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博物館建築沿革
鳳凰單叢茶博物館是由省級古村落兩棟潮汕古建築修建而成的。本館的茶文化展覽館依託鳳凰鎮旅美僑領陳傳治先生祖居“大夫第”修建布置而成,該建築物由陳崇恪建於民國二年(1913年),占地面積1000多平方米,由圍牆、宇坪、中央廳堂部分及局部兩層結構組成。建造方式採用抬梁式木構架,硬山頂,為磚木混合用材建築,即採用“三合土”結構,不但堅固耐久,不易風化,而且防潮、抗磨、耐壓,經過一百多年的風雨侵蝕,仍堅硬如常、平整如新。
自東晉義熙九年(413年)以來,潮州成為歷代郡、州、路、府、道的所在地,是粵東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晉唐以來,文人蔚起,先後有10位宰相來過潮州。隨著北方漢民族的大規模遷移南下,帶來了中原的先進文化和建築技術,古代中原的語言、習俗和建築形式等,在潮州得到很好的保存和延續,使潮州被專家學者稱為“中原古典文化櫥窗”。
鳳凰單叢茶沿革
潮安區鳳凰鎮是廣東省烏龍茶主產區之一,茶葉生產歷史悠久。據二十五史《宋史本紀》載:南宋景炎二年(1278),宋帝昺南逃到潮州。民間盛傳宋帝路經鳳凰烏崬山,口渴難忍,侍從們從山上採下一種葉尖似鷦嘴的樹葉加以烹製,飲後既止渴又生津,故傳後人廣為栽種,並稱此樹為“宋種”或叫鷦嘴茶。
古文獻對產茶史的記載固然重要,但鳳凰烏崬山現存幾百年活著的高大茶樹更具說服力。當代學者已將潮州的產茶史追溯至唐代。據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所長程啟坤、研究室主任姚國坤撰文《論唐代茶區與名茶》中記述:“據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主編的《中國茶樹栽培學》論述,認為唐代茶區除《茶經》所載的43州外,實際上還有33州,共76州。”列表中“潮州”是記載的產茶州名和重點產茶地之獨特的潮州“工夫茶”,是潮州人保存的具有特色的茶文化,潮州可堪稱為中國最講究茶道的地方。這與當地的鳳凰山盛產名優茶有很大關係。潮州人飲茶在茶具、茶葉、用水和沖泡方法上都很講究。也可從另一個側面看出潮州鳳凰山產茶歷史之悠久。
鳳凰山茶樹栽培自古代至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前,主要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上的烏崬山、鳥髻山、竹竿山、大質山、萬峰山、南嶺山等高山地帶。
建築布局
茶文化展覽館
茶文化主題館依託鳳凰鎮旅美僑領陳傳治先生祖居“大夫第”修建布置而成,館內展出眾多珍貴茶人茶事茶史文物,輔以豐富的圖片、文字、雕像、實物、壁畫等立體展示,此外還有潮州工夫茶二十一式茶藝演繹,再現鳳凰茶文化底蘊、特色風貌和歷史脈絡,勾勒出一幅幅茶文化起源、發展、興盛全景圖。
“宋茶一號”標本館
“宋茶一號”標本館內珍藏著“宋種一號”標本古茶樹,該古茶樹生長於南宋末年,距今已有近700年樹齡,經歷了數百年的風吹雨打,見證了鳳凰單叢茶文化世代傳承的歷史根脈,是鳳凰茶鄉人民堅毅剛勁的精神象徵。據2015年普查統計,鳳凰鎮有100年以上樹齡古茶樹1.5萬株,其中200年以上的3800多株。這些古茶樹被日本茶葉專家和教授被譽為“中國之國寶,世界罕見的優稀茶樹資源”。2019年5月,潮州鳳凰古茶樹茶園被評為“中國最美茶園”,是廣東省成功入選茶園。
茶器物陳列館
舊物記錄了已逝去的時光和事物,是人們了解過去、追溯歷史的可靠參照物,更是追尋未來的精神支撐。“一器成名只為茗,悅來客滿是茶香”,舊物主題館內展示的原始茶器及茶具,見證了早年茶葉生產歷程,展現農耕歷史遺留下來的生產痕跡和生活痕跡。館內的雕塑、壁畫等主要重現農事生產的過程,傳達出先輩的勤勞與智慧以及流淌在血脈里對制茶工藝、茶葉品質的堅守。這份勤勞、智慧與堅守鑄成穩固的根基,使得鳳凰單叢的茶人茶事茶史世代相傳。
潮州工夫茶體驗館
民國二年,臥雲先生立草堂於鳳凰後河村,意做書齋傳道受業解惑,同國運浮沉歷百年滄桑。繼承先願,今重修臥雲草堂,講述一杯工夫茶故事,文脈遺存,漸升茶煙。體驗館共八間茶室,可體驗自主泡茶的樂趣。
文創藝術品區
內設鳳凰涅槃動畫3d沉浸室,另有鳳凰高山單叢茶,天池老仙翁橄欖酒,框燒潮式茶器具,大吳茶主題泥塑等藝術品。
茶藝表演
館內設有國家級非遺項目——
潮州工夫茶二十一式茶藝演繹
參觀信息
運營時間
潮州鳳凰單叢茶博物館於2020年10月1號運營
開館時間
早上9:00至下午5:00
免票政策標準
1.6周歲(含6周歲)以下或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的兒童免票,須由家長協同
2. 65周歲以上老年人憑身份證或老年證、現役軍官憑軍官證、三級以上殘疾人憑殘疾人證享受免票政策
3.導遊證,教師證,醫師證享受免票政策
交通信息
參觀遊覽可乘坐鳳凰客運公車至鳳凰新車站,也可自駕游
研學基地
潮州鳳凰單叢茶博物館是潮州工夫茶藝研學基地,鳳凰單叢茶製作技藝研學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