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湛若水為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的明代心學的一個流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湛學
- 創始人:湛若水
背景介紹,萬事萬物莫非心,隨處體認天理,湛學的傳播,
背景介紹
湛學產生於明代中期,因湛若水而得名。若水是陳獻章的得意門生,繼承並發揮了陳氏江門心學關於“天地我立,萬化我出,宇宙在我”的思想。但在形成自己思想體系的過程中,若水又吸收了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使湛學明顯地偏向程朱。因此從總體上看,湛學是王守仁姚江心學的盟友,在向朱子學的進攻中,與王並肩作戰;但是在一些重要問題上,雙方又有重大分歧。
萬事萬物莫非心
若水有時以氣解釋世界,認為宇宙不過是一氣之所為,氣構成了天地萬物,陰陽之氣運行之中正處即是道,氣生物的中正處是性,氣的虛靈知覺即是心。有時又用心解釋世界,認為心即氣,氣即心,心包萬物,心貫萬物。他在《心性圖說》中以一大圓表示心,其中有連通的三個小圓,也表示心,但又分別代表性、情、萬事萬物天地。大圓說明“心無所不包”,小圓表示“心無所不貫”。實際上在他看來,心與氣是一回事,充滿天下的氣也是心。
隨處體認天理
若水認為,為學功夫主要是立志,煎銷習心和體認天理,其中最重要的是“隨處體認天理”。天理即儒家倫理道德規範,“體認天理而雲隨處,則動靜、心事皆盡之矣”。天理雖為人心所固有,但它不是知覺,而是“所知覺之理”,即知覺的對象,因此不能如王守仁那樣將天理當做現成的東西從心中發揮出來,相反地,要把它看做現實知覺中本不存在的東西,而從內心、從事物上體認出來。在這個問題上,他一方面與陳獻章有分歧,不同意陳的“靜中養出端倪”,專門主靜的方法,而主張在事上磨練。另一方面也與王守仁有分歧,不同意王的致良知之學,認為守仁以天地萬物為外是把心看小了。其實守仁的心也是無所不包無所不貫的,只是在他看來天理與知覺本來是一回事,其間沒有能知所知的分別,這便是良知。心之本體,只要不被私慾、習氣蒙蔽,而把它“致”到事事物物上去就是修習功夫,無須將天理看做外在的東西而去體認。
湛學的傳播
若水為官日久,所到之處皆主講席,弟子遍天下。“時天下言學者,不歸王守仁,則歸湛若水”(《明史》本傳)。但王學和朱子學這兩極勢力強大,理論上都穩定,若水之學介於二者之間,受到兩方面的夾擊和影響。又加上若水的弟子們不能堅守師說,四位著名弟子中呂懷主張變化氣質,何遷倡言知止,唐樞主張求真心,都出入王湛兩家之間,提不出新的觀點。最受湛若水器重的洪垣也是在王湛之間進行調停,互救其失的。這樣,湛學很快便失去傳人,漸漸融入王學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