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思光

潘思光,又名道墾,字亞卿,號涵亭,別號梓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潘思光
  • 別名:道墾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安溪縣崇信里留山鄉(今西坪鄉留山村
  • 出生日期:1704年
  • :亞卿
  • :涵亭
  • 別號:梓亭
生平簡介,處事風格,

生平簡介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七月廿二日生於安溪縣崇信里留山鄉(今西坪鄉留山村)。幼便穎異,4歲能誦五言詩,5歲入學,同年喪父。7歲時,祖父以雨中戴笠拜孔子出對:“竹笠拜先聖”,他隨口答對:“玉笏覲至尊”。祖父大為驚嘆!11歲隨母歸寧湖丘(今虎邱鄉),當地副舉人林憲老提出一聯:“天同地同王不同”,他隨口對答:“道異釋異儒不異”。於是傳為“神童”。15歲就學府城泉州,博通群書,為文輒驚人。 18歲祖父去世,家境困迫,輟學從教,持家養母。他邊教邊學,肆力文章。29歲入泮,37歲中舉人,44歲中進士。

處事風格

乾隆十四年(1749年)後,思光先後任汜水、杞縣、郟縣知縣,查詢訟事,旬日而決,做到案無積牘,百姓稱頌。十七年(1752年)以撫台陳某舉薦,思光調任知縣,政績斐然。他重視振興文教,在汜水縣重建成阜書院,在郟縣重建崇正書院,在杞縣新建志學書院、文廟、八卦樓和東關迎春閣,又修建殉難劉狀元祠,蘇子由與愚庵之墓,還刻印《王蒼谷集》。思光為官,清廉律已,謹慎奉公,興文教,急民瘼,除弊病,歷任縣職,均得民眾好評。每次調動,百姓呈請力留,牽輓車轅,依依不捨。他為人做事,克寬克仁,彰信於民;雖不事威嚴,而能使人不賞而勸,不威而畏。
乾隆廿八年(1763年),思光辭官回鄉,居家三年病逝。所作詩文,凡千餘篇,分訂7卷,惜未付梓,歷久散失,殘存的又在“十年動亂”中付之一炬。他仗義執言,好以詼諧、蔑視、戲弄的態度,對待社會生活中不合理之事,民間流傳其機智的故事頗多。其中幾則收入《中國民間故事集成》福建卷安溪分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