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唐美術空間表現研究

《漢唐美術空間表現研究》是2018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圖書,作者是張建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唐美術空間表現研究
  • 作者:張建宇
  • 出版時間:2018年9月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頁數:440 頁
  • ISBN:9787300253145
  • 定價:98 元
  • 裝幀:平裝
  • 副標題:以敦煌壁畫為中心
  • 叢書:百家廊文從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叢書信息,

內容簡介

“空間表現”是中西藝術史研究的基本主題。本書致力於在漢唐藝術“模擬形似史”的大背景下,運用風格學方法,以北涼至盛唐敦煌壁畫之“空間表現”問題為契入點,把漢民族特有的空間表現方式與外來佛教題材的融合過程進行系統考察。將考古藝術品、傳世作品和文獻三者有機結合起來,並把風格史的演變置於其所在的歷史文化情境中,從觀念史、社會史和文化史的巨觀背景中闡釋風格之變。在具體研究過程中,以空間畫法這一基本視角,重新考察中國佛教藝術研究中的某些重要議題,譬如北魏佛教美術之漢化改革,北朝晚期敦煌工匠集團的分工合作及粉本使用,以及唐代淨土式經變畫的圖式來源等,並力圖揭示出古代中國藝術在表現空間方面的獨特性。

作者簡介

張建宇,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美術史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藝術研究所副所長,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美術史、佛教藝術及絲綢之路中外藝術交流。出版著作《枕帶林泉——蘇州園林之宅園關係研究》等,發表論文《江陰出土北宋端拱元年〈金光明經〉變相研究》、《敦煌西魏畫風新詮——以莫高窟第285窟工匠及粉本問題為核心》、《從捨身飼虎到濟困護生——5至10世紀〈金光明經〉敘事性圖像的流變》、《海外藏河北金銅佛像舉要》、《從祖師道場到明藩佛堂:水陸庵的歷史與寺院美術》、《從敦煌遺珍到〈秘殿珠林〉:塔形寫經的產生與傳播》及《克利夫蘭藏金書〈法華經〉扉畫研究》等。論文《蘇州早期宅第園林之宅園關係考》獲北京市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目錄

目 錄
緒 論
第一節 敦煌藝術研究史回顧
一、起步階段(1900—1940)
二、展開階段(1940—1976
三、深入階段(1976 年至今
第二節 方法與問題
一、“分界”和“關聯
二、方法論檢討
三、空間表現問題
第一章 前敦煌藝術
第一節 引言:風格辨識的意義
第二節 早期藝術的視覺結構
一、母題形式:物象之本
二、物象組合:平面疊加
三、場景表現:混合視角
第三節 東周秦漢:三維再現初現
一、空間再現之始
二、兩種畫法的並存
漢唐美術空間表現研究——以敦煌壁畫為中心
三、斜邊形空間畫法
四、新畫法之流行
第四節 問題辨析:關於漢畫新風
一、新畫法之定名
二、漢畫之視覺語法
三、新畫法的文化屬性
第二章 敦煌早期壁畫
第一節 “早期三窟”壁畫
一、“早期三窟”的難題
二、第272 窟
三、第275 窟
第二節 北魏壁畫
一、北魏254 窟
二、北魏257 窟
第三節 再議早期洞窟的年代關係
第三章 北朝晚期壁畫
第一節 中原藝術復興
一、平城時期
二、洛陽時期
第二節 敦煌西魏壁畫
一、傳向河西
二、西魏249 窟
三、西魏285 窟
第三節 敦煌北周壁畫
一、發現北周洞窟
二、北周428 窟
三、北周290、296 窟
四、北朝晚期的工匠問題
第四節 問題辨析:省思六世紀風格之變
一、風格之變:母題還是結構
二、風格之變:線性還是事件?
三、風格之變:復興還是革命
第四章 隋代至盛唐壁畫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經變畫之視像構成
一、經變畫及其分類
二、淨土變圖像來源諸說
三、從漢畫到佛教圖像
四、敦煌隋唐經變畫
五、問題辨析:定名、分類與描述用語
第三節 敦煌壁畫中的“山水之變
一、小引
二、母題畫法
三、空間效果:“咫尺重深
第五章 遠近法與透視術
第一節 術語與觀念
一、小引
二、中國古代術語:“遠近”
三、觀念:“尤講遠近
第二節 斜邊形圖式
第三節 矯 正
一、近大遠小
二、墨色濃淡
三、詳略有別
第四節 餘論圖版目錄及來源主要參考文獻索引後記

叢書信息

  百家廊文從(共5冊), 這套叢書還有 《清代下層女性研究》《從二元到一元》《露絲·沃達克政治話語分析的學術思想研究(百家廊文叢)》《新發展格局與中國縣域經濟(百家廊文叢)》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