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江橫笛圖

滄江橫笛圖

《滄江橫笛圖》是元代畫家盛懋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藏於南京博物院

此圖所描繪的是一幅江畔秋景。畫面遠處煙波浩渺,青山伏臥,一派江南平淡幽遠的山水景色。近處岸邊斜伸出幾棵大樹,陣風吹過,落葉蕭然,驚起的三、五隻雀鳥,或飛或棲,自在悠然。樹下漁人臨風橫笛,神情專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滄江橫笛圖
  • 作者:盛懋
  • 創作年代:元代
  • 幅式:立軸
  • 規格:縱84.8厘米,橫47.1厘米
  • 材質:絹本
  • 畫作類型:設色畫
  • 現收藏地:南京博物院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主題,技法,歷史傳承,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滄江橫笛圖
滄江橫笛圖
臨河水邊為高坡,高坡崎嶇不平,一端延伸至河內,坡地花單點綴其間,錯落有致,坡上長有幾束修竹,在風吹拂下搖曳,且向右彎斜。在花草相雜的高坡上,一位高士端坐一塊巨石上,正在悠然自得地吹著一支橫笛,神志專一,雙目凝神,右腿前伸,左腿略為彎曲,身著開襟寬服長袍,腰部束帶,姿態自然悠閒。高士左側有幾株參天雜樹,盤根虬曲,樹根露裸出土,枝葉茂密,形成濃郁樹蔭,遮扦在高士頭頂上,在微風吹拂下,樹枝向右邊彎斜,坡石上的雜草、幽竹也倒伏在地,雜草有些枯黃,已進入金秋時節。高士身後為一片闊廣的湖水,湖面上微波蕩漾,有幾隻小鳥在空中展翅高飛,逐漸向樹林飛來,尋找其歸宿地。在湖水的盡頭為一座座山巒,山峰此起彼伏,更遠處的山巒,僅露出山頭,迷霧蒙蒙,茫茫一片,似與天水相連。遠看一些低矮的樹叢,星星點點,點綴在山坡、山坳間。

創作背景

盛懋,善山水、人物、花鳥,是一位繪畫上的多面手,他初學陳琳,後變其法,畫史說他“精緻有餘,特過於巧”。他屬於專業畫家,有很強的功力,高超的巧藝,此《滄江橫笛圖》是他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畫面上有署款“至正辛卯武塘盛愚制”,可知該畫作於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大約是盛懋中、晚年的作品。

藝術鑑賞

主題

整個畫面章法有序,工於布置,幾條斜伸出來的樹枝幾乎占去畫面大部,使得樹下怡然入境的漁人更為突出。畫面上方空檬的山水,又給畫面添加了幾分曠達的色彩,表現出作者寓於山水情景之中淡泊、獨寂的情緒。

技法

該圖中遠山畫法用筆一抹而過。樹和坡石的畫法結實、挺健,其景色均以水墨為之,學董源、巨然畫南方山水的方法。工細與粗率、著色與水墨結合在一起。人物刻畫精微,線條細勁,雙勾填色,姿態生動:總之,此畫構思巧妙,人物突出,情景交融。畫中的樹木、山石的安排,都經過深思熟慮,簡潔而自然。
畫中用筆技法純熟精整,講究虛實相兼的變化,對人物形象的刻劃細緻入微,生動傳神。畫面設色清麗,其風格偏於蒼秀工巧,較多地繼承了宋代山水畫的特點,同時也受到元代文人畫的一些影響。

歷史傳承

此圖曾為此畫曾為耿昭忠、陳子清及吳湖帆所收藏。重新裝裱後,吳湖帆題寫畫名“元盛子昭畫滄江橫笛圖真跡”於其上,並添加兩段款文,現轉錄如下:“子昭此圖宗法松雪不下仲穆為耿信公舊藏有大方印可證癸未春日獲於滬讀己丑秋閏七月重裝並識。”及“是圖癸未之春先為至友陳子清道兄所得繼因有病返里未幾家事紛紜於清益消極厭世念諄諄是以畫歸於干戈擾攘迄令不息回憶與子清尊酒論畫豪興邀不可變得指計子清辭世已四年矣展畫悵然又識。”此圖現收藏於南京博物院。

作者簡介

盛懋,字子昭,浙江嘉興人,約活動於元至正年間(1341—1367年)。其家世代以畫為業,他繼承家學,善畫人物、山水,風格近董源和趙孟頫,用筆較尖峭繁細,山石多用披麻、解索皴,設色明麗,主體面貌屬董巨派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