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川古城牆

潼川古城牆

潼川古城牆,位於四川省綿陽市三台縣潼川鎮,為清乾隆年間在明嘉靖年間所建城牆基礎上培修復建而成。

潼川古城牆殘存約2500米,東、南城門依然保持良好。潼川古城牆是四川境內現存明清古城牆中唯一的石頭城牆,與江蘇南京明城牆、遼寧興城城牆等,同屬全國少有的倖存古代石砌城牆。潼川古城牆均用條石壘砌,一釘石一橫石相間壘砌。城門門洞分內、外洞。門洞為縱聯式券拱,內、外門洞間有雙扇鐵皮木質大門,門楣有淺浮雕花卉卷草紋飾。各門上均建譙樓,現存南門譙樓,重建東門譙樓。潼川古城牆在抵禦兵匪攻襲和洪水泛濫等方面曾發揮過重要作用,為研究明清時期的軍事防禦和建築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2013年5月,潼川古城牆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潼川古城牆
  • 地理位置:四川省綿陽市三台縣潼川鎮
  • 所處時代:明至清
  • 保護級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7-1323-3-621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主要建築,文物遺存,文物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南朝宋元嘉年間,潼川古城牆始築;唐、宋時,潼川古城牆多系土築;明天順年間,改為石築;明嘉靖年間,擴建,並有東、西、南、北4道城門,“城高一丈六尺,周九里,狀若蛇盤。計一千六百二十丈,石拱四門……環城有池”;清乾隆年間,對城牆進行加固維修,當時有炮台9垛;清鹹豐年間,增至5道城門。
潼川古城牆
清嘉慶《三台縣誌》潼川古城概貌圖
20世紀80年代中期,潼川古城牆西門至北門段,以及新、舊西門和北門被拆除。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波及三台,使古城牆和城門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壞。
2011年4月,維修工程開工,重點對南門譙樓及南門20米、東門30米範圍內的古城牆進行了加固維修,重建東門譙樓。2012年元月,工程竣工。

建築格局

潼川古城牆殘存約2500米,東、南城門依然保持良好。潼川古城牆是四川境內現存明清古城牆中唯一的石頭城牆,與江蘇南京明城牆、遼寧興城城牆等,同屬全國少有的倖存古代石砌城牆。

主要建築

城牆
潼川古城牆均用長1.2米,高、寬0.3~0.35米的條石壘砌,一釘石一橫石相間壘砌。
潼川古城牆
城牆
南門、東門
南門城牆高約6米,厚9.8米,城門門洞分內、外洞。外洞高約4米,拱跨約3米,內洞高4.5米,拱跨3.6米。門洞為縱聯式券拱,內、外門洞間有雙扇鐵皮木質大門,門楣有淺浮雕花卉卷草紋飾。東門結構同南門。各門上均建譙樓,現存南門譙樓,重建東門譙樓。南門譙樓為木結構抬梁式,重檐歇山頂,九架梁前後單雙步梁分心用九柱。面闊五間約12米,進深八間6.8米,脊高7.5米,建築面積81.6平方米。

文物遺存

陰刻標語
潼川古城牆被烙上了文革時期鮮明的時代印記:上面陰刻了許多字徑均在1米以上標語。標語有,東門: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南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毛主席萬歲。毛澤東思想萬歲……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萬歲。
潼川古城牆
陰刻標語

文物價值

潼川古城牆在抵禦兵匪攻襲和洪水泛濫等方面曾發揮過重要作用,為研究明清時期的軍事防禦和建築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保護措施

2013年5月,潼川古城牆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潼川古城牆
遺址碑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潼川古城牆位於四川省綿陽市三台縣潼川鎮。
潼川古城

交通信息

自駕:自四川省綿陽市三台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潼川古城牆,路程約2.6千米,用時約8分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