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網具製作技藝

漁網具製作技藝

漁網具製作技藝,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傳統技藝,泉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峰尾漁網具製作技藝已有1300多年歷史,是中國近海養殖和捕撈生產傳統技藝的縮影。漁網具製作帶動漁業發展,漁、商成為生活常態,織漁網成為峰尾當地討海人家世代相傳的手工工藝。當時的峰尾人會用稻草、竹皮等做漁具,現代雖已經發展了網具系列作業,但傳統的漁網具製作技藝仍有一定保留。

2013年,漁網具製作技藝經泉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列入泉州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項目序號:9。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漁網具製作技藝
  • 批准時間:2013年
  • 遺產級別:市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單位:泉港區漁豐漁網廠
  • 項目序號:9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泉港區峰尾鎮的漁網具製作技藝歷史悠久。唐宋時期,峰尾漁民開始在淺海區“圍堰蓄魚”“籬竭魚”及“壘石殖蠣”;明朝初期,峰尾漁民採用海土堆圍,上面插小竹竿加稻草編成土圍網,也用過竹皮、藤草、棕線做漁具。後來有了手搓麻線,峰尾漁民採用麻線結編為漁網套、網籠,櫃架用竹片製造。
1800年以後,漁民採用蠶絲線編網。
1900年至1950年,漁民採用廷繩釣及流刺網作業。
1952年後,漁民發展現代網具,但傳統漁網具製作技藝仍有一定保留。
泉港區漁豐漁網廠成立於1998年。生產產品有海水養殖網箱、對蝦網、內外海定置網、浮網、燈光網、火車網和繩索;產品質量受到廣大漁民和經銷商的認可,“漁豐”漁網的產品銷往沿海各地、內陸湖泊、水庫及東南亞等地區。
2010年,中國國家海洋局第四次北極科學考察有關游泳動物調查的部分漁具加工製作由泉港區漁豐漁網廠提供。
傳統手編漁網技藝,歷史深遠,跟隨漁船民北上浙江,三沙及莆田市南日島等,都有泉港區漁豐漁網廠的人跟隨租屋定點手編及修補漁網,所以小部份手藝被流入莆田縣涵江區劉姓人家,但他們只能編織單項流刺網。

工藝特徵

編織工藝:單步編、雙步編、三步編、四步編、鉤拉編、加步鉤接編。
網目形狀:有稜角形、三角形、四角形、橄欖形。
擴大網目編:從網尾一直擴大到網口,有二目添加、四目添加、六目添加……等類推至完成。
縮小網目編:從網口起步一直縮小至網尾。
拼接編:有平鉤拉拼接、目對目雙步編拼接、平網目對縮小目涉編拼接、平網目對添加目四步編拼接。
修補破洞時,不管大破洞小破洞,首先剪修為有起腳網目,一直剪到終點網目,才能夠目目編修。

工藝流程

工序:1、備料;2、滾線;3、線條扣入網針;4、繪圖計算總目數;5、用不同規格的竹尺板織網;6、製作漁網具。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漁網具製作技藝的保護、繼承和弘揚,對泉州海上絲綢之路和中國漁航史以及近海養殖和捕撈的研究,推動海峽兩岸、國際漁航文化交流具有重要價值。
傳承人物
漁網具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物有:劉德輝、劉錦泉、陳愛娥。
劉德輝,1976年11月出生,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漁網具製作技藝”。1995年開始師承父親劉錦泉學習峰尾傳統漁網具製作技藝,並協助經營貿易,在傳統製作技藝的基礎上,同廠長陳愛娥等一道不斷研發創新現代的漁網具產品。

社會影響

社會活動
2014年7月,“東亞文化之都·2014泉州”縣域活動第四場——“文化之都·山海泉港”文化周活動中,展示有峰尾漁網具製作技藝等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泉港特色文化。
2020年,泉港區峰尾鎮開展“攜手聯歡迎中秋 擁抱祖國慶國慶”之“同織一張網”活動,展示峰尾漁網具製作工藝,獻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