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漳窯(米黃色瓷)傳統製作技藝
- 批准時間:2009年5月31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福建省漳州市
- 保護單位:漳州市民間古瓷工藝研究所
- 項目編號:Ⅷ-64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
歷史淵源
考古發掘表明,福建漳州地區出現原始瓷器的歷史可上溯到青銅器時代;至宋元時期,漳州已成為福建地區貿易陶瓷(即外銷瓷)的重要產地之一。已發現的50處漳州地區明清時期窯址,毗臨九龍江北溪的狹長地帶綿延數十里,在窯址發現的窯爐、作坊和村落遺址,可見曾經千百水碓、漫野窯煙的盛景。明清時期的漳州月港更是名聞海內外的商港;便利的交通使瓷業生產呈現一派日臻發達的勢頭,形成了與德化瓷相媲美的窯業體系。
明清時期,漳州生產瓷器中最早的是一種被稱作“漳窯”或“漳瓷”的白釉米色器小開片瓷器。曾作為地方貢品進獻朝廷,並遠銷海外,被廣為珍藏。
清後期,隨著中國對外貿易的重心由福建沿海地區轉移至廣東潮汕一帶,“漳窯”米黃色瓷器產地倍受兵燹災亂,“漳窯”瓷器瀕臨消亡。
工藝特徵
基本特徵
漳窯米黃色瓷器的顯著特徵為“白釉米色器,紋如冰裂”。其窯燒使用橫式階級窯,氧化氣氛;裝燒工藝以匣缽、墊圈方式為主,支釘為輔;燒成溫度絕大多數是1200℃左右,少數胎質精細的器物使用溫度可達1200℃以上。
形體輪廓
漳窯米黃色器物形體輪廓線簡練灑脫,疏朗生動,帶有唐宋時期定窯的遺風。器物口沿寬平或基本呈直角,圈足多外撇,形體淺、寬,使造型更顯得古拙、敦厚。製作除採用快輪成型外,還有模製和手制。
裝飾工藝
器物裝飾運用了拍印、刻劃、堆貼、透雕、鏤雕、彩繪等多種工藝手段,植根於傳統而有創新,彌補了產品自身缺少層次變化和節奏感、單調雷同等不足,使單色釉瓷器面貌豐富多采。
紋飾款識
漳窯紋飾有弦紋、回紋、錢紋、蕉葉紋、如意紋、雲雷紋、卷草紋、動物紋、獸面紋、八卦紋、鋪首紋、博古紋、文章詩詞、山水人物紋、洞石花卉紋等。其較少帶有款識,如有款識則一般落在器底或腹面,有釉上書寫、釉下模印和刻畫幾種,內容有紀年、寄託、花押吉語、商號和供養款等。
器型
在器型上,漳窯米黃色器物大部分為陳設器和文具用品,如樽、瓶、觚、鼎、爐、花盆、人物、道佛像、仿生雕塑品和水注、筆洗、筆架、硯等,也有少量的罐、盤、碗等日用器。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漳窯米黃色瓷器釉面白中泛黃,釉色特徵明顯,大部分器物素麵無紋,一些器物的裝飾也較為簡練,模印紋樣規整有序,刻畫手法流暢活潑,堆塑造型生動逼真,都顯示了較高的裝飾水平,有較高的工藝價值。
漳窯米黃色瓷器器形莊重渾樸,曲線變化柔和優美,器體豐腆勻稱,造型風格富有表現力和美感,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
此外,漳窯米黃色器物在明清兩代已被銷往海外,因而其對於研究古代漳州對外貿易史有重要作用。
傳承狀況
“漳窯”傳統的制瓷手工藝雖然得到部分保留與發展,但其中的一大部分仍在不斷地流失和消亡,亟待搶救和保護。
傳承人物
林俊,男,1950年5月生,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漳窯(米黃色瓷)傳統製作技藝”第四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保護措施
展覽活動
2020年1月11日—12日,漳州“文化圩日”系列活動之“迎新春·漳窯漳繡作品展”在南山文化生態園舉行。其中漳窯、漳繡作品展區共展出作品100多件。
榮譽表彰
2015年,在米蘭世博會上,林俊送展的漳窯作品《凌波仙子》獲得中國傳統工藝精品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