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前言
致謝
第一部分
股票及其價值
第1章 堅實基礎與空中樓閣 / 2
何為隨機漫步 / 3
如今投資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 5
投資理論 / 7
堅實基礎理論 / 8
空中樓閣理論 / 10
隨機漫步如何進行 / 12
第2章 大眾瘋狂 / 14
鬱金香球莖熱 / 15
南海泡沫 / 18
華爾街潰敗 / 24
小結 / 32
第3章 20世紀60~90年代的投機泡沫 / 33
機構心智健全 / 33
20世紀60年代狂飆突進 / 34
20世紀70年代“漂亮50” / 46
20世紀80年代喧囂擾攘 / 47
歷史的教訓 / 53
第4章 21世紀初的超級泡沫 / 58
網際網路泡沫 / 59
21世紀初美國房地產泡沫及其破裂 / 78
泡沫與經濟活動 / 84
第二部分
專業人士如何參與城裡這種最大的遊戲
第5章 技術分析與基本面分析 / 88
技術分析與基本面分析的本質區別 / 89
圖表能告訴我們什麼 / 90
圖表法的基本依據 / 95
為何圖表法可能並不管用 / 97
從圖表師到技術分析師 / 98
基本面分析技法 / 99
三條重要警示 / 107
為何基本面分析可能不管用 / 109
綜合使用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 / 111
第6章 技術分析與隨機漫步理論 / 115
鞋上有破洞,預測中有朦朧 / 116
股市存在趨勢嗎 / 117
究竟何為隨機漫步 / 119
一些更為精細複雜的技術分析方法 / 122
其他幾個幫你賠錢的技術理論 / 128
為何技術分析師仍能安居樂業 / 136
評價技術分析師的反擊 / 137
對投資者的啟示 / 140
第7章 基本面分析究竟有多出色及有效市場理論 / 142
來自華爾街和學術界的觀點 / 143
證券分析師果真是天眼通嗎 / 143
水晶球為何渾濁不清 / 147
證券分析師選出好股票了嗎——考察共同基金的投資業績 / 158
有效市場假說的半強式有效和強式有效形式 / 166
高頻交易(HFT)略記 / 169
第三部分
新投資技術
第8章 新款漫步鞋:現代投資組合理論 / 172
風險扮演的角色 / 173
風險的定義:收益率的離散度 / 174
風險紀實:一項針對長期跨度的研究 / 177
降低風險:現代投資組合理論 / 179
投資實踐中的多樣化 / 183
第9章 不冒風險 焉得財富 / 191
β與系統風險 / 192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 195
讓我們看一下記錄 / 200
對證據的評價 / 203
量化分析師尋求更優風險測量方法:套利定價理論 / 204
法瑪-弗倫奇三因素模型 / 206
小結 / 207
第10章 行為金融學 / 210
個人投資者的非理性行為 / 213
行為金融學與儲蓄 / 228
套利限制 / 230
行為金融學給投資者的教訓 / 233
行為金融學教給我們戰勝市場的方法了嗎 / 241
第11章 “聰明的β”果真聰明嗎 / 242
何為“聰明的β” / 243
四種特色各自的優缺點 / 244
混合特色和投資策略 / 253
“聰明的β”基金通不過風險測試 / 255
實踐中因素傾斜型投資組合的表現如何 / 257
混合投資策略 / 261
其他因素傾斜型投資組合 / 265
對投資者有何意義 / 266
對有效市場理論信奉者有何意義 / 268
以市值確定權重的指數化投資仍是最佳策略 / 272
第四部分
隨機漫步者及其他投資者實務指南
第12章 隨機漫步者及其他投資者健身手冊 / 274
練習1:收集漫步必需品 / 275
練習2:不要在急需用錢時發現囊中空空:用現金儲備和保險來保護自己 / 277
練習3:保持競爭力,讓現金儲備收益率跟上通脹步伐 / 281
練習4:學會避稅 / 284
練習5:確保漫步鞋合腳——認清自己的投資目標 / 290
練習6:從自己家裡開始漫步:租房會引起投資肌肉鬆弛 / 297
練習7:考察在債券領域的漫步 / 299
練習8:臨深履薄般穿過黃金、收藏品及其他投資品的原野 / 307
練習9:記住,佣金成本並不是隨機漫步的,有些更為低廉 / 309
練習10:避開塌陷區和絆腳石,讓你的投資步伐多樣化 / 310
最後:體格檢查 / 311
第13章 金融競賽的障礙:理解、預測股票和債券的收益 / 312
什麼因素決定了股票和債券的收益 / 312
金融市場收益率的四個時代 / 317
舒適安逸的時代 / 318
焦慮不安的時代 / 320
精神煥發的時代 / 325
感到幻滅的時代 / 327
2009~2014年的市場 / 328
未來收益的障礙 / 328
第14章 生命周期投資指南 / 332
資產配置五項原則 / 333
重新調整資產類別權重可以降低風險,還可能提高投資收益 / 342
根據生命周期制訂投資計畫的三條一般準則 / 346
生命周期投資指南 / 349
生命周期基金 / 353
退休之後的投資管理 / 354
如何投資退休儲蓄金 / 356
繼續持有退休前的投資組合,如何過好退休生活 / 359
第15章 三種步伐漫步華爾街 / 363
省心省力漫步法:投資指數基金 / 365
親力親為漫步法:可資使用的選股規則 / 377
使用替身漫步法:僱請華爾街專業漫步者 / 383
晨星公司提供的共同基金信息服務 / 385
馬爾基爾漫步法 / 387
悖論 / 390
投資顧問 / 392
對我們這次漫步做一些總結陳詞 / 393
最後一言 / 395
附錄A 隨機漫步者通訊錄及共同基金、ETFs參考指南 / 397
前言
自從《漫步華爾街》第1版問世,到2018年已經過去了40餘年。初版的主要觀點很簡單:倘若投資者買入並持有指數基金,而不是勉為其難地買賣個股或主動管理型基金,那么他們的財務境遇就會好得多。那時我就大膽提出,買入並持有股市某個大型平均指數的所有成分股,投資業績很可能會超過專業人士管理的基金,因為那些基金向投資者收取高昂的費用,在交易操作中支付大量的交易成本,從而使投資者的回報大打折扣。
40多年後,我更加堅信先前的觀點,之所以如此,不僅僅因為有一個六位數的投資回報支持我的看法。不過在此,先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說明一下我為何更加堅信初版的觀點。假設在1969年年初,某位投資者將1萬美元投在一隻標準普爾500股票指數基金上,並且此後將所有的股利再投資於這隻指數基金,那么到2014年6月,這一投資組合的價值就會達到736 196美元。與此同時,另一位投資者用1萬美元購買投資業績中等的主動管理型基金份額,那么這筆投資只會增值到501 470美元。兩位投資者的回報差別極大。截至2014年6月1日,購買指數基金的投資者要多賺234 726美元,這筆差額比購買主動管理型基金份額的投資者的資產總值高出近50%。
那么,為何還要出版本書的第11版呢?如果說基本觀點未變,又有什麼變了呢?回答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大眾可以使用的金融工具方面一直不斷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一本旨在為個人投資者提供全面指導的投資理財書,需要與時俱進、及時更新,涵蓋人們可以利用的所有投資產品。再者,本書以每一位對投資感興趣的人都能理解的普通
文本形式,對學術界和市場專業人士提供的大量新資訊進行了評判性分析,可以使投資者獲益良多。關於股市的觀點和主張一直以來眾說紛紜,讓人無所適從,擁有一本澄清是非、揭示真相的書可謂不二選擇。
40多年來,我們已習慣於接受物質環境中迅速發生的技術變化。電子郵件、網際網路、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電子書籍閱讀器、視頻會議、社交網站等創新不勝枚舉,醫學上也取得了從器官移植和雷射手術到非外科治療腎結石、動脈栓塞的一系列新進展。這些技術變化對我們的生活方式產生了重大影響。在過去40餘年間,金融領域的創新同樣也發展迅速。1973年,本書出版問世,那時我們還沒有貨幣市場基金、自動取款機、指數共同基金、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免稅基金、新興市場基金、目標日期基金、浮動利率債券、波動性衍生工具、防通脹國債、權益型房地產投資信託、資產支持證券、“聰明的β”投資策略、羅斯個人退休金賬戶、529大學教育儲蓄計畫、零息債券、金融和商品期貨與期權,以及諸如“投資組合保險” 和“高頻交易”之類的新型交易技術。這些例子只是金融環境裡出現的眾多創新中的極小部分。本書新增了許多內容,解釋這些金融創新,並告訴你作為一名投資者應該如何從中獲益。
本書還闡述了學術界在研究投資理論和投資實踐方面獲得的新進展,內容清晰且易於理解。本書第10章描述了行為金融學這一令人興奮的新領域,強調投資者應從行為金融學家的真知灼見中汲取哪些重要教訓。第11章回答了“聰明的β”投資策略是否真正聰明的問題。另外,本書還新添一節的篇幅,為已退休或即將退休的投資者提供切合實際的投資策略。多年來,本書不斷再版,新的內容不斷添加進來,即便在大學時代或讀商學院時看過本書以前版本的讀者,也會發現最新版本值得一讀。
最新版嚴格地檢視了以前各版一直持有的有關股市“隨機漫步”的基本觀點:股市對股票的定價非常有效,連被蒙住眼睛的猴子朝報紙股票行情版投擲飛鏢,完全隨機地選出投資組合,也能獲得和專家管理的投資組合一樣的業績。經過40年,這一觀點一直顛撲不破。2/3以上的專業投資組合經理,其表現都比不上無人管理的以大型指數為標的的指數基金。然而,仍有學者和專業人士懷疑這一觀點的可靠性。1987年10月的股市崩盤、後來的網際網路泡沫以及2008~2009年的金融危機,都使人們對有些人大為推崇的市場有效性又提出了質疑。最新版解釋了新近出現的一些爭議,並再次認真考察了可以“戰勝市場”的主張。我得出結論認為,給有效市場假說出具死亡報告太言過其實了。不過,對於據說能夠提高個人投資者勝算的眾多選股技巧,我還是要重新檢視一番。
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最新版依然是一本可讀性很強的投資指南。長期以來,我一直為個人和家庭提供理財策略諮詢,在此過程中,感到有一點日漸清晰:一個人承受風險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年齡以及掙得非投資性收入的能力。同時,還有一點也符合事實,即很多投資產品中所蘊含的風險,會隨著投資產品持有期的延長而逐漸降低。由於存在這兩個原因,最優投資策略必然與投資者的年齡有關。因此,題為“生命周期投資指南”的第14章,對處在各個年齡段的投資者來說,應該會大有幫助。僅此一章的價值,便抵得上與個人理財顧問進行一次收費高昂的會談所花費的代價。
我對以前數版中曾致謝過的人仍要表達我的感激之情。另外,在此向為第11版做出特別貢獻的眾多人士致以誠摯的謝意。特別要感謝伯格爾研究所的Michael Nolan,感謝我在普林斯頓大學的同事Harrison Hong和Yacine Ait-Sahalia,感謝我的幾位研究助理David Hou、Derek Jun、Michael Lachanski和Paul Noh。對先鋒集團的John Devereaux、Francis Kinniry、Ravi Tolanih和Sarah Hammer表示感謝,他們在數據方面提供了重要幫助。
Karen Neukirchen對第11版做出了非同尋常的貢獻。不知道她如何辨讀了我潦草難認的筆跡,將草稿整理成了可讀文本。她還協助我做研究,書中多數圖表都是由她製作而成的。Sharon Hill為最終定稿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協助。我與W.W.諾頓出版公司一直保持著合作關係,感謝Drake McFeely、Otto Sonntag和Jeff Shreve,他們為第11版的出版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協助。Patricia Taylor繼續參與本書的出版計畫,在編輯方面為第11版做出了極有價值的貢獻。
我的妻子南希·韋斯·馬爾基爾(Nancy Weiss Malkiel)對最近7版的成功完稿貢獻最大。除了給予我最富愛意的鼓勵和支持外,她還仔細閱讀了書稿的眾多草稿,在文字的清晰和準確表達方面,提出了不可勝數的建議。她能找出從我和眾多校對員、編輯眼下溜走的錯誤。最為重要的是她給我的生活帶來了難以置信的快樂。她最應得到本書的題獻。
伯頓G.馬爾基爾
2014年8月於普林斯頓大學
作者簡介
伯頓 G. 馬爾基爾,既是傑出的專業投資者,又是造詣精深的學者。他於哈佛大學讀完本科和商學院之後,在著名券商史密斯巴尼的投資銀行部工作,開始了自己的華爾街之旅。後來,他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曾任普林斯頓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經濟系主任,其間擔任過美國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成員,繼而在耶魯大學商學院做了8年的院長。2018年他的學術身份是普林斯頓大學漢華銀行經濟學講座教授。
馬爾基爾沒有囿於學術的象牙塔,而是多年來親臨波譎雲詭的華爾街,並一直在多家大型知名公司擔任董事,其中包括先鋒集團和保德信金融集團。他還持有自己看好的投資品種長達30年,並獲得了超出市場的利潤。
代表作:《漫步華爾街》、《從華爾街到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