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史稿

漢語史稿

漢語史稿,王力著,是作者當年在北京大學講授“漢語史”一課時寫的教材,也是我國研究漢語歷史發展的第一本專著,後來一直是北京大學中文系漢語專業“漢語史”課的主要教材。全書分語音部分;語法發展部分;辭彙發展部分。講述漢語史對象研究方法、語言的發展分成等。原書三冊,今合為一冊。王力,中國著名語言學家,字了一,曾就讀於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師從梁啓超王國維趙元任,後留學法國獲文學博士學位,歸國後歷任清華大學、西南聯大等校教授。

基本介紹

  • 作者:王力
  • ISBN:9787101015539
  • 類別:社會科學類教材 > 語言文字
  • 頁數:714
  • 出版時間:2004-3-1
  • 裝幀:平裝膠版紙
  • 字數:516000
  • 版次:2
緒論,語音的發展,語法的發展,辭彙的發展,結論,

緒論

第一節 漢語史的對象和任務
第二節 中國時代學者對漢語史的貢獻
(一)語義研究階段
(二)語言研究階段
(三)全面發展階段
第三節 漢語史的研究方法
(一)注意語言發展的歷史過程
(二)密切聯繫社會發展的歷史
(三)重視語言各方面的聯繫
(四)辨認語言發展的方向
第四節 漢語史的根據
第五節 漢語的親屬
第六節 漢語史的分期
第七節 漢民族共同語的形成
第八節 漢語的文字

語音的發展

第九節 語音和語法辭彙的關係
第十節 中古的語音系統
(一)廣韻的聲母
(二)廣韻的韻母
第十一節 上古的語音系統
由上古到中古的語音發展
第十二節 上古聲母的發展
第十三節 上古純元音韻母的發展
第十四節  上古促音韻母的發展
第十五節 上古鼻音韻母的發展
第十六節 上古聲調的發展;關於上古語音發展的一些結論
由中古到現代的語音發展
第十七節 中古聲母發展的一般敘述
第十八節 現代聲母p等的來源
第十九節 現代聲母k等的來源
第二十節 現代聲母n,l,zd等的來源
第二十一節 中古聲母發展的一般的敘述
第二十二節 現代漢語a和o的來源
第二十三節 現代漢語e等的來源
第二十四節 現代漢語ei和i及其變體的來源
第二十五節 現代漢語u和y的來源
第二十六節 現代漢語ai,au和ou的來源
第二十七節 現代-n尾韻母的來源
第二十八節 現代-ŋ(ng)尾韻母的來源
第二十九節 聲調從中古到現代的發展
(一)濁上的變去
(二)聲調的分陰陽
(三)入聲的消失
第三十節 關於中古到現代聲韻調發展的一些結論
(一)聲母方面
(二)韻母方面
(三)聲調方面

語法的發展

第三十一節 語法發展的一般敘述
歷史形態學
第三十二節 名詞的發展
第三十三節 單位詞的發展
第三十四節 數詞的發展
第三十五節 人稱代詞的發展
第三十六節 指示代詞、疑問代詞等的發展
第三十七節 動詞的發展
第三十八節 形容詞和副詞的發展
第三十九節 介詞和連詞的發展
第四十節 構詞法的發展
第四十一節 系詞的產生及其發展
第四十二節 詞序的發展
第四十三節 詞在句中的臨時職務
第四十四節 名詞的關係位
第四十五節 句子的仂語化
第四十六節 使成式的產生及其發展
第四十七節 處置式的發展
第四十八節 被動式的發展
第四十九節 系式的發展
第五十節 語氣詞的發展
第五十一節 省略法的演變
第五十二節 五四以後新興的句法
第五十三節 句法的嚴密化

辭彙的發展

第五十四節 漢語基本辭彙的形成及其發展
(一)自然現象的名稱
(二)肢體的名稱
(三)方位和時令
第五十五節 鴉片戰爭以前漢語的借詞和譯詞
(一)西域借詞和譯詞
(二)佛教借詞和譯詞
(三)西洋借詞和譯詞
第五十六節 鴉片戰爭以後的新詞
第五十七節 同類詞和同源詞
第五十八節 古今詞義的異同
第五十九節 詞是怎樣變了意義的
第六十節 概念是怎樣變了名稱的
第六十一節 成語和典故

結論

第六十二節 漢語光榮悠久的歷史
附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