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潭渡建村歷史悠久。早在
東晉時期,湖北江廈(現雲夢縣黃鄉,屬皇帝後代)黃氏第九代孫黃積就任
新安太守。東晉三年(公元三百二十年),積死於
新安任上,墓葬於
篁墩 。其子黃尋守墓,定居於
篁墩,尋第二十一世孫黃璋正式遷入黃潭源,璋第四世孫
黃芮之父死後安葬於潭渡廬墓所。芮守墓三年,因來回要過豐樂河,坐渡船十分不便,加之潭渡地勢平坦,開闊,前有豐樂河,後有大片荒山,中間有大片荒地無人開墾,可以改成大片良田。因而芮決定將其子孫由黃潭源全部遷入潭渡村。
隨著黃氏的繁榮昌盛,文人墨客和官僚巨賈的增多,在宋元時期,就開始大規模村容村貌的建設,
可惜整個前後許村,到解放初只剩下一戶人家;上祠堂成百上千房屋倒塌、荒蕪人煙。潭渡村不足一千人口了。
潭渡黃氏自唐宋以來文風鼎盛。人才輩出,歷朝歷代都出許多進士
舉人,達官顯貴、鹽商巨賈不勝枚舉,直到近代就有著名的國畫大師
黃賓虹(三十七世祖),
黃家駒(三十八世祖)-是清朝舉人,做過知縣,民國初年任安徽省議長,黃昂清(即黃高鎮三十九世祖,中過舉人,是兩江師院的第一期畢業生,潭渡文會主事)。黃潭源還是著名教育學家
陶行知先生的故鄉,因而潭渡人辦學積極性向來高漲。全部黃氏子孫都要進學堂(私塾)進行教育。清朝末期,潭渡就有兩所私塾學堂:承德堂一座,由黃理卿執教;孝子堂一座由黃志祥執教。1902年,清
光緒帝詔頒學堂章程,“廢科舉、興學校”的新思想很快風靡全國。潭渡國小(起始名叫白山兩等國小堂)就在此大好形勢下,創辦於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至今已有一百餘年歷史了。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
黃賓虹(三十七世祖)榮歸故里,由於輩分高,又有文化,被黃氏推舉為“文會”主事、兼黃氏族董。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由
黃賓虹牽頭,經“文會”和其他知名人事、社會賢達一致同意,創辦了潭渡國小。黃氏子弟在該校任教並擔任校長的有:
黃賓虹(任期從1905至1908年),黃仲芳(任期從1908年至1911年),黃昂清(任期從1911年至1930年),黃菊生(三十八世、武漢大學畢業、1927年返潭渡,在國小任教。從1930年至1945年任校長),黃高華(三十九世,任期從1951年1956年、在他手上於1953年,經教育局批准,把安徽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門廳拆掉,後移五十米,改建成的校舍。據不完全統計,從潭渡國小畢業後考取大學本科和專科的,潭渡國小的學生就有76人,其中博士後6人,出國留學5人,研究生7人)。
七大風景
1、屏山列翠:豐樂河南邊的屏風山,鯉魚山,是潭渡的領土。種了許多松、杉,翠柏,一年四季翠綠長青,風景十分宜人。
3、中洲放牧:4.土嶺耕耘:
4、斜山踏雪:
5、後塢聽泉:
6、芳塢出樵:
7、潭湖釣月:村北東埠頭處的小河邊,有一口大回水塘,面積足有十幾畝。塘邊栽了許多參天大樹,對著斜山上的靈金尼寺(供奉的是觀音菩薩,有和尚,尼姑同住一寺,倒也是今古奇觀),每晚對燈誦經,聲音遠播。常有文人墨客,趁著天上明月,身穿蓑衣(用棕櫚書的棕毛穿成,可以擋雨防寒)或坐或站在湖邊釣魚,又賞明月,又聽經聲,自是樂趣十足。
發展
潭渡自古自成一鄉,管轄範圍很廣。後劃分區級行政機構時,才以潭渡橋為界,把潭渡村一分為二:橋下歸城關區,徽城鎮管轄,橋上歸岩寺區管轄,後又劃歸鄭村人民公社、鄭村鄉、鄭村鎮管轄。
一九五八年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時,潭渡屬岩寺人民公社鄭村管理區潭渡民兵營(即生產大隊)。這時逢新安江興修水電站,歙南鄉夏村(凌姓為主),漳潭(張姓為主)大量遷入潭渡村,至此潭渡黃姓人口不足一半了。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開始,黃柏龍組織了農村紅衛兵組織,並成立了潭渡村文革委員會,被選為文革主任兼紅衛兵總司令。統管潭渡一切事務。在修建電灌站和加工廠的房屋、水具、引水道、灌溉渠時,因沒有石腳砌電灌站和引水道,就拆掉八角亭後邊的兩個牌坊(即黃元寶牌樓和百歲坊)。一九六七年把整個潭渡村的電燈安裝完畢。這在當時,整個歙縣算是先例了。
文化古村
“潭渡黃家好名聲,七個祠堂八個廳”。黃氏潭渡村,地處黃山南麓,距古徽州城西七里之遙的豐樂河畔。之所以稱為潭渡,因為村東面上游的豐樂河有將軍潭,在沒有潭渡橋之前,人們要到河對面就必需乘船渡過深深的潭水。
早在東晉時期,湖北江廈(現雲夢縣黃鄉,屬皇帝後代)黃氏第九代孫黃積就了新安太守。東晉三年(公元三百二十年),積死於新安任上,墓葬於篁墩。其子黃尋守墓,並定居於篁墩,尋第二十一世孫黃璋正式遷入黃潭源 ,璋第四世孫黃芮之父死後安葬於潭渡廬墓所。芮守墓三年,因來回要過豐樂河,坐渡船十分不便,加之潭渡地勢平坦,開闊,前有豐樂河,後有大片荒山,中間有大片荒地無人開墾,可以改成大片良田。因而芮決定將其子孫由黃潭源全部遷入潭渡村。此事發生在唐朝建中元年(公元七百八十年),歷四十餘世,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了。
芮便成了潭渡黃氏的開派四世祖,後輩尊稱他為“唐孝子公”,(奉璋為一世祖、亮為二世祖、光為三世祖、芮為四世祖開派)。
一、側門廳---黃氏第一坐宗祠
唐孝子公芮生三子,長子文華公和次子文炳公(五世祖)留守潭渡,三子文瓚公遷往虬村定居,後又有一支遷往七里彎定居。長子文華公傳至十一是世祖(宋朝初年)又分兩支,長子從吉公(十一世祖),修建了黃氏第一個祠堂,叫思養堂(又叫側門廳)。傳至十七世祖,人丁大發,次子孝則(德安公)曾任宋朝大將軍,生四子分四支,兒子們幫其父德安公做了一座“功德牌坊”叫“鳴風坊”兩腳跨路,全白麻石築成,坐落在上橫路中段,距孝子祠約六十米處。可惜,一九五七年被拆毀。
二、三門廳的興衰
德安功傳至二十一世,又分兩支,次子建存誠堂,長子福佑公是三門共祖,他生了三個兒子,於元朝後期,修建了三個祠堂連成一排,因而又稱“三門廳”。三門廳共開間五十米,深四十餘米,分三進。三個大門上都雕刻,彩繪鬥神像,門前均有上馬石。前有二丈余寬的石板大道,大道前邊挖有一口長方形深水塘,砌有石欄桿,用於防火。水塘還在,但欄桿已經不知去向。塘邊上有三個旗桿石磴,莊源青石鑿成,外表是六棱形,內里是圓形,內插三丈六尺高的大旗桿,磴高1.6米,直徑1.2米,也杳無音信。
每逢過年過節,黃氏都要懸掛巨型旗,敲鑼打鼓,點燃煙花爆竹,聚會慶祝,十分熱鬧,因而有“潭渡旗,虬村幡,大鑼大鼓七里彎,笙蕭管笛古城關,冰鍋冷灶張家山”之說。
三門廳由於建築時間早,在元朝中、後期就建好了,雕樑畫棟,十分氣派,因而解放初被定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掛牌保護。可惜的是人們文物價值觀念太淡薄,1953年,經歙縣教育局批准,三門廳被黃氏子孫拆掉,後移五十米,改建成的潭渡國小。
三、孝子公宗祠今昔
明朝初期,潭渡黃氏開始昌盛,除人口猛增外,許多人都入朝為官,更多的人外出經商,可謂是財源滾滾,人丁興旺。於是,明正德年間建起了四世祖孝子公宗祠,宗祠共分六大間,一分為二,左邊三間為孝子祠,供奉唐孝子公芮像和牌位,作為黃氏宗祠;右邊三間為禮堂大社,供族人聚會議事用,同時兼作黃氏的公證處。明弘治年間,又在宗祠前做了一座孝子坊,四柱兩層麻石結構,上刻有皇帝親筆:“恩光、旌孝坊、明弘治六年旌表”。此牌坊是潭渡村唯一保留至今的一座牌樓。
四、八角亭的消失
明正德年間,黃氏又在村前大路邊(即潭渡前街)正中,上橫路筆直出來的交匯處,修建了一座四方形八角亭,坐西朝東,長、寬各有三丈,高三丈六尺,取六六大順之意,亭分兩層,每層均有四個大翹角。
八角亭邊上建有鐘樓,房子屋脊非常考究,建有許多石凋動物,如麒麟、養、馬等,同如今北京的天安門城樓上的屋脊。該鐘樓曾作為第二生產隊倉庫,可惜,1970年左右被拆毀。
明朝開國初期,潭渡黃氏還在村西一個叫烏鴉撲地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四腳二層麻石大牌坊。因字刻在反面,所以就叫“倒牌樓”。這倒牌樓也永遠倒下拉。
五、潭渡中學---男、女宗祠遺址
明朝嘉靖年間,潭渡黃氏更加興旺發達,達官巨賈更多,講究排場氣派,嫌原來的孝子宗祠和三廳門太小了,因而決定興建男祠(即大宗祠,又名黃惠宗祠)。男祠坐落在潭渡橋上游百餘米處,潭渡中學東邊老屋,由黃氏三十三世祖少先公發起,全族人募捐集資數十萬兩的白銀修建。
男祠自明正德一十六年開始興建,歷時四十八足年,經明朝三代皇帝,終於於明萬曆元年竣工。整個祠堂占地面積十六畝,一萬多平方米,馬頭牆拔地而起,十分雄偉,雕樑畫棟,富麗堂皇。祠堂坐北朝南,大門兩邊的磚雕,石刻,鳥獸蟲魚,栩栩如生,獅子滾球全部是鏤空的。東西寬四十餘米,南北長二百餘米。一律用莊源青石做牆腳和現柱,每根石柱都有二丈余高,二尺見方。祠堂五開間五進:前兩進為廂房、中進為大禮堂,內有一個大戲台,可容納百餘人;下面大廳可容納一千五六百人的大禮堂,供黃氏子孫看戲,集會,祭祖之用。後兩進存放祖宗牌位。所有房梁屋柱,都是千年的松、柏、白果樹。房梁都有一米對心粗,是道地的“冬瓜梁”;屋柱都是兩人合抱不住的大圓柱,足有二丈余高。從第三進開始,地面到屋脊就有三丈六尺高,後面兩進還要高過一進,第五進的地面就比外面的地面高八尺,以防漲洪水。男祠的氣派之大,規模之宏,這在當時整個徽州府乃至整個江南,也是少見的了。
男祠落成之後,於明朝萬曆元年舉行了開祠大典,把黃氏八門的歷代祖宗的牌位,全部請進男祠。並規定八門的族長為門長,統一歸族董和“文會”領導。
1971年左右,潭渡大隊為上海一些企業生產草包,於是幾百人的草包廠就建在宗祠的大禮堂內,光線很暗,白天進去似乎也看不到人,使人感到陰森可怕。1972年,為了改善潭渡中學的校舍,將其折毀,在原地興建兩層教學大樓及大樓東面的學生宿舍。
明嘉靖年間,黃氏三十四世祖爾正公還經皇帝“恩榮”,獨資做了一座進村的牌坊,也是四柱兩層,青石做成,(跟棠越牌坊規格一樣,只是雕工更精細),坐落在水碓頭東邊兩百米處。(後於一九六七年被拆去修了潭渡橋)。
到了清朝開國,潭渡黃氏進入鼎盛時期。乾隆初年,上門廳二十二世祖添童公的後代第三十五世祖有兄弟四人(號稱四大元寶,全部是鹽商巨子,家財萬貫,有時連乾隆皇帝也要向他們籌供軍餉(有借無還)。為了能使自己的祖母,母親的牌位有存放的地方,就開始興建了黃氏女祠,位於男祠以西兩百米處,與男祠並排,遙遙相對,故名望夫祠。女祠建築面積也有十五畝,規格式樣同男祠一樣,只是稍低稍矮一些罷了。但是用料更好,全部是黟縣青做石腳現柱,白果樹做柱,榧樹做梁,也都是兩人合抱不住的千年古樹做成。整個女祠用工都是建男祠工藝人的後代。只用了十年就落成了,耗資也是幾十萬兩白銀。解放後,女祠也被改建為潭渡中學,逐年被拆毀了。
男女祠堂到底有多大呢?
據我外婆說:“民國時期,國民黨的一個師曾經住在裡面生活幾個月,我們家存放千斤稻子的木桶也被拿去做承飯桶了。”
六、青石板路
女祠做好後,四元寶繼續大力做善事,把潭渡村內所有巷路,全用莊源青石板鋪成。以璿公修了孝子牌坊,堂弟以坐公做了廬墓所大廳,兩進與黃山樓隔壁,是黃氏祖墳芮公墓地。後因松樹冬瓜梁生白蟻,倒塌了,由修吉公重建,一律改用白果樹做梁、柱,所以又叫白果廳。土名叫“後林”。(與“陵”同音,地位僅次於皇帝陵),這也是明代的事情了。
四元寶還經乾隆帝恩準,做八角亭後五十米處,上橫路邊做了一座四腳兩層牌坊,上書“清吏部員外郎黃元”。青石,規格也跟棠樾牌坊群一樣,只是雕工更精細了。以祚公還把從潭渡到湖北江廈黃鄉黃氏發源地沿路的所有黃氏祖墳都修繕一新,一律用查源石板做墓碑。上刻“潭濱黃氏”四個大字作橫頭。
七、潭渡橋
三元寶曉峰公(諱以冕),在揚州出生,長大後也是鹽商巨子,於乾隆已未年回家祭祖,與母親徐氏同行。在潭渡橋頭看到當時的潭渡橋只有幾個石橋磴,上面用厚木板鋪成,給黃氏子孫過河帶來了許多不便。因母親責備,曉峰公心中有愧,立即答應拿出白銀七千兩,總計一萬四千兩,用了四年的時間建好潭渡橋。(從乾隆庚申年開工。到癸未年竣工。橋有八磴七洞,長三十三丈,寬一丈六尺。橋拱用紅紫石砌成,橋磴、橋尖、橋牆全部用莊源青石砌成,橋面用青石板鋪就。橋欄桿高1.2米,也是用青條石砌成。橋南頭還建了一座賓虹亭。供過橋人避雨、休息用。我的外公曾經在賓虹亭內煮大碗茶,是免費給路過的人隨意飲用的,茶是我外公親自採摘的野茶,外婆說:“野茶味道好”。因為外公喜歡做善事,所以,人們叫我外婆“映安娘”,很少有人知道我外婆的名字。大畫家黃懋質也非常思念這坐亭,後來改名為黃賓虹。
為防止子孫後代無力修橋。曉峰公又籌資一萬四千兩白銀換成一座金如來佛像,裝在賓虹亭邊的一根六菱形如來佛石柱內,用黑漆漆遍。柱上雕刻有“橋倒佛來修”五字箴語。可惜,後來被一個用瓷碗盤換金銀錫箔紙灰的江西老表識破偷走了。
曉峰公還在潭渡橋北頭,還建造了一座三觀殿,殿分三進,分別供奉如來、觀音、彌勒三佛像。像高一丈二尺,還雕塑了一百單八尊羅漢。一律用金粉彩繪。金碧輝煌。十分雄偉。大殿前邊的千斤大鐵香爐頂上。曉峰公又籌資一萬四千餘兩白銀。換鑄成一個金球。又留箴言一句:“爐內一金球”,也是給子孫後代修橋用的。可惜,三觀殿毀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那一年發生了三樁大事:風吹掉岩寺塔千斤錫頂。洪水推倒古關的古虹橋。火燒潭渡的三觀殿。金球也不知落於誰家。
八、潭渡黃氏輩分排布
黃氏二十一世祖福佑公是三門共祖,傳至三十一世時。各堂取觀輩如下(一律從三十一世開始,五組五個字,各有三組,排到四十五世):
中門廳(春暉堂)泰、玉、修、其、德、森、茂、映、高、懷、傳、道、斯、達、本、已傳到“斯”字輩(四十三世)。實際上,並非所有人完全按照輩份取名,如“十里四翰林”(1871年,即同治十年)考中進士的潭渡人黃崇惺。另外,有時在外經商,或許只知道發音,於是取了同音字,如21世紀中國的書畫大師黃賓虹,原名懋(同“茂”音)質,因生於農曆元旦,又取名元吉,又因諱十世祖元吉名,改名質,字朴存。他們兩位都是中門廳黃氏後代。當然絕大多數,尤其是在潭渡出生的孩子,基本上是按照輩取名的,我的外公是黃映安,母親與黃賓虹的孫女則按照高字輩取名。因為,進入該門廳有箇中扇門,後來生活在這個門廳的人都稱中扇門人。
上門廳(菉莪堂)民、延、先、個、已、衡、鹹、卒、晉、蔭,長、傳、繼、世、澤。已傳至“澤”字輩(四十五世)。
下門廳(思誠堂):文、景、鐘、×、 ×,家、慶、增、民、輝,修、經、芳、善、余;已發至“經”字輩(四十二世)。
九、消失的潭渡八大景點
隨著黃氏的繁榮昌盛,文人墨客和官僚巨賈的增多,在宋元時期,就開始村容村貌的建設,到明朝前期就已逐步形成了八大風景區域,供黃氏子孫閒時遊玩、享樂。此八大風景為:
1.屏山列翠
豐樂河南邊的屏風山,鯉魚山,是潭渡的領土。種了許多松、杉,翠柏,一年四季翠綠長青,風景十分宜人。
2.練水拖藍
豐樂河兩岸,上自砂博亭、下到古關,也屬潭渡領土,沿岸載種了許多雷竹、楊柳、櫟樹、白楊都有兩人抱粗細。中間有兩個深水潭,一是古溪村後的將軍潭,一是潭渡橋潭,水深都有一丈五六。養魚許多。有的重達拾余斤。婦女們在兩岸各個埠頭上洗衣、洗菜時,常有魚兒游來吻腳、嬉戲。豐樂河兩岸綠樹成蔭,河水清澈見底。
3.中洲放牧
女祠以西,直到下橫路之下,一馬平川,有豐富的草地上百畝,供黃氏子孫放牛牧馬之用。放牧時,有紅(黃牛)、黑(水牛)、白(馬和羊)、點綴其間,與綠草相映成趣。別有一番風味。
4.土嶺耕耘
下橫路之上至上橫路之下,有兩座小土坡,周圍有良田幾百畝,村邊有私塾。田邊有牛車。學生讀書之餘,依窗遠眺,有牛耕田,車水,咿咿呀呀,又是一番風情。
5.斜山踏雪
在村後的斜山之上,(即黎明村一組)。有四百多畝、一律是大碗口粗細、兩人高的臘梅花樹林,中間有少數羅漢松點綴其間。裡面做了許多亭台樓閣,丈高石塔。鵝卵石鋪成的小道。曲徑通幽。下雪時節,臘梅盛開,黃氏子孫,拖男帶女,穿插其間,踏雪觀梅,遊玩享樂,又是一番天地。
6.後塢聽泉
為灌溉潭渡村後的幾百畝良田,黃氏在後塢山凹里修了兩口大水塘,砌了攔水大壩。平時有泉水叮噹,又看不見泉水的出處,聲音悅耳動聽。
7.芳塢出樵
潭渡、鄭村一帶,平時燒柴,全靠黃山腳下的東山,靈山等地樵夫叫賣。每天清晨,一幫幫,一隊隊,迎著朝陽從上芳村一路走來,倒也十分壯觀。
8.潭湖釣月
黃氏三十五世祖。湘成公(諱以公,即大元寶)曾在清朝初年任全國鹽務總督,家有萬貫家財。乾隆帝二次打準葛爾,平定新疆,都向他“借”錢(有借無還)平定新疆後,乾隆帝大悅,賜予湘成公(以正)牌坊一座(即黃元寶牌樓)湘成公就在乾隆避雨過夜處,修了一座亭子,叫“紫微落地”。前面照牆正中,雕塑了乾隆親筆寫的“福”字以示榮耀。據說處地晚上無蚊子。後來也被太平軍燒毀。真可惜,潭渡大部分古蹟建築,包括許多古居民房,均遭太平天國戰亂,被太平軍(失敗時)放火燒毀,人也慘遭太平軍屠殺,人口急劇減少,加之後來的血吸蟲病流行,潭渡村開始走向衰敗。整個前後村,到解放初只剩下一戶人家,上祠堂成百上千房屋倒塌、荒蕪人煙。承德堂還有部分殘留在中橫路邊,解放後,第四生產隊的農民幾乎全住在裡面,通過現在殘留部分也可以看到昔日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