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白藥子,中藥名。為薯蕷科植物毛芋頭薯蕷Dioscorea kamoonensis Kunth的塊莖。分布於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西藏等地。具有補脾益腎,斂肺止咳,解毒消腫之功效。常用於脾虛便溏,腎虛陽痿,遺精,白帶,虛勞久咳,缺乳,無名腫毒。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滇白藥子
- 別稱:白藥子、馬蹄細辛、毛狗苔、毛芋頭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單子葉植物綱
- 目:百合目
- 科:薯蕷科
- 屬:薯蕷屬
- 種:毛芋頭薯蕷
- 分布區域: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西藏等地
- 採收時間:秋季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性狀鑑別,相關論述,附註,
入藥部位
塊莖。
性味
味甘、微苦,性平。
歸經
歸脾、肺、腎經。
功效
補脾益腎,斂肺止咳,解毒消腫。
主治
脾虛便溏,腎虛陽痿,遺精,白帶,虛勞久咳,缺乳,無名腫毒。
相關配伍
治婦人白帶:白藥子三錢,艾葉二錢,香附一錢,伏龍肝二錢,棉花子三錢,芡實一錢(醋炒),白果五個。煎服。(《滇南本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或泡酒;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
採集加工
秋季採收,除去莖葉及鬚根,洗淨,鮮用或切片曬乾。
形態特徵
纏繞草質藤本。塊莖通常近卵圓形,外皮有細長鬚根。莖左旋,幼時密被棕褐色短柔毛,老時漸變疏毛。掌狀複葉有長柄;小葉3-5,葉片橢圓形至披針狀長橢圓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有時最外側的小葉片為斜卵狀橢圓形,長2-14cm,寬1-5cm,先端漸尖,全緣,兩面疏被貼伏柔毛;葉腋內常有肉質球形珠芽(零餘子),表面具柔毛,落地後能生新株。花序軸、小苞片、花被外面均密被棕褐色或淡黃色短柔毛;雄花序為總狀或圓錐狀花序,腋生,雄花有短梗,小苞片2,其中1個先端尾狀尖,雄蕊6,能育雄蕊3;雌花序為穗狀,1-2個腋生,雌花子房密被柔毛。蒴果三棱狀長圓形,長1.5-2cm,寬達1cm,疏被短柔毛;種子兩兩著生於每室中軸頂部,種翅向基部伸長。花期7-9月,果期9-11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500-2900m的山溝、林緣、路旁或次生灌叢中。分布於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西藏等地。
性狀鑑別
為不規則形片、塊狀,直徑2-3cm。切面白色,不平坦,有黃色小點散在;周邊黃棕色,具皺紋及鬚根痕。質硬。氣無,味微甜。
相關論述
1、《滇南本草》:“補中益氣,斂肺氣,興陽道,治陽痿,止虛勞咳嗽,傷風日久咳嗽,良效。並治婦人白帶。”
2、《貴州草藥》:“止痛補虛,舒筋壯骨,治勞傷,虛弱。”
3、《四川中藥志》1982年版:“解毒消腫,補脾益腎。用於無名腫毒,脾虛腹瀉,乳汁稀少,腎虛遺精。”
附註
滇白藥子為毛芋頭薯蕷的塊莖,以“白藥子”之名載於《滇南本草》,與白藥子異物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