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升滄州為滄州直隸州,九年又降屬直隸省天津府(其間曾一度改稱散州)。州治仍在今滄州市(即長蘆故城)。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二月,降滄州為滄縣。
明屬河間府,雍正三年(1725)改屬直隸州。靜海縣:沖繁疲難。明屬河間府,雍正三年(1725)改屬直隸州。滄州:沖繁疲難。明屬河間府,雍正七年(1729)升直隸州;九...
直隸,中國舊省名,特指今河北省。所謂“直隸”地區,在封建時代往往特指天子腳下的心腹之地。“直隸”二字最早見於宋朝,宋朝以州領縣,其直屬京師者被稱為“直隸...
天津直隸州即今天津市。清順治九年(1652)將天津左、天津右兩衛併入天津衛,三衛合一。雍正三年(1725)三月,改天津衛為天津州,屬河間府。將原轄的143個屯莊就近...
雍正七年(1729年),滄州升為滄州直隸州,雍正九年(1731年),鹽山縣隸屬天津府。民國二年(1913年),滄州降格為滄縣,與鹽山同屬直隸省渤海觀察使。...
清初,滄州屬直隸省河間府。雍正三年(1725)升為直隸州。雍正九年(1731)改為散州,由天津府轄。 [2] 民國二年(1913)滄州改名滄縣,屬直隸省渤海道。民國二十五(...
清代世祖順治五年(1648年)設直隸省,東光屬直隸省河間府景州。清世宗雍正七年(1729年)升河間府滄州為直隸州,增領東光縣。雍正九年(1731年)東光縣改隸直隸省河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