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邑自然村
- 國土面積:5.78平方公里
- 海拔:1540米
- 年平均氣溫:16.5 ℃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09畝全部為水田,人均耕0.45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7437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76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38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60畝;荒山荒地1062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無路燈。全村有50戶通自來水,有50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4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100%和9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0戶(分別占總數的10%和80%)。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3公里。全村共有機車2輛。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10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09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09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5 畝。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7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4萬元,占總收入的13%;畜牧業收入26萬元,占總收入的1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85頭,肉牛15頭,肉羊30頭);林業收入4萬元,占總收入的0.02%;第二、三產業收入86萬元,占總收入的48%;工資性收入25萬元,占總收入的0.14%。農民人均純收入3015元,農民收入以二、三產業、畜牧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8人(占勞動力的0.08%),在省內務工8人,到省外務工10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第三產業。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86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8%。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核桃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核桃產業,加大農民增收渠道。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0戶,共鄉村人口242人,其中男性122人,女性120人。其中農業人口242人,勞動力218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彝族15人,白族26人,漢族201人。
到2006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13人,享受低保15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鎮衛生院,距離鎮衛生院3公里。該村內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到2006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13人,享受低保15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鎮衛生院,距離鎮衛生院3公里。該村內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上壩田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平坡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公里,距離中學3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1人,其中小學生19人,中學生22人。
該村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在節慶日、本主廟會上自編自演,深受民眾歡迎。
該村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在節慶日、本主廟會上自編自演,深受民眾歡迎。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0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09畝。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5人,黨員中男黨員4 人,女黨員1人。該村設有團支部1個,團員6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基礎設施落後,村內主幹道沒有硬化,農民增收單一,部分農戶住房簡陋。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擴大農民增收渠道,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大力發展核桃等特色產業。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擴大農民增收渠道,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大力發展核桃等特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