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熱經緯》是2005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溫熱經緯
- 作者:王孟英,南京中醫藥大學溫病學教研室
- 出版時間:2005年8月1日
- 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 頁數:248 頁
- ISBN:9787117067218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溫熱經緯》是2005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溫熱經緯》為溫病通論類著作,五卷,清代王士雄(孟英)纂於鹹豐二年(1852年)。本書“以軒岐仲景之文為經,葉薛諸家之辨為緯”,故以“經緯”名書。書中選取《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有關熱病的論述,以及葉天士、陳平伯、...
《溫熱經緯》是2007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士雄。內容簡介 《溫熱經緯》是清代著名溫病學家王士雄的代表作之一。全書共五卷,以軒岐、仲景之文為經,葉、薛諸家之辨為緯,最末精擷溫病驗方113首,實用效捷,如鼓應桴。《溫熱經緯》反映了王氏在溫病論治方面的精深造詣和獨特見解。《溫熱經緯》...
《中醫古籍必讀經典系列叢書:溫熱經緯》是2013年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士雄、何清湖。內容簡介 《中醫古籍必讀經典系列叢書:溫熱經緯》自清代以來,爭相翻刻,有30餘種版本,如清鹹豐二年壬子(1852)刻本、清同治二年癸亥(1863)刻本、清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湖北崇文書局刻本、清光緒八年壬午...
《中醫經典必讀溫病卷:溫病條辨·溫熱經緯》是2018年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中醫經典推薦閱讀”系列是在作者給研究生開列的推薦閱讀書單基礎上,精選出來的擁有代表性、短小精煉、易懂實用的著作。旨在幫助中醫本科生、研究生及臨床醫生,從很基本的中醫古籍經典入手,使有志於中醫經典的中醫之士...
溫熱經緯〉評註》是現代朱佑武評釋的一本溫病類中醫文獻。內容簡介 全書共五卷。每卷列有總目,分原文、原注、詞解、評釋四部分。其詞解、評釋是對《溫熱經緯》原文原注的解釋和評述,對原文中的脫簡、混淆、訛誤之處分別在詞解、評釋中予以說明。卷末附方劑目錄。出版信息 1986年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溫熱條辨溫熱經緯合刻 《溫熱條辨溫熱經緯合刻》是清代佚名編寫的一本綜合性中醫文獻,成書於清鹹豐二年(1852)。內容簡介 為吳瑭著《溫病條辨》和王士雄著《溫熱經緯》的合刻本。版本信息 現存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文來書局石印本。
《溫熱論》,溫病著作。一卷。清葉桂講授,門人顧景文等據筆記整理而成;《續臨證指南》中稱為《外感溫熱篇》;傳本不一,其一傳於葉氏門人華岫雲,王孟英《溫熱經緯》中《外感溫熱篇》的原文即據於此;又本見於唐大烈《吳醫匯講》卷一,名為《溫症論治》,內容與華氏大同小異,次序略有不同,章虛谷注本即...
《葉香岩外感溫熱篇(薛生白濕熱病篇闡釋)》是沈鳳閣等編著的一本溫病類中醫文獻。內容簡介 全書以王孟英《溫熱經緯》輯載的《葉香岩外感溫熱篇》、《葉香岩三時伏氣外感篇》和《薛生白濕熱病篇》為底本,將葉、薛兩氏之溫病名篇匯成一冊。按原文、按勘、闡釋、選注、按語之體例逐條闡釋原文,其選錄前人有關注釋...
《溫熱濕熱集論》是2010年在福建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志斌。內容簡介 該冊由《溫熱論、溫證論治》(葉桂撰)、《幼科要略》(葉桂著)、《濕熱論》(薛雪著)、《溫熱經緯》(王士雄纂)組成。葉天士的《溫熱論》,建立了衛氣營血溫病辨治新體系,為溫病的奠基之作。葉天士衛氣營血辨證方法比六經辨證更...
濕熱病,一作濕溫。見於《溫熱經緯·薛生白濕熱病篇》。一年四季內均可發生,以夏秋為多見。臨床以始惡寒,後但熱,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飲為提綱。其病因感受濕熱之邪而發,故名。濕熱病篇 始惡寒 後但熱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飲。 自注,此條乃濕熱證之提綱也。濕熱病屬陽明太陰者居多,中...
救陰平肝湯,中醫方劑名。出自《溫熱經緯》卷四,名見《喉科家訓》。具有清熱平肝,養陰生津之功效。主治濕熱證,壯熱口渴,舌黃或焦紅,發痙,神昏譫語,或邪灼心包,營血已耗者。組成 犀角、連翹、鮮菖蒲、鮮生地、玄參、羚羊角、鉤藤、銀花露、至寶丹(另化服)。功用 清熱平肝,養陰生津。主治 濕熱證,...
疹,是一個病症名稱。疹,證名。 ①指溫熱病發疹。見《傷寒九十論·發斑證》。又稱疹子。《溫熱經緯·葉香岩外感溫熱篇》:“或雲頭隱隱,或瑣碎小粒者為疹”。“疹從血絡而出,屬經。”由風熱郁肺,內閉營分,從血絡外出所致。為皮膚上發出之紅色小點,形如粟米,撫之礙手,並見發熱煩躁,咳嗽煩悶,...
原著於《溫熱經緯》配方用量 【方論】方中犀角、生地清心涼血;元參、花粉養陰生津;銀花、連翹、黃芩清熱瀉火;紫草、板藍根、金汁涼血解毒,菖蒲芳香開竅,豆豉宜泄透邪。諸藥合用,共奏清營開竅,涼血解毒之功。【方名】神犀丹 【出處】《溫熱經緯》引葉天士方 【分類】清熱劑-清營涼血 【組成】犀角[水牛角...
參麥茯神湯,中醫方劑名。出自《溫熱經緯·薛生白濕熱病篇》,名見《濕溫時疫治療法》。主治濕熱證,曾開泄下奪,惡候皆平,獨神思不清,倦語不思食,溺數,唇齒乾,胃氣不輸,肺氣不布,元神大虧。主治 濕熱證,曾開泄下奪,惡候皆平,獨神思不清,倦語不思食,溺數,唇齒乾,胃氣不輸,肺氣不布,...
疒咅有皮膚遍生白疹之謂。又名晶(疒咅)、白疹(見《溫熱經緯》卷三)。多因濕熱之邪郁於肌表,不能透泄而發 簡介 病證名。同名異病之名,。證見頸項初生水泡,漸及於胸腹,亦可見於四肢,多先少而後密,狀若水晶樣,則顯示有濕熱外透之機。若破之則出淡黃色漿液汁,有微腐臭氣味。重者多伴有身熱...
暑天症見高熱不退,口渴,煩躁汗多,神疲少氣,苔黃白而乾,脈虛數無力,可用《溫熱經緯》清暑益氣湯。該方著力於益氣生津,兼清暑邪。若虛人夾濕而病暑者,則以《脾胃論》清暑益氣湯為宜。1、清暑益氣湯《溫熱經緯》組成:西洋參、石斛、麥冬、黃連、竹葉、荷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 功用:清暑...
將上藥浸入清水中,水位高出藥品約2厘米,浸泡半小時。微火煎煮約半小時,去滓,空腹溫服。量之多少,臨病斟酌,也可少量頻服。主要功效 王氏清暑益氣湯 方源 《溫熱經緯》卷四 組成 西洋參 [5g]石斛15g]麥冬 [9g] 黃連 [3g] 竹葉 [6g] 荷梗 [6g] 知母 [6g] 甘草 [3g] 粳米 [15g] 西瓜翠衣 [...
1、治療暑濕表證,或濕溫初起,濕溫並重,發熱倦怠,胸悶不舒:可與黃苓、滑石、茵陳等同用。(《溫熱經緯》)2、治濕濁中阻所致的脘腹痞悶,少食作嘔,神疲體倦等症:常與半夏、丁香等同用。(《和劑局方》)用法用量 3~l0g。禁 忌 陰虛者禁服。炮製方法 除去殘根和雜質,先抖下葉,篩淨另放;莖...
黃連竹茹橘皮半夏湯,中醫方劑名。出自《溫熱經緯·三時伏氣外感篇》。具有清胃化濕,理氣降逆之功效。主治幼兒脾胃失傷,嘔逆者。組成 黃連、竹茹、橘皮、半夏。用法用量 水煎服。功用 清胃化濕,理氣降逆。主治 幼兒脾胃失傷,嘔逆者。文獻摘要 《增補臨證指南醫案》:“黃連竹茹橘皮半夏湯,黃連、竹茹、橘皮、...
《王孟英醫學全書》是2015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王孟英(公元l808~1868年),浙江錢塘人,清代著名醫家,尤精於溫熱病學。王氏學驗俱豐,著作等身。本全書收集了王氏本人及其整理參注他人的著述凡20種,依次為《溫熱經緯》(5卷)、《隨息居重訂霍亂論》(不分卷)、《隨息居飲食譜》(不...
壁錢幕(壁繭、白蟢窠),為壁錢科動物壁錢的卵囊。基本信息 壁錢幕 (《本草拾遺》)【異名】壁繭(《本草拾遺》),白蟢窠(《海上方》),壁錢窠幕、白蛛窠(《綱目》),壁蟢窠(《外科全生集》),喜兒窠(《溫熱經緯》),壁錢繭(《陸川本草》),壁蠶繭(《藥材學》)。藥材來源 動物形態詳條。【採集】秋季...
本全書收集了王氏本人及其整理參注他人的著述凡20種,依次為《溫熱經緯》(5卷)、《隨息居重訂霍亂論》(不分卷)、《隨息居飲食譜》(不分卷)、《王氏醫案》(2卷)、《王氏醫案續編》(8卷)、《王氏醫案三編》(3卷)、《歸硯錄》(4卷)、《乘桴醫影》(不分卷)、《潛齋簡效方(附醫話)》(...
蘇葉黃連湯是一個中藥方劑,主治濕熱症,嘔惡不止;亦治妊娠惡阻。【組成】川連0.9~1.2克 蘇葉0.6~0.9克 【用法】煎湯服。【功用】清熱化濕,和胃止嘔。各家論述 《溫熱經緯》:肺胃不和,最易致嘔,蓋胃熱移肺,肺不受邪,還歸於胃,必用川連以清濕熱,蘇葉以通肺胃。投之立愈者,以肺胃之...
方出《溫熱經緯·薛生白濕熱病篇》,名見《濕溫時疫治療法》方出《溫熱經緯·薛生白濕熱病篇》,名見《濕溫時疫治療法》組成 人參、麥冬、石斛、木瓜、生甘草、生谷芽、蓮子。主治 濕熱證,曾開泄下奪,惡候皆平,獨神思不清,倦語不思食,溺數,唇齒乾,胃氣不輸,肺氣不布,元神大虧。附註 《濕溫時疫...
清·薛生白:此濕熱已解,余邪蒙蔽清陽,胃氣不舒,宜用輕清之品,以宣上焦陽氣,若投味重之劑,是與病情不相涉矣(《溫熱經緯》)。清·王孟英:或問濕熱盛時,疫氣流行,當服何藥?預為消弭。余謂葉訥人《醫案存真》,載其高祖天士先生案云:天氣鬱勃泛潮,常以枇杷葉拭去毛,淨鍋炒香,泡湯飲之,...
妊娠中暑,病名。見邊繼孝校刊《竹林女科證治》。多因妊娠期正值夏令,孕婦體弱或通風不好等,致孕婦為暑熱之邪中。症見發熱口渴,自汗悶亂,昏憒倦怠,胎動不安,甚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治宜清暑安胎,方用香薷飲。口乾渴者加麥冬、黃芩、花粉、五味子、梔子。或用清暑益氣湯(《溫熱經緯》)。昏倒者可刺...
2、治時行溫病,發斑發瘮,舌絳紫暗者,常與生地、紫草、黃芩同用,如神犀丹(《溫熱經緯》);若用治丹毒、痄腮、大頭瘟疫,頭面紅腫,咽喉不利者,常配伍玄參、連翹、牛蒡子等,如普濟消毒飲(《東垣試效方》)。用法用量 煎服,9-15g。禁忌 體虛而無實火熱毒者忌服,脾胃虛寒者慎用。不良反應 有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