澠池縣張村鎮中心國小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澠池縣張村鎮中心國小
- 地址: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
澠池縣張村鎮中心國小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
澠池縣張村鎮中心國小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所獲榮譽2019年,澠池縣張村鎮中心國小獲2019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1...
澠池縣張村鎮初級中學,坐落在張村街西北部,占地面積13674平方米。學校現有1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800餘名。學校簡介 教職工60人,教師學歷達標率100%。其中專任教師本科以上學歷48人,高級職稱教師2人;中級職稱教師10名,市級骨幹、學科帶頭人、崗位標兵13名。是一所交通便利、設施齊全、配套合理、管理先進的學校。
西張村鎮,原名張村,因最早住戶多為張姓得名,1981年地名普查為區別澠池縣張村公社改名西張村。文物古蹟 西張村鎮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廟上村地坑院建築群和抗日洞、血淚井2處。民間藝術 西張村鎮有豫西剪紙,南溝村以剪紙聞名,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剪紙第一村”,有600多人從事剪紙,南溝村剪紙絲絲...
澠池縣第三國小 澠池縣第三國小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所獲榮譽 2019年,澠池縣第三國小獲2019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
張村鎮,隸屬於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地處澠池西部,東鄰仰韶鎮,南接英豪鎮,西與陝州區王家後鄉毗鄰,北連陳村鄉,鎮人民政府距澠池縣城12千米,總面積54平方千米。清代時期,張村鎮境域屬西五里;1995年12月,撤鄉建鎮;截至2018年末,張村鎮有戶籍人口22667人;截至2020年6月,張村鎮下轄2個社區、13個行政...
張村,隸屬於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張村鎮,位於澠池縣城西部12公里,鎮政府駐地張村。建制沿革 屬西五里陝縣,民國16年屬西區,1958年建社屬英豪公社管轄。1960年從英豪、坡頭兩公社劃出部分大隊,組成張村公社;1984年改為張村鄉,1995年11月撤鄉建鎮。地理環境 張村位於張村鎮,張村鎮地處崤澠古地、黃河之濱,...
河南莊村 河南莊村隸屬於河南省澠池縣張村鎮。榮譽信息 2019年12月25日,被評為國家森林鄉村。
澠池縣張村鎮初級中學志願服務隊 澠池縣張村鎮初級中學志願服務隊是由澠池縣誌願服務聯合會領導下的志願團體,成立於2018年1月8日。人員規模 該志願團體人員規模是2000人,正式成員有410人。聯絡信息 該志願團體的聯絡人是曹英鋒,聯絡團體是澠池縣誌願服務聯合會。
蘇秦村 蘇秦村,隸屬於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張村鎮,村落依山而建,地勢東高西低,村北,有河流依村而行,村南,有山勢延伸而去。村民說,這種規劃遵循了“負陰抱陽、背山面水”的祖訓,即使經歷戰亂,也能為村民們提供很好的隱蔽。獲得榮譽 成為第四批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
曹窯村 河南省澠池縣張村鎮屬地,設有曹窯居委會,是張村鎮13個村委會之一。曹窯村位於河南西部丘陵地帶,暖溫帶大陸性氣候,礦產資源豐富,尤其是煤礦,轄區內曹躍公司是河南能源化工集團子公司。
陳村鄉,隸屬於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地處澠池縣城西部,東與城區結合鄰仰韶鎮,南連城關鎮、英豪鎮、張村鎮,西接陝州區,與山西省平陸縣隔黃河相望,北鄰坡頭鄉,鄉人民政府距澠池縣城13.5千米,總面積123.55平方千米。清代時期,陳村鄉境域屬西一、二、四、五里,城西里,北二里;2005年11月,池底鄉並人...
段村鄉地處澠池縣城北部,東與洛陽市新安縣石井鎮相連,南與仰韶鎮相接,西與坡頭鄉交界,西北隔黃河트山西省垣曲縣相望,北與南村鄉相鄰,鄉人民政府距澠池縣城40千米,總面積201.96平方千米。地形地貌 段村鄉地處秦嶺余脈的崤山段,澠池縣北部的韶山余脈,地勢南高北低,山巒起伏,河谷縱橫,以澗口河為界,河東...
果園鄉地處澠池縣南部,東與天池鎮相鄰,南與洛陽市洛寧縣接壤,西與英豪鎮和陝州區相連,北與城關鎮為鄰,鄉人民政府距澠池縣城10千米,總面積121.47平方千米。氣候 果園鄉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2.6℃,年平均降水量662.4毫米,降水集中在夏、秋季,冬季最少,年平均日照時數2362.2小時,年有效...
澠池縣張村鎮人民政府 澠池縣張村鎮人民政府,是一個政府部門。2021年5月,被河南省委,省政府表彰為“河南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所獲榮譽 2021年5月,被河南省委,省政府表彰為“河南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澠池縣張村鎮志願者服務隊 澠池縣張村鎮志願者服務隊是由澠池縣誌願服務聯合會領導下的志願團體,成立於2017年9月1日。人員規模 該志願團體人員規模是3000人,正式成員有1689人。聯絡信息 該志願團體的聯絡人是管旭輝,聯絡團體是澠池縣誌願服務聯合會。
唐貞觀元年(627年),城關鎮境域徙谷州及澠池縣治於此。清朝時期,屬城中、城東、城西里。民國元年(1912年),初屬中區。民國二十年(1931年),屬一區、中山鎮。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屬城關鎮。1955年12月,屬城關中心鄉。1958年7月,建立城關公社。1964年5月,稱城關鎮。1975年12月,又改稱城關公社...
仁村鄉地處澠池縣東北部深山區,東與洪陽鎮毗鄰,南和義馬市相連,西與仰韶鎮相連,北部與段村鄉為鄰,東北與洛陽市新安縣相接,鄉人民政府距澠池縣城24千米,總面積125.18平方千米。地形地貌 仁村鄉地處北部深山區,地勢南北高、中間低,呈盆地形,南鄰青龍山,中部山前平原帶,北部五鳳山、臥虎山等為南北走向的...
2011年末,天池鎮有幼稚園2所,在園幼兒120人,專任教師6人;國小17所,在校生2578人,專任教師136人;中學2所,在校生2128人,專任教師75人;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成人文化學校1所。文化事業 2011年末,天池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29個,每年元宵節,楊村和陶村的九蓮燈是澠池縣唯一的花燈舞,...
坡頭鄉地處澠池縣西北部,東鄰留山與段村鄉、仰韶鎮接壤,南與仰韶鎮相連,西接陳村鄉,北瀕黃河與山西省的垣曲、夏縣、平陸縣隔河相望,鄉人民政府距澠池縣城17千米,總面積212平方千米。地形地貌 坡頭鄉地處山區,平均海拔800米,北部五個村為深山區,南部11個村屬淺山丘陵區,地勢北高南低,山巒起伏,河谷縱橫...
截至2020年6月,洪陽鎮下轄15個行政村:東洪陽村、上莊村、石盆村、德厚村、北溝村、柳莊村、雷溝村、上洪陽村、劉村、趙窯村、義昌村、崤店村、堡後村、胡坑村、吳莊村;鎮人民政府駐東洪陽村。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洪陽鎮地處澠池縣東部,東和北鄰洛陽市新安縣,西南與義馬市交界,西和仁村鄉接壤,鎮人民...
盧氏縣第二國小 盧氏縣第二國小是河南省的一所學校,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盧氏縣。所獲榮譽 2019年,盧氏縣第二國小獲2019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2021年12月1日,被河南省教育廳命名為第二批河南省中國小勞動教育特色學校。
靈寶市第四國小是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靈寶市的學校,曾獲評為第二批河南省中國小勞動教育特色學校。所獲榮譽 2019年,靈寶市第四國小獲2019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2021年10月20日,榮獲河南省首批中國小示範性圖書館。2021年12月1日,被河南省教育廳命名為第二批河南省中國小勞動教育特色學校。
英豪鎮,隸屬於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地處澠池縣西部,東鄰城關鎮,南接果園鄉和陝州區西李村鄉,西接陝州區觀音堂鎮,北與張村鎮、陳村鄉為鄰,鎮人民政府東距澠池縣城12千米,總面積89平方千米。清代時期,英豪鎮境域屬西三、四里,南五里,衛里;1990年4月,撤鄉建鎮;截至2018年末,英豪鎮有戶籍人口35403...
仰韶鎮地處澠池縣城鄉結合部,東與義馬市為鄰,南與城關鎮接壤,西與陳村鄉、坡頭鄉相連,北與段村鄉、仁村鄉毗連,鎮人民政府距澠池縣城5千米,總面積96平方千米。地形地貌 仰韶鎮地處豫西淺山丘陵區,境內起伏不平,溝璽縱橫,地勢自北向南傾斜,主要山峰有韶山,也是境內最山峰海拔1463.2米,最低點位於崇村東...
民國元年(1912年),設張茅鎮。1956年7月,建張茅中心鄉。1958年10月,成立張茅公社。1961年3月,更名為張茅區。1962年4月,恢復張茅公社。1984年7月,改為張茅鄉人民政府。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張茅鄉下轄22個行政村:張茅、後崖、西崖、蘇村、麻塘灣、丁家莊、草地、楊村、韓家溝、位村、宋王莊、東村...
2011年末,張汴鄉有幼稚園2所,在園幼兒102人,專任教師5人;國小2所,在校生120人,專任教師20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98%;國中1所,在校生260人,專任教師39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0%,小升初升學率9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98%。科技事業 2011年末,張汴鄉有農機培訓站1個,各類科技人才150人,其中專業...
西李村鄉,隸屬於河南省三門峽市陝州區,地處陝州區東部,東、南部與洛陽市洛寧縣交界,西與觀音堂鎮為鄰,北與澠池縣英豪鎮和果園鄉接壤,鄉人民政府距陝州區67千米,總面積144.32平方千米。民國元年(1912年)至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時期,西李村鄉境域稱李村鎮;1984年1月,撤銷公社建制,改稱西李村鄉;截至...
2011年末,硤石鄉有幼稚園(所)2所,其中民辦幼稚園1所,在園幼兒160人,專任教師8人;中心校成建制國小5所,在校生1205人,專任教師52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1所,在校生572人,專任教師32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文化事業 2011年末,硤石鄉有文化站1...
2011年末,菜園鄉有民辦幼稚園7所,在園幼兒858人;國小11所,在校生842人,專任教師116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2所,在校生566人,專任教師80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教育經費達639.54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70.5萬元。科技事業 2011年末,菜園鄉有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