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老廠銀鉛鋅多金屬礦床成礦年代學和成礦機理研究

滇西老廠銀鉛鋅多金屬礦床成礦年代學和成礦機理研究

《滇西老廠銀鉛鋅多金屬礦床成礦年代學和成礦機理研究》是依託昆明理工大學,由李波擔任項目負責人的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滇西老廠銀鉛鋅多金屬礦床成礦年代學和成礦機理研究
  • 項目類別: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李波
  • 依託單位:昆明理工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滇西老廠大型銀鉛鋅多金屬礦床位於三江成礦帶南段昌寧-孟連裂谷盆地內最重要的大型礦床之一,雖然前人對該礦床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許多研究成果,但有關成礦年代學研究極為薄弱,成礦精確定年工作尚未系統開展,同時對成礦機理、成礦規律和礦床成因的認識也存在很大分歧。本申請擬以該礦床不同成礦系統為對象,在礦床地質特徵、主要控礦因素和成礦規律,利用Cameca鋯石U-Pb定年確定礦區火山岩和花崗斑岩成岩時代,閃鋅礦和石英Rb-Sr等時線法、單顆粒閃鋅礦Rb-Sr等時線法、方解石Sm-Nd等時線法以及輝鉬礦Re-Os等時線法等精確測定不同成礦系統礦體群的成礦時代,結合系統的礦床地球化學分析測試資料,從成礦物質來源、成礦流體來源以及岩漿活動與成礦有關係等方面揭示礦床成礦機理,建立切合實際的成礦模式。這不僅對豐富鉛鋅礦床成礦理論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指導礦區深部和外圍找礦預測也具有實際作用。

結題摘要

項目以滇西瀾滄老廠大型銀鉛鋅多金屬礦床為對象,在礦床地質特徵、主要控礦因素和成礦規律,利用閃鋅礦和輝鉬礦Re-Os等時線法等精確測定不同成礦系統礦體群的成礦時代,結合系統的礦床地球化學分析測試資料,從成礦物質來源、成礦流體來源以及岩漿活動與成礦有關係等方面揭示礦床成礦機理,建立了成礦模式。項目執行期間,項目組按照資助項目計畫書的研究內容進行,進行了局部調整,總體研究成果比較好,達到預期目標。已發表核心期刊論文2篇,SCI論文3篇。培養研究生4名。主要工作成果和認識如下: 1.初步查明了瀾滄老廠硫化物(閃鋅礦、方鉛礦、黃鐵礦和含銅黃鐵礦)Re含量。 2. 獲得了瀾滄老廠硫化物(閃鋅礦)Re-Os等時線年齡。 3. 初步開展了含銅黃鐵礦Re-Os同位素定年研究,所分析的含銅黃鐵礦,其Re-Os模式年齡變化較大,範圍為44.1 Ma - 284 Ma,最大年齡記錄了火山作用時代,最小年齡記錄了斑岩活動時代。 4. 得到了斑岩的形成時代,在項目合作的貴陽地化所獲得新的輝鉬礦Re-Os等時線年齡為43.0±1.2Ma,加強平均年齡為44.26±0.21Ma。斑岩鋯石U-Pb定年,為44.61Ma。 5. 系統的硫同位素組成分析,硫化物硫同位素組成變化範圍在-4‰ - +4‰,與斑岩硫同位素組成不同,與幔源硫同位素組成(-3‰ - +3‰)接近。硫同位素分析結果顯示,瀾滄老廠礦床硫同位素主要來自深源岩漿,特別是幔源岩漿起到了關鍵作用。 6. 對礦床成因進行了綜合研究,通過本次研究火山岩的年齡為323.6±2.8Ma,花崗斑岩的年齡為44.6±1.1Ma,輝鉬礦成礦年齡為43.78±0.78Ma,鉛鋅礦體分為兩部分,認為老廠礦床存在兩套成礦系統,主要是由早石炭世火山噴流沉積及熱液沉積有關的成礦系統與始新世花崗斑岩有關的成礦系統。確定了早石炭世的成礦,主要成礦元素為Ag、Pb、Zn,火山噴流沉積主要於下石炭統依柳組內,而後又存在熱液成礦作用主要存在於中上石炭統碳酸鹽岩內;肯定了在喜馬拉雅期造山運動中,花崗斑岩侵入成礦系統的成礦元素為Pb、Zn、Cu、Mo,主要產於矽卡岩帶及其以上控礦構造中。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