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百年風雲(1876-1978)》是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溫州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
基本介紹
- ISBN:9787503445743
- 作者:溫州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
- 出版社:中國文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5月
- 頁數:595
- 定價:480.00
內容簡介
1876年,溫州被闢為商埠;1877年,溫州設立海關;1885年,陳虬等人創辦新式中醫學堂——利濟學堂;1888年,孫衣言興建玉海樓…… 30多萬字,200多個歷史事件,1400餘幅老照片與資料圖片——翻開這本歷時兩年編寫完成的《溫州百年風雲(1876-1978)》,一幅波瀾壯闊的近現代溫州畫卷便鮮活地重現在眼前。 百年中梳理出兩百個主題 一百年,在歷史長河裡只是短暫一瞬。然而從1876年《中英煙臺條約》簽訂開始,至上世紀八十年代這風雲變幻的百年,對於溫州來說,無疑有著特殊的意義。《煙臺條約》的簽訂,推動中國進入近代半殖民地社會。它對溫州的社會性質、經濟結構同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是溫州城發展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從此,溫州的大門被打開了,古老的溫州,瞬間在近代化的歷史洪流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編寫這本書,實際上是對溫州近現代歷史進行搶救性的挖掘。...(展開全部) 1876年,溫州被闢為商埠;1877年,溫州設立海關;1885年,陳虬等人創辦新式中醫學堂——利濟學堂;1888年,孫衣言興建玉海樓…… 30多萬字,200多個歷史事件,1400餘幅老照片與資料圖片——翻開這本歷時兩年編寫完成的《溫州百年風雲(1876-1978)》,一幅波瀾壯闊的近現代溫州畫卷便鮮活地重現在眼前。 百年中梳理出兩百個主題 一百年,在歷史長河裡只是短暫一瞬。然而從1876年《中英煙臺條約》簽訂開始,至上世紀八十年代這風雲變幻的百年,對於溫州來說,無疑有著特殊的意義。《煙臺條約》的簽訂,推動中國進入近代半殖民地社會。它對溫州的社會性質、經濟結構同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是溫州城發展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從此,溫州的大門被打開了,古老的溫州,瞬間在近代化的歷史洪流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編寫這本書,實際上是對溫州近現代歷史進行搶救性的挖掘。”《溫州百年風雲(1876-1978)》(下簡稱《百年》)一書副主編黃瑞庚如是說。2012年,溫州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提出系統地編寫溫州百年歷史的構想,並為此召開討論會議,成立編委會,由黃瑞庚擔任副主編對此書進行策劃統籌。 在此後的一年多時間裡,黃瑞庚與編委會成員進進出出我市及外地博物館、檔案館、圖書館,尋找線索,查閱史料,尋找採訪名人後代,拜訪多位文史專家,最終與市政協文史委專家共同敲定了200個主題。 “這200個主題的篩選,首先是在溫州這片熱土上發生的、對溫州經濟社會產生深遠影響的事件或者同事件有關的人”,黃瑞庚說,“其次,則是按照編年體的順序,以清末、民國、新中國這三個歷史時期為節點,從《煙臺條約》簽訂溫州對外開放、辛亥革命溫州光復、新文化的傳播、共產黨成立、抗擊日本侵略、溫州解放政權建立、文化大革命這幾個重要階段中梳理出200個主題。” 《百年》一書主編、市政協文史委主任胡俠認為,這本書對溫州百年歷史中的重要人物、重點事件進行了系統的整理與挖掘,是迄今為止最為全面系統地反映溫州近現代社會百年發展歷程的書籍,填補了地方史上的研究空白。 百多人的心血凝聚成書 57位文字作者,116點陣圖片提供者——書末記錄了如此龐大的編寫人員群體。黃瑞庚介紹,這57位文字作者中,既有文史專家,又有事件的親歷者,還有當事人家屬,正是他們的全力協助,才使這部書稿順利完成。 資深報人金輝共執筆了五個歷史事件。他坦言,這些歷史事件中的人物多數是他在媒體當記者時採訪過的,對人物的生平、事跡等有比較深入的了解,寫起來得心應手:“繆天瑞老先生是我採訪過的年事最高的溫州學人,我至今還能憶起2006年跟他在北京見面的場景,當時的他面容慈祥,精神矍鑠……” 《百年》的一大亮點,還在於116人提供的1400多張老照片與資料圖片,實屬珍貴。“除了從那些常規渠道比如圖書館、檔案館等保存的書刊資料、市場上流通的新書舊書中搜尋,這些照片中有很多是當事人家屬提供的”,黃瑞庚說,比如,在1906年的“溫商抱團——成立商會”這一章中,溫州商務分會第二任總理呂渭英的肖像照就是其曾孫輩呂人翊、呂人壩、呂人宗等人提供的。 “我們家最近正在編一本族譜,親戚們都把代代相傳的老照片翻出來,匯集到我這兒。”呂人翊說。 這一章中呂渭英與清朝官員的合影,也是呂家後人從美國某大學圖書館翻拍而來的。“大概是五六年前吧,一位親戚將這張翻拍的照片交由我在北京工作的妹妹保管,後來又轉交到我手中。” 呂人翊說,有關呂渭英的檔案在溫州市圖書館也有收藏,再加上整個家族的日常積累,為《百年》一書的出版提供了很多素材。“去年我姑婆去世,她的女兒多次從甘肅寄來大量照片,被收錄於‘浙南學界的爝火——溫州中學的誕生’這一篇章里,尤其那張溫州中學童子軍第一〇四團第六中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