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景晴

潘景晴

潘景晴(1919—2011)廣州番禺化龍鎮西山村多山人,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名譽理事,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孫中山副官張猛遺孀。生於1919年,廣東番禺人,著名數學家、教育家潘應祺之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潘景晴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廣州番禺化龍鎮西山村多山
  • 出生日期:1919
  • 逝世日期:2011
  • 職業:研究館館員
  • 畢業院校中山大學
人物簡介,慈善事業,人物生平,

人物簡介

1947年畢業於中山大學師範學院教育系,先後在澳門、香港、台灣、南京、廣州等地任教。晚年建立私人博物館,展示大量圖文資料。她的書法作品規範工整,清秀剛勁,作品曾入選《中華名家墨室》、《中外書法家作品展覽選集》等。
潘景晴女士出身書香門第,父親潘應祺是嶺南著名數學家和書法家,母親是教師,受家庭的薰陶,潘景晴女士畢業於中山大學師範學院教育系,先後在澳門、香港、台灣、南京、廣州等地從事教育工作達30年之久。

慈善事業

潘景晴是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名譽理事,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館研究官員,廣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她出生於書香門第,在中山大學教育系畢業後,先後在澳門、香港、台灣、南京、廣州等地從事教育工作長達30年之久。晚年,潘景晴建立私人博物館,展示大量圖文資料。
潘景晴充滿愛心,一直熱衷於慈善事業,多次在海內外舉辦書法展,參加各種慈善義賣。據介紹,十餘年前,潘景晴參加科技詩社(主要由退休員工組成的詩社)活動後,答應每年捐款1000元資助詩社活動;在她曾經工作過的廣州市第97中學,以她父母的名字為名,設立漱荔獎學金,每隔一年捐5000元。從1997年起,她堅持每年向宋慶齡基金會捐款1萬元,至今已經捐出14萬元。

人物生平

1939年,潘景晴高中畢業應聘到澳門知用中學教書,由於書法出眾,被指派去協助從事抗戰軍訓團工作的張猛編寫刻印軍事講義,張猛對這位知書達理的姑娘怦然心動,從此結下了深厚的感情。
張猛是英烈之後。他的父親張雲田是越南華僑,早年加入孫中山的同盟會,在孫中山的領導下進行秘密革命活動。1907年,孫中山領導著名的鎮南關反清起義,張雲田作為敢死隊隊長,在戰鬥中犧牲。當時張猛年僅14歲。幾番流離之後,張猛進入雲南陸軍講武學堂騎兵科學習,他的騎術曾受到孫中山夫人宋慶齡的誇讚。1922年,張猛到廣州,在孫中山領導的粵軍第一師當副官,為保護孫中山和宋慶齡的安全出生入死,並與葉挺、葉劍英成為好朋友。
1923年,孫中山就任海陸空大元帥,張猛升中校副官。孫中山去世後,張猛參加了北伐戰爭和抗日戰爭,屢建戰功。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的展廳內,擺放著一床張猛先生當年用過的軍毯,是張猛先生戎馬生涯的見證。
1942年香港淪陷後,澳門也不能立足了,張猛回桂林,在李濟深幕下當高參,之後又到了重慶任軍事參議院參議。1946年,張猛以少將身份退役,返回南京。潘景晴則於1943年(時年24歲)考入了中山大學,1947年畢業後回到南京工作,重遇張猛。此時,張猛對潘景晴漸露愛意,希望潘景晴能夠與他一起留在南京工作。但是,潘景晴考慮到遠在香港的母親年事已高,需要人照顧,於是婉拒了張猛的請求,回到了香港。
1948年,潘景晴赴台灣中壢中學擔任教務主任。次年2月,張猛因公務赴台,二人再度重逢。這一次有情人終成眷屬。婚後,潘景晴成為張猛的好助手。她婉言謝絕了台灣教育界同仁的盛情挽留,隨著丈夫回到了南京繼續教書,並從此擔負起張猛所有對外聯絡的書信、文稿起草、撰寫工作,協助張猛利用各自的社會關係做了大量中立人士的轉化工作,聯繫各省、市同鄉會迎接解放。
新中國成立後,張猛夫婦二人被保送到華東人民革命大學南京分校學習。
1953年,經李濟深先生介紹,張猛在南京中山陵任職守護中山陵,負責接待中外來賓、各國首長。
1956年,潘景晴亦安排在南京24中學任數學教師。在南京,張猛和潘景晴生了四個孩子。
1961年全家六口調回廣州。張猛被安排到廣州參事室任參事,潘景晴亦隨調入廣州97中(原建聯中學)任數學教師。
“文化大革命”時期,張猛夫婦先後被關進“牛欄”。在這期間,張猛堅持收集整理有關孫中山和宋慶齡的資料和照片。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後,張猛在其妻潘景晴幫助下,開始撰寫關於孫中山先生革命言行的回憶錄。
1976年,潘景晴女士退休,她沒有在家中安守清福,而是積極投放到豐富而又意義的社會活動中,以自己的特殊社會地位和精湛的書法藝術為社會作貢獻。
潘景晴說:“我和張猛個性、情趣是互補型的。張猛除了對工作極度認真和投入外,還善於料理家務。他自己的衣服、四個孩子的衣服和我的內衣褲有時也是他親自裁剪縫製的。就連他那套中山裝(以後的壽衣)也是他自己親手裁製的。平時我們一起上街購物,回到家他親自下廚燒出美味的飯菜。而我則不擅家務,只管讀書寫字,為他抄文稿、信稿。所以給首長,如宋慶齡、葉劍英等的信都是我寫的”。
1981年10月,張猛、潘景晴夫婦應全國政協和統戰部的邀請,參加辛亥革命70紀念大會,受到鄧小平、葉劍英同志的接見。幾十年的風雨滄桑難以言表,當年鄧小平同志與張猛先生親切握手的照片,一直珍藏在潘景晴的家中。
潘景晴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被宋慶齡基金會(中國)吸收為理事。
在宋慶齡的關懷下,張猛始終與宋慶齡保持聯繫。她經常給宋慶齡寫信,匯報自己一家及孫中山衛士們的情況,宋慶齡有問必答,有信必復,還細心地囑咐當地民政部門妥善安排好他們的生活。一些孫中山副官和衛士去世後,宋慶齡親自過問他們的喪事,囑咐要將他們安葬在革命烈士公墓。每當想起這些往事,潘景晴都激動不已。
張猛、潘景晴夫婦現國共兩黨政治名流及海峽兩岸文化名人交往甚多,因此家中積存了豐富的歷史圖文資料。張猛先生曾多次叮囑潘景晴女士要妥善保存這些珍貴的歷史資料。多年來,潘景晴女士一直刻意收藏種種有價值的資料,並強心地作好文字記錄。張猛先生去世後,1988年,潘景晴女士在廣東省博物館舉辦了個人藏品展,歷時近三個月,參觀者絡繹不絕,對藏品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1994年,廣州荔灣區教育局徵用了潘景晴父母的產業,青磚石腳鐵門大屋拆建成後來住宅樓,1996年落實僑房政策分了500多平方米(分三處)。1998年,潘景晴斥資40萬元將其中250多平方米僑房建成私人展覽館(原廣州市越秀區海珠北路雲路新街8號),把自己多年來收藏的大量圖文資料中的一部分展示出來,建立了海內外絕無僅有的,以政治、歷史、書畫為主要內容的私人展覽館。其中有孫中山、宋慶齡、何香凝、李濟深、馮玉祥、劉伯承等給張猛一家的書信、題詞、還有徐悲鴻沈尹默等大師的書畫作品。展館雖小,濃縮了百年中國的歷史風雲。
1998年,廣州市有關部門落實僑房政策,潘景晴女士將分到的三百米住房的大部分闢為展館,將自己多年來收藏的大量圖文資料中的一部分展示出來,建立海內外絕無僅有的、以政治、歷史、書畫為主要內容的私人展覽館。這個私人展覽館雖未公開宣傳,卻因其獨具特色,內容豐富而吸引了不少的仰慕者聞而來。潘景晴女士親自擔任展覽館的講解員,她的精彩解說,使久遠的歷史栩栩如生,給人以深刻的啟迪和教育。潘景晴女士對來訪者常說的一句話是;“這裡展出的每一件資料都包含著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人們不應該忘記那段歷史”。 展館大廳里有兩幅照片猶為珍貴,一張是1924年孫中山先生在黃埔軍校與文武官員的合影,一張是1981年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接見辛亥革命老人時與張猛親切握手的瞬間。
潘景晴女士從20世紀60年代起,就有書法作品在廣州美術館展出。經過幾十年的磨練,終於成為大器晚成的南國著名書法家,曾受到宋慶齡和書法名家的好評,近幾年來,潘景晴女士多次參加海內外的大型書法展,作品被多種書法集收入,並在廣州、中山等地頻頻舉辦書畫作品義賣活動,為宋慶齡基金會募集善款。潘景晴還是一位充滿愛心的女性,她熱衷慈善事業,多次在海內外舉辦書法展,參加各種慈善義賣活動。
我認識潘景晴老師時她已年逾八旬,見她卻行動敏捷,記憶力極好,精神飽滿,底氣十足。她的養生之道是樂觀開朗,堅持鍛鍊。1981年,她參加廣州市老人3000米長跑比賽,榮獲冠軍。
1986年,她還在老人組5公里長跑比賽中獲勝。她每天清晨都要登上廣州越秀公園的“百步梯”,到紀念碑下做“永字詩歌氣功舞”。“永”字是中國文字中最講究的筆劃、最見書法功力的一個字,潘景晴女士把身體的運動與書法相結合,邊吟詩詞,邊做書字動作,既鍛鍊了身體,又增加了記憶力。廣州市有不少老人每天跟著潘景晴女士做“永字功”。
潘景晴女士以其獨特的身份,曾參加了香港、澳門回歸祖國的慶典。她時刻關心祖國的統一大業,積極地為兩面三岸統一做貢獻,並充滿信心地表示,自己還要在有生之年,去台灣參加兩岸統一的大慶典。潘景晴女士對當年自己離開台灣舒適富足的家庭,與張猛回大陸工作一事毫不後悔。她覺得自己和選擇是正確的,她的人生也因此更有意義,這就是這位不平凡的女性的不平凡的故事。
2006年11月,在孫中山誕辰140周年將至之際,潘景晴舉辦“博愛”書法作品展,並在50米黃綾上書寫孫中山先生的《統一箴言》;2006年12月,廣州日報關工委舉辦書畫義賣助學籌款活動,潘景晴即席潑墨揮毫。
2006年12月攝於廣州市第97中學2006年12月攝於廣州市第97中學
2007年1月27~28日,由廣東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辦的首屆廣東省“景晴杯”青少年書法、繪畫、篆刻大賽,在荔灣區壹號國際文化廣場舉行。潘景晴多次參加海內外的大型書法展,並在廣州頻頻舉辦書畫作品義賣活動,為宋慶齡基金會募集善款。潘景晴的生活極為簡樸,卻從1997年起,堅持每年向宋慶齡基金會捐款1萬元,至今已經捐出整整14萬元了。
2011年2月15日日上午11時05分,孫中山副官張猛的遺孀潘景晴女士在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病逝,享年92歲。
2011年2月20日下午4時,四百多人在廣州殯儀館仙鶴廳跟敬愛的潘景晴老師遺體告別儀式。追悼會上,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民革中央辦公廳、廣東省委統戰部、廣東省民革、廣東省文史研究館、辛亥革命元老何子淵故居管委會等單位機構分別發來唁電或敬獻了花圈,數百位政界、學界人士前來送別,極盡哀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