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市主城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是滄州市制定的規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滄州市主城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
- 地點:滄州市
- 性質:規劃
- 內容:城區經濟和社會發展
滄州市主城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
“十二五”期間,滄州市將構築“一城、五區、三組團”的總體城市發展格局,“一城”即明確大滄州市概念,“五區”即指新華區、運河區、渤海新區(含海興縣)以及滄縣、青縣同城化管理,“三組團”包括主城區組團、黃驊新城組團和青縣縣城組團三個組團,總面積5971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區組團包括新華區、運河區、開發區、高新區和滄縣,規劃面積1736.3平方公里。為切實加快主城區組團經濟社會發展步伐,依據《滄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和《滄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中心城區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制定主城區組團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
滄州市主城區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冀中南區域性中心城市,是京津冀都市經濟圈和環渤海經濟圈的重要成員,在促進環渤海環京津區域開發開放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來,城市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步伐加快,中心城市功能得到提升。但是,滄州總體上仍屬沿海欠發達地區,中心城市功能和經濟發展水平與先進城市存在明顯差距,城市要素聚集能力削弱、城市產業集聚不夠、工業實力不強,中心城區人口、生產總值、一般預算收入占全市的比重低於全省平均水平。隨著渤海新區的大規模開發及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主城區石化及輕工等支柱產業發展優勢逐漸弱化,區域中心發展地位受到嚴峻挑戰,造成區域經濟發展缺乏層次,要素流動缺乏明晰的導向機制,產業低水平重構,地區間競爭大於合作。本規劃圍繞大滄州戰略,以主城區組團為重點,統籌規劃主城區發展,拉開城市建設框架,最佳化經濟開發格局,對於提升全市發展地位,推動東中西協調發展,促進冀中南沿海與腹地互動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規劃期限為2011-2020年,2010年為規劃基期,2011-2015年為規劃近期,展望到2020年。
第一章 發展基礎及面臨形勢
第一節 發展基礎
一、經濟規模
2010年,主城區組團人口114萬人,經濟總量達到433億元,分別占全市的15.6%和19.7%;人均GDP達到37978元,進入中等發展地區行列;一般預算收入34.7億元(其中,市本級20億元),占全市的38.1%。
二、產業基礎
2010年,主城區組團三次產業結構為5.6:43.4:51,服務業比重比2005年提高了13.5個百分點,二產比重比2005年降低了9.5個百分點。以滄州市經濟開發區(省級)、滄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省級)、滄東開發區(省級)等重點產業園區和一批特色鄉鎮工業區為依託,基本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管道裝備、食品輕工等為主導的工業發展格局,培育了一批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骨幹企業和名優產品,“滄州大化”、“東塑”、“滄運”等品牌名聞國內外。隨著滄州新城區的加快建設,城市服務功能和基礎設施條件日益改善,現代物流、文化旅遊、商務會展、金融保險等現代服務業發展勢頭強勁,成為服務業新的增長點。
三、城市建設
隨著城市面貌三年大變樣活動深入開展和滄州新城區的加快建設,主城區建成區規模達到46.48平方公里,比2005年擴大了9.5平方公里。城區人口規模達到55萬人,比2005年增加了10萬人,進入大城市行列。滄州體育館、國際會展中心、獅城公園等一批標誌性建築投入使用,新建五星級酒店2家,28平方公里的滄州新城已現雛形,城市綜合服務功能顯著提升。中心城區城市綠地面積達到了1846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1%,人均公園面積達到10平方米,通過了省級園林城市驗收。
四、交通條件
新亞歐大陸橋頭堡——10萬噸級黃驊綜合大港正式通航,使滄州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沿海臨港城市。“九縱六橫”的三個區域性大通道從滄州交叉穿過,由津汕高速公路、沿海高速、205國道、海防公路組成沿海通道和由京滬鐵路、京滬高鐵、京台高速、京滬高速、104國道組成的京滬通道,將滄州與京津、山東及長三角地區、環渤海其他地區密切聯繫起來;由朔黃鐵路、石黃高速、307國道及建設中的邯黃鐵路和“十二五”期間謀劃建設的邯黃高速、石港高速組成的石黃通道,使滄州成為河北中南部、我國中西部地區便捷、重要的陸海聯運通道;由謀劃建設的滄州機場開闢的航空通道,將使滄州構建起海陸空為一體的立體交通網路。
五、社會發展
滄州市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1921元,在全省11個設區城市中排第六位。城市人均住房面積達到33.3平方米,比2005年提高了6.1平方米,居住條件明顯改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健全,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社會和諧程度不斷提高。
第二節 發展優勢
一、政策優勢
河北沿海地區發展規劃將上升為國家戰略,為滄州主城區組團開發創造了難得的政策機遇。一方面,作為河北沿海地區重要增長極,滄州主城區組團在京津冀乃至整個環渤海地區的戰略地位將顯著提升;另一方面,河北沿海地區定位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的先行區,帶動華北、西北地區對外開放的橋頭堡和深化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的視窗,滄州主城區組團作為天津濱海新區與河北沿海地區協調發展的重要支點,將有機會在項目建設、土地利用、財政稅收、改革開放等多方面獲得國家政策支持,區域開發的政策優勢凸顯。
二、區位優勢
滄州東鄰渤海、北依天津、西靠冀中南廣闊腹地,地處我國東部南北運輸和西部出海大通道上,戰略地位突出。黃驊綜合大港通航,使滄州市真正成為冀中南區域陸海綜合樞紐城市,開啟了滄州開發開放的新篇章,結束了滄州沒有綜合港口的歷史,使滄州成為名副其實的沿海臨港地區,成為連線華北與華東、渤海灣南部沿海與冀中南及晉陝中部腹地的綜合樞紐地區,經濟區位和交通區位優勢凸顯。
三、資源優勢
滄州地處海河平原和黑龍港流域的交匯區,擁有糧棉菜果畜禽等豐富的農牧及林果資源;緊鄰南水北調東線,未來外調水將大大緩解當地水資源供需壓力;地處京杭大運河畔、九河下梢,多民族交融,名人輩出,是世界著名的武術之鄉,文化積澱深厚,旅遊資源豐富;作為中國年輕的化工城,市域範圍內擁有華北和大港兩大油田,是中國四大產鹽基地之一,海洋資源豐富。
第三節 制約因素
一、影響帶動能力弱
主城區建成區規模、人口聚集規模偏低。城市傳統優勢重化工產業逐步向渤海新區轉移,而新興產業與周邊縣域低水平重構,產業技術層次不高,輻射影響力不大。
二、先進生產要素短缺
我市人才、技術等先進要素供給不足,在滄州市製造業企業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學歷者僅占從業人員的0.05%,具有大學本科(含大專)學歷者占2.3%。另外,作為北方經濟中心的天津市,隨著濱海新區大開發,必然對周邊區域先進生產要素產生虹吸效應,造成大滄州發展的人才、技術、資金等要素瓶頸制約更加突出。
三、區域生態環境敏感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貫穿滄州市南北,使得大滄州主城區組團部分區域成為生態敏感地區,在產業選擇、項目布局、城鎮建設等方面,不得不考慮運河沿線生態安全問題,節能減排壓力加大。
第二章 總體要求
第一節 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打造河北沿海地區戰略增長極和冀中南經濟區東部經濟中心為目標,充分發揮陸海樞紐、經濟區位、戰略資源、傳統文化等突出優勢,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和新型城市化道路,著力加強新城區開發,拉開主城區建設框架;著力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增強城市工業核心競爭力;著力加強一體化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強化大滄州協調發展的基礎支撐;努力構建以“一軸、兩帶、三區、多點”為主的主城區組團空間開發框架,著力打造現代都市產業體系,跨越式提升滄州市發展地位。
第二節 基本原則
——堅持以兩化協同促發展。堅持以新型工業化推動新型城市化,以新型城市化促進新型工業化。通過城市新區建設和園區開發,調整最佳化功能分區,提高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增強要素吸引力和產業聚集力,促進要素合理流動和有效聚集,以產興城,以城促產。
——堅持以開放創新促發展。始終把創新作為推動滄州市主城區組團經濟社會發展模式轉變的根本動力,始終把對接京津作為振興滄州城市經濟的重要途徑,通過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引進創新要素和資源,培養創新發展能力,激發內生髮展動力,以開放促創新,以創新促發展。
——堅持以統籌協調促發展。主城區組團開發要注重與渤海新區和青縣兩個組團的發展關係,合理分工,協調發展;要處理好增長速度與發展質量的關係,體制改革與社會穩定的關係,經濟建設與生態保護的關係,構建良性互動的自然、經濟和社會發展格局。
——堅持以改善民生促發展。滄州主城區組團發展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宗旨,努力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努力實現公共資源共享;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努力縮小收入分配差距;努力提高社會文明水平,努力倡導社會公平正義,在民生改善中實現跨越發展。
——堅持以生態建設促發展。充分利用京杭大運河貫穿南北的生態資源條件,把經濟發展軸打造成綠色生態走廊,打生態牌,念經濟經。全力倡導發展低碳經濟,全面推進清潔生產審核,繼續擴大節能減排成效,打造生態滄州、宜居滄州、魅力滄州。
第三節 發展定位
滄州主城區組團總體定位:京津冀都市圈沿海區域經濟成長極、河北沿海區域經濟中心、冀中南陸海綜合交通樞紐,區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京津冀都市圈生態宜居城市。產業定位:區域性商貿流通、現代服務業中心;環渤海地區先進裝備製造基地、現代石化及精細化工基地、生物製藥基地、綠色農產品生產及加工供應基地、文化旅遊產業基地,河北沿海及冀中南地區重要的總部經濟基地、研發創新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第四節 發展目標
根據以上發展思路和戰略定位,“十二五”時期要努力實現以下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到2015年,主城區組團地區生產總值實現翻番,年均增長15%,力爭增長17%,總量達到950億元;一般預算收入達到90億元(其中,市本級50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
——產業發展地位明顯提升。到201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比重明顯提升,成為全市工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先導區和引領區;文化旅遊產業、現代物流、商務會展、信息服務等服務業發展取得重要突破。
——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到2015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28000元和10000元;城區人口規模達到80萬人,城市化率達到80%以上;城鎮失業率保持較低水平;城鎮社會保障(三險)覆蓋率達到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社會養老保險覆蓋率達到95%以上。
——公共服務能力明顯加強。城區集中供水率達到95%以上,集中供熱率達到80%以上,燃氣普及率達到90%以上,城鎮基礎設施根本改善,城市品位明顯提高。
到2020年,主城區組團人均GDP達到沿海發達省市水平,與京津發展差距明顯縮小,主城區人口超過100萬人,在京津冀都市圈發展地位明顯增強,成為冀中南最具發展活力、最具發展魅力的區域中心城市。
第三章 空間布局
第一節 功能分區
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水平和發展潛力,科學確定功能分區, 穩定農業生產,加強生態保護,限制開發強度,著力打造經濟繁榮、環境優美、和諧宜居的新滄州。
一、城市功能區
主要包括新華區、運河區、開發區、高新區和滄東開發區以及所轄範圍內鄉鎮區,作為推進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加快對內對外開放的國土空間。該區域今後要按照土地集約、產業集聚、資源集合、人口集中的原則,最佳化城市功能分區,完善基礎設施體系,推進主城區企業向園區聚集,重化工企業向滄東開發區轉移,依託新城建設,著力培育現代服務業,提升城市服務功能,促進發展現代工業,逐步形成冀中南區域具有較強輻射帶動作用的城市群。
二、農業功能區
包括主城區組團所轄範圍內廣大農村,是主城區組團發展現代農業,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國土區域。該區域今後要加大投入和保護力度,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逐步調整農業種植結構,發展以都市型農業、農產品精深加工為代表的現代農業,並結合新農村建設,盤活現有存量建設用地指標,為加快城市化和工業化奠定基礎。
三、生態功能區
包括轄規劃範圍內風景名勝區、地表水源地和高速公路、鐵路、國道、省道等交通幹線沿線綠化帶。該類區域要堅持保護優先、適度開發的原則,對大浪淀水庫等重要水源地,要實行強制保護,確保轄區人民飲水安全和生態安全;對運河兩岸、公路和鐵路沿線防護林帶,要加強保護和修復,限制開發;對滄州鐵獅子、紀曉嵐墓等具有一定旅遊價值的旅遊點,要因地制宜地加強生態建設,適度開發。
第二節 空間戰略
以提升區域戰略地位,建設河北沿海地區戰略增長極和冀中南經濟區東部經濟中心為目標,按照分工有序、結構最佳化、整體發展的原則,調整經濟布局,最佳化資源配置,加速產業聚集,構建“一軸、兩帶、三區、多點”的主城區組團產業空間發展格局,促進主城區組團與黃驊新城組團、青縣組團互動開發、協調發展。
一、商貿服務業發展軸
以解放路、新華路兩條東西向城市主幹線為依託,東起長蘆大道、西至京滬高速鐵路,改造提升現有商貿設施,高標準規劃建設現代商業設施,培育發展新型服務業態,重點發展七大現代商貿服務區,著力打造具有滄州人文特色的現代商貿服務業發展軸。
——小南門商業核心區。改造提升傳統業態,積極引進大型綜合體、建設特色小吃街、歷史文化街、商業步行街,增強商業核心區的規模效應。
——頤和廣場現代休閒商業區。主題商場與開放式購物空間相結合,大力引進新型商業業態,著力發展現代休閒商業,樹立城市商業品牌。
——會展中心文化體育休閒基地。依託會展中心,完善配套設施,提升服務水平,突出發展會議會展、體育休閒、文化娛樂等現代都市服務業。
——荷花池高檔商務休閒區。發展荷花池公園生態環境優勢,規劃建設高檔酒店和購物中心,發展集購物、商務服務、休閒娛樂於一體的商務休閒服務業。
——火車站前商業中心。改造升級批發市場,建設以標誌性建築、城市綜合體、特色商品市場為載體的區域性商業中心。
——高鐵站前現代風貌商業區。重點建設高檔精品百貨、商務會所、商務酒店、總部經濟等,使其成為積聚商務金融、行政辦公、現代居住、綜合物流、娛樂休閒的現代風貌商業區。
——道東現代商業區。重點建設大型百貨店、大型超市、家居建材市場,打造區域性商業服務中心。
二、現代物流服務產業帶
發揮北上南下、西進東出的陸海綜合交通樞紐優勢,分別依託東部經濟開發區和西部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服務於市域居民生活需求,促進當地優勢工農業產品開拓國內國際市場,利用現有物流設施基礎和市場條件,加大物流技術創新和組織創新,最佳化物流節點網路,強化與國內外知名物流公司的合作,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服務,支持現代物流基地和物流信息公共平台建設,著力打造滄東和滄西兩條現代物流服務產業帶。
——滄東現代物流產業帶。沿長蘆大道兩側,北起渤海東路口,南至滄縣捷地,以發展服務於管道管件、建築裝飾等大宗工業品物流和農業生產資料、農副產品冷鏈物流等專業市場為重點,打造以生產資料為主的物流集散基地,積極爭列省級重點物流園區。
——滄西現代物流服務產業帶。北起京滬高速滄州北出口,南至石黃高速滄州西出口,以迎賓大道、天津路兩側為中心,以大力發展現代物流、商業綜合體、小商品批發、文化娛樂、體育、休閒等為重點,打造以生活資料為主的物流服務中心。
三、工業支撐區
堅持實施“工業強市”戰略,按照“統籌規劃、分類指導、合理布局、錯位發展”的原則,推進滄州經濟開發區、滄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滄東經濟開發區等三大省級工業園區協調發展、互動發展、融合式發展,著力發展技術先進、勞動密集的先進制造業,做優做強城市工業,以產興城、產城互動,打造全市工業高地和技術高地。
——滄州經濟開發區。圍繞建設產業聚集、功能完備、和諧宜居的工業新城區,重點發展石化裝備、高端管道裝備、汽車配件、塑膠輕工、生物醫藥和新材料等就業容量大、環境影響小、產出效益高的先進制造業。著力實施二次擴區,拓展發展空間。在區內規劃建設新華工業園,按照統一規劃,分別管理的原則,重點發展管道與機械裝備製造等產業。加大境外招商引資力度,引進新興產業項目,加速先進要素聚集,構築主城區組團戰略增長極。到2015年,建成區面積力爭達到50平方公里以上,園區企業主營業務收入600億元,稅收20億元。
——滄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圍繞建設技術高端、產業低碳、知識密集的科技生態園區,著力引進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節能環保和生物產業等高新技術產業,積極發展總部經濟和現代服務業,打造滄州市產業高地和創新高地。多形式、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按照“高質量開發建設、高起點改善環境”的原則,全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增強綜合服務功能。設立運河區工業園,擴大高新區發展空間。到2015 年,建成區面積達到10平方公里,園區企業主營業務收入380 億元,稅收12億元。
——滄東開發區。圍繞建設主城區產業轉移的承接平台、主城區與渤海新區聯動發展的助推器、循環經濟型重化工產業園區和高碳產業低碳發展的示範區,重點規劃發展石油鑽采及裝備製造、化工新材料及精細化工、電子及通訊產品製造等產業。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儘快具備項目入區條件,承接主城區重化工企業搬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2015 年,建成區面積達到5平方公里,主營業務收入200億元,稅收8億元。
四、構築多個特色產業增長點
發揮特色資源優勢,培育發展一批特色經濟鎮,建設一批特色產業小區和工業聚集區。其中,舊州鎮要依託滄州鐵獅子、滄縣武術、林沖發配地等歷史文化資源,大力發展以觀光、學習、體驗為主的文化旅遊業,打造特色旅遊強鎮;李天木鎮要以滄東開發區建設為契機,搞好協作配套,打造北方汽車配件生產集散基地;興濟鎮要發揮區位優勢,主動承接中心城區產業轉移,大力發展以紡織服裝、塑膠製品為主的特色輕工產業,打造輕工產業強鎮;崔爾莊鎮要依託紀曉嵐故里、中國棗鄉,積極發展現代旅遊、水果種植和特色農產品加工;新興鎮要進一步壯大以肉羊養殖為代表的特色畜禽養殖業,打造畜禽養殖基地,小王莊鎮要依託高速連線線的優勢,大力發展中小企業。近期重點建設發展紙房頭綜合工業聚集區、薛官屯線路板產業聚集區、杜生藥包材工業聚集區、興濟韓資工業聚集區、鳳凰工業聚集區、舞龍管件工業聚集區、滄獅工業聚集區等鄉鎮工業聚集區,打造一批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的特色產業增長點。
第四章 產業發展重點
第一節 改造提升優勢支撐產業
一、裝備製造業
1.產業背景及發展態勢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裝備製造業已經形成門類齊全、規模較大、具有一定技術水平的產業體系,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我國已經成為世界裝備製造大國,產值總量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自1953年以來我國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長率為18%以上,比GDP的增長速度高出10多個百分點,對我國經濟成長做出了重要貢獻。尤其是近年來,我國裝備製造業迅猛發展,已成為拉動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隨著我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機械裝備工業未來20年將保持較快增長態勢,在跨國公司的全球戰略部署中,中國已經被當作其重要的區域製造中心、原材料採購和供應基地。
從分類產品來看,隨著“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南水北調”等重大工程的實施,以及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和城市基礎設施的大規模建設,為管道裝備行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需求。中國最近十年油氣輸送管材產業發展迅速,從十年前主要產品依賴進口發展成為主要出口國,常用規格產品產能國內已經過剩,但高端產品仍需進口,包括高鋼級、高抗級等特殊產品,為管道裝備製造業改造升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石油鑽采專用設備作為陸地和海洋的石油、天然氣等專用開採的設備,受國際石油、天然氣市場影響較大。由於目前國際石油輸出國普遍不具備石油裝備製造能力,我國58%石油資源有待探明,加上原油價格的持續高企帶來石油及其替代產品天然氣的勘探和開採活動的持續增加,將帶來對石油鑽采設備的巨大需求。汽車產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2008年,我國汽車工業總產值占GDP的比重已超過8%。2006年至2009年,我國汽車年產量分別達727.9萬輛、888.7萬輛、934.55萬輛和1379.5萬輛,增速分別為27.6%、22.1%、5.1%和48.2%。隨著高速公路的迅速發展及城市道路的改造,公路運輸量劇增,汽車普及率將日漸提高,汽車零部件的需求將呈不斷擴大的態勢,汽車零部件行業發展前景良好。
2.發展基礎與現實問題
(1)發展基礎
裝備製造業是主城區組團的優勢支撐產業,主要有管道裝備、石油設備、機械製造等裝備製造企業,其中管道裝備製造規模以上企業達66家。達力普石油專用管有限公司生產能力居國內同行業前四名,石油行業第一名,產品被評為“中國套管產業十大著名品牌”,遍布於國內外各大油田,遠銷五大洲的20多個國家和地區。另外,河北鑫源泰鋼管集團、滄州市飛達公司、河北長豐等一大批裝備製造企業都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2)外圍產業發展環境
滄州市裝備製造業已初具規模,尤其是管道裝備製造業,經過三十年的發展,產品由初期的彎頭法蘭形成了管道、管件品種齊全、基本覆蓋管道裝備完整的產品體系,已成為滄州市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其產品在國內外市場具有較高的占有率,占全國管業生產的30%左右,其中中低壓管件在國內同類產品市場的覆蓋率達80%以上,高壓管道管件達70%以上。然而,在全市規模以上管道裝備企業中,有三分之二集中在鹽山和孟村,年銷售收入占到一半以上。如何避免低水平產業重構和無序競爭,實現主城區組團與縣域裝備製造業錯位發展,成為未來裝備製造業發展需解決的現實問題。
3.發展思路
把握國家大力振興裝備製造業的契機,瞄準國際裝備產業的發展趨勢,對準國內外能源、交通、原材料等領域的裝備需求,依託產業基礎和區位優勢,統籌協調主城區組團產品研發、檢測、服務和縣域生產基地關係,積極承接京津產業轉移,對接京津先進制造產業,引進先進技術,加強自主創新,改造提升管道裝備製造、石油鑽采、化工生產設備製造及其它機械製造等傳統優勢產業,培育發展汽車改裝及零配件製造產業,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現代石化裝備及管道裝備製造基地。
4.發展重點
——管道裝備。依託達力普等重點龍頭企業,培育自主創新能力,推進產品向高端、高壓、高附加值“三高’目標發展。著力發展輸油氣大口徑管道裝備、X80、X100級管材鋼管、螺旋縫埋弧焊鋼管和大直縫埋弧焊管,近期重點建設達力普40萬噸石油套管擴建項目、鑫宜達與美國拓納合資建設螺旋縫埋弧焊鋼管和直縫鋼管生產項目、鑫源泰鋼管集團X100高綱級焊接管項目等一批重點項目。
——石油鑽采設備。改造提升管道裝備產品在油田鑽井設備中的套用層次,延伸產業鏈條,積極研發石油勘探新型鑽探設備專用部件,發展鑽機、鑽桿、鑽頭離心機、砂泵等成套設備製造,加強核心零部件的研發製造能力。近期重點建設華油飛達石油鑽機、河北鼎起石油鑽采設備生產等項目,增加石油裝備產品產量和市場占有率,逐步打造成為北方重要的石油鑽采設備基地。
——石化裝備。依靠滄州經濟開發區石油化工裝備製造基地,依託中心城區的產業基礎、技術基礎和人才基礎,大力發展石化裝備製造業,推進石化工業管、罐、分餾、裂解、加工、採掘、檢測檢驗等石化裝備的系列化發展。通過與國際先進石化工業基地、國內外著名石化裝備和石化製品企業的引進合作,推進石化裝備製造的規模化發展,通過引進消化再創新增強自主研發能力,建設檢驗檢測平台、技術研發平台、產業發展論壇和物流會展,推進石化裝備製造業高端化發展。
——汽車改裝及零部件。加快與天津國家級汽車生產基地對接,戰略引進與培育引導相結合,提升汽車配件產業層次,積極發展油罐車、貨櫃運輸車、水泥專用車等專用汽車以及汽車零部件模具、重型汽車底盤、汽車變速箱殼體、汽車座椅調節裝置等汽車配件產業。近期重點建設納川汽車配件項目、中源化工公司汽車改裝、亞美佳汽車配件、滄縣內蒙古高源汽車裝備園區等項目,形成環京津地區重要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
——其它機械製造。利用現有產業基礎,提升行業發展水平,加速技術升級和產業鏈條延伸,積極開發新產品。注重高新技術與機械製造業相結合,提高產品技術水平和附加值,著力發展數控工具機、化工專業設備、工程機械等產品。近期重點建設河北益華萊沃電動機械公司電瓶割草機生產項目、滄州工具機廠、天辰鍛壓機械廠“退市進園”異地搬遷項目等。
二、石油化工
1.產業背景及發展態勢
石化產業是國家基礎產業,為國民經濟的運行提供能源和基礎原材料,產品廣泛套用於國民經濟、人民生活、國防科技等各個領域。目前,全球石化產業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世界石化行業的全球化趨勢將越來越明顯,產業布局重新調整,加速向中東和亞太轉移;二是高科技與石油石化行業的相互結合和滲透促進了石油化工工藝、裝備水平的提高,加快了石油化工產品的更新換代,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和環保產品不斷出現,尤其煉油行業趨向少工序、短流程、高效率、節能環保,不斷最佳化裝置結構,提高深加工能力及裝置適應能力;三是世界石化行業集聚效應更加突出,煉化一體化、園區化、基地化集約發展模式可充分發揮化工產業集群帶來的巨大協同效應。
從需求來看,開發中國家特別是亞太地區石油化工正處於生命力旺盛的成長期,對化工產品的需求則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這一地區人口眾多,原料豐富,經濟發展速度較快,化學品消費市場潛力巨大。據有關部門預測,預計2015年前世界主要化工產品的需求將以GDP增長率的1.5~2倍的速度增長。
從國內來看,我國原油加工能力居世界第二位,乙烯生產能力居世界第三位,合成樹脂能力居世界第六位,合成橡膠能力居世界第四位,合成纖維能力居世界第一位。還有多種化工產品的產能都居世界前列。但從總體來看,我國乙烯等化工原料行業落後於經濟發展;精細化工率偏低,遠落後於已開發國家。從需求來看,我國石化產品消費仍處於增長期,油品、化肥、農藥剛性需求長期存在,高端石化產品市場潛力巨大。從布局來看,國家石化產業已經形成了主要在沿海沿江布局的政策導向。
2.產業基礎與發展瓶頸
(1)產業基礎
石油化工產業是滄州市傳統支柱產業,經過多年發展,產業規模日益壯大。形成了以初級加工的汽油、柴油等成品油為主的中石化滄州分公司和以化肥和TDI生產為主的滄州大化兩大集團。其中,經過十多年的引進、消化、吸收和改進,滄州大化TDI生產技術水平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擁有了自己的部分智慧財產權,現有3萬噸/年TDI和5萬噸/年TDI兩套裝置,在建一套7萬噸/年TDI裝置,隨後擴建5萬噸TDI裝置至8萬噸,最終達到年產18萬噸TDI規模。中石化滄州分公司在“十二五”期間也將達到500萬噸原油煉化能力。
(2)發展瓶頸
石油化工環境污染嚴重且占用土地較多,主城區現有石化產業發展存在環境、土地、政策等多方面的制約。按照我國重化工業臨海布局以及石化產業大型化、基地化、鏈條化、集群化發展的要求,滄州市在東部渤海新區建設國家級臨港化工園、在石油城任丘建設國家級煉化一體化基地的產業發展布局成為必然。
3.發展思路
依託滄東開發區,緊緊把握國際國內石化產業發展趨勢,充分發揮滄東開發區交通區位、土地空間和環境容量等優勢,積極引導石化產業集聚發展,以中石化滄州分公司煉油質量升級改造為契機,謀劃建設滄州化工聚集區,延伸產業鏈條,積極發展PVC等下游產品的深層次加工。加快推進主城區符合條件的石化企業向滄東開發區轉移,積極發展精細化工,不斷提高產業規模化、集群化發展水平,著力構建上下游產業一體化的石化產業鏈,打造華北地區重要化學工業基地。
4.發展重點
充分利用煉油裝置提供的裂解原料,優先發展高附加值精細化學品,對接現有產品,延長“化身”。鼓勵發展水性木器、工業、船舶塗料,高固體分、無溶劑、輻射固化、功能性外牆外保溫塗料等環境友好、資源節約型塗料產品,安全型食品添加劑、飼料添加劑,納米材料,功能性膜材料,超淨高純試劑、光刻膠、電子氣、高性能液晶材料,苯基氯矽烷、乙烯基氯矽烷等新型有機矽單體,苯基矽油、氨基矽油、聚醚改性型矽油等,高效、安全、環境友好的農藥新品種、生物農藥新產品等項目的建設。近期重點抓好滄州煉油廠擴能提質項目、中石化滄州分公司投資1.57億元的二甲基亞碸項目和500萬噸常減壓擴能改造項目、滄縣甲苯二異氰酸酯(TDI)下游產品加工基地項目、滄州聚源塑業60萬噸聚丙烯項目、利安隆化工助劑項目。
三、特色輕工
1.塑膠製品工業
(1)產業背景及發展態勢
從發展趨勢看,塑膠製品產業始終保持快速增長。我國塑膠產量1975年僅為33萬噸,2010年國內塑膠製品累計總產量5830.38萬噸,比三十年前增長了170多倍,年均增長在20%以上,部分年份甚至超過了30%。受到不斷增長的需求市場影響,中長期我國塑膠製品產業將延續快速增長的發展趨勢。
從產品來看,未來市場需求主要集中在包裝塑膠製品、建築塑膠製品、工程塑膠製品、農用塑膠製品及醫用塑膠製品等幾個方面。塑膠包裝特別是塑膠飲料瓶需求量與日俱增,碳酸飲料中PET瓶套用比例已占57.4%,塑膠瓶行業的年度工業總產值達到了萬億元大關,占到了全國工業總產值的8.15%。隨著我國農副產品深加工業的發展,蔬菜水果保鮮包裝薄膜市場前景廣闊,預計塑膠包裝每年的需求量在100-200萬噸。塑膠建材總需求量超過400萬噸,年均增速超過15%,已成為我國塑膠行業中的第二大支柱產業,未來市場容量可達數萬億元。工程塑膠近年來消費量以年平均25%以上速度增長,預計到2015年,國內工程塑膠總需求量將近500萬噸。農用塑膠製品每年需470萬噸。隨著製造技術的不斷進步,塑膠在醫藥業用途越來越廣,輸血管、輸液管、灌腸劑引流袋以及植入式醫療器械等領域均有套用。
在2010第六屆中國塑膠產業發展(國際)論壇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諮詢委員會主任潘德潤指出,作為新材料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塑膠工業的市場遠景仍很有吸引力,提高產業集中度、增強企業實力特別是技術研發實力,對於塑膠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綠色、低碳是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2)發展基礎及優勢
——產業基礎。龍頭企業東塑集團公司, 以塑膠加工為主,河北省“百家優勢企業”,產品主要包括聚乙烯(PE)燃氣給水管道、大口徑排水排污管道、HDPE矽芯管和雙向拉伸尼龍(BOPA)薄膜、硬聚氯乙烯排水管材、管件以及聚氨酯泡沫、有機矽表面活性劑、阻燃劑等幾大系列產品。現有塑膠企業年銷售收入總計2億元左右,主要產品有吸塑包裝製品、PET瓶、塑膠包材、塑膠印刷、塑膠板材(PVC板/PP板/PE板)等。
——原料優勢。塑膠製品屬於石油化工的下游延伸產業,發展塑膠製品業,可充分發揮滄州市石油化工主導產業優勢,降低原料運輸及購買成本,提高企業經營效率。
(3)發展思路
依託現有產業基礎,最佳化產品結構,增加產品科技含量,走節能增效之路。注重與縣域經濟錯位發展,加快推進滄州經濟開發區塑膠產業基地建設,重點發展工程塑膠製品、塑膠包裝製品、建築塑膠製品產業,培育扶持農用塑膠製品、醫用塑膠製品產業,延伸發展塑膠機械、塑膠原料、塑膠助劑三大配套產業,將塑膠產業打造成為主城區的支柱產業之一。
(4)發展重點
——工程塑膠製品。以發展燃氣和給水用PE壓力管道、大口徑排水管道為重心,大力發展供排水管道、供暖管道、供燃氣塑膠管(中低壓管)、電線穿線護套管等塑膠管材,以及超高分子PE管、大口徑排污管、化工用管及多功能管;培育發展為信息、郵電、通訊、機械、國防工業配套的高科技工程塑膠製品企業,引進改性工程塑膠項目,提升工程塑膠發展水平。近期重點建設環水管業年產10萬噸塑膠管道項目、三塑公司新型陽光板材項目、基業公司木塑包裝箱和飛機模型靶機項目。
——包裝塑膠製品。積極發展功能型包裝材料和塑膠包裝容器,重點突破附加值高、市場需求大的飲料塑膠瓶。引進大型塑膠包裝製造項目,積極發展功能型特種包裝材料和包裝薄膜,產品包括耐熱耐蒸煮包裝材料、無菌包裝材料、保鮮包裝材料、防蟲包裝材料、水泥化工產品包裝材料、新型完全降解包裝材料、雙向拉伸薄膜、PVDE/PVA/EVOH等高阻隔性薄膜、綠色軟包裝複合膜、多層共擠薄膜、BOPS熱收縮膜、聚乳酸包裝薄膜、果蔬保鮮包裝膜等。重點建設東塑集團滄州高新區新能源材料薄膜項目、河北英碩模具注塑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年產包裝材料5400萬套項目。
——建築塑膠製品。圍繞環保、節能形勢需求,適應新型建築塑膠製品標準化、系列化、配套化及高檔化發展趨勢,重點發展塑鋼門窗、建築防水材料、隔熱保溫材料、裝飾裝修材料等建築塑膠製品。重點建設大連實德集團總投資5億元的塑鋼型材生產項目。
2.食品工業
(1)發展基礎及優勢
——產業基礎。規劃區紅棗加工已形成一定規模,加工企業、攤點800餘家,加工品種達30多個,形成了“沛然”、“高川”、“棗香村”等20多個品牌,在全國具有較大知名度,產品暢銷國內三十多個大中城市,並出口到東南亞、韓國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全市有耕地1241.4萬畝,草地60萬畝,是河北省糧、棉、油集中產區之一,京津無公害蔬菜主要供應基地和中國北方知名的優質牧草基地、畜牧生產基地。滄州是著名的“鴨梨之鄉”和“金絲小棗”之鄉。金絲小棗、冬棗、鴨梨等土特產以其優良的品質馳名中外。
——區位條件。滄州市與京津兩個特大城市相接相鄰,臨近食品高端消費市場;同時擁有便捷的交通運輸體系,使得滄州市具備了發展食品加工業的良好區位條件。
(2)發展思路
充分利用地方農產品資源,瞄準京津及國外高端消費市場需求,引進品牌與培育品牌相結合,鼓勵企業向種植、養殖基地延伸,從源頭保障食品安全,引導企業在發展中注重規範、塑造品牌,提高食品產品品質和市場影響力,大力發展綠色、環保、保健和安全型食品,突出發展果蔬加工、畜禽加工、糧油加工等三大產業。
(3)發展重點
——果蔬加工及飲料生產。延伸果蔬加工產業鏈條,拓寬產品種類,提升產品加工層次,重點發展保鮮菜、速凍菜、脫水菜、食用菌、果汁、果酒等產品。依託滄州金絲小棗品牌效益,大力發展棗產品,提高加工工藝技術水平,開發速凍脆棗、保健棗酒等深加工產品,著力建設滄縣棗產品加工基地。重點建設滄州沛然世紀生物食品有限公司年產20萬噸金絲小棗系列飲品項目、滄州家和酒業有限公司白酒分裝及純淨水生產項目。
——畜禽加工。重點發展雞肉、牛肉、羊肉等肉類加工,積極引進瘦肉型豬屠宰與加工項目,開拓肉類加工新領域。延伸肉類產業鏈,積極發展低溫肉製品、傳統風味肉製品、高附加值小包裝休閒肉製品,打造京津肉製品安全生產加工供應基地。重點建設首都農業集團肉雞養殖深加工項目、溫氏畜牧有限公司肉雞養殖屠宰項目、曹記肉雞生產加工項目和滄州安格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百萬優質肉牛、肉羊高技術生產及產業化項目。
-——糧油加工。大力發展小麥、玉米精深加工,積極發展大豆油生產項目,提高油品品質,擴大精煉油產量,最佳化區域生產力布局,促進糧油加工集群式發展。近期重點建設滄縣年加工能力60萬噸的植物油加工技改項目、利盈食品10萬噸速食麵項目和義大利空心面項目。
——飼料加工。在大力發展傳統飼料的基礎上,加快新型飼料添加劑的開發和生產,尤其是替代抗生素類飼料添加劑的生產,提升飼料產業整體水平。重點建設滄縣保健飼料項目。
3.生物醫藥工業
(1)產業背景及發展態勢
全球生物製藥產業年銷售額增長速度連續8年保持在15%-20%,成為發展最快的高技術產業。在醫療藥物的研發中,20%屬於生物技術藥物,而超過80%以上的上市新藥,都不同程度地利用了生物技術的開發手段。從近20年來看,以基因工程、酶工程、細胞工程和發酵工程為代表的現代生物技術的迅猛發展,特別是人類基因組計畫的突破和幹細胞技術的套用,已使國際生物醫藥進入一個突變性的發展階段。未來5-10年,隨著醫藥和保健品行業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生物技術在醫藥和保健品行業的套用速度將進一步加快,為醫藥產業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
(2)產業基礎
滄州市現有天成、萬歲、世濟唐威、那瑞等多家醫藥企業及旺發、聖源、寶恩等生物技術企業,產品涉及注射劑、固體劑、中藥提取、中成藥、醫藥中間體、原料藥以及植酸酶、糖維膠囊、原花青素、大豆異黃酮等多個領域,滄州旺發生物技術研究所已與中科院海洋所、中國環境科學院、江蘇大學、河北工業大學、河北省水產技術推廣站等單位合作,先後取得了多項科研成果,獨創了液、固結合發酵生產工藝及設備,研發出七大系列60餘個“高活性、高純度、功能性極強” 的水產專用微生態製劑產品,這為主城區組團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
(3)發展思路
以滄州經濟開發區生物醫藥產業園為依託,充分發揮現有產業技術優勢,重點發展中藥、生物製藥及現代生物技術等相關產業,加快生物技術在醫藥、農藥、輕工等領域生產工藝的套用,積極研發新生物醫藥產品,最佳化發展化學藥、農(獸)藥,加快推進先進生物技術產業化,使生物醫藥產業成為規模占比大、增速快、效益好、帶動作用強的主導產業。
(4)發展重點
——中藥。積極扶持世濟唐威藥業、萬歲藥業等龍頭企業,加快用現代生物技術改造中藥加工工藝技術;加強針對常見病、多發病、疑難雜症、老年病等中藥複方的新藥研究開發,積極發展有技術領先優勢的粉針、水針、軟膠囊、口服液等劑型產品。加速中藥飲片生產技術改造,建立質量可控的中藥飲片生產基地,逐步實現飲片生產規範化。加強對保健食品的研究和開發,拓展中藥發展空間。重點建設世濟唐威藥業糖維膠囊等項目。
——生物製藥。加快建設滄州經濟開發區生物醫藥基地,積極引進天壇生物、華蘭生物、科華生物等知名生物醫藥企業入駐。加強生物產業技術開發和創新能力建設,重點發展重組藥物、疫苗、血液製品和診斷試劑等產品,鼓勵研製創新藥物,重點推進天成藥業基因重組藥物/疫苗/診斷試劑項目、苑園生物科技公司生物製品項目和滄州那瑞公司抗糖尿病藥物中間體和原料藥產業化項目。
——化學藥。依託醫藥中間體的規模和技術優勢,加快向上游產品拓展,進一步加強化學原料藥高附加值產品的開發力度,更加關注環保生產工藝;強化對新型製劑技術的引進吸收,推進在化學藥物製劑領域的技術升級,推動產品國際化發展。近期重點建設天成藥業套用新型包裝材料的水針劑升級改造等項目。
——農(獸)藥及其它生物製品。適應農業現代化發展要求,積極發展新型生物農藥、獸藥,拓展生物製品品種,增強技術水平,最佳化產品結構,打造在全國有影響力的生物農(獸)藥生產基地。依託生物技術產業基礎,加快發展生物生長調節劑、生物肥料、飼料及生物添加劑等產品。重點建設滄州冀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可控緩釋無公害肥料項目、河北京安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成辣椒素生產項目。
第二節 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一、新材料
1.產業背景及發展態勢
隨著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蓬勃發展,全球新材料的市場規模迅速擴大,2010年全球新材料的市場規模超過8000億美元。據預測,國內新材料產業市場規模在2012年就將超過1300億元。新材料產業是《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中所列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新材料產品中,碳纖維的消費結構集中在工業套用、航天航空和體育休閒三個方面,我國碳纖維生產能力僅占世界高性能碳纖維總產量的0.4%左右,目前自給率不足20%,對進口依賴較大,質量和規模與國外相比差距都很大。半導體照明材料是重要的功能材料之一,LED行業目前在整個市場上的滲透率僅有5%-7%。數據顯示,我國半導體照明生產企業超過3000家,其中70%集中於下游產業,國產LED外延材料、晶片以中低檔為主,80%以上的功率型LED晶片、器件依賴進口。未來十年,整個LED產業鏈,有可能形成5000億-10000億元的市場規模。化工新材料技術是21世紀三大關鍵技術之一,是發展信息、航天、能源、生物等高新技術的重要物質基礎,已成為全球經濟成長的源動力和各國提升核心競爭力的焦點。目前我國化工新材料的市場規模已超過1500億元,近年來需求增長速度為GDP的2倍以上,市場存在較大的需求缺口。
2.發展條件
滄州市目前在特種玻璃、工程塑膠、新型合金材料等領域有一定的產業基礎。其中滄州四星玻璃製造有限公司,是繼德國肖特、美國肯堡和日本NEG之後全球第四家能批量生產中性硼矽玻璃的企業,成為世界重要的中性硼矽玻璃管生產基地之一。石化產業是滄州市支柱產業,規模和潛力巨大,可為發展化工新材料提供充足的上游原材料產品。
3.發展思路
充分發揮現有產業基礎和資源優勢,以石化、特鋼等產業為依託,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進知名企業,重點發展新型功能材料、先進結構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其複合材料等,力爭建成環渤海地區有特色、有影響的新材料製造基地。
4.發展重點
——新型功能材料。重點發展高性能膜材料、特種玻璃、半導體照明材料等產業。近期依託河北金星電源有限公司,大力發展半導體矽片、新型電池材料、太陽能電池矽粉及太陽能電池,重點建設滄州四星玻璃制管有限公司中性硼矽玻璃。
——先進結構材料。按照節能環保的要求,積極發展高溫結構材料、新型建築節能材料、高性能密封材料,重點建設河北浩元保溫材料公司年產2萬噸玻璃棉項目。
——高性能纖維及其複合材料。重點發展軌道交通、軍用,航天航空、集成建築用功能性複合材料,大力發展新型可降解環保材料,培育發展碳纖維、芳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等進口替代材料。
二、電子信息
1.產業背景及發展態勢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實現了持續快速發展,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產業規模、產業結構、技術水平得到大幅提升。自2001年以來,銷售收入年均增長20%以上,2010年實現銷售收入7.8萬億元。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信息產品製造基地,在通信、高性能計算機、數位電視等領域也取得一系列重大技術突破。
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影響,2009年2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出了“積體電路升級、新型顯示和彩電工業轉型、第三代移動通信產業新跨越、數位電視電影推廣、軟體及信息服務培育”六大重大專項,預計未來三年電子信息產業在六大工程上的投資將超過2000億元。
2.發展條件
印刷電路板產業是滄縣主導產業之一,產品涉及單面板、雙面板、盲孔板、水金板、多層板等多種產品,是我國北方線路板生產基地。與主城區組團緊密相連的青縣,電子機箱產業有20多年的發展歷史,遍布全縣十一個鎮鄉場,形成了楊官店、農場兩大機箱生產工業區,匯聚了河北科成電路板、滄州科達電器、滄州福順電子機箱等一批加工企業。這為主城區組團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奠定了一定基礎。
3.發展思路
加快建設以計算機及通信設備製造業為主體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做大做強線路板、機箱產業,努力培育動漫產業,積極發展軟體研發和服務外包業,大力發展數字視聽產品、不斷壯大電子元器件生產能力,推進區域性信息產業研發中心建設,著力打造環京津具有影響力的電子信息產業製造基地。
4.發展方向與重點
——電子元器件。繼續壯大半導體感測器、片式電容器、超小功率繼電器、變壓器等元器件產品生產規模;加速印刷電路板向終端配套產業延伸,重點發展高密度印刷電路板、柔性電路板、積體電路設計和封裝、平板顯示器件、基礎元器件製造,開發面向IT、石化、鐵路機車、電子多媒體教學、航空航天、軍工等多個領域的新產品。
——動漫產業。依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引進國內外知名的動漫公司,開發動漫產品,實現動漫產業與旅遊產業、其他文化產業發展的有機結合。
——軟體、服務外包業。面對石化、裝備製造、物流、電子商務和高端研發平台建設的需求,大力發展套用軟體、嵌入式軟體,培育本地軟體企業。
——數字視聽產品。繼續擴大雷射視盤機、音響和助聽器等視聽產業規模;積極發展基於網際網路技術、無線寬頻接入技術的數字娛樂產品。
——移動通信產品。抓住新一代通信網路發展、移動寬頻化、物聯網的機遇,積極發展微波通信、數據感測等產業。繼續壯大以電纜為主導的通信器材製造,積極拓展無線寬頻接入技術套用;提高核心晶片、嵌入式軟體的研究開發能力,引導企業整合研發資源,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積極發展鋰離子電子等配套產業。
三、節能環保及新能源產業
1.產業背景與發展態勢
進入21世紀,全球環保產業開始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逐漸成為支撐全球經濟成長的重要力量,並正在成為許多國家革新和調整產業結構的重要目標和關鍵。美國、日本和歐盟的環保產業成為全球環保市場的主要力量。目前,環保設備產業向開發中國家轉移加快,水處理和大氣污染控制設備等終端治理產品仍是市場需求熱點;單純的環保設備生產僅占到24.3%,而環保服務幾乎占據一半份額,環保產業向服務化發展的特徵明顯。我國環保產業產值2000年僅為1690億元,2010年已超過10000億元,增長了近7倍。但環境服務產業發展相對較慢,2008年環境服務產業產值約為500億元,僅占環保產業總產值的6%左右,且社會化、專業化程度低,不能滿足社會對環保服務的需要。
新能源產業是具有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國際能源署(IEA)的研究認為,在未來30年內非水利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將比其他任何燃料的發電都要增長得快,年增長速度近6%,到2030年,它將提供世界總電力的4.4%。中國、印度、巴西等開發中國家的投資增長極為迅速,從投資流向的技術領域看,投資水平增長最快的是風能、太陽能和生物燃料,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的地位將日益顯著。
2.發展思路
順應節能環保政策導向和發展潮流,充分利用區域節能環保和新能源市場,積極承接京津產業轉移,突出發展節能環保設備和新能源產業,不斷提升環保服務水平,壯大產業規模,努力打造主城區組團新的產業增長點,帶動全市節能環保及新能源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3.發展重點
——節能環保設備及服務。針對石化產業節能環保需求,重點發展污水處理設備、除塵設備、脫硫設備等三廢處理設備和環境監測設備,加快
環保製劑和產品的研發;面向環渤海地區和全國提供環境影響評測、諮詢和檢測服務,將環保服務產業作為未來發展的新增長點。
——新能源。著力建設滄州經濟開發區新能源產業園,大力發展光伏產業,以多晶矽與單晶矽提純項目引進為契機,大力發展多晶矽片、單晶矽片、太陽能電池、組件、太陽能光伏發電套用及配套產品、坩堝、氯鹼、磨料等配套及套用產品等,逐步形成“矽料—矽片—電池片—組件—套用產品”的完整光伏產業鏈;推廣套用再生能源技術,開發地熱、生物質、垃圾發電等技術,加快發展農村秸桿沼氣成套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