溏

溏,拼音táng,部首是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溏
  • 拼音:táng
  • 注音: ㄊㄤˊ
  • 部首:氵
基本釋義,古籍解釋,

基本釋義

ㄊㄤˊ
基本信息
部首:氵 部外筆畫:10 總筆畫:13
五筆86:IYVK 五筆98:IOVK 倉頡:EILR 鄭碼:VTXJ
四角號碼:30165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6E8F
基本字義
1. 泥漿。
2. 不凝結、半流動的:~便。~心兒。
3. 水池。
詳細字義 〈名〉
形聲。從水,唐聲。本義:水池。
同本義。後作“塘” [pool]。如:溏濼(池塘湖泊)。
詞性變化〈形〉
未凝固的,像糊狀的 [semiliquid]。如:溏便溏心蛋;溏瀉(輕度腹瀉)。
常用詞組
1. 溏便
tángbiàn[semiliquid (unformed) stool] 中醫學名詞,指較稀的大便。
2. 溏心
tángxīn[egg with a soft yolk] 醃過或煮過的蛋的黃沒有凝固,呈糊狀。
這個雞蛋是溏心的。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𠀤徒郎切,音唐。《博雅》滒溏,淖也。一曰池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