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贛革命紀念館

湘鄂贛革命紀念館

湘鄂贛革命紀念館位於萬載縣陽樂大道322號,是一家宣傳展示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湘鄂贛革命根據地創建、鞏固與發展歷史的專題館。籌建於1960年,館址原設仙源鄉月山下中共湘鄂贛省委舊址內, 1968年受“文化大革命”的衝擊被迫關閉。1983年萬載縣恢復湘鄂贛革命紀念館,同時成立萬載縣博物館,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1985年10月,新建的湘鄂贛革命紀念館在萬載縣城落成並重新開館,老紅軍幹部、原江西省委書記江渭清同志應邀題寫了館名。

湘鄂贛革命紀念館人員編制數10人,館內共建有陳列展廳、辦公樓、文物庫房等設施。陳列展廳占地面積700餘平方米,設“湘鄂贛革命鬥爭史陳列”和“萬載籍部分老紅軍將士革命業績陳列”兩大基本陳列,共展出實物200多件。其中“湘鄂贛革命鬥爭史陳列”在2014年改陳後被評為全省博物館陳列展覽“十大精品”陳列。館內文物庫房占地200餘平方米,共收藏革命及歷史文物2000餘件。

2008年,湘鄂贛革命紀念館開始實行免費開放,年接待觀眾 12萬餘人次,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家國防教育基地、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現場教學點、國家三級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湘鄂贛革命紀念館
  • 地理位置:萬載縣陽樂大道322號
  • 景點級別:國家三級博物館
  • 門票價格:免費
  • 成立時間:1961年
  • 淡季開放時間:8:30~11:30,15:00~17:00
  • 旺季開放時間:8:30~11:30,14:30~17:30
簡介,發展歷程,場館,基本陳列,珍貴藏品,章程,其他信息,

簡介

江西宜春萬載縣湘鄂贛革命紀念館位於縣城陽樂大道中段。該館成立於1961年,1962年5月在萬載仙源中共湘鄂贛省委舊址進行原狀陳列。1968年受“文化大革命”衝擊停止開放,機構癱瘓。1983年3月,湘鄂贛革命紀念館得到恢復,同時成立萬載縣博物館,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

發展歷程

1950年
萬載縣文化館開始文物的徵集和收藏工作。清理了明代左布政易節墓。
1952年
11月27日,萬載縣人民政府向江西省人民政府呈報(52)民優字第026號《關於修建革命烈士紀念館的幾點意見》。
1953年
3月15日,萬載縣革命烈士紀念館興建竣工。
1957年
4月2日,新疆軍區軍事法院院長、少將羅章參觀了萬載縣革命烈士紀念館。
1959年
11月30日,江西省人民委員會秘字第569號檔案公布“中共湘鄂贛省委舊址——萬載仙源月山下王家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舊址——萬載仙源橋頭王家大屋”為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60年
冬季,成立湘鄂贛革命紀念館籌備委員會,館址設在原中共湘鄂贛省委舊址——萬載仙源月山下王家屋。
1961年
12月10日,江西《文物工作資料》第三期刊登了《萬載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一文,作者郭遠謂。
1962年
5月1日,湘鄂贛革命紀念館進行預展,省、地主管部門和縣委、縣人委及縣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觀了預展。
1963年
7月,湘鄂贛革命紀念館進行版面修改。9月1日,湘鄂贛革命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
1968年
2月,湘鄂贛革命紀念館受“文化大革命”衝擊停止開放。
1969年
毛澤東同志舊居——萬載縣城“文昌閣”修復整理陳列。
1974年
4月,萬載縣革命烈士紀念館開始修改陳列版面,進行內部重修。
1975年
4月5日,萬載縣革命烈士紀念館重新對外開放。
1977年
3月10日,中共萬載縣委宣傳毛主席革命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關於修復毛主席在黃茅革命舊居有關問題的座談會”。與會者有縣委書記鄭德伍,縣革委會副主任溫宗廉和領導小組成員高明生及黃茅公社黨委負責人黃火生等。
10月15日,“毛主席偉大革命活動黃茅陳列室”竣工典禮。前來祝賀的有: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中共宜春地委、宜春軍分區、江西人民出版社、中共湖南省瀏陽縣委、中共江西省銅鼓、新余、宜春縣委、中共瀏陽縣文市區委、中共宜春慈化公社黨委的代表和原毛主席的警衛員吳潔清及萬載縣級黨、政、軍領導,全縣各公社、縣直各機關單位的負責人近三百人。
1978年
2月24日,中共萬載縣委發出[萬發(1978)19號]《關於毛主席偉大革命活動黃茅陳列室》定為縣直單位的通知。
1979年
8月,黃茅陳列室抽調王松州、楊金媛、劉小婉參加中共宜春地委宣傳部組織的宜春地區文物資料徵集辦公室,歷時半年。為恢復湘鄂贛紀念館徵集歷史資集300餘份,數十萬字。
8月10日——10月6日,中共萬載縣委宣傳部組織人員在全縣進行革命文物普查,查實了毛澤東、朱德等舊居4處;萬載、萬銅豐、萬宜上縣委等舊址120多處;株木、茵菓等戰場遺址10處;赤色標語10條;收集文物45件。
10月1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副院長、中將張翼翔參觀萬載革命烈士紀念館。
10月22日,南京軍區政委、中將杜平參觀萬載革命烈士紀念館。
10月25日,南京軍區政委、中將杜平參觀黃茅陳列室。
1980年
4月,黃茅陳列室抽調彭克明赴九江參加江西省文物普查試點學習班,為期40天。
4月27日,中共萬載縣委發出萬發(1980)43號《關於成立復修湘鄂贛省委、省蘇舊址領導小組的通知》。領導小組組長袁步梧、副組長高明生、潘福生。下設辦公室,主任余康生,副主任王松州。
7月1日,舉行復修湘鄂贛省委、省蘇舊址竣工典禮,參加典禮的有:省、地文化部門負責人和中共萬載縣委常委、縣有關部門負責人及仙源公社幹部、師生代表約200人。
夏,修改黃茅陳列室宣傳版面。
1981年
4月18日,江西省文化廳向萬載縣下發[贛文物字(1981)10號]《關於維修舊房作文物陳列室的復函》。
4月23日,萬載縣文教局向中共萬載縣委呈報[萬文教字(1981)第25號]《關於修建湘鄂贛陳列館的請示報告》。
6月6日,萬載縣人民政府向江西省文化廳呈報[萬府發(1981)97號]《關於修建湘鄂贛文物廳的報告》。
9月,黃茅陳列室抽調湯成光參加宜春地區文化局在宜豐舉辦的文物普查試點學習班,為期1月。
1982年
春,萬載縣人民政府發出[萬府發(1982)7號]《關於成立萬載縣文物普查領導小組的通知》。
4月,萬載縣文教局抽調劉建生、熊秉泉、黃英豪、熊浩、陳美英參加宜春地區文化局在清江舉辦的文物普查骨幹學習班,為期半月。
4月,中共萬載縣委副書記鄧布仁、縣文教局副局長余康生和黃茅陳列室主任王松州赴京向國家文物管理局匯報恢復湘鄂贛革命紀念館籌備工作等情況。
4月,萬載縣文物普查隊對全縣歷史文物進行了普查,為期九月,發現考證古文化遺址115處,其中商代遺址3處,西周遺址110處,東周遺址2處。
5月26日,萬載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張菊華、縣政府辦公室主任段旭等專程前往羅城盧洲組織清理一東漢殘墓。
6月26日,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等幾套班子成員,聽取了王松州有關籌建湘鄂贛革命紀念館的匯報,決定了建館地睛,並進行了實地觀察。
9月16日,黃茅陳列室委派劉哲明赴南昌參加全省文物保管員培訓班,為期一個月。
10月,湘鄂贛革命紀念館陳列廳破土動工。
11月,《江西歷史文物》第四期刊登“萬載徐家垴遺址”,彭適凡、劉詩中、劉建生撰稿。
1983年
3月31日,中共萬載縣委下發[萬發(1983)31號]《關於恢復湘鄂贛革命紀念館,成立萬載縣博物館的通知》。
5月,江西省文化廳刻印《萬載縣文物志》初稿120本,發至全省有關縣市。
7月9日,山洪暴發,沖塌中共湘鄂贛省委舊址一部份。
7月13日,江西省文化廳編髮了《萬載縣文物志》編寫試點工作的情況匯報》。
8月25日,萬載縣文教局向江西省文化廳呈報[萬文教字(1983)47號]《關於請求撥款搶救修復湘鄂贛省委等革命舊址的緊急報告》。
10月,江西省文化廳將《萬載縣文物志編寫試點工作的情況匯報》和《萬載縣文物志》初稿刻印本,一併在貴州全國《文物志》編寫工作會上進行交流。
10月12日,萬載縣人民政府發出[萬發(1983)123號]《關於公布全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
10月28日,萬載縣人民政府[萬政通字(1983)第6號]頒發《萬載縣人民政府布告》,一併公布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6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
11月18日,中共萬載縣委、萬載縣人民政府在縣政府招待所召開了以貫徹國家《文物保護法》為中心內容的全縣文物工作會議。參加會議的有各公社(鎮、場)負責人、文物保護單位管理員等共140餘人。縣委宣傳部部長陳述逸主持會議,湘鄂贛革命紀念館館長王松州作了題為《搞好文物工作,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的發言,副縣長張菊華作了總結。會上對文物保護單位管理員頒發了聘請書,並表彰獎勵了文物工作先進集體4個和先進個人5名。
11月19日,萬載縣副縣長張菊華主持在縣電影公司縣文物普查領導小組會,著重討論了《萬載縣文物志》的修改和物管理文等有關問題。
12月,宜春地區行署文化廣播電視局在高安縣召開了“全區文物工作表彰會”。萬載縣文物普查隊榮獲“文物普查先進集體獎”,邱貴興、陳寶媛、黃英豪、王煉、王景仁、陳美英、董華通榮獲“先進個人獎”。
9月《江西歷史文物》第三期刊登《萬載曾家灣東漢墓葬》,劉建生、黃英豪、陳美英撰稿。
1984年
2月,萬載縣文教局副局長張桃林專程赴省文化廳匯報搶修湘鄂贛省委等革命舊址的經費不足困難。當即,省文化廳簽呈中央國家文物管理局,得到了中央的重視、支持。
4月25日——28日,宜春地區文化局《文物志》編輯凡例會在萬載召開。
6月,國家文物局《文物通訊》第三期刊登了省文普辦編寫的“《萬載縣文物志》編寫試點工作情況和需要加強的幾個問題”一文。
6月15日,萬載縣博物館代表在井岡山全省文物工作會議上,作了“我們是怎樣編寫《萬載縣文物志》”為題的發言。
8月23日,中共萬載縣委發出[萬發(1984)61號]《關於成立湘鄂贛革命紀念館展覽籌備領導小組的通知》。領導小組組長陳述逸,副組長黃德彬、汪治斌、陳鑫生,下設辦公室,主任單賢伍,副主任王松州。
8月31日,萬載縣副縣長陳述逸主持召開了湘鄂贛革命紀念館展覽籌備領導小組會,討論了展覽籌備計畫有關事宜。
10月1日,萬載縣博物館歷史文物陳列開放。
10月9日,萬載縣副縣長陳述逸主持召開了湘鄂贛革命紀念館展覽籌備領導小組會,討論制定了展覽籌備計畫實施方案,決定抽調人員組織兩個小組:一組到湘鄂贛邊區重點縣、市徵集文物資料;一組由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黃德彬帶領赴廣西、雲南、四川等省幾個革命根據地學習考察。
12月,《宜春地區史志資料》第一期刊登《湘鄂贛邊區“三·一八”暴動》、《株木橋大戰》、《萬宜上縣革命鬥爭史略》,王松州撰稿。
《江西歷史文物》第1期刊登了《萬載縣出土西周甬鐘》,劉建生、黃英豪、王煉撰稿。
1985年
8月,《贛中史志通訊》刑登《湘鄂贛邊境特委“九二”擴大會議的綜述》,王松州撰稿。
8月15日,江西省文化廳發出[贛文財字(1985)44號]《關於維修湘鄂贛省蘇等舊址的通知》。
10月1日,《江西革命文物》刊登《湘鄂贛省第三次工農兵代表大會的考證》,王松州撰稿。
10月18日,湘鄂贛革命紀念館開館典禮。應邀前來參加典禮的有:北京、上海、福建、廣東、廣西、四川、遼寧、湖南、江西、湖北等10個省(市)、26個縣(市)曾在湘鄂贛邊區戰鬥過的老同志;中共宜春地委、江西省文化廳和有關縣、市黨政負責人共185人。並接到了老紅軍杜平、張翼翔及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等單位的賀信25封,賀電2件。中國革命博物館等17個單位贈送了賀禮。
11月1日,黃英豪赴長沙參加全國革命紀念館幹部培訓班,為期50天。
1986年
6月,江西省社會科學院情報所內刊刊登《關於湘鄂贛省第二次工農兵代表大會的幾個問題》,王松州撰稿。
8月,黃英豪參加首屆江西省博物館學會,並當選為學會理事。
11月,《宜春師專》學報刊登《關於紅五軍決定上井岡山的時間和地點問題的考證》,王松州撰稿。
12月17日,《萬載縣文物志》經宜春地區文化局審查批覆定稿付印。
12月,《江西歷史文物》第二期刊登《萬載縣商周遺址的調查》,黃英豪、劉建生撰稿。
12月,開始修復整理“中共湘鄂贛省委《紅旗》報社”舊址。
12月,《江西歷史文物》第二期刊登《萬載出土明代銘文磚》,黃英豪、陳美英撰稿。
1988年
4月6日經江西省文化廳文物處審定,萬載縣湘鄂贛革命紀念館收藏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省蘇維埃執行委員會印章”、“湘鄂贛省工農銀行紙幣銀洋壹圓”“《工農兵》第一期”等三件藏品,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1989年
7月,歷時七年數易其稿的《萬載縣文物志》於出版。該志記錄了萬載縣上下三千多年遺存的歷史文物及革命文物,共3篇14章25節192個條目,12萬餘字。首版內部發行1500本。
1991年
4月,縣人民政府撥款1萬元,在縣湘鄂贛革命紀念館內增設“萬載籍部分老紅軍將士革命業績陳列室”,經過2個多月的籌備、製作,於7月1日正式開放。陳列室展出了17位(其中中將軍銜的2名,少將軍銜的3名)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萬載籍老紅軍的簡歷、照片、軼事、手跡、紀念品、戰利品等實物資料,陳列室自開放至1992年底,共接待觀眾25836人。
1996年
4月15日,由本縣湘鄂贛革命紀念館與江西省文化廳革命文化史料徵集工作委員會聯合主編的《湘鄂贛蘇區革命文化史料彙編》(50萬字)正式出版。該書顧問曾險峰(省文化廳副廳長)、主任委員王秀凡(省文化廳副廳長)、主編劉雲(征委會副主任)、副主編黃英豪(湘鄂贛革命紀念館館長),縣湘鄂贛革命紀念館王煉、陳美英、晏揚等均參與了該書的編輯工作。
1997年
9月29日,經縣政府第六十五次常務會研究,同意在本年度的城市建設費中支出1%作為文物保護費,列入財政預算,解決了文物保護單位的維修費用。至年底止,全縣28處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除少數局部倒塌、破損嚴重外,大部分保存完好。為發揮革命文物的宣傳教育作用,紀念館全年共接待參觀民眾3.1萬人次。利用文物資料,組織製作了一期反映湘鄂贛首腦機關在萬載小源進行革命活動的文字、照片展版,進京參加國家文物局舉辦的“全國革命根據地史料展”。這次展覽由於內容豐富、史料翔實,受到首都觀眾好評。
2001年
5月5日,中央電視台記者到湘鄂贛革命紀念館拍攝反映“五·一”期間,觀眾踴躍參觀博物館、紀念館,講解員堅守工作崗位的綜合新聞,並於當晚在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中播出。
上半年,停工3年的湘鄂贛革命紀念館文物庫房經過半年多的建設完善,全面竣工。該庫房由國家投資20萬元,總面積300餘平方米,鐵門窗。8月,庫房和展廳內安裝報警探頭,直接與公安110聯網。
12月,湘鄂贛革命紀念館被江西省委宣傳部命名為江西省第二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04年
4月,湘鄂贛革命紀念館被宜春學院兩課部(馬列教育部和德育教育部)定為“兩課教學社會實踐基地”。2日,在該館舉行了掛牌儀式。
4月,湘鄂贛革命紀念館組織人員開展了全縣第三次文物普查。普查項目:一是對館藏文物重新清查登賬,等級文物建檔、建卡;二是對已公布和未公布的野外革命、歷史文物和古文化村落等進行普查。普查工作為時半年,10月份全部結束。
4月,湘鄂贛革命紀念館的478件館藏文物由宜春市文化局組織文物鑑定小組鑑定為三級文物。
2007年
9月10日上午11時,曾經在萬載這塊紅色土地上戰鬥過的老紅軍滕代遠、朱良才、羅章、王輝南的後代滕久明、朱筱秋、羅時智、王岩等在宜春市軍分區司令員郭耀輝、副市長溫建斌、萬載縣委書記陳曉平等領導陪同下,參觀了湘鄂贛革命紀念館。
12月2日,中央電視台國防軍事頻道、北京新四軍研究會等單位聯合舉辦的“情系建軍路——慶祝建軍80周年湘鄂贛邊區行”大型革命精神宣傳教育活動走進萬載。
2008年
9月17日省文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曉慶在縣文化局局長周細輝、副局長高榮生的陪同下來到湘鄂贛革命紀念館參觀。
2009年
7月15日,南開大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在湘鄂贛革命紀念館隆重舉行。
2010年
前後歷經4年的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基本結束,12月9日上午,由縣文化局、縣湘鄂贛革命紀念館主辦的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成果展在黨政大樓大廳首展。全面展現了萬載縣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豐碩成果。
2011年
1月20日下午,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現場教學點授牌儀式在湘鄂贛革命紀念館舉行。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副院長張友南,教學科研部主任賀文贊,中共萬載縣委副書記聶洪生等領導出席授牌儀式,萬載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鬍梅金主持儀式。
2012年
9月15日,第十二個全民國防教育日前夕,國家國防教育辦公室向社會公布了第二批80個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萬載縣湘鄂贛革命紀念館名列其中。
2013年
5月17日,投入150多萬元,歷時近兩年的紀念館陳展提升改造工程全面竣工,並在17日這天舉行了盛大的開展儀式。
5月,經國家文物局對我館全面綜合考核評定,核定公布我館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2014年
8月13日,我館“湘鄂贛革命根據地鬥爭史”陳列被評為全省博物館“十大精品”陳列。

場館

全館占地面積1880餘平方米。展廳主體建築為四合院仿古磚混結構,建築面積580平方米。內設有兩個陳列:“湘鄂贛革命鬥爭史”基本陳列分3個部分介紹湘鄂贛革命根據地形成和發展的鬥爭史。陳列200餘件革命文物,真實地再現了毛澤東朱德彭德懷滕代遠、黃火略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率領湘鄂贛邊區人民出生入死、浴血奮戰的戰鬥歷程。1991年增設的“萬載籍老紅軍將士革命業績陳列”介紹了17位萬載籍老紅軍的革命生涯。館內還建有文物庫房、辦公樓等配套設施,收藏革命、歷史文物數千件。
2001年,該館被命名為江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基本陳列


  《湘鄂贛革命根據地鬥爭史陳列》
湘鄂贛革命紀念館
全面介紹湘鄂贛革命根據地形成、發展的鬥爭歷史,展現湘鄂贛蘇區人民創建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的戰鬥歷程。陳列共分五部分:一、風雷動 湘鄂贛星火燎原;二、旌旗奮 根據地蓬勃發展;三、炮聲隆 反“圍剿浴血奮戰”;四、夜深沉 游擊戰艱難歲月;五、匯洪流 驅日寇禦敵救亡。
《萬載籍部分老紅軍將士革命業績陳列》
主要收展杜平、王宗槐、劉惠農等17位萬載籍老紅軍的生平事跡及各時期不同文物。

珍貴藏品


  湘鄂贛省蘇維埃執行委員會印章
銀質,圓形,直徑10厘米,由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統一製作頒發。
湘鄂贛革命紀念館
《工農兵》報
石印版,1929年湘鄂贛邊特委出版發行,為《工農兵》報創刊號。
戰鬥報 
石印版,1933年發行,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機關報。
湘鄂贛省工農兵銀行紙幣
各時期湘鄂贛省工農兵銀行發行的紙幣。

章程

湘鄂贛革命紀念館(萬載縣博物館)章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名稱:湘鄂贛革命紀念館(萬載縣博物館)。
第二條:紀念館(博物館)的法定地址為:中國江西省萬載縣陽樂大道322號。
第三條:湘鄂贛革命紀念館的法定代表人為紀念館館長。
第四條:湘鄂贛革命紀念館是由地方財政全額撥款的公益文化事業單位,屬國有博物館,是以研究教育和欣賞為目的、收藏、保護、研究、展示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的見證物,向公眾開放的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機構。
第五條:湘鄂贛革命紀念館的宗旨是以人為本,為民服務。其使命是通過收藏、保護,研究豐富的館藏文物和湘鄂贛革命鬥爭史及萬載縣悠久的歷史文化,向大眾傳播科學考古和文物知識,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促進萬載縣文化遺產保護和文博事業的發展。
第六條:本章程的生效之日起,即成為規範紀念館(博物館)的組織與行為,紀念館(博物館)與公眾之間權利義務關係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檔案。
第二章機構
第七條:湘鄂贛革命紀念館的上級主管單位為萬載縣文化局和新聞出版局,紀念館(博物館)領導班子成員由上級主管單位考核任命。
第八條:湘鄂贛革命紀念館下設辦公室、安全保衛股、陳列保管股。
第九條:湘鄂贛紀念館的日常工作由館長辦公會決定,本館制定有《湘鄂贛革命紀念館辦公會議議事規則》。館長辦公會議根據紀念館宗旨,制定紀念館發展規劃、工作計畫和課題設定。制定經費預算、監督經費使用。
第三章藏品管理
第十條:湘鄂贛革命紀念館通過徵集、採集、購買、交換、接受捐贈和調撥等方式取得藏品,藏品應在30個工作日內列入藏品總帳,紀念館建立的藏品總帳、分類帳及每件藏品的檔案報上級文物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一條:湘鄂贛革命紀念館依法對藏品按照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確定等級,並接受上級文物主管部對珍貴藏品進行覆核。
第十二條:湘鄂贛革命紀念館具備保障藏品安全的設備和設施,對於珍貴藏品和其他易損易壞的藏品,紀念館設立專庫和專櫃並由專人負責保管。
第十三條:湘鄂贛紀念館的法定代表人,對藏品安全承擔責任,紀念館的法定代表人離任時,應當辦理藏品稱交手續。
第十四條:不夠收藏標準的,或因腐蝕損毀等原因無法修復且無繼續保存價值的藏品,經紀念館委託的專家委員會評估認定後,向省級文物主管部門申請退出館藏。
退出館藏的申請材料,內容應包括擬不再收藏的藏品名稱、數量和退出館藏的原因,並附有關藏品檔案複製件。
第十五條:退出館藏申請由上級文物主管部門組織專家委員會進行審議,如專家委員會審議不同意,終止退出館藏程式。
第四章資產管理
第十六條:湘鄂贛革命紀念館的經費必須用於章程規定的業務範圍和事業的發展,紀念館依照國家現行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財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建立財務、會議制度。
第十七條:湘鄂贛革命紀念館保證會計資料真實、準確、完整,接受政府財政部門的監督,接受上級主管單位指定的審計機構的年度審計。
第五章章程修改程式
第十八條:本章程經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並經上級主管單位批准。
第十九條:紀念館根據需要可以修改章程,修改章程必須經過職工代表大會同意並報上級主管單位批准後生效。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條:因不可抗拒的因素造成紀念館工作終止,紀念館所有財物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歸國家所有。
第二十一條:本章程的解釋權屬本紀念館。
第二十二條:本章程自二O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生效。

其他信息

地 址:江西省萬載縣陽樂大道322號
交通線路:1、2、3、5、6、7、8路公車
開放時間:淡季8:30~11:30,15:00~17:00
旺季8:30~11:30,14:30~17:30
閉 館 日:星期日
郵 編:33610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