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北村志

溝北村志

《溝北村志》是溝北村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溝北村志
  • 作者:溝北村志編纂委員會
  • 出版社:山西出版傳媒集團、三晉出版社(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 類別:地方志
  • 編纂人員:申文惠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溝北村志》出版在即,可喜可賀。過去有一統志、省志、府志、州志、縣誌而今鄉鎮志、村志相繼問世,真所謂“國泰百業興 盛世修史志”了。

作品目錄

封面
溝北村志
《溝北村志》編纂委員會成員
圖片
清·光緒《潞城縣誌》載溝北村在東鄉諸村的位置
溝北村在潞城市的位置
民國23年(1934),山西省商會在奉天省鐵嶺縣山西會館全體會員合影
民國34年(1945),新郎申福林、新娘關慎謙結婚照,後排左五申富龍系申福林小爸,主婚人。
民國37年(1948),申慶玉與王雅琴結婚照
民國時期,溝北村申富龍(右二)在哈爾濱開設義盛合商鋪,與侄子申福林(右一)及夥計合影
溝北村闖關東第五代傳人申虎橋,20世紀50年代全家人在哈爾濱合影
1988年,長鋼副總經理申錦洛在年終總結表彰會上講話
1993年春,申錦洛回村與鄉親們共商發展大計
申文惠在《搜杜府》中飾賈勇
申文惠在《司馬莊》中飾張永
申三翠在《紅燈記》中飾鐵梅,申文惠飾鳩山
20世紀60年代,溝北村國中畢業生申岐明(又名申明眼,前排左七)畢業照
20世紀60年代,溝北村國中畢業生申風林(後排左三)在平順中學畢業留念
申田,澳大利亞留學生
解放後,溝北村第一個國中畢業生,申雙富(又名申文惠)畢業證書
申義勇,獲農學學士學位
申志鵬,獲法學學士學位
吳春娥老人(93歲)
1979年,溝北村出席潞城縣第五次婦女代表大會代表陳富苗(三排右二)、申改英(三排右一)
道光元年(1821),潞城縣知縣陳星珠贈申榮的牌匾
道光二十三年(1844),潞城縣正堂賜太學生申有恭的牌匾
溝北村財糧申金龍珍藏的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潞城縣下達給該村的公文
300年樹齡的古槐樹,樹高28米,樹幹直徑0.8米
圪羅窯頂350餘年的老棗樹
當年修廟時所用過的瓦窯
建村初,申丕臣修建的老井
清代民宅
清代民宅
溝北村新民宅
1992年修建的村委辦公樓
1981年修建的幸福池
溝北村榮譽牌匾、錦旗
溝北村歷年榮譽證書
申朝見退伍證書
申國林立功喜報
申朝見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紀念章
申朝見參加淮海戰役紀念章
申文波立功喜報
申江波立功喜報
申錦清獲山西省勞動模範獎狀
申錦清獲山西省勞動模範獎狀
申錦清獲全國商業勞動模範獎狀
申青泉獲三等功證書
申江波獲優秀士兵獎章
申青泉獲三等功獎章
《溝北村志》編纂委員會召開編修村志籌備會議
《溝北村志》編纂委員會召開編修村志籌備會議
老縣長郭棟材(左二)關心《溝北村志》編纂工作
《溝北村志》編纂委員會召開編修村志籌備會議
《溝北村志》編纂人員合影
祝福家鄉
修志始末
凡例
目錄
概述
第一章 地理環境
第一節 位置境域與歷史沿革
一 位置境域
二 歷史沿革
第二節 村名溯源
第三節 地質地貌
一 地質
二 地貌
第四節 土壤植被
一 土壤
二 植被
第五節 河流泉水
一 河流
二 泉水
第六節 氣候特點
一 日照
二 氣溫
三 降水量
四 降雪量
五 無霜期
六 風向風速
七 物候
第七節 自然資源
一 土地資源
二 植物資源
四 礦藏資源
第八節 自然災害
一 旱災
二 洪澇
三 風災
四 雹災
五 霜凍
六 蟲害
第二章 家族人口
第一節 家族變遷
一 始祖溯源
二 宗系傳承
三 顯赫家族
第二節 人口總量
一 在村人口
二 在外人口
第三節 人口構成
一 年齡構成
二 性別構成
三 文化構成
四 職業構成
第四節 人口生育
一 自然生育
二 計畫生育
第五節 婚姻家庭
一 婚姻
二 家庭
第六節 姓氏譜牒
一 姓氏
二 譜牒
三 家規
第三章 村莊建設
第一節 整體布局
第二節 公共建築
第三節 住宅建設
第四節 道路交通
第五節 電力設施
第四章 經濟綜述
第一節 體制演變
一 小農經濟
二 土地改革
三 互助合作
六 人民公社
第二節 收益分配
一 收益
二 分配
第三節 村民生活
一 新中國建立前的村民生活
二 新中國建立後的村民生活
第五章 農業
第一節 種植品種
第二節 耕作制度
一 耕作技術
二 科學種田
三 合理施肥
四 田間管理
第三節 糧食產量
第四節 農具變更
第五節 農田 水利
一 農田建設
二 水利建設
第六章 養殖業
第一節 畜禽養殖
一 大牲畜
二 養羊
三 養豬
四 養雞
五 養兔
第二節 飼草飼料
一 飼草
二 飼料
第七章 林果業
第一節 用材林木
第二節 經濟果林
第八章 工副業
第一節 西府創業
第二節 村辦企業
一 糧食加工廠
二 副業隊
三 木業社
四 運輸隊
五 縫紉社
第三節 個體工藝
一 草帽辮
二 鞝鞋
第九章 商業金融
第一節 旅外經商
一 闖關東
二 下北京
三 到綏遠
四 在潞城
第二節 代銷商店
第三節 個體商店
第四節 金融
一 信用站
二 流通貨幣
第十章 黨政要略
第一節 黨組織建設
第二節 村政建設
第三節 群團組織
一 農民組織
二 青年組織
三 婦女組織
第四節 民兵組織
第五節 參軍參戰
第十一章 文化集錦
第一節 教育
一 古代教育
二 國小教育
三 成人教育
第二節 戲劇
第三節 社火
第四節 廣播影視
一 廣播
二 電影
三 電視
四 電腦
第五節 書法
第十二章 衛生體育
第一節 衛生
一 醫療衛生
二 預防保健
三 環境衛生
第二節 體育
第十三章 文物古蹟
第一節 名勝古建
一 文昌閣
二 禹王廟
三 關帝廟
四 老井
五 廳房院
六 奶奶堂
七 花牆墳
八 馬台上
第二節 歷代文書
一 舊賬簿
二 舊文書
第十四章 風俗民情
第一節 民情民性
一 勤奮淳樸
二 耕讀傳家
三 助人為樂
四 相尊互愛
第二節 傳統節日
一 春節
二 元宵節
三 添倉節
四 龍神節
五 清明節
六 端午節
七 六月六
八 中元節
九 中秋節
十 寒衣節
十一 冬至節
十二 臘八節
十三 祭灶
第三節 婚姻習俗
一 說媒
二 見面
三 相家
四 下財
五 登記
六 擇日
七 裝箱
八 典禮
九 鬧洞房
十 回面
十一 叫九
十二 送閨女
第四節 喪葬習俗
一 送亡靈
二 入殮
三 停喪
四 祭祖
五 殯葬
六 服三
七 砸孝
八 百日
九 周年
十 選新墳
第五節 喜慶習俗
一 慶壽
二 賀生子
三 圓羊(圓鎖)
四 暖房
第六節 稱謂習俗
一 年齡稱謂
二 親屬稱謂
第七節 服飾演變
第八節 良風美德
一 勤勞節儉
二 孝親敬老
三 尊師重教
四 和諧團結
第九節 民風習俗
一 綽號文化
二 敬神文化
三 語言忌諱
四 行為忌諱
第十節 諺語歌謠
一 諺語
二 歌謠
第十五章 人物選萃
第一節 已故村民傳略
一 明清時代人物
二 近現代人物
第二節 村民簡歷
一 在村人員
二 在外工作人員
大事記
溝北之最
雜記附錄
著作權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