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同人致各路募賑諸公告災書》是經元善所著作品,出自於《經元善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滬上同人致各路募賑諸公告災書
- 作者:經元善
- 作品出處:經元善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善長大人閣下:弟等曩者襄事協賑,遠荷推誠信任,收解捐款,因得時奉翰教,仰挹德輝,公誼久要,私衷尤佩。歲月馳驟,箋敬闊疏,茲復有瀆陳者。本年霪潦為患,江河盛漲,如浙江之金華、紹興府屬,江西、湖北濱臨江湖各郡縣,先後出蛟,居民盪析,曾經各處書來,告災乞援。弟等以頻年來妄為德先,久掠眾美,越分違道,負疚在躬,若不自□□,復踵前失,無論悉索已盡,徒來無厭之譏,而本非尋分之常,大昧知止之戒,問心先餒,措手奚從?是用惴惴相戒,敬謝不敏,亦以前來數書,災尚不廣,情形亦未甚劇,本處官紳當能拯濟也。不意皖省懷寧、桐城、潛山、太湖、舒城、合肥、宿松、英山、廬江、無為、巢縣各屬,同時大雨出蛟,山水暴奔,最漲時至二丈左右,而鄰境上下游,處處漲灌,即雨止大晴,水亦不退。當屬輪船友往來察探,但就沿江舟行所見,屍骸、棺木、屋材、家具、農器、牲畜,順流漂淹,收不勝收。近又有從各災區來至上海、蘇、揚,又友人自太湖逃至蕪湖,並雲太湖西鄉傷人已及萬餘,一路繞道奔走,所見所聞,大抵村無不破之家,家無不亡之口。其存者露棲日炙,無復人形,疾疫流行,前僵後仆,穢惡充塞,骨肉死喪,略不相哀,弱者只垂頭以就溝壑,強者或救死而挾刀矛。意外之禍,事後之策,此時奚暇計及?蓋水災之驟,本酷於旱災,所賴未幾即退,亟為補救。今數省並發,水無退路,皖南北乃獨罹巨患,是不能仍復膜視矣。官長便宜發粟,倡導捐廉,既以遍及為難,即各處紳富田疇旨蓄,與編氓同歸於盡,鄉井密邇,理應加厚周恤,亦不能不由親及疏,由近及遠,嗟此億萬待盡災民,若非眾擎速援,安得須臾毋死!現在蘇、揚、滬三處同人各墊五千金,請嚴佑之明經偕友馳往,一面趕製藥物,酌運糧食,隨後馳赴。此次尚幸電報通信,三處往復定議,成行迅速,較常十倍。然災民受傷太重,地又太廣,賑款所費,恐不貲,區區萬五千金,暫濟亦難多及,且辦事乏人,曩時諸君,或積勞難以相強,或他務不克從心,弟等既司收解,又難遠離,人財兩絀,不知日來此呼號望救之人,能否多救數人,早救一日。焦灼無奈,惟有仰祈垂蔭,復請發棠,尤祈多求幹濟耐勞之才,各自馳赴,分投勘辦,此間捐資能繼,必當與嚴佑翁處一律勻解,不分軒輊。弟等願任後路,渴望前旌,馮婦之羞,不敢復自顧恤,想大君子必識微燭隱也。至瓜豆因果,感應如響,年來局中局外,習見習聞,確確鑿鑿,不能枚舉,勸之樂施,要必以是為正軌,而不敢不抒誠一頌左右者,非敢雲陳義之高,庶以體安仁之素,臨潁無任頂祝吁懷之至。除刊報傳布外,專此,敬請德安。上海前協賑公所同人謹啟。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經元善是19世紀八九十年代最重要的洋務企業家之一,也是當時聲望卓著的義賑活動主持人,被學界視為中國早期資產階級形成過程中的代表人物。經元善出身於江南地區的傳統紳商之家,因積極投身於開展義賑活動,不僅贏得了廣泛的社會名聲,而且得以進入洋務企業,成為第一批向近代紳商轉化的代表。而在實業活動之餘,經元善還積極參與了維新改良等社會活動,更因上書反對“己亥立儲”而得罪,最終則在流亡期間形成了對洋務運動的反思和批判。總之,經元善身上明確體現了舊式商人在近代中國社會所經歷的一條新陳代謝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