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小說講述了主人公吳正好尋找祖輩,最終引出一段特殊的歷史以及葉蘭鄉、鄭見桃、鄭永梅等一系列人物在這段歷史中的離奇境遇。主人公吳正好是一個“假子真孫”,因為一紙祖屋契約的意外出現,無形中改變了他的命運。他踏上了尋找父親的親生父母鄭見橋和葉蘭鄉的道路,一步步找尋線索接近真相,又一步步線索斷裂一無所獲。由於檔案的意外丟失,鄭見桃丟失了自己的身份,她不得不盜用各種別人的“身份”,才能卑微艱難地生存下來,更由於嫂子葉蘭鄉的檢舉揭發,而無奈背井離鄉。直到葉蘭鄉臨死前,鄭見桃才得以頂替其公職人員的身份,成為了“葉蘭鄉”。在找尋祖輩與身份的過程中,吳正好與“葉蘭鄉”相遇,他得以窺見到這個家族中許多難為外人言說的隱秘心事。
作品目錄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
1.假子真孫 2.監控畫面 3.老宅驚魂 4.都在土裡 5.大媽來了 6.都怪吳柴金 7.認祖歸宗 8.單位在哪裡 9.一張紙 10.遺失公告 11.吳永輝的臉 12.終於輪到鄭見橋了 | 1.誰是葉蘭鄉 2.1958年春天的鄭見桃 3.1958年冬天 4.趙錢孫李以及後來 5.鄭見桃是誰 6.後來 7.高興得太早 | 1.我的父親母親 2.我 3.還是我 4.吳正好要找我 5.後來的我 6.死亡申請 尾聲 |
創作背景
范小青坦言,創作《滅籍記》的初衷就是想寫一個以“回到蘇州”為主題的故事。“蘇州是一個特色非常鮮明的城市。比如說蘇州的老宅,在我的心裡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我也寫過很多關於蘇州老宅的小說、散文,比如我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褲襠巷風流記》。到了《滅籍記》,我想用當下的眼光再去重新打量那些記憶中的蘇州老宅。”
人物介紹
吳正好
吳正好是一個哲學系的大學生,畢業後在酒店做管理,他沉溺於遊戲世界,經常分不清自己是夢是醒,是處於現實世界還是遊戲空間。在吳正好的敘述中,鄰居胡大媽是劉明漢的兒媳,曾經前來借醬油,可是讀者卻在後面的敘述中發現她早已經過世;吳正好曾經到殯儀館查詢過他祖父的姓名,卻在打電話給殯儀館詢問進一步的訊息時,被告知他所說的那個去殯儀館的時間事實上是閉館的;吳正好分明講述了鄭見橋、葉蘭鄉想讓吳永輝跟自己相認的一段往事,卻又不能確認信息來源,他懷疑這些往事都是自己想像出來的。吳正好的敘述不斷地出現前後矛盾、自我懷疑,這也導致讀者對吳正好敘述的“可靠性”的質疑。
鄭見桃
鄭見桃原本是一個熱烈追求愛情和自由的女性,她甚至放棄工作,騙出自己的檔案,想要追隨被下放的愛人王立夫,但不幸的是,她在尋找王立夫的過程中弄丟了自己的檔案,從此成了一個沒有辦法證明自己身份的人。她不得不不斷冒充別人才能維持相對正常的生活。在這無休無止冒名頂替的過程中,鄭見桃也曾試圖找回自己的身份,但始終沒有成功,最後還是以葉蘭鄉的身份住進了養老院。
作品鑑賞
敘事視角的選擇對於小說敘事來說頗為重要,“視角是一部作品,或一個文本,看世界的特殊眼光和角度。……它是作者和文本的心靈結合點,是作者把他體驗到的世界轉化為語言敘事世界的基本角度。同時它也是讀者進入這個語言敘事世界,打開作者心靈窗扉的鑰匙。”《滅籍記》以第一人稱視角敘事,作者選取這一敘事策略是因為:首先,相對於全知全能的上帝般的敘事人,第一人稱限知敘事有助於敘事主體個人認知的帶入。當敘事人站在全知全能的上帝般的視角來俯瞰人物的言行舉止時,大多是為了傳達出符合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倫理道德規範,而隨著作家們對自身創作角色和立場選擇空間的增大,採取第三人稱限知敘事或者第一人稱限知敘事更能突出世界的複雜多變性以及個人認知的有限性。吳正好講述的是自身尋找房籍的過程,他在尋找的過程中不斷遇到各種謎團,尋找的線索多次中斷,身處當下的他所能尋覓到的只是歷史遺留的模糊的蹤跡,而不是線索明晰的整體性的過去;其次,第一人稱限知敘事有助於表達敘述主體的個人情緒,便於突出人物自身與環境之間的複雜關係。鄭見桃敘述了自己無意之間丟失了身份,從此只能借他人的身份生活,最終也沒有找回自己的身份的故事,在她的故事中,時代環境對於個人命運的裹挾以及個人的掙扎與無奈被表現得淋漓盡致。第三,第一人稱限知敘事在聚焦方式的轉換方面更為自由,藉助敘述主體個人的經歷、回憶、想像、夢境、體驗等主觀感受,使得敘述更容易連線現在與過去、現實與夢境、經歷與想像,從而擴大了敘事空間的容量。在鄭見桃的敘事中,她時而以經歷者的眼光去看待自己在當下的生活,時而以回憶者的身份去看待自己當初的經歷,敘事聚焦在內聚焦與外聚焦之間隨意切換;而在鄭永梅的敘述中,則主要採用的是第一人稱外聚焦的方式,以回顧眼光去看待鄭見橋和葉蘭鄉、鄭見桃的往事,但也偶爾以內聚焦的方式敘述自己對於當下的看法。藉助第一人稱限知敘事視角,敘事者的講述在現在與過去之間自由穿梭,小說敘事不再受限於具體的歷史時空。
當然,為了彌補第一人稱限知敘事的對事件敘述的有限性,《滅籍記》通過不斷變化的第一人稱,從多個角度,不同側面推進敘述。吳正好是生活在當下的年輕人,他以經歷者的身份去敘述自己尋找房籍的所見所聞,同時也傳達出他對那段歷史、那些歷史事件的看法;鄭見桃既以經歷者的身份描述自己在養老院中的生活,又以回憶者的身份講出在“反右”年代丟失身份的荒誕經歷;作為被虛構出來的人物,鄭永梅的敘述則打破了歷史時空的局限,他可以隨意觀照吳正好在當下的生活,同時也回顧鄭見橋、葉蘭鄉等人在過去的經歷。三個敘事人的不同視角在某一個或者某幾個事件中交匯,呈現出歷史本身的複雜性。
此外,《滅籍記》在使用第一人稱限知敘事時,呈現出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即:敘述者的可靠性。“如果聚焦者與人物重合,那么,這個人物將具有超越其他人物的技巧上的優勢。讀者以這一人物的眼睛去觀察,原則上將會傾向於接受由這一人物所提供的視覺”。由於第一人稱的代入感,讀者往往會跟隨“我”的講述進入故事,接受“我”所描繪出的時代環境和細節真實;但同時,由於“我”具有強烈的主觀性,當“我”對某一事件的講述與讀者對其的認知發生偏差時,就會讓讀者產生“不可靠”之感。這種細節真實和“不可靠”的敘述之間形成的敘事張力增加了閱讀的難度,促使讀者時時關注事件的進程,並對“我”的敘述做出相應的判斷。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18年6月22日,該小說入選2018年中國作家協會重點作品扶持選題。
2018年12月9日,該小說入選2018年“收穫文學排行榜”。
2019年2月20日,該小說入選文學好書榜1月榜單。
2019年5月15日,該小說入選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參評作品目錄。
2019年7月27日,該小說獲第二屆吳承恩長篇小說獎。
2020年10月29日,該小說獲第四屆施耐庵文學獎。
出版信息
該小說首發於《作家》2018年第4期,同年出版單行本。
作者簡介
范小青,女,1955年生,江蘇蘇州人,江蘇省作家協會名譽主席。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女同志》《赤腳醫生萬泉和》《香火》《我的名字叫王村》《滅籍記》等。短篇小說《城鄉簡史》獲第四屆魯迅文學獎,長篇小說《城市表情》獲中宣部第十屆五個一工程獎。曾獲第三屆中國小說學會短篇小說成就獎、第二屆林斤瀾傑出短篇小說獎、汪曾祺短篇小說獎、第二屆吳承恩長篇小說獎、首屆東吳文學獎大獎、第四屆施耐庵文學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