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旱15號

滬旱15號

滬旱15號2004~2005年參加長江下游旱稻組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357.33公斤,比對照中旱3號增產36.71%(極顯著)。2005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369.84公斤,比對照中旱3號增產26.04%。

基本介紹

特徵特性,栽培技術要點,審定意見,

特徵特性

該品種屬秈型常規旱稻。在長江下游作一季中稻旱作種植全生育期平均121.1天,比對照中旱3號遲熟10.6天。生長整齊,苗期長勢旺盛,分櫱力強,株型緊湊,葉片挺直,青稈黃熟,每畝有效穗數20.0萬穗,株高103.0厘米,穗長20.7厘米,每穗總粒數144.3粒,結實率80.6%,千粒重21.3克。抗性:抗旱性1級,稻瘟病3級。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62.2%,長寬比3.0,堊白粒率15%,堊白度2.2%,膠稠度30毫米,直鏈澱粉含量25.0%。

栽培技術要點

1.整地準備:耕翻深度一般18~20厘米,地整平,並做到排灌兩便,播種前清除雜草。2.播種:適時播種,播種前進行種子消毒浸種,條播行距33~40厘米,穴播宜寬行窄株,行距為26~28厘米,株距16~18厘米。一般每畝播種量為2~3公斤,穴播每穴播種5粒左右。播後覆土深度3~5厘米。3.施肥管理:施足基肥,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基肥占總施肥量的70%~80%,一般於翻耕前每畝施磷肥40公斤、鉀肥10公斤、尿素5公斤,或複合肥40公斤,有機肥1000公斤。追肥於稻苗4葉期每畝用水澆施尿素8~10公斤,分櫱期每畝追施尿素10公斤。4.水分管理:播種後若無雨就及時灌水,孕穗期灌水1次,以利出苗,其它時期遇旱時應酌情及時灌溉。5.雜草及病蟲防治:播種後至出苗前可適當施用旱稻專用除草劑,生育期間及時人工或化學除草。注意防治螻蛄、紋枯病、稻瘟病、老鼠、鳥等為害。

審定意見

該品種符合國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熟期較遲,產量較高,抗旱性強,中抗稻瘟病,米質一般。適宜在湖南、浙江、安徽、福建、廣西的部分旱情較輕的丘陵地區作一季旱稻種植。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第706號)
備註:
2006年通過國家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