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駒,農業教育家,棉花遺傳育種學家。倡導修飾回交法改良棉花品種,開展陸地棉突變性狀遺傳研究,鑑定出4個新的芽黃突變基因並轉育成相應的近等基因系,將該指示性狀與雜交種子生產相結合,開闢棉花雜種優勢利用新途徑,培養了大批作物遺傳育種專業人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潘家駒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21年9月
- 畢業院校:中央大學(後更名南京大學)
- 代表作品:《棉花育種學》《作物育種學總論》等
- 職稱:教授
人物簡介,個人履歷,人物生平,詳情,具體情況,科學成就,人物風格,出版圖書,論文著作,論文,著作,科研業績,獲得榮譽,有關評價,主要特點,實情,
人物簡介
人物:潘家駒
性別:男
職稱:教授、博士生導師
專業領域:作物遺傳育種教學和科研工作
單位:南京農業大學
個人履歷
1921年9月7日 出生於浙江省紹興縣。
1948年8月 畢業於中央大學農學院農藝系,同年起任原校農藝系助教兼讀研究生。
1953-1954年 任南京農學院講師。
1954-1982年 任南京農學院副教授。
1955年 任南京農學院碩士生導師。
1983年 任南京農業大學教授。
1986年 任南京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
人物生平
詳情
紹興,群賢薈萃,人傑地靈,這片江南沃土曾培育出眾多的風雲人物,也對潘家駒的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1935年潘家駒從紹興私立成章國小畢業後轉入省立紹興中學學習。1941 年高中畢業,適逢紹興淪陷,他和同學數人背鄉離井,去內地避難,危難中他考入上海內遷湖南祁陽的新中工程公司,任鋼鐵化學分析室實習生。在此期間,潘家駒親身經歷了抗戰時期十分艱難困苦的生活,感受到後方人民積極支援抗戰的愛國熱情,這一切深深激勵著他奮發向上。潘家駒邊工作邊學習,於1944年考進了重慶中央大學醫學院。因當時遠離家鄉,經濟上無接濟,只能靠微薄的助學金度日,經當時任中央大學農學院農藝系主任的金善寶教授同意轉學到農藝系就讀,從此,潘家駒的一生與祖國農業事業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了。
具體情況
1948年8月,27歲的潘家駒大學畢業,留在中央大學農學院任助教,併兼讀農藝系研究生,在盧浩然教授指導下從事黃麻生長發育的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潘家駒任著名棉花專家馮澤芳教授的助教,馮先生熱愛祖國、熱愛科學的高尚品德和孜孜求知的精神使他獲益匪淺。潘家駒關心政治,鑽研業務,努力工作,1950年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6年,潘家駒主持南京農學院棉花遺傳育種工作,從事陸地棉、海島棉種間雜種優勢利用的研究,經多年努力,篩選出了一些較優良的組合。正當潘家駒躊躇滿志、欲展鴻圖之時,“文化大革命”開始了,學校教學科研工作幾近癱瘓,潘家駒也被定為“反動學術權威”,下放到學校實驗農場勞動,後南京農學院併入地處揚州的江蘇農學院,他到該校任教。1980年潘家駒隨南京農學院遷回南京。
全國科學大會開創了科學的春天,也給潘家駒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幹勁倍增,勤奮工作,成效卓著,先後成為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並主持國家級及省部級科研項目30多項,發表論文30多篇,有6項科研成果獲獎。1991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有突出貢獻專家的政府特殊津貼。
科學成就
提出修飾回交法在棉花育種中套用
早在20世紀50年代,潘家駒就對棉花性狀遺傳產生了濃厚興趣。棉花的性狀成千上萬,多數經濟性狀之間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負相關,這種負相關嚴重製約著棉花品種改良的順利開展。因此,如何克服、緩和這種負相關,就成為育種工作者必須認真研究的課題。潘家駒在長期的育種實踐中發現,要克服、緩和性狀間的負相關,關鍵在於促進不同品種之間非同源染色單體間的物質交換,即基因的交換和重組。他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大膽革新,提出“修飾回交法”,即在幾個輪迴親本相同、供體親本不同的雙親本簡單回交方案中分別選擇具有相同遺傳背景而又具有不同優良性狀的單回交品系進行互交,必要時還可選擇理想品種作為供體親本進行再一輪的回交選擇和系間互交,從而達到克服、緩衝性狀間負相關的目的。為了驗證這一構想,潘家駒試驗了將近10個春秋。在實驗農場的試驗田裡,他白天親手配製雜交組合,反覆觀察記載雜交、回交後代的表現,晚上制訂近期雜交計畫,整理分析已取得的觀察記載結果,每年的暑期,他都是這樣在實驗農場度過的。另外,他還在江蘇省灌南縣等地開闢試驗基地,進行育種材料的多年多點選育與鑑定。功夫不負有心人,論文《修飾回交法在培育優質、抗病、高產陸地棉新品種中的作用》發表後,立即被一些育種單位套用於育種實踐。幾年後,這些單位普遍反映,修飾回交法是選育棉花新品種的好方法。“修飾回交”理論1990年通過農業部成果鑑定,並被編入農業部高等農業院校統編教材《作物育種學》。
在套用修飾回交法改良棉花品種的實踐中,由於黃萎病分布廣、類型複雜、危害嚴重,潘家駒對棉花黃萎病抗性遺傳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他於1982年在學校專門建立黃萎病圃,籌建黃萎病實驗室。為了摸清國內棉花黃萎病分布情況、發病程度、品種抗性等,他多次帶領學生赴山東、河南等棉區實地考察,蒐集各種菌源,江蘇省境內的南通、常熟等黃萎病高發地區更是經常見到他的身影。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潘家駒對棉花黃萎病抗性遺傳的複雜性、鑑定方法的多樣性問題有了較清楚的認識,尤其對長期爭論的究竟是單基因質量性狀遺傳還是多基因數量性狀遺傳,有了更明確的結論,即棉花黃萎病抗性遺傳的主要方式是單基因顯性遺傳。
利用芽黃標記性狀進行雜交棉種子生產
80年代以後,潘家駒在進行棉花性狀遺傳研究的同時,也對棉花雜種優勢利用進行了探索。早在1957年,潘家駒與馮澤芳教授合譯《棉花遺傳選種文獻摘要》時對國外棉花雜種優勢的研究狀況已有所了解。隨後,他開展了對海島棉、陸地棉種間雜交及棉花品種間雜交的研究,並篩選出一些優良組合。但“文化大革命”使這項研究工作中斷,直到1979年他才把當年的研究結果整理成文,發表了《陸地棉、海島棉雜交育種研究初報》等幾篇論文。1980-1986年,潘家駒應邀赴美國、瑞士、墨西哥、紐西蘭等國家參加國際棉花學術會議,每次會議都涉及雜種優勢利用問題,他深知這一問題的意義和難度,決定對中斷多年的這一課題繼續進行研究。1981年底,他在完成與美國德克薩斯州農業試驗站的合作研究後,立即回國開展這方面的工作。根據已掌握的文獻資料及在國外合作研究的體會,潘家駒從腺體、蜜腺、捲曲葉、長柱頭、芽黃等眾多的棉花突變性狀中選擇芽黃作為指示性狀套用於雜交棉製種研究,以提高工效。他的工作得到國家科委、國家教委和農業部的支持,先後委以“陸地棉芽黃突變型遺傳及在育種上套用”、“芽黃標誌棉花雄性不育性雜種優勢利用研究”、“陸地棉芽黃基因鑑定及在育種上套用”等課題研究的任務。工作開始時,潘家駒首先對國內外27個芽黃突變體進行等位性測驗,共鑑定出V18、V19、V20、V22四個新的陸地棉芽黃基因。這一成果得到權威性的美國棉花遺傳命名委員會的認可,並被列入棉花突變基因目錄。隨後,他對帶有芽黃性狀標記的陸地棉品系,尤其是北京農業大學提供的核雄性不育系81A,進行了研究,發現81A的不育基因與國內發現的msc1、msc2、msc3三個基因是非等位的,和芽黃基因是完全連鎖的,出苗期通過葉色觀察就能鑑別出棉苗育性,為棉花標記性狀用於雜交棉製種開創了先例。1989年,潘家駒培育了幾十個芽黃基因的近等基因系,首次報導重疊基因V16、V17有劑量效應的表現。根據多年多點不同芽黃天然異交率和不去雄人工輔助授粉的試驗測定,證實芽黃作為一種指示性狀在後代出苗期就能清楚地區分真假雜種,從而使利用棉花天然授粉生產雜交種子成為可能。這一研究成果為中國雜交棉的大面積推廣套用提供了一條新途徑。
為了加速育種進程,潘家駒和他的課題組又對棉花半配合材料(Semigamy)有性過程的機理進行了研究,培育出一些較理想的父系單倍體材料。他和助手合著的論文《棉花半配合材料在遺傳育種中的套用》,首次在國際上報導了棉花半配合發生的細胞學機制,認為以優良的棉花半配合突變型為親本,與具有理想性狀的授予親本雜交,並在後代中選擇具有該理想性狀的單倍體材料,經染色體數目加倍後,即有可能選育出基因型純合綜合性狀優良的二倍體材料或品系;供育種單位套用,從而達到加速育種進程的目的。這對提高雜交棉培育的效率有重要參考意義。
關心各種可能用於雜交棉的育種方法研究
潘家駒還十分關心各種可能用於雜交棉的育種方法研究,通過多年轉育“三系”材料,已使南京農業大學棉花遺傳育種研究室成為國內較豐富的“三系”基因庫。
潘家駒在棉花雜種優勢利用研究上先後發表論文10多篇,其中多篇被英國《作物育種文摘》摘錄。《陸地棉芽黃突變體的遺傳及其在生產上的套用》和《棉花雄性不育種質的收集、研究和利用》兩項成果分別於1990年、1996年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潘家駒的工作引起了國內外同行的濃厚興趣,德國、義大利等國家的學者經常與他書信往來,或索要論文或探討問題;國內育種單位也經常來人來信,請求指導或索要親本材料,他都一一允諾,毫無保留。
是一個出色的農業教育家
潘家駒不僅是一位棉花遺傳育種學家,也是一個出色的農業教育家。他從一名大學助教到教授、博士生導師從未離開過教育崗位,為中國農業戰線培養了眾多專業技術人才。
潘家駒教書育人,兢兢業業,一絲不苟。他給本科生講授“遺傳學”、“作物育種學”等課程,課前認真做好備課筆記,講課深入淺出,條理清晰;板書一筆一畫,端端正正。他注重書本知識與生產實踐結合,常把生產和科研中的實際問題穿插於課堂內容中,同時把學生直接帶到田間手把手指導。他常說:“農業工作者面對的是不會說話的莊稼,如果只重理論,忽視實踐,一切等於零。”
潘家駒除給研究生上好“遺傳育種”、“專業英語”等課程外,更多的時間是帶著研究生走進棉花試驗田,進行現場教學指導。他要求研究生從播種、雜交到收花、考種都要親自動手,確保試驗結果的可靠性。他也非常注意研究生“做人”的培養,對每一個招收的研究生都要親自面試,強調品學兼優、德才兼備。他培養的20多名碩士生、博士生,思想端正,學風嚴謹,工作勤奮、踏實,已成為主產棉省的遺傳育種研究骨幹。
1988年受農業部委託,潘家駒主持南京農業大學承擔的優質棉基地縣(市)技術人員培訓任務,4年裡為山東、浙江、江蘇3省的27個優質棉基地縣培訓了400多位學員。為使理論和實踐結合,潘家駒把教室搬到實驗農場的棉花田間,不顧年邁體弱,堅持和學員同吃同住同商討,培訓工作得到了上級部門的肯定,也給學員們留下深刻的印象。直至今天,不少學員出差南京還要常來學校探望他。
忘我工作,無私奉獻
高等學校,按規定教師可以不坐班,潘家駒卻幾十年如一日按時上下班,他認為,教師在辦公室上班有利於活躍工作和學習氣氛,便於大家聯繫交流,遇到問題能及時解決。在他的帶動下,教研組其他教師也都正常上下班,並融洽相處,擰成一股繩。幾十年里,教師之間從未紅過一次臉,這不能不說是作為課題組負責人的潘家駒以身作則帶來的良好結果。
地處南京西郊30公里的江浦農場是學校的實驗農場,棉花試驗田就在那裡。每年夏天,素有火爐之稱的南京,一般上午10點多鐘之後田裡就很難見到人了,可潘家駒不到太陽曬頭頂是不會離開田間的。他語重心長地說:“學校是放暑假了,可棉花不知道暑假,一年中最熱的日子正是工作最忙的時期,雜交、自交、選種、記載這些重頭戲不唱好,明年的工作怎么做?今後的工作怎么做?”潘家駒像棉花一樣“抗旱耐熱”,但不像棉花一樣“怕澇怕漬”。1994年6月,一場多年未遇的特大洪水淹沒了試驗田,正處盛蕾初花期的棉花面臨沒頂之災,已屆古稀之年的潘家駒帶領青年教師、研究生冒著傾盆大雨堅守田頭兩天兩夜,硬是把試驗材料從“龍王嘴裡”奪了回來。
隨著國家對科技投入的增加和對知識分子政策的落實,90 年代以來,無論是課題組還是潘家駒個人經濟上都比以前寬裕了,但他仍然保持一貫的艱苦樸素作風,看到實驗室里個別研究生對實驗器材不注意愛護或有浪費現象,他就用抗戰期間重慶前中央大學做實驗時連蓋玻片、載玻片都要定量分配作例子進行教育。這幾年,學校考慮到潘家駒年事已高,出差時安排人員陪同或送他到車站碼頭,他都堅決不接受,他說,教育科研任務繁重,不如利用這個時間多到教室去看看,多到棉田去轉轉。有一次他到地處黃海邊上的大豐市去考察棉花,學校決定派小車送,他給大家算了一筆帳,乘長途車來回只需六七十元,而用小車沒有六七百元跑不下來,他硬是擠上了長途班車一路風塵趕到大豐。潘家駒平易近人,待人一視同仁,辦公室里來個縣長,他起身讓座,熱情接待;來個棉農,同樣和顏悅色,有求必應。
潘家駒的高尚品德和簡樸作風,正如他親手培育的盛開的棉花一樣潔白無瑕。他的長者風範早已深深印在棉花工作者心中。1998年8月潘家駒從事棉花科技工作整整半個世紀,與他相濡以沫幾十年的老伴邵學芝勸他該歇歇了,可他說:“能上班工作是我最幸福的事。”
人物風格
潘家駒對工作精益求精,對一些細枝末節也從不馬虎。見過他書寫文字材料的人都有同感,無論是向上級寫匯報材料,還是向同仁、學生寫的普通信函他都是一筆一划,工工整整。在方格稿紙上寫錯一個字,他總是在另一紙上補寫好,然後剪下來貼上去。他常對研究生說:“細緻耐心是農業科研人員必備的素質,很難想像一個做事馬馬虎虎的人能從試驗田裡取得成千上萬的精確數據。”文如其人,字同其身,端端正正,踏踏實實。
出版圖書
作者類型:
作者時間:1998年8月
《棉花育種學》是1998-08-01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潘家駒。
論文著作
論文
1 潘家駒。陸地棉海島棉雜交育種研究初報。南京農學院研究簡報總第一期,1979(6)
2 潘家駒。陸地棉主要經濟性狀的遺傳相關與遺傳力。江蘇農業科學,1979(4)
3 潘家駒。陸地棉第12染色體易位斷點的圖譜定位。南京農學院學報,1982(4):17~32
4 潘家駒。陸地棉標準系、等基因系和替換系的初步介紹。南京農業大學學報,1983(1):1~3
5 Pan jiaju。The development of cotton breeding programs in P。R。China New。Zealand。Agronmy Society Specification,1986(6)
6 潘家駒。陸地棉單體測驗與套用。中國棉花,1986,13(3):5~11
7 潘家駒。棉花的遺傳學、細胞遺傳學及進化。國外農學-棉花,1988,5~6
8 潘家駒。半配合突變體及HEHP品系在棉花育種套用上簡介。棉花文摘,1990,5(2):1~6
9 Pan Jiaju et al。Genetic identification of virescent mutants and their utilization in hybrid cotton production as an indicative character in upland cotton,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tton。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93,214~221
10 Pan Jiaju et al。A brief summary of studies on the inheritance of virescent mutants and their utilization in hybrid cotton production。World Cotton Research Conference-1 Brsibane,Australia Feb。13~17,1994,61
11 Pan Jiaju et al。A brief summary on the inheritance of cotton resistance to verticillium dahliae。World Cotton Research Conference-1。Brsibane,Au stralia Feb。13~17,1994。91
12 潘家駒等。棉花黃萎病抗性遺傳研究。南京農業大學學報,1994,18 (1):9~19
13 潘家駒。陸地棉芽黃轉育系套用於雜種棉研究。南京農業大學學報,1998(3):1~5
著作
14 潘家駒等。作物育種總論。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4
15 潘家駒。棉花育種學。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
科研業績
主講過《普通遺傳學》、《棉花遺傳育種》等課程。指導培養碩士12名,博士7名。曾從事棉花芽黃突變型及棉花黃萎病抗性等遺傳研究,鑑定新的芽黃基因和具有芽黃標記的胞核雄性不育系,並篩選表現高優勢的組合,1990年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已發表論文30餘篇,主編農業部高校教材指導委員會規劃基本教材《作物育種學總論》。多次被授予部屬及江蘇省高等農業院校優秀教師稱號,獲國家教委從事高等科技工作40年榮譽證書。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獲得榮譽
潘家駒曾任農業部教材指導委員會正、副組長,主編全國高等農業院校本科生教材《作物育種學總論》,參與統編教材《遺傳學》等多部著作。《作物育種學總論》獲1996年農業部優秀教材一等獎。農業部、江蘇省教育委員會多次授予他“優秀教師”、“優秀研究生教師”等光榮稱號;1990年國家教育委員會向他頒發了從事高等教育工作40年榮譽證書。
有關評價
主要特點
潘家駒於1921年,在抗戰時期就讀於中央大學,一直在我校工作,從事遺傳育種研究。1959年光榮入黨,曾作為訪問學者赴美,並多次出國訪問。在採訪中,潘家駒首先談到舊社會與新中國的天壤之別:當年學醫的他因家境不好而改學農學,從而與農業結下了不解之緣,如今國家的各種助學措施和現在學生的條件在當年簡直是天方夜譚。潘家駒還講述了他當年的求學時的艱苦,對今天學子們的優越條件讚嘆不已。
潘家駒在採訪中一直強調,他只是國家培養的一個普通的黨員,所做的工作都是一位黨員應盡的責任與義務,在退休後仍然在以前的崗位上發揮餘熱也是本著要為黨為人民服務一生的宗旨。
實情
在提到近期的“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時,潘家駒表示:我雖已退休,但也要嚴格要求自己,在品格和思想上始終要保持和黨的一致,與時俱進。同時,為貫徹保持黨員先進性的精神,我們對我校發展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為我校的快速發展獻智獻策,以盡我們的綿薄之力。“
潘家駒做到的是一生都在為黨為人民,是一個平凡的黨員,卻也是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