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潮汕粿品
- 外文名:Chaoshan cake products
- 隸屬:潮汕
- 種類:韭菜粿、無米粿等
基本簡介,風俗起源,
基本簡介
3.1萬次播放
05:56
著名小吃潮汕粿品,看著就流口水
豆沙粿,多食於每年的農曆七月間。這時候,早稻歸倉,花生曬乾,晚秧插完,於是農家主婦便用新米、新花生來製作“豆沙粿”。先將米粉和水混合後揉捏成又薄又白的皮,再用炒熟的花生仁搗爛後配以精鹽和蔥花、芝麻、肉絲等作餡兒。“豆沙粿”的形狀,由巧手的家庭主婦隨意捏造,有像一彎新月的,有像平底船的,有像玉兔、石榴的……形狀一般很小,只比火柴盒略大一點。
潮汕農村的主婦春節前多喜做鼠麴粿,且一次做很多,因為鼠麴粿不易變質,可以一直吃到元宵。鼠麴是一種野草,亦稱鼠耳草、佛耳草、米曲草、香茅、茸母等。它渾身毛絨絨,莖葉嫩小,頂端偶爾結幾個小花蕾。《本草綱目)載:“原野間甚多……莖葉柔軟,葉長寸許,白茸如鼠耳之毛,楚人呼為米曲,北方呼為茸母。可以入藥,性平、味甘,能祛痰止咳。”因而鼠麴粿實際上是一種藥物食品。
風俗起源
吃鼠麴粿的風俗起源很早。《荊楚歲時記》載:三月二日“是日,取鼠麴菜汁作羹,以蜜和粉,謂之龍舌(米半),以厭時氣。”《政和本草》卷十一引作“三月三日,取鼠麴汁和蜜為粉,以壓時氣。”龍舌(米半),鼠麴粿之名,即用鼠麴和米粉末兒做的一種餅食。唐代皮日休在《躬掇野疏兼示雅什用以酬謝》詩云:“深挑乍見牛唇液,細掐徐聞鼠耳香。”《本草綱目)引邵桂子《瓮天語》云:“北方寒食采茸母草和粉食。”可見以鼠麴草制餅食的風俗至南北朝已有,後代代相傳,至今潮汕風俗依然。不過,古時北方吃鼠麴粿是在清明寒食之間,潮汕卻是在春節前後,這是氣候使然。
韭菜粿軟滑鮮嫩,香濃無比。在油鍋中煎一下,味道更佳。它的製法是將開水衝進生粉攪勻成粿皮,韭菜、香菇、蝦米做餡。粿皮包餡捏成扁圓形,蒸15分鐘即成。
菜包粿是海豐梅隴墟一帶的一種時節粿品。在梅隴墟,農曆正月二十是一年中第一個盛典,墟阿居民叫“開市日”。這一天,各家各戶大慶大請,大擺宴席。街道上爆竹聲聲,五彩牌樓高聳,彩旗蔽日。獅班、曲班、戲班,嗩吶班、八音班等等輪番表演,熱鬧非常。這時,女人們都在屋裡忙碌,趕製大量的“菜包粿”。當客人到來時,要請他們入座吃菜包粿.客人回家時,還要用一小盤菜包粿作為回禮。“萊包粿”的製作過程是:以適量的開水衝進乾油粘米粉,翻搓成泥條狀,捻成圓餅形的粿坯。把“粿坯”放在左手心,右手握圓滾子(雞蛋大,用土燒制)在“粿坯”上作360度旋轉,製成薄薄的凹狀體,再由負責放菜餡的人在凹狀體中包上富有地方風味的菜,使其呈梭形,並於頭尾處捏緊,照次序排列在葦篾做的“朗埗”上面,排滿後放進鐵鍋,用猛火蒸熟。梅隴的兒歌唱道:“猴舂咪 (一種昆蟲)咪舂猴;舂白米,做菜包;一碗食,一碗留;留在後灶頭,乞貓撞膠落(掉下),目汁流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