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文化館

湖南省文化館

湖南省文化館,成立於1956年7月,屬於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南省文化館
  • 類別:民眾藝術館
  • 地點:長沙市天心區杉木沖西路69號
湖南省文化館(原湖南省民眾藝術館)成立於1956年7月,隸屬於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是組織指導民眾開展文化活動的公益性事業單位。新館坐落於新湖南省政府旁長沙市天心區生態新城,於2008年投入使用。總投資1.63億元,占地面積50.5畝,建築面積19963.65平方米,與省科技館、省地質博物館與省青少年活動中心形成“三館一中心”文化區域雄企提格局。建有設施設備先進的音樂廳和多功能劇場、數字文化體驗廳、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展示廳、書畫展覽廳、多功能會議室、錄音棚,室外民眾文化活動廣場和健身場所,室內設有舞蹈練功房、音樂教室、排練廳、琴房、報告廳、閱覽休閒室、國學教室等,布局合理,分區清晰,設施齊全,功能完善。館舍典雅大氣,環境整潔優美,充滿了濃郁的文化氣息(整體裝飾工程榮獲“全國裝飾獎”,主體設計獲湖南省建築“芙蓉獎”),已成為新省政府周邊亮麗的、標誌性文化景觀。連續三次被文化部授予“國家一級館”稱號。
作為省級民眾文化事業單位,主要職能是組織與指導全省民眾文化活動,為廣大人民民眾提供音樂、舞蹈、美術、書法、攝影、戲劇、曲藝、文學等藝術門類的培訓、輔導、創作與理論研究,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等工作。現機構設定為:藝術活動部、創作調研部、藝術培訓部、美術書法攝影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辦循嚷公室、數位化部、雜誌社、劇場管理部、財務部、黨群部、辦公室、後勤保障部等12個部門。
湖南省文化館湖南省文化館
藝術門類齊全、人才薈萃,擁有一批在社會頗有聲望的藝術家和藝術人才。省文聯各協會(如舞協、曲協、攝影家協會等),均有我館幹部擔任主席、副虹紋立主席等職務。現有編制81人,在崗職工77人,離退休人員55人。設5個黨支部,中共黨員72人,在崗職工中有中級以上職稱53人,其中高級職稱(含正高7人)21人,碩士研究生10人,博士研究生1人。
多年來,秉持“公益辦館、專業立館、人才興館”的方針,服務民眾,奉獻社會,傳承、弘揚中華民族先進文化,大力推進我省群文事業的繁榮與發展。曾成功舉辦了北京奧運·奧林榆諒屑匹克文化公園“中國故事”祥雲小屋展、澳門·內地(湖南省朵厚白榜)春節習俗展、全國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調演“瀟湘風情·湖南專場”、上海世博會“湖南周”展示展演以及湖南“湘人湘歌”大賽、三湘蒲公英少兒音樂舞蹈大賽、“湖南農民文藝會演”、“歡樂瀟湘”大型民眾文藝匯演活動、“雅韻三湘”高雅藝術普及計畫等全國性以及省內外的大型民眾文化活動。
廣泛組織開展民眾文藝創作和籃催煮想各種文化藝術活動,推動基層民眾文化建設。在開展全省民眾文化演展活動、參加全國及全省性群文賽事、社會輔導、理論研討、調查研究、對外交流、出版發行方面成績斐然,碩果纍纍。尤其是近十年來我們組織的活動在全國性的音樂、美術、曲藝、舞蹈和民間工藝美術博覽比賽中獲得獎項不計其數。組織和參與的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文化部課題和省社科規劃課題均結項,有的項目、課題獲得優秀成果。
積極探索民眾文化發展規律,全力推進免費開放工作,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舉辦各種類型的培訓班,培訓班、創作班、講習班,為社會培養、輸送了大量的優秀文藝人才。充分利用現有場地與設施,在館內開展各種公益演出、展覽、講座、遊藝和免費電影活動,先後提供40多個免費文化服務項目,為社會公眾提供各種藝術享受。創建了“湖南省原創廣場舞”、“聲樂大課堂”、“湘音·鄉韻”、“曲藝進校園”、“文藝送春風·慰問農民工” 文藝演出、“軍歌嘹亮”慰問部隊演出等十餘個廣大民眾喜聞樂見的惠民品牌,滿足了廣大民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全省甚至全國都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力。
全力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建立和完善了四級名錄保護體系,實現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分級保護,迄止2018年,我省已有118個非遺項目列入國家級名錄,324個項目列入省級名錄,有國家級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21人,省級代表性傳承人305人。近年來,我館組織參加文化部在國內多省市乃至海外沙特、中國台灣地區、中國香港地區、中國澳門地區和中國大陸地區等地主辦的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展演30餘次;每年“文化遺產日” 及元宵、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我館均在全省各地組織指導舉辦各種民族民間傳統慶祝活動,大力宣傳和展示了湖南多姿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保護工作成淚阿匪果。
公開出版或內部編印文藝期刊、文藝創作輔導資料、文藝演唱材料十餘種。其中全國公開發行的大型刊物《文藝生活 藝術中國》已辦成國內業內精品月刊,列入了中國知網的核心期刊,入選2017數字閱讀影響力期刊海外排行榜第25名,也是藝術類刊物的第1名。《湖南公共文化》被省新聞出版局評為“湖南省第二屆優秀內刊資料”,同時被湖南省委選為信息來源期刊,成為入選的兩份文化類刊物之一。不斷滿足廣大人民民眾精神文化需求,不斷提升民眾滿意度,讓民眾樂享文化發展成果。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湖南省文化館(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湖南漁鼓”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全力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建立和完善了四級名錄保護體系,實現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分級保護,迄止2018年,我省已有118個非遺項目列入國家級名錄,324個項目列入省級名錄,有國家級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21人,省級代表性傳承人305人。近年來,我館組織參加文化部在國內多省市乃至海外沙特、中國台灣地區、中國香港地區、中國澳門地區和中國大陸地區等地主辦的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展演30餘次;每年“文化遺產日” 及元宵、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我館均在全省各地組織指導舉辦各種民族民間傳統慶祝活動,大力宣傳和展示了湖南多姿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保護工作成果。
公開出版或內部編印文藝期刊、文藝創作輔導資料、文藝演唱材料十餘種。其中全國公開發行的大型刊物《文藝生活 藝術中國》已辦成國內業內精品月刊,列入了中國知網的核心期刊,入選2017數字閱讀影響力期刊海外排行榜第25名,也是藝術類刊物的第1名。《湖南公共文化》被省新聞出版局評為“湖南省第二屆優秀內刊資料”,同時被湖南省委選為信息來源期刊,成為入選的兩份文化類刊物之一。不斷滿足廣大人民民眾精神文化需求,不斷提升民眾滿意度,讓民眾樂享文化發展成果。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湖南省文化館(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湖南漁鼓”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