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韭,鱗莖常簇生,圓柱狀,基部稍膨大;鱗莖外皮黃褐色至灰褐色,破裂成纖維狀,直立,非網狀,有時略交錯。該種花被片的寬度變化很大,形態可以從條形直到橢圓狀矩圓形,若僅以其兩端類型對比,差別很大,但大量的中間類型則使兩端很自然地聯繫起來。如其形態則由條形逐漸變寬而為橢圓狀矩圓形。儘管花被片的形態有很大的變異,而在不少重要特徵上則是很穩定和一致的,如內輪花被片總比外輪的狹,花絲都短於花被片,在為花被片長度的1/2上下變化,花絲基部合生部分長約1毫米,子房兩端收狹等等。基於這些,我們認為作為一個種來處理較妥。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滇韭
- 拉丁學名:Allium mairei Levl.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目:百合目
- 科:百合科
- 屬:蔥屬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鱗莖常簇生,圓柱狀,基部稍膨大;鱗莖外皮黃褐色至灰褐色,破裂成纖維狀,直立,非網狀,有時略交錯。葉近圓柱狀、半圓柱狀或半圓柱狀條形,短於或近等於花葶,寬1-1.5(-10)毫米,具細的縱棱,沿棱具細糙齒。花葶圓柱狀,具2縱棱,高10-30(-40)厘米,粗0.6-1.5毫米,下部被常帶紫色的葉鞘;總苞單側開裂,宿存;傘形花序由兩個小的傘形花序組成,每1小傘形花序基部具1苞片,有時僅其中一個小傘形花序發育,則基部無苞片;小花梗隨花的發育而伸長,在同一花序上有的花已開放,而有的還處於很幼小的蕾期,故小花梗長短不一,在花開放時小花梗為花被片長度的1.5-2倍,稀略長於花被片,頂端有時彎曲,基部無小苞片;花喇叭狀開展,淡紅色至紫紅色;花被片等長,條形,狹矩圓形、倒披針狀狹矩圓形至橢圓狀矩圓形,先端鈍或短尖,有時對褶而反曲,長8-12(-15)毫米,內輪的寬1.5-3.2毫米,外輪的稍寬,寬1.9-4毫米;花絲等長,為花被片長度的1/21-2/3,稀更短,基部約1毫米合生成環並與花被片貼生,分離部分錐形;子房的頂端和基部收狹,頂端很少收狹成喙狀,基部無凹陷的蜜穴;花柱比子房短或稍長;柱頭略略3裂。花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200-4200米的山坡、石縫、草地或林下。
分布範圍
產雲南、四川(西南部)和西藏(東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