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改用拼音文字的初步談》是傅斯年所著作品,出自於《傅斯年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漢語改用拼音文字的初步談
- 作者:傅斯年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傅斯年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漢語改用拼音文字的初步談》是傅斯年所著作品,出自於《傅斯年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漢語改用拼音文字的初步談》是傅斯年所著作品,出自於《傅斯年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作品原文中國人知識普及的阻礙物多的很,但是最禍害的,只有兩條:第一,是死人的話給活人用;第二,是初民笨重的文字保持在現代生活的社會裡...
《中國語言文字法》規定漢語拼音在給漢字注音的功能以外,還可以用來拼寫漢語。拼寫漢語,就是利用漢語拼音傳遞漢語的信息。但是漢語拼音拼寫漢語的功能還不十分完善,還必須解決一些同音字詞的混淆問題,所以必須分化定型同音字詞。分化定型...
漢語拼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頒布的漢字注音拉丁化方案,是指用《漢語拼音方案》中規定的字母和拼法拼成一個現代漢語的標準語音即國語的語音音節。於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時被原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現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漢語拼音方...
拼音,是拼讀音節的過程,就是按照國語音節的構成規律,把聲母、介母、韻母急速連續拼合併加上聲調而成為一個音節。漢語拼音(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s,Chinese Pinyin),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漢字拉丁化方案,於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時...
不少文改運動者要求採用漢語拼音文字。但是,到目前為止,中國政府的政策是,以拼音輔助漢字,不是代替漢字。漢字的簡化和整理,書寫序列的橫排,清末開始提倡簡化漢字。1935年上海有15種雜誌試用手頭字(300個)。不久,南京教育部公布“...
發布於1978年9月,包括檔案正文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外交部、國家測繪總局、中國地名委員會關於改用漢語拼音作為我國人名地名羅馬字母拼法的統一規範的報告》以及附屬檔案《關於改用漢語拼音方案拼寫中國人名地名作為羅馬字母拼寫法的實施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