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溫州市地方良種,栽培歷史悠久。溫州白銀豆屬小菜豆中的一個品種。植株蔓生,分枝性強。莖方形、綠色,節間長7~20厘米,先端無卷鬚。
[特徵特性] 植株蔓生,分枝性強。莖方形、綠色,節間長7~20厘米,先端無卷鬚。葉為三出複葉,小葉卵圓形,先端略尖,長5~10厘米。花冠小,旗瓣淡綠色,翼瓣淡黃白色,龍骨瓣淡綠色。第一穗花序可結4~8莢。莢果鐮刀形,嫩莢綠色,老熟莢暗黃色,橫斷面扁橢圓形,莢長5~10厘米,寬約2厘米,先端喙短而上翹,莢殼羊皮紙膜發達,背腹縫線纖維多,質地堅硬,每莢含籽2~4粒。乾籽白色,表面光滑,近腎形,以嫩、老籽供食用,可炒食,做羹湯,營養價值高。據測定,含蛋白質21.6%,脂肪2.5%,澱粉51.5%,可溶性糖1.5%,14種胺基酸14.3%,維生素C12.0毫克/百克,以及大量的磷、鉀、鐵、鈣、鎂、鋅等礦物質營養。喜溫,怕熱,怕濕,氣溫超過32℃易落花落莢,田間積水易引起根腐病,不抗病毒病。
[栽培要點] 浙南地區一般3月中旬播種育苗,4月上中旬移栽,行穴距130厘米×40~50厘米,每穴2株,每畝1000~1300穴。伸蔓後要及時搭架引蔓,宜搭單行直立架,架材長2.2米以上,莖蔓過架頂後要及時打頂,避免浪費養分,促進下部分枝結莢。6月中下旬開始採收豆粒飽滿的嫩莢,至初霜來監時採收結束。7月下旬視植株生長情況割去中上部莖蔓,以促進下部抽發新枝,使結莢集中,並提高產量。適當追施氮肥,增施磷鉀肥和有機肥。注意排水,及時防治蚜蟲、豆野螟、紅蜘蛛、根腐病和病毒病。
[適宜範圍] 長江以南各地均可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