勝景。後清道光年間,溪水沖漲,台圯柳傾。同治年間又小柳成材,以為可復舊觀,但今已無遺蹟。
南溪入渫處的西南側原有萬壽宮、肖氏書院(民國時改為中心學校)。肖氏書院為清同治時鄉賢肖方誥捐緡錢千串所創義學。民國32年冬,皆為日寇焚毀。
現南溪一帶,物產豐饒,經濟繁榮,皂市為縣域中部重要集鎮,有著名的柑桔交易大市場。

乾 溪 溝

乾溪溝又名安樂溪,位於新關鎮渫水東岸,為渫水的一級支流。發源於新關鎮松林峪蘇家大山的土地埡,西南流經茅坪、安樂橋、應安橋至新關莫家塌入渫水,長10.6公里,流域面積40.84平方公里。
乾溪溝久旱則涸,故名乾溪。現溪溝下雨才有少量流水,加上石(門)清(官渡)公路經此,已跨溪修建了安樂橋,交通便利。
乾溪溝水土流失面積23.26平方公里,屬全國“以工代賑”石門縣重點治理小流域。從1989年3月開始,用封山育林、造水保林、退耕還林、修建塘庫、防崩設施等辦法治理,到1991年6月止,用二年半時間完成了流域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8.56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積的79.8%。

澹 水

九澧之一。由我縣新鋪鄉境流入臨澧縣,源流分南、北兩支。北支發源於縣境燕子山翟口毒,流經花橋峪中和鋪、真武殿,東流入澧縣境後轉入臨澧縣境。南支源出二處,一處源於燕子山女兒埡,流經苦溪河、華溪洞、河曲峪東流入臨澧縣境。一處源出尖峰山(仙鳳山);兩源在河曲峪合流。南北兩支源流在臨澧縣譚家鋪之兩河口匯合,再流經新安、官亭等地入澧縣境後於澧陽橋注入澧水。全長60公里,流域面積350平方公里。
澹水在石門境內流程10.5公里,流域面積41.6平方公里,河道坡降10.5‰,共有乾支流4條,較大支流有何家沖、廖家沖等。
1957年,臨澧縣在澹水上游建官亭水庫,官亭塔以上北支9公里、南支7公里均被淹沒。同年,澧縣為消滅血吸蟲病,填河滅螺,將官亭塔以下河道全部平廢。原澹水上游來水,從官亭水庫溢洪道泄出南撇洪渠至新安鎮匯入澧水,下游則從澧縣北三撇彭家峪入涔水。

雙 溪

雙溪發源於縣東15里新鋪鄉瓜子峪的分水嶺,自北往南有金鼓洞、吳家洞水注入,溪流經吳家洞、瓜子峪,從塘上鋪村進入易家渡鎮,注入雙紅水庫。另有一源自黑岩峪流出,有召公洞水入,也注入雙紅水庫。在雙紅水庫修建前,雙溪橋以上此二水合流,故名雙溪。雙紅水庫匯合幾條上源後,自南端閘口向東向南分幾股流出,其中一水自雙溪橋轉為東流,經梘橋、乾溪溝(新關也有一水名乾溪溝),在熊家橋注入澧水,歷經新鋪、易家渡兩鎮。流程23.3公里,流域面積56.7平方公里。兩岸有一衝積平原,名雙溪坪。這一帶氣候溫和,水利條件好,宜糧宜棉,為縣域富庶之地。雙溪上有一橋名雙溪橋(在今雙溪橋村),明嘉靖辛卯年石門縣令楊永秀建,劉希簡作記。民國32年抗戰時,因破壞公路毀之。民國37年又因重修公路修復之。

道 水

道水是九澧之一,為澧水的一級支流,自慈利入境自西向東橫貫蒙泉鎮境入臨澧。舊志稱“按《水經注》:澧水支流有茹溫漊渫黃涔澹諸水,而無道水,道水之名不知何時起。”相傳昔有浮邱子者,黃帝時人,種苦蕒於浮邱之崗,洗藥道水之上,丹成得道,道澧之名始此。
道水有南、北兩源。南源出慈利縣五雷山東麓之三王峪,自西北向東南流經兩河口入縣境,經馮家坪,注入夏家巷蒙泉水庫(中型),泄出後向東流,經磨子坪、夏家巷、梅家河,至尖刀嘴與北源匯合,長約27公里,這一段又名龍潭河。
北源水量較大,多系溪澗泉洞組合,大體分為兩支主流:一支源出慈利縣苗市桃樹埡東麓,從西南流向東北,至桃子溪後轉東向,入縣境後在東泉洞口出流,稱為東泉。東泉洞口約3丈余,水量甚大,潭影澄碧,濺沫飛注,現在此處建有東泉水庫。另一支源於慈利縣苗市五一煤礦洞口東面,此支正處喀斯特發育地區,陰河泉洞很多,水流一度潛入地下,在各洞間迂迴出沒,入縣境後在西泉洞口流出。北源兩支東泉、西泉(清朝田光錫寫有《東西二泉洞記》,見“題詠篇”)。在官渡橋東1公里處匯合,東南流經新橋、馬塌、中坪、水制,於尖刀嘴匯合南源,合而東流,始稱道水。道水流至白洋湖附近,幾度迂迴轉向,再東北流至易家渡,左納洲滸溪,右合龜溪,至龍口橋入臨澧縣境,沿途納陽明溪、沙溪河(本流域最大支流)等支流,最後於澧縣澧南垸道河口注入澧水。
道水全長102公里,流域面積1364平方公里。流域界於東徑111°14′~111°50′,北緯29°11′~29°37′之間。整個流域形似桑葉,位於武陵山脈南支尾翼與洞庭湖平原交接處,東西長58公里,南北平均寬24公里,河網密度0.23公里/平方公里。
道水在縣境內流程31.7公里,流域面積326.4平方公里,河流坡降1‰,有大小乾支流22條(含道水)。道水流經的蒙泉鎮,山明水秀,稻田沃腴,為我縣經濟、文化發達區域。如明內閣侍讀梅鶖、禮部侍郎匡文貞、清孝廉梅嶧、明經申正颺、征君閻鎮珩,皆是蒙泉人,在明清兩朝對縣域文化貢獻很多。自夏家巷以下沿道水兩岸東向至白洋湖,呈一開口窄長盆地,平均寬約3公里,地勢低緩平坦,沃野千頃,人煙稠密,為邑南重要糧食產區。
道水多系複式河床,下切較淺,一般切深6~9米。南源水流出夏家巷進入近代沖積盆地平原匯合北源後,下切力量已微,水流改向兩岸侵蝕,河岸逐年崩塌,尤以大洪水時,沖刷淤積作用強烈,河灣灘險漸次發展,形成現今道水灘多、水淺、河道彎曲的特點。
道水流域屬亞熱帶氣候,熱量豐富,降水充沛,但分布不均。境內夏家巷、兩河口、廣福橋一帶為暴雨區,多年平均降水量1485毫米,以下東向漸次遞減。年內降水時間集中,春末夏初陰雨連綿,入夏至秋前出現歷時短、強度大的暴雨,伏秋又常發生乾旱。由於河床下切較淺,相對河谷斷面泄洪能力弱小,枯水季節地下水位低,對河流補給困難,故易形成大雨洪澇、無雨乾旱之災害。
1958年10月動工在蒙泉鎮栗樹嘴村道水支流修建了首橋水庫(原名超美水庫),這是全縣第一座以灌溉為主的中型水庫。後該水庫與附近的寺埡水庫聯合運用,後又併入蒙泉水庫灌區,共同發發揮著很好的灌溉效益,有效灌溉面積4.5萬畝。
道水流域糧食產量占全縣總產的四分之一,其中稻穀占全縣產量的三分之一,素有“石門糧倉”之稱。為石門的“魚米之鄉”。道水河畔的夏家家巷、白洋湖昔日皆為道水上游地段、邑南最著名之米市,白洋湖僅墟場穀米年成交額就逾10萬擔。地下礦藏主要有煤、石灰石、石膏和矽砂。矽砂儲量為亞洲之冠,現已開採利用。區內有常德市青峰煤礦。
以前,道水一線夏家巷、白洋湖等沿河農民的草紙、糧食外銷和工業品購進憑水出入,由於河道水淺,船載僅2~3噸。1965年後,由汽車運輸代替水運而停航。
道水流域系革命老根據地。1927~1928年,時任中共石門縣委委員的袁任遠,以在白洋湖第6高級國小任教為掩護,組織發動了“省垣為之震驚”的石門南鄉起義。建立了方圓200里的太浮山革命根據地。解放戰爭時期,1948年7月,為策應解放,黨組織在白洋湖龍頭崗成立了第8突擊大隊。

洲 滸 溪

洲滸溪又名錦溪,為道水北岸支流。有二源,一出白眉埡,一出十九峰棗兒埡仙梨洞,自北向南縱貫夾山鎮的楊坪、三板橋,出洲滸溪村注入道水,流程20.9公里,流域面積56.1平方公里。自源頭到洲滸溪村段稱為錦溪,再往下稱為洲滸溪,洲滸溪南流不過一里即入道水。溪中有洲,據《爾雅》稱水中可居者曰洲,岸曰滸,故此段水取名洲滸溪。
洲滸溪近臨澧界,舊有橋,道光27年(1847年)重建,同時邑人吳士楹作記。流域內皆為丘陵地,沿溪兩岸為狹長平地,耕地多,物產豐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