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神州聖地,古郡零陵。地扼楚粵通衢,壤接逶迤五嶺。舜歌南風,德明千載;柳論封建,旗張民本[1]。元結作大唐中興,宋迪繪瀟湘八景[2]。敦頤濂溪之水,濫觴宋明理學,藏真懷素之書,開啟翰墨新風。人文於斯,雲蒸霞蔚。
瀟湘秀美,莫過西山鐘靈;登臨遠望,滿目繚白縈青。近觀而心凝神釋,久坐則萬化合冥。山之南麓,古樟蔥鬱,新篁滴翠;水之西岸,樓台亭榭,飛檐競俏。紅牆碧瓦,屋宇井然。丹桂樹下,書聲琅琅;愛蓮湖畔,笙歌悠揚[3]。欲問學府何名?此乃湖南科技學院是也[4]。
科院,上續瀟湘文脈,下傳文明薪火。傳道解惑,豁蒙心扉。倡德才兼備,求自強不息。人文研究,和同存異;科技探索,真理獨尊。學子以科院為榮,科院因學子而名,相得益彰,交相輝映。
溯源憶昔,國運時艱;倭寇侵我,民憤難言。有志士振臂高呼:民族欲要崛起,教育必當先行。尋覓濂溪故里,草創省立七師。寒來暑往,風雨兼程,歷時十年有二,培育弟子百千。為圖發展,北遷零陵。擇址於永州城外,建樓於瀟水之濱。黃鶯啼柳,晨迎朝陽旭日[5];漁舟唱晚,暮送西山落暉。隔江眺望,零陵古郡盡收眼底;緣徑漫步,柳子文章不離須臾。
年值弱冠,風潮乍起,文爭武鬥,教育殃遭。視名師如棄履,牛棚改造;嘆生徒多失教,顛倒是非。荊軻刺孔,禮法全拋。薪火不傳兮,校門冷落;良知匱乏兮,道義煙消。時至一九七一,開班培訓,偃武倡文。分院成立,師生雀躍。
越明年,望歸雁。恢復高考舊制,創設擇賢新徑。春回大地,迎來三湘學子;老九歸隊,重彰師道精神。士子云集,專注格物致知;名師薈萃,通力傳道育人。風雨無阻兮百舸競渡,上下求索兮萬眾攀登。
又過四春,年屆“不惑”。易名師專,建制日臻。獎掖後生,趙老朴初題寫校名;承繼先賢,唐公朝闊籌辦學刊。時逢盛世,文化研究從此勃然興起。
歷屆領導,求賢若渴,廣羅天下才俊;全體園丁,高唱主調,共育社會英賢。科研氣氛漸濃,教改精神日盛。歷盡艱苦,成績斐然;三項創新,四上皇冊[6]。獲教育之大獎,登科技之高台;蒙主席之接見,作典型之發言。名聞遐邇,杏壇聲震。
國運興隆,又逢新紀,升本之夢終成現實;文理相濟,工商並進,強校措施穩步推行。一年而後,學院再度更名,號曰“湖南科院”。學生始超一萬,規模建制翻番。內抓質量,文化與科技並舉;外樹形象,師資比高樓更重;注重創新,教學與產研合一;服務地方,學院與企業雙贏。時至戊子,人事異動,春風春雨恰遇其時;眾望所歸,宏圖壯志催人奮進。
洋洋學海,事在人為,時不我待,惜陰如金。喜看昔日學子,或科海求索,名居院士之列;或樂於舌耕,身晉山長之尊。文壇旗手,業界富賈,政界才俊,不乏其人。
噫吁嚱,創業不易,守業維艱!任重而道遠兮,其志惟篤;傳道而解惑兮,其業貴精。飲西山之朝露,聞瀟水之奔濤。忘春秋之輪替,沉書齋以自豪。燃虞舜之燭火,照南楚之徵程。學術是尊,育人為旨。開智化德,推陳出新。社會之願景,學院之皈依;民族之福祉,教育之重任。偉業哉!把握機遇,揚帆何懼逆風逆水;迎接挑戰,成功全賴同德同心。
詩曰:五嶺祥雲,大唐中興。子厚文章,濂溪神韻。滄桑風雨,杏壇舌耕。培桃育李,一片赤誠。書山辟路,須堅須韌。泱泱科院,彌久彌新。
余,沐科院之甘露,被前輩之恩澤,然學識淺陋,無力繪之以重彩,言辭拙劣,實難獻之以華章。胸臆難抒,語不達意;感慨萬千,賦不成體;東施效顰,寄以我思。
注釋
[1]舜:即虞舜,為五帝之一,歌《南風》,制《韶樂》,以仁政德化生民而成為中國上古之聖君。《史記》曰:“舜,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是為零陵。”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東(今山西永濟縣),故人稱柳河東。唐宋八大家之一,因參與
永貞革新失敗而貶謫永州。柳宗元在永州的十年留下了大量的文學著作,其《永州八記》、《江雪》、《漁翁》、《捕蛇者說》、《封建論》等文章被選進各類教材而廣為流布,尤其是他那“利安元元為務”的民本思想對後人影響甚大。
[2]元結(719-772),唐代文學家,字次山,號漫郎。河南人,天寶進士,廣德至大曆年間任道州刺史。後家居祁陽浯溪,刻《大唐中興頌》於其懸崖之上,成中國摩崖石刻一絕。宋迪繪《瀟湘八景》,其第一景“瀟湘夜雨”所描繪的便是永州瀟湘二水匯合處的圖景。
[3]由學院正門入,前有一湖,名曰“愛蓮湖”。湖廣十畝,水深數尺,清澈見底。湖中有七孔石橋,橋東,睡蓮貼水面,紅鯉戲碧波。橋西,蓮葉田田,清香浮動,蛙鼓陣陣,蟬聲唧唧。橋頭有一巨石,正面刻有“碧水風荷”四個大字,背面為周濂溪《愛蓮說》。院內有一東西向的主幹道,名曰“丹桂路”,路旁全是碗口粗的桂樹,每當中秋來臨,桂花滿枝,香溢十里,蔚為大觀。
[4]2002年春,經教育部批准,零陵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升本為零陵學院,爾後更名為湖南科技學院。溯其歷史沿革,最早為省立第七師範學校,建於1941年,校址在道縣。1953年遷至零陵城西,改名為零陵師範。1971年開辦零陵地區師訓班,1976年11月經湖南省委批准,由師訓班而擴建為湖南師範學院零陵分院,與零陵師範的關係是名雖有二,實為一體。1979年5月,師範分家,遷至城內,原址留給零陵分院。1981年7月零陵分院更名為零陵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5]朝陽旭日, “永州八景”之一,朝陽,指朝陽岩,位於瀟水西岸,毗鄰湖南科技學院,唐代元結刺史道州,途經永州時發現此岩。因其面東,故取名朝陽岩。柳宗元貶謫永州時,時常來此,作《漁翁》、《江雪》、《游朝陽岩二十韻》等。其後,文人墨客題詠之聲不斷,周敦頤、黃堅庭、邢恕、何紹基等,均曾在此摩崖勒石,題詠懷古,留有石刻一百餘方,現為永州城區的一大人文景觀。
[6]學院先後進行了四輪教學改革,相繼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一次、一等獎兩次、二等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