漴河位於縣治南1.5公里,其故道原與張家溝連線,經南山北過南湖入淮。全長約15公里。清乾隆年間,推黃交漲,南山沖圮,河已淤平,水無所泄,遂由黃家溝以入淮。 基本介紹 中文名:漴河地理位置:縣治南1.5公里長:約15公里又稱:外河水 漴 河位於縣治南1.5公里,其故道原與張家溝連線,經南山北過南湖入淮。全長約15公里。清乾隆年間,推黃交漲,南山沖圮,河已淤平,水無所泄,遂由黃家溝以入淮。漴河逐漸變為良田,迥非昔日之形。漴河無跡迄今200餘年。舊志云:“所謂五河,今僅存其三,蓋漴河久失,澮又並沱,而沱又入潼,乃水勢變化不一也。”建國前,五水相連,水患頻繁,建國後五河已形成兩條水系:一是淮河水系,又稱外河水(含北淝河);另一是漴潼河水系,亦稱內河水(含澮河、沱河、潼河及石樑河)。內外分流,為排除水患提供了可靠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