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湖鎮(漁湖)

漁湖鎮

漁湖一般指本詞條

漁湖鎮屬揭陽市榕城區轄鎮,是廣東工業強鎮,文化名鎮。該鎮於1952年建漁湖區,1957年改漁湖公社,1961年漁湖公社析為梅聯、漁江兩公社,1963年又合併為漁湖公社,1984年復設漁湖區,1987年設漁湖鎮。2013年重新規劃後,漁湖鎮劃為空港經濟開發區轄區。

2019年10月,漁湖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基本介紹

地理區位,行政規劃,交通狀況,城鎮規劃,教育機構,工業範圍,知名自然村,歷史資料,獲得榮譽,地圖信息,

地理區位

漁湖鎮位於揭陽市區東南部,地處榕江平原中心部分(北緯23°32′,東經116°22′),為榕江水系中下游南、北兩河夾角處、三面環水。從東至北與炮台、曲溪、東山相望,西接榕城,南與仙橋、潮陽灶浦對峙,是一個完整、獨立的自然區域。地形西部夾,中部縮,東部寬,呈葫蘆狀,古有“浮水葫蘆”、“葫蘆寶地”之美稱。總面積12.35平方公里,南北相距11.6公里,東西7公里。古時,榕城區進賢門以東,皆屬漁湖,號稱一百單八個自然村圍(包括今新興街道、榕東等)。境內河流交錯,一馬平川,土地平整,道路暢通,村落密布,屋宇儼然,地肥水美,自古至今,皆稱“漁米之鄉”“葫蘆寶地”等美譽。

行政規劃

漁湖鎮原屬揭陽市榕城區轄鎮,是廣東工業強鎮,文化名鎮。
1992年8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揭陽經濟開發試驗,總面積44.22平方公里,下轄漁湖鎮和溪南、鳳美、京岡三個街道辦事處,常住人口11.3萬人。
2012年12月24日,國務院《關於同意廣東省調整揭陽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批准對揭陽市部分行政區劃實施調整,揭東撤縣設區。
國務院批覆揭東撤縣設區,主要包括兩大方面的內容:一是同意撤銷揭東縣,設立揭陽市揭東區,將揭陽市榕城區磐東街道劃歸揭東區管理,以原揭東縣(不含地都鎮、炮台鎮、登崗鎮)和榕城區磐東街道的行政區域為揭東區的行政區域,揭東區人民政府駐曲溪街道金溪大道南側1號;二是將原揭東縣的地都鎮、炮台鎮、登崗鎮劃歸榕城區管理。
在榕城區的行政區劃內,申報設立空港經濟區,範圍包括揭陽經濟開發試驗區和地都、炮台、登崗3鎮。
2013年3月2日揭陽空港經濟區正式掛牌成立,隸屬於揭陽市榕城區,空港經濟區為非建制區(處級單位),總面積234平方公里,管轄地都鎮炮台鎮登崗鎮漁湖鎮鳳美辦事處京岡辦事處溪南辦事處,戶籍人口42.72萬。

交通狀況

漁湖鎮距揭陽潮汕機場約10公里,距206國道1.5公里。
主要公路:進賢門大道、漁湖中路、望江北路等
主要橋樑:榕東大橋
碼頭:漁湖碼頭,航道水深10米以上,可進出5000至10000噸級海輪,毗鄰汕頭港和國際航道,也是粵東地區內河貨運主要港口之一。
京北礦產碼頭
公交路線:一環線、18路等.

城鎮規劃

依託生態景觀條件和城市文化中心,引進市級行政服務中心、市級文化體育中心,建設商業娛樂、酒店辦公等服務設施。依託漁湖的水系環境建設生活區。加強對長美歷史文化名村和京岡歷史文化名村的保護與開發,發展旅遊產業。

教育機構

漁湖高級中學、漁湖初級中學、漁湖中專、漁湖衛校等。

工業範圍

五金、小家電、紙業、化工、玩具、文具等

知名自然村

港口村,漁湖鎮最主要經濟幹道鎮前街與試驗區中心大道圍繞,水運吞吐量最大的漁湖碼頭比鄰,經濟試驗區區委、財政局、地稅局、國稅局、社保局、教育局、衛生局、計生局、建設局、工商所、法庭中集,是漁湖鎮的行政中心和商業中心。著名企業:西馬鐘錶、漢宇五金。
仙陽村,始創明洪武年間,是漁湖鎮最靠近揭陽市區的村落,其生產的芭比玩具享譽國內外。著名企業:金萬得化工等。
長美村,始創北宋元豐年間,著近千年歷史的揭陽試驗區長美村傳統建築保存完好,是潮汕古村落的一個代表。2008年,“袁氏家廟”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被省委宣傳部、省文聯、省民協授予“廣東省古村落”稱號、2012年被省人民政府列為“廣東省歷史文化名村”,成為全省65個省級歷史文化名村之一;著名企業:申泰水泥等。
陽美村,著名企業:信達紙業等。
塘埔村,古稱鳳坡,始創北宋榕江一顆耀眼明珠。這裡江河交匯、沃野廣闊,昔有“魚米之鄉”美譽;四十年代,便有簡單機械和精細手工,造出成套理髮工具,開漁湖五金工藝之先河;五十年代初,培育出“塘埔矮”水稻良種,為當時廣東水稻的當家品種,好評如潮。三中全會以後幟,形成了五金、模具、塑膠、電器等四大支柱產業的工業村,在揭陽市甚為著名。嶺南著名畫家關山月大師為本村題匾:“漁湖鎮塘埔工業村”。著名企業:康夫電器、大立模具等。
京崗村,古稱吉帛鄉,始創南宋紹興八年。著名企業:中誠集團、榕泰集團等。揭陽市廣電中心。揭陽文化廣場、漁湖中專、漁湖衛校等,都位於該村。
河上村,著名企業:中石化等。

歷史資料

漁湖歷史悠久,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趙佗南平百越,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並派兵戌守五嶺,設揭陽戌區,按縣郡制,漁湖建置設亭。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始有漁湖都之設定。延至隋、唐時代,漁湖隸屬揭陽所轄。迨至宋紹興三年(1133年),揭陽首任縣令孫乙,辟縣治於漁湖吉帛村(今京岡)。宋高宗紹興十年(1140年),卜吉地建城遷至玉窖村(今榕城),故有“未有揭陽縣,先有漁湖都”之說。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揭邑轄二鄉九都,漁湖為九都之一。清代漁湖之建置,仍承明制,漁湖始設都司於打鐵鋪(在今竹籃村北面,已廢),為村六十有七,典吏分管。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官、漁、磐合為第一區,漁湖屬一區,分轄7鄉。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漁湖於同年12月5日成立漁湖區人民政府,列第17區,區址設於江夏村。1972年5月1日,社治遷至漁湖橋頭。1991年12月,揭陽撤縣設市,在漁湖設立揭陽經濟開發試驗區,區管委會選址港口村。
漁湖自古人文蔚茂。宋代先後得薦辟或登進士者,有陳希伋、袁熙、孫大美等3人。明清兩代,隨著經濟和教育事業的發展,漁湖更是人才輩出,尤以明代最負盛名。崇禎年間潮州“戊辰四俊”,漁湖就占了黃奇遇、宋兆禴雙俊,且均為忠貞愛國之士。迨至清代,漁湖文武進士9名、舉人64名、貢生66名。民國時期的漁湖,更有不少人才,有追隨孫中山先生的孫丹崖、林建中,以書畫馳名者有孫裴谷、孫堉蘭、孫文斌、黃天秀、陳文希、林受益、林展鴻、郭篤士等,均以其藝術成就蜚聲海內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百業興旺,漁湖名賢不乏其人。有著名地理學家、為珠峰正名的林超博士,香港大學首位華人校長黃麗松博士,故宮博物院古書畫鑑賞家黃天秀等等。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事業欣欣向榮,漁湖潮劇團曾上省城代表揭陽演出自編小潮劇《白兔嫂買鱉》,獲省創作二等獎,演出一等獎、舞美獎,為漁湖“戲劇之鄉”保持美譽。
漁湖,作為創建揭邑縣城之地,文物古蹟也為數不少。有郭子從墓、涵元古塔、化龍古橋、登瀛五馬坊、隱相祠、夢龍滌爪碑、翰林府、將軍第、七蛇會龜、雙溪明月、鳳坡渡、姑嫂橋、明《琵琶記》劇本、明參將關防印等。有革命遺址梅兜辛亥革命“三點會”址藏書樓、中共揭陽縣委江夏會議舊址友梅軒、一區農會址江夏春澤公祠等等,見證了漁湖的歷史文化底蘊。
漁湖又是著名僑鄉,明清時期,早有過洋謀生,僑居國外的歷史。民國初,梅兜啟豐批局,已是揭邑七家批局之—。梅兜魏怡隆、江夏隆合泰等眾多僑胞,旅外勤業,功績顯赫,與星河同輝。他們身居異域,心繫桑梓,興學育才,為家鄉建設出謀獻策,添磚加瓦。
綜觀歷史,漁湖始於秦、漢,設都制於明,盛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展望未來,市區東移,新城區建設全面鋪開,漁湖正以嶄新的姿態,博大的胸懷,笑納八方賢才。

獲得榮譽

2019年10月,漁湖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地圖信息

地址: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區漁湖鎮委(十一路北)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