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省教育工作的總體要求是: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按照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的工作部署,圍繞建設教育強省的總體目標,堅持改革創新,強化科學管理,切實推進各級各類教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著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為實現湖南在中部地區率先崛起做出應有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南省教育廳、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委2010年工作要點
- 類型:政府檔案
- 內容: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等
- 涉及部門:湖南省教育廳、湖南省委教育工委
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推動教育事業優先發展
1、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進一步抓好教育系統學習實踐活動整改落實後續工作,建立完善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長效機制,提升教育系統廣大黨員幹部推動教育科學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化解人民民眾關注的難點問題。探索建立符合教育科學發展要求的政績考核評價機制,切實改變單純以升學率、發展規模和發展速度衡量發展成效和工作業績的觀念,確保教育又好又快發展。
2、完善與落實《湖南省建設教育強省規劃綱要》。按照教育部的部署和要求,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制定相關實施方案。修改完善《湖南省建設教育強省規劃綱要》。指導、督促各地各高校制定完善相關發展規劃。做好全省教育事業“十二五”規劃相關工作。
3、健全教育強省投入保障與監督機制。積極爭取出台“十二五”期間省本級教育經費投入政策。依法督促各級政府按湘發〔2007〕18號和湘政辦發〔2008〕38號檔案規定,落實建設教育強省各項投入政策。完善義務教育免費政策,加大財政對義務教育學校公用經費的保障力度。堅持事權與財權相統一原則,理順教育財務管理體制,落實教育強省投入監督機制,進一步加強對教育投入的預算監督、審計監督和社會監督。研究出台科學合理的高校經費撥款方式。按步驟推進農村義務教育債務化解工作,積極探索普通高中負債和高校債務風險化解辦法。廣泛動員社會力量捐資或投資辦學,鼓勵學校依法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加強對各級各類學校的經費管理,做好教育內審工作,強化經濟責任審計,開展專項經費績效審計試點。
4、推進依法治教、依法治校。配合省人大做好《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辦法》出台前的調研與論證工作,力爭年內頒布實施。建立重大決策程式規則和專家論證機制,定期開展規範性檔案清理工作。貫徹落實《湖南省規範行政裁量權辦法》,完善教育行政執法崗位責任制和評議考核制度。推進依法治校,做好“省依法治校示範學校”經驗總結和推廣工作。加大教育法律法規貫徹實施和執法監督檢查力度,配合省人大做好教育執法檢查工作。落實教育系統“五五”普法規劃。繼續做好行政複議、行政訴訟相關工作。
5、加強和改進教育督導工作。完善教育強縣市區督導評估指標體系和工作方案,啟動對12個教育強縣市區的視導工作。開展對第二輪首批18個縣市區的“兩項督導評估考核”,對首輪“兩項督導評估考核”後整改不力的縣級政府進行跟蹤督查。制定職業教育工作督導評估工作規程,開展對首批18個縣市區的職業教育督導評估工作。以省示範性普通高中和義務教育合格學校為重點,抓好各類學校辦學水平督導評估。建立督學責任區制度,圍繞教育熱點、難點問題開展經常性隨訪督查。繼續開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試點研究,構建基礎教育質量監測評價體系。
6、推進教育系統黨的建設。召開第16次全省高校黨建工作會議,研究部署全面加強高校基層黨建工作。指導與督促各高校制定實施細則,進一步落實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配合省委組織部抓好省屬公辦普通本科院校等省管幹部述職述廉及測評考核工作,做好高校有關幹部的調整配備工作。實施《湖南省高校幹部教育培訓“十一五”工作方案》,做好高校幹部教育培訓工作。加大對高校發展黨員工作的指導與督查力度。開展高校黨建工作評優表彰活動。研究制定新一輪黨建工作評估方案,推動高校進一步提升黨建工作水平。加強民辦高校黨建工作。研究制定《中國小黨建工作考核評價辦法》。
7、加快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制定、落實《關於推進終身教育和學習型社會建設的意見》,研究制定鼓勵與支持學校開展繼續教育的政策措施,發展和改進教育培訓。強化招生與教學管理,推動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發展現代遠程教育。加強終身學習網路和服務平台建設,探索建立學習成果認證和“學分銀行”制度,搭建終身學習“立交橋”。開展終身教育示範區(縣、市)試點。
二、紮實推進素質教育,著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8、加強和改進中國小德育工作。繼續推進中國小校德育整體建設工程,按照“三貼近”原則組織開展公民教育、感恩教育、禮儀教育等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貫穿到各個教學環節、滲透到學生心中。繼續貫徹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推動中職學校構建“系統的、生活的、快樂的、體驗式”德育體系。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和養成教育,重點關注留守兒童、進城農民工隨遷子女、西藏新疆民族班學生、特困戶子女以及殘疾少兒等特殊群體的心理健康成長。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積極開展優秀傳統文化與湖湘地方特色文化進校園、進班級活動。建好、管好與用好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及其它社會實踐基地。啟動親職教育示範縣(市、區)建設。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
9、深入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宣傳和統戰工作力度,實施校園文化建設精品項目,開展年度文明高校評估和國家、省文明單位推薦工作,指導高校開展大學生民族團結教育,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務水平。加強思想政治課教學工作,在推進科學發展觀“三進”基礎上,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隊伍建設和教學科研組織機構建設,推動教學方法改革,強化大學生形勢政策教育。啟動湖南省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提升工程,立項建設和資助一批省級思想政治教育特色項目、省級大學生德育實踐項目和合格心理諮詢室,選拔培養一批特優大學生,依託省級培訓基地加強對高校輔導員的培訓,與省社科辦聯合組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項研究。
10、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堅持把課程改革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突破口,深化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改革,推進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開展課改樣板校建設,建立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課程建設與發展機制。推進教學改革,發揮教育科研在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方面的推動作用。推進國語教學,提高師生使用和書寫規範漢字能力。加強對青少年的科技教育,組織第二屆“湖南省中小學生芙蓉創新獎”評選表彰活動。
11、全面規範中國小辦學行為。確定2010年為“全面規範辦學行為年”,嚴格執行《關於進一步規範普通中國小辦學行為的規定》、《湖南省規範普通中國小辦學行為獎勵與處罰辦法》、《湖南省規範普通中國小辦學行為檢查辦法》等檔案精神,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組建專業檢查隊伍,加大暗訪檢查力度,嚴肅查處違規行為,維護良好辦學秩序。督促省示範性普通高中履行公開承諾,發揮其對實施素質教育的示範與帶動作用。
12、加強學校體育衛生和藝術教育工作。深入開展學生陽光體育運動,開齊開足體育課,確保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抓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監測、分析、上報工作。組織開展省第十一屆中國小體育與健康教育教學評優活動。配合第五次全國國民體質監測,做好6-19周歲青少年學生的抽樣檢測工作。舉辦省第九屆大學生運動會。推進學校體育、衛生和藝術課程建設,開展高校體育工作抽查,促進高校實施公共藝術教育課程計畫,不斷豐富學生課外文體活動的內容和形式,促進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抓好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預防食物中毒事件和甲流等各類傳染病的發生。組織高雅藝術進校園,舉辦全省第三屆大學生藝術展演、高校校園戲劇節、中學生“三獨”比賽等系列活動,組織參加全國第三次中學生藝術展演。深入開展國防教育,推進學生軍訓制度化、規範化。
13、加快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推動中國小“校園網”、“校校通”、“班班通”建設,制定現代教育技術功能室建設與套用規範,發揮現代教育技術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啟動中國小共享資源和市場資源項目建設,組建基礎教育資源研發與建設同盟,推動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共享。繼續推進現代教育技術實驗縣建設,實施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計畫,促進現代教育技術的普及、推廣和套用。以仿真實習實訓為重點,啟動職業教育資源庫建設,構建職業教育優質資源共享平台。以湖南省高校數位化圖書館為依託,建立湖南省普通高校數字教學資源中心,完善數字圖書資源平台、精品課程開放共享平台、特色專業展示交流平台和教學實驗室資源信息平台,推進高校教學資源共享。
三、以農村義務教育為重點,著力提高基礎教育發展水平
14、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召開全省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現場會,進一步完善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政策體系,制訂統籌城鄉教育資源的指導意見,建立城鄉互動和資源共享機制,出台合格學校建設及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先進縣市區獎勵制度。重點建設好列入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的400所合格學校,督查落實備案建設的600所合格學校建設任務。實施國中工程、特殊學校建設、新農村衛生新校園工程等擴大內需項目,加大對薄弱學校改造力度,辦好每一所學校。加快城區義務教育基礎設施建設,逐步解決好城區“大班額”問題。落實“兩為主”政策,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加大城鎮教師支援農村教育力度。做好留守兒童教育工作。
15、推進校舍安全工程建設。進一步完善各類校舍檔案,制訂或修訂校園建設規劃,建立全省校舍安全信息管理系統。根據輕重緩急、突出重點原則,重點做好防災需要並結合布局調整需拆除重建的工作。嚴格遵循基本建設制度,發揮校舍安全工程專家組的作用。統籌各類中國小建設項目和資金,加強工程質量監督檢查,如期如數完成建設任務。
16、推動高中教育穩步發展。穩妥調整普通高中布局,統籌普通高中與中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提升高中階段教育普及程度和辦學水平。加強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建設和管理。加強農村薄弱高中建設,鼓勵與支持省示範性高中對口扶持薄弱高中。積極引導普通高中特色發展,構建普通高中多元化辦學模式。繼續加大對民族高中和民辦普通高中的指導與扶持力度。
17、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和學前教育。完善扶持民族教育發展的政策措施,推進民族教育持續均衡發展。推進特殊學校建設,聯合有關部門制定發展特殊教育的政策檔案並召開全省特殊教育工作會議,做好特殊教育工作。堅持將學前教育發展重點放到農村,狠抓農村鄉鎮中心幼稚園建設,力爭全省學前三年教育毛入園率達到60%左右。建立完善鄉村中心幼稚園建設激勵制度和扶持機制。制訂幼稚園保教常規和規範辦園行為指導意見,提高學前教育保教質量。繼續開展學前三年教育先進縣(市、區)創建活動。進一步強化對民辦幼稚園的規範化管理。
四、強力推進基礎能力建設計畫,切實增強職業教育服務能力
18、加大構建職業教育骨幹體系力度。繼續組織實施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計畫,研究制定職業教育“十二五”省級重點項目建設方案,適時啟動職業教育“十二五”省級重點項目遴選、立項和建設。加強職業教育“十一五”省級重點項目建設及管理,組織開展2007年度立項項目合格驗收。推動市州、縣市區、職業院校加強本級重點項目建設,努力爭取國家職業教育重點建設項目,建立健全國家、省、市、縣、校五級職業教育骨幹體系。
19、推進骨幹示範性中等職業學校和縣級職教中心建設。按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支持每個縣重點辦好1所以上骨幹示範性中等職業學校,以此為依託建設好縣級職教中心,整合縣域內職業教育與培訓資源的要求,制定時間表,在年內督查一次並通報情況。加快中等職業教育專業結構調整步伐,構建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職成教育體系。建設與新農村建設相適應的農村技能性人才培養、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網路。
20、深入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對接我省支柱產業、優勢產業、基礎產業、特色產業、新興產業和園區經濟發展需求,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進一步探索校企深度合作、工學緊密結合的辦學新機制。整合資源,加強管理,深化合作,豐富集團化辦學的內涵。擴大校企合作規模和範圍,提升技能型人才培養質量,為我省產業振興乃至整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實際貢獻。
21、構建職業教育質量監控與保障機制。舉辦2010年度全省職業院校春季和秋季職業技能競賽,調動職業院校加強專業建設、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的積極性。建立健全並組織實施職業院校學生專業基本技能抽檢制度,督促職業院校加強內涵建設,全面提升人才培養水平和質量。組織對全省17所高職學院開展新一輪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完善和落實職業院校專業建設評估制度。
五、堅持內涵式發展,努力提升高等教育競爭實力
22、繼續加強高水平大學和重點學科建設。結合教育部中西部地區高等教育振興計畫,啟動實施以學科建設帶動的省屬高水平大學建設。大力支持有關高校實施“985工程”和“211工程”三期建設工作。加強省級重點學科的建設與管理,完成好“十一五”省級重點學科驗收工作。做好新增“十二五”國家重點學科有關準備工作。
23、實施高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繼續通過項目遴選和資金扶持等方式,大力開展省級質量工程項目建設,引導高校進一步強化教學中心地位,加大教學投入,切實加強教學基本建設。組織與支持高校培育特色與優勢項目,積極申報國家質量工程項目,力爭保持全國先進水平。總結實施普通高校質量工程的經驗,科學論證並規劃新一輪項目建設。指導有關高校做好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
24、改進和加強高校人才培養工作。進一步加強信息服務,發揮招生計畫的巨觀調控作用,推動高校不斷最佳化專業結構,加強專業內涵建設。實施高等教育教改項目計畫,評選表彰省級優秀教學成果,鼓勵高校教師參與教學改革研究。支持有關高校開展師範生頂崗實習試點,參與國家“卓越工程師培養計畫”改革試點,推動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出台高校修訂人才培養方案的指導意見,引導高校緊密聯繫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最佳化課程體系,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加強實驗室和實習基地建設,開展學科競賽活動,實施大學生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性實驗計畫項目,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完善高校課堂教學抽查制度,推動高校開展教師課程教學考核工作,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5、實施研究生教育創新工程。推動省屬高校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試點,加強專業學位研究生等套用型人才培養。支持高校開展研究生學術科研活動,辦好第三屆研究生創新論壇。加強研究生培養創新基地建設,開展第四批湖南省研究生培養創新基地評審和建設工作。加強研究生精品課程建設,抓好學位論文評優、抽檢和研究生培養過程質量評估工作。做好新增博士、碩士、學士學位授予單位和授權學科專業的建設與授權審核工作。
26、提高高校科技創新水平。引導和鼓勵高校申報建設各類國家級創新平台,爭取在高層次創新平台建設上實現新突破。加強對省級創新平台的管理與指導。繼續設定“創新平台開放基金項目”,引導各類創新平台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努力解決一批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急需解決的理論和技術難題。加強對高校科技創新的組織、培育和協調。
27、推進產學研結合創新。召開全省高校產學研經驗交流會,推動高校改革科技資源管理體制,整合科技資源,引導高校進一步增強社會服務意識,提高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自覺性,提高產學研結合水平。加大產學研項目實施力度,提高產學研合作實效。繼續加強產學研結合示範基地建設,培育一批高校產學研結合的亮點項目和品牌基地。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提高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的貢獻率。
六、重點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整體提升教師素質
28、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切實把師德師風建設放在教師隊伍建設的首位,貫徹落實《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廣泛開展師德教育和宣傳活動,弘揚新時期人民教師的高尚師德。完善師德考核辦法,表彰獎勵師德先進集體和個人,引導廣大教師努力成為受學生愛戴、讓人民滿意的教師。結合教師節慶祝活動,積極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氛圍。
29、推進中國小教師隊伍建設。召開全省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工作會議。實施“農村國小教師定向培養專項計畫”, 繼續實施國中起點專科層次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免費定向培養,啟動國中起點本科國小教師免費定向培養工作,繼續擴大本科國小教育免費師範生招生規模。加強中國小(幼稚園)教師、校長培訓和骨幹教師培養,重點實施本周期教師繼續教育、農村義務教育合格學校校長與薄弱學科教師培訓項目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師專項培訓,推進中國小實驗教師實驗技能全員培訓,遴選培養農村中國小骨幹教師。研究制定中國小“名師名校長”建設工程計畫。實施“特崗計畫”,完善農村教師補充機制。做好民族地區中國小校長、幼稚園園長掛職鍛鍊和薄弱學科骨幹教師培訓工作,實施“歆語工程”民族地區英語教師培訓項目。
30、加強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制定出台全省中職專業教師培訓方案及系列配套政策,開發中職專業教師培訓信息化管理平台。參與國家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素質提高計畫。啟動技能緊缺專業教師的省級培訓。加強職業院校專業帶頭人培養和教學團隊建設。抓好中職學校校長、教務科長隊伍建設。
31、推進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遴選新一批“芙蓉學者計畫”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做好服務管理工作。加強高校學科帶頭人和青年骨幹教師培養,選拔一批高校學科帶頭人和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實施普通高校中青年骨幹教師國內訪問學者項目。指導與督促高校進一步加強高校教學基層組織建設,加大業務培訓力度,提高教師特別是中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水平。繼續立項建設省級教學團隊,評選表彰省級教學名師。加強創造性人才隊伍建設,實施“高校科技創新團隊建設計畫”,培養一批科技領軍人才和優秀創新團隊。
七、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切實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32、深化教育管理體制與機制改革。堅持把教育改革作為推進教育科學發展的根本動力,以省部共建長株潭城市群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為契機,加大教育改革創新力度。制定長株潭城市群教育綜合改革實施方案,開展改革試驗,發揮試驗區“先行先試”的示範、帶動和輻射作用。探索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機制,促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研究制訂省屬高校整體辦學水平評估辦法。探索建立現代學校制度,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促進學校自主發展。開展“兩型”校園建設,改進和完善高校後勤保障體系。
33、鼓勵和規範社會力量興辦教育。加強對民辦教育的綜合協調和巨觀管理,落實民辦教育優惠政策和措施,最佳化民辦教育發展的環境。制定各級各類民辦學校設定標準。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民辦職業院校、普通高中、幼稚園爭創省級、國家級示範性學校。建立完善民辦教育監管制度和質量評估體系,督促民辦學校規範招生、依法辦學。規範獨立學院建設與管理。依法加強對民辦學歷教育學校資產使用和財務管理的審計監督工作。
34、全面推進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落實義務教育學校實施崗位績效工資政策,穩妥推進義務教育學校以外的教育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改革。指導各級各類學校和其他教育事業單位做好崗位設定管理工作,開展好以崗位設定管理為主要內容的聘任制改革。研究制定引導教師向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流動的政策,促進教師資源均衡配置。
35、改革和完善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探索建立國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機制。完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制訂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細則,構建新的高中教育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改革高校招生計畫管理制度,加強對高校辦學的巨觀調控和引導。深化高校招生考試內容和形式改革,重點考察學生的素質和能力。深入實施“陽光工程”,加強招考信息公開和環境綜合治理,推進考務管理平台建設,確保高校招生考試安全和公正公平。完善與落實招生考試工作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堅決制止和嚴肅查處違規招生現象和非法招生行為。
36、擴大教育對外交流與合作。繼續加強國家公派出國留學工作。進一步擴大外國留學生、港澳台學生招生規模,打造留學生培養品牌特色專業,提高培養層次和質量。加大與國外及港澳台地區的教育交流力度,大力引進國外境外優質教育資源,提高教育國際化水平。抓好漢語國際推廣工作,切實加強“孔子學院”、“孔子課堂”建設,擴大漢語教師志願者派遣規模。啟動漢語國際推廣傳播與實踐基地建設。承辦好第九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做好外資利用管理工作。加強教育涉外監管,確保教育對外開放規範有序、健康發展。
八、切實保障與改善教育民生,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37、加大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力度。推動和支持民族地區、貧困地區改善小學生營養狀況。實施中等職業學校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免學費政策,加快推進農村中等職業教育免費進程。落實普通高校國家獎學金和助學金制度,推進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建立完善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國家資助政策體系。
38、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爭取有關部門督促落實各項政策措施,最佳化就業創業環境,拓寬就業創業渠道,營造有利於畢業生就業創業的良好社會氛圍。建立健全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加大對畢業生就業創業指導、信息提供與推薦服務力度。推進就業創業指導隊伍建設。加強就業創業教育,進一步擴大畢業生到基層就業與自主創業的規模。開展就業工作“一把手”工程落實情況檢查。設立專項經費和幫扶項目,做好就業困難畢業生的幫扶工作,力爭畢業生離校時初次就業率基本穩定,確保畢業生就業人數持續增加。
39、切實維護教育安全穩定與和諧。大力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加強中國小安全教育,普遍開展安全應急演練。嚴格規範基本建設工作程式,確保校舍質量與安全。加大學校安全防範力度,堅決遏制重大安全事故發生。加強維穩工作前瞻性研判,提高突發公共事件防範與應對能力。完善重大安全穩定事件報告制度,及時排查與化解矛盾糾紛,妥善處置各種事端。加大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力度,深入開展平安校園創建活動。做好民眾來信來訪工作。
40、積極推進教育系統黨風政風行風建設。加強教育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切實規範各級各類學校辦學行為,堅決治理亂辦班、亂招生、亂收費和教輔資料散亂等突出問題。配合抓好糾風專項治理工作,嚴肅查處違紀違法案件。不斷推進廉潔文化進校園活動。加強機關思想作風建設,建設學習型、服務型、效能型機關,提高機關服務水平和政務效率。加快教育電子政務建設,發揮各級教育工會和教職工大會(代表大會)的作用,推進政務公開和校務公開。精簡會議檔案,改進會風文風,規範公務活動安排。加強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理工作,虛心接受社會監督。抓好教育宣傳、人口與計畫生育綜合治理、老幹部管理與服務等各項工作,樹立教育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