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十四五”品牌發展規劃

湖南省“十四五”品牌發展規劃

《湖南省“十四五”品牌發展規劃》是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期間的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湖南,加快湖南品牌發展,按照國家、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的總體部署要求特制定的專項規劃。由湖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於2021年8月17日印發設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南省“十四五”品牌發展規劃
  • 印發時間:2021年8月17日
  • 印發機構:湖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發文字號:湘發改工〔2021〕643號
印發信息,規劃全文,內容解讀,

印發信息

湖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印發《湖南省“十四五”品牌發展規劃》的通知
湘發改工〔2021〕643號
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各直屬機構:
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將《湖南省“十四五”品牌發展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湖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21年8月17日(此件主動公開)

規劃全文

規劃全文湖南省“十四五”品牌發展規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快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期間的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湖南,加快湖南品牌發展,按照國家、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的總體部署要求,特制定本專項規劃。
一、發展環境
(一)主要成效
“十三五”以來,湖南省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品牌發展的決策部署,強化品牌建設,在先進制造、文化創意、生活消費、特色農業、區域發展等領域湧現出一大批優質湖湘品牌,促進了全省經濟社會發展。
1.品牌體系基本健全。產品品牌、企業品牌、產業集群品牌和區域(城市)品牌等多層次品牌體系基本形成。產品品牌迅速發展。“三超三深”為標誌的創新成果和產品享譽世界;起重機、混凝土機械、挖掘機、盾構機、電力機車、城軌列車、中小渦軸發動機、硬質合金、電子產品視窗防護等產品國內外市占率不斷提升,產品品牌日益響亮;文化創意佳作紛呈,品牌節目深入人心;“品牌強農”不斷推進,培育綠色食品、有機食品3295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商標273個,培養湖南名牌產品301個。企業品牌培育加快。進入各類企業和品牌“500強”的湖南企業數量、規模和影響力不斷增長。如品牌聯盟發布的“中國品牌500強”中,湖南品牌從2015年的6個增加到2020年的13個,占比由1.2%提高到2.6%。A股上市公司達121家,孕育了一批知名企業品牌。19家企業入圍2020年中國服務企業500強,數量居中部第一。10家企業被認定為“全國工業品牌培育示範企業”,授牌20家“中華老字號”、164家“湖南老字號”,培育1018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集群品牌開始形成。工程機械、軌道交通、中小航空發動機等產業集群化發展加快,工程機械年營業收入占全國比重、電力機車產量占全球比重均達27%,具備了一定的世界影響力和知名度。“兩山”建設成效顯著,開始成為國內一流的文創產業、科教創新集聚區品牌。培育6個省級區域公用品牌、7個片區公用品牌、30個“一縣一特”公用品牌、5個“國家級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試點”、30個特色小鎮。“湖南茶油”“十八洞村”“安化黑茶”“湖南紅茶”“湘江源蔬菜”“洞庭小龍蝦”“湘西獼猴桃”“湘九味”等公用品牌影響日著。區域形象逐步鮮明。圍繞區域發展平台、歷史文化、資源稟賦、產業特色、城鄉建設等,著力打造區域整體形象,提煉城市形象品牌。魚米之鄉、偉人故里、花炮之鄉、陶瓷之都等傳統形象不斷升華,工程機械之都、世界媒體藝術之都、文創之都、動力之都、幸福城市、網紅城市、世界旅遊目的地、精準扶貧首倡地等新品牌魅力初現,紅色熱土、錦繡瀟湘全域旅遊品牌更具活力。
2.品牌覆蓋不斷拓展。從行業看,品牌的觸角延伸到經濟社會發展和三次產業的眾多領域。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全部97個大類、473箇中類行業中,我省在70多個大類、近200箇中類行業擁有了國內甚至國際知名的各類品牌。商標品牌加快擴展,全省有效註冊商標總數67萬件,馬德里國際商標近1000件,均比2015年增長了2倍。傳統行業品牌不斷細分,戰略性新興產業、社會民生熱點領域品牌不斷成長,電商、網購、新媒體、工業網際網路、網紅打卡等新經濟知名企業迅速崛起,抗擊新冠肺炎防疫物資製造品牌應急而生。農業品牌覆蓋了米、茶、油、蓮、柚、芋等特色優質農產品,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廣泛分布在蔬菜水果、肉禽及製品、水產品、茶葉、中藥材、工藝品、糧油食品等諸多領域。從區域看,14個市州普遍強化了品牌建設,打造了數量不等的特色品牌。從四大片區到中心城市,從縣域發展到園區建設,從特色小鎮到扶貧村寨,到處都閃耀著品牌的光影,成為區域發展的亮點。全省脫貧攻堅重點縣市中,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覆蓋率達到了75%。“湘贛紅”授權24縣市區綠色、生態特色農產品。
3.品牌層次加快提升。品質水平不斷提高。品牌質量水準和技術含量較快提升。“十三五”期間,獲得國家科技獎勵99項,全省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增加到8.14件,PCT專利申請總量達1783件。保有中國質量獎1個,中國質量獎提名獎5個,省長質量獎50個,市州長質量獎103個;獲得國家工業大獎及表彰獎4個,12家企業質量管理典型經驗被認定為“全國質量標桿”;新創魯班獎7項。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智慧型製造加快推進,打造國家級智慧型製造示範企業16家。製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達93.5%,服務品牌積極推行標準質量體系認證。品牌價值邁向高端。品牌作為無形資產的價值作用進一步顯現。在2015—2020年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的“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中,上榜的湘籍企業品牌總價值由1004.3億元上升到2419.1億元,年均增長19.22%,比榜單全部品牌價值年均增長率高1.3個百分點,其中湖南廣播影視集團、三一和中聯重科的品牌價值過500億,位列百強。老字號傳承、創新和推廣進一步加強,在市場中展現新的價值。
4.品牌環境顯著改善。支持政策不斷強化。出台了《關於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實施意見》等系列相關政策,品牌建設成為高質量發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六穩”“六保”和質量強省等工作的重要內容,在金融、科技、人才、財稅、公共服務等方面細化品牌支持措施。法治保障不斷完善。質量監管和標準建設持續加強,市場秩序不斷向好,假冒偽劣得到有效治理,智慧財產權、無形資產保護體系加快健全。品牌意識不斷增長。企業品牌投入力度不斷加大,發展路徑不斷豐富合理,積極參與品牌標準制定,開始注重品牌價值評估和保護。全社會品牌消費比重不斷上升,對國貨、湘品關注熱情持續增長。推廣平台不斷拓展。積極參與和開展“中國品牌日”活動,加大湖湘品牌全方位推介力度。圍繞旅遊文化、高端裝備、計算機、農副產品等特色優勢領域,著力打造一批國內外重要會展平台,強化樹立湖南行業品牌形象。
我省品牌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的同時,也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品牌戰略統籌不足,產業優勢沒有充分轉化為品牌優勢,品牌價值總體偏低,中高端自主品牌不多,區域特色形象不夠鮮明,品牌競爭力不強,企業品牌建設水準不高,品牌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缺乏等。
(二)面臨形勢
進入“十四五”,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複雜變化,對品牌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品牌發展日益緊迫。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多處對品牌提出了明確要求,品牌建設己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是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的重要抓手。未來5—10年,將成為中國品牌發展壯大的關鍵時期。我省實施“三高四新”戰略,明確提出“品牌提升工程”,要求品牌建設在打造“三個高地”中發揮更加重要作用。
——品牌競爭更趨激烈。全球市場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進入動盪變革期,對我國品牌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既要求產品加快向品牌轉變,又要求品牌形象具有靈活多樣的市場適應能力、強大的應變抗壓實力。
——品牌動力不斷強勁。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擴大內需戰略,為品牌發展提供了強大市場支撐。隨著小康生活更加寬裕,市場消費正在從“商品消費”階段進入“品牌消費”階段,個性化、多樣化、高端化、體驗式消費加快增長,對產品服務的品種、品質、品牌提出更強需求。信息技術和數字經濟快速發展,使生產、加工到消費全產業鏈發生革命性變化,為品牌創新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科技自立自強成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研發投入加快增長,創新創業創造力度持續加大,為自主品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新挑戰,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加強規劃引導,加快我省品牌高質量發展。
二、總體思路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期間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品牌發展的決策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自主創新為支撐,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目標,堅定追求卓越,對標國際國內高標準、高水平,推進品牌發展“五大行動”,實施品牌提升工程,不斷最佳化品牌發展環境,完善產品、企業、產業集群、區域形象相結合的多層次品牌發展格局,強化有形、質量、創新、服務和無形五要素品牌標準化建設,全力打造“湘”字號特色鮮明、品質優良、高附加值的品牌形象,全面提升湖南品牌價值和競爭力,加快提高品牌國際化水平,充分發揮品牌對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促進作用。
(二)基本原則
堅持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相結合。遵循品牌經濟發展規律,強化企業主體地位,深度激發市場主體品牌建設活力,充分發揮市場在品牌發展中的決定性作用,堅持把市場效益、客戶滿意、財稅貢獻、社會責任作為品牌的根本衡量標準。持續轉變政府職能,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以新發展理念和“三高四新”為指引,加強戰略規劃引導,完善配套政策,加快誠信體系建設,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為品牌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堅持質量為先與創新驅動相結合。把以人為本、以質取勝作為品牌發展的核心基準,持續提升行業和企業質量管理水平,樹牢安全、健康、高質量的湖湘品牌基本形象。發揮創新在品牌發展中的引領驅動作用,加快推進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產品創新、模式創新和業態創新,不斷增強湖湘品牌綠色低碳、科技智慧型、時尚新穎的高端魅力。
堅持供給適配與行銷管理相結合。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推動產品和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發揮革新性供給引領創造新需求能力,提高品牌吸引力;適應需求變化,推動生產模式、工藝技術和產業組織方式變革,提升品牌滿意度。注重品牌行銷、品牌管理,涵養品牌文化,找準差異化,傳播正能量,發揮價值力,鞏固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忠誠度、持久度,不斷提高市場占有率。積極引導理性消費、科學消費,提升全社會自主品牌意識。
堅持自主發展與開放合作相結合。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國內外競爭力的本土自主品牌,以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強,提高產業鏈供應鏈根植性和自主可控水平,形成穩定的高質量品牌供給能力。著眼國內國際雙循環,積極利用國內外資源和市場,努力打造國際化品牌。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吸引國內外知名品牌本土化發展,形成一批國際國內重要品牌的主要生產基地。
(三)發展目標
到2025年,建立比較完善的品牌培育、發展和保護機制,品牌質量基礎進一步夯實,全社會品牌意識進一步增強,品牌發展環境明顯最佳化,與“三個高地”相適應的產品、企業、集群和區域品牌體系基本形成,品牌規模進一步壯大,品牌競爭力不斷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國內外重要影響力的高價值“湘”字號品牌,品牌經濟貢獻率顯著提高,打造中部地區品牌發展領先區、全國品牌發展重要高地。
——產品品牌。到2025年,具有國際、國內市場較強競爭力和知名度的自主品牌數量顯著增加,力爭年銷售收入100億元以上的品牌產品達到20個以上,年銷售收入10億元以上、細分市場占有率3%以上品牌產品達到150個以上。各類產品、服務、工程質量主要指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企業品牌。到2025年,力爭實現世界500強企業和世界品牌價值500強企業零的突破,市值或年營業收入過千億的品牌企業10家左右,市值或年營業收入過百億的本土自主品牌企業50家以上,細分行業市占率3%以上的本土自主品牌企業100家以上。
——集群和區域品牌。到2025年,打造3個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品牌和10個左右在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產業集群品牌,與特色產業、特色產品推廣和城市建設相結合,形成1-2個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城市或都市圈品牌,10個左右具有較強國內影響力的特色城鎮或縣域經濟品牌。
——品牌價值。中高端品牌加快增長,力爭國內外權威中國品牌500強榜單中,湖南品牌數量和價值總量比重均達到2%以上。品牌國際化水平大幅提高,中高端品牌出口規模增長快於進出口總額增長。全省境內外上市公司數量突破200家,效益水平高於全國平均水平,A股總市值比重力爭穩定在2%以上。獲得國家級科技、質量、工業獎數量高於“十三五”水平。
——品牌服務。著力培育品牌戰略諮詢、智慧財產權運用與保護、創意策劃與設計、教育培訓、質量徵信、形象塑造、行銷推廣、品牌投融資等專業機構,品牌專業服務體系基本健全。
三、主要任務
(一)培育優質產品品牌
1.提高產品品牌自主技術水平。瞄準產業發展前沿,按照有需求、有優勢、市場前景好的原則,促進創新成果產品化和品牌化轉化。利用新技術、新理念加強對新品類和差異化產品研發,培育一批技術獨特、市場衝擊力強的創新產品,形成一批“品類標桿”。針對依賴國外進口的暢銷產品、科技產品,加強可替代品研發生產。鼓勵面向國家重大任務和重大工程,積極研發大國重器和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產品,增強品牌核心競爭力。大力發展智慧型化、數位化產品,開發培育知名公眾號、App。不斷升級工藝技術、最佳化產品功能,打造“匠心”湘品,提升客戶的信任度和忠誠度。
2.增加中高端品牌產品有效供給。促進優勢產業、特色產業核心產品品牌化、規模化。不斷提高裝備和材料可靠性、穩定性、一致性,加快打造一批國內外一流的高端裝備、材料產品品牌。面向健康、時尚、個性、綠色等新需求,深入推進省產消費品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更好適應和引領消費升級需求。加快智慧型產品、低碳產品、“兩型”產品開發,加強產品技術集成和功能創新,形成品牌先發態勢。面向新經濟新消費,鼓勵挖掘網銷爆品。提高原創能力,不斷創作文藝精品;著力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加強世界遺產保護,整合開發精品線路,大力配套發展高價值旅遊商品。以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為主導,加快形成高價值農副產品品牌。引導高端出口產品積極開展內銷,貼牌代工產品向自主品牌轉化。
3.強化湘品特色形象。開展品牌產品與國際先進標準、關鍵指標的質量比對,牢固湘品品質底色,不斷提高產品美譽度。圍繞提高產品的適配力、親和力、吸引力,注重工業設計、產品創意,加強產品品牌核心價值、特色形象的提煉挖掘,把產品的功能性與精神性結合起來,培養品牌氣質。大力促進產品品牌與歷史文化相融合,合理藉助名地、名人、名篇、名物等正能量要素,提高品牌識別度和影響力。
(二)打造知名企業品牌
1.培育若干國內外一流企業。聚焦我省特色優勢產業領域,立足年營業收入千億企業、高市占率百億企業和高市值上市公司,對標國內外一流企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不斷提高創新水平,勇於擔當國家任務,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著力在新產品、新技術、新商業模式和新生態上下功夫,切實增強核心競爭力和盈利能力,推動企業可持續增長。支持企業根植本地、面向國內外合理布局擴張、併購延鏈,逐步建立跨區域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體系,積極融入國際產業分工合作體系,形成若干在全球價值鏈、產業鏈、供應鏈具有較強話語權和競爭力的國際知名企業。
2.打造一批行業知名品牌企業。支持重要行業有一定影響和市場占有率的企業,聚焦主業深耕發展,強化品牌建設,持續加強技術改造和創新力度,搶占行業制高點,完善企業生態,不斷擴大市場份額,提高質量效益,打造一批穩健成長的國內行業十強企業品牌。充分挖掘老字號傳統技藝、文化資源和品牌內涵,傳承老字號工匠精神,完善品牌管理,充分發揮品牌效益,面向新需求實現新發展。積極發掘和培育新興領域獨角獸企業品牌。
3.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品牌。在細分領域中篩選培育一批專注於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質量效益優的“排頭兵”中小企業,圍繞提升產業基礎能力、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和搶占未來產業制高點,堅持創新驅動、市場帶動、上下聯動和持續推動,大力發展瞪羚企業和“小巨人”企業,不斷提高品牌競爭能力,形成一批單項冠軍。 
(三)大力發展區域和集群品牌
1.做強產業集群品牌。結合萬億級、千億級產業發展,培育一批知名度高、美譽度好、競爭力強和附加值高的世界級、國家級特色產業集群品牌。圍繞產業鏈打造品牌鏈,圍繞產業集群形成品牌集群,以產業集群的整體品牌形象提升集群內企業、產品的競爭力、增值力。推動開展整區域、整行業智慧型化改造,打造集群化新形象。積極參加國字號集群品牌建設,藉助中國產業集體品牌形象,提高國際競爭力。
2.做優產業名園名鎮。集聚高端要素資源,著力塑造以世界級品牌園區、特色產業基地為重點的園區品牌。高標準推進“兩山”建設。嶽麓山大學科技城,建設全國“最美大學城、領先科技城、一流創業城”,打造自主創新重要策源地;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著眼“國家創新創意中心”定位,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V谷”。堅持“五好標準”,加快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培育3—5家產出規模、質量效益全國一流的園區品牌。持續培育發展特色產業小鎮,力爭形成10個以上特色產業具有國內外較強競爭力的小鎮品牌。
3.做大區域公用品牌。繼續發揮好“瀟湘”等省域公用品牌作用,圍繞省內分布較廣的特色產業、產品,挖掘培育一批“省域形象+特色產業、產品”全省性公用品牌。各市州以“地名+特產”構建一個全品類、全產業鏈的區域公用品牌,形成區域母品牌與企業子品牌的疊加效應。加強“一縣一特”公用品牌建設,引導提高品牌運用水平和發展規模,發揮品牌增值作用。推動地理標誌品牌高質量發展,強化品質管理,創新運用機制,加大品牌推介,提升品牌價值。
4.強化區域整體形象。突出“三高四新”、“現代化新湖南”總體要求,著力塑造“三個高地”湖南新形象。力推長株潭都市圈新品牌,以一體化建設的新突破,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新興都市圈、全國重要增長極、“三個高地”建設領先區和同城化發展、生態融城示範區。切實發揮好自貿試驗區、湘江新區、長株潭自主創新示範區等國家級區域發展平台作用,創造一批全國一流的可推廣可複製發展經驗,強化區域發展品牌形象。更高水平發揮省會城市功能,展現產業先進、科教發展、文創活躍、網紅消費、幸福宜居等新一線城市吸引力;加快提高動力株洲、智造湘潭影響力;加強衡陽、岳陽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立足“山湖樓文”等自然人文特色,著力打造承接產業轉移領頭雁、長江經濟帶綠色明珠;提高張家界世界一流旅遊目的地水平,打造世界綠谷;推動其他中心城市強化特色形象,注重風貌、挖掘精神、培養品格,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不斷提高軟實力和國內外知名度。加快縣域經濟特色錯位發展,形成一批全國百強縣等縣域品牌。發揚“精準扶貧首倡地”美譽,大力建設美麗鄉村,爭創鄉村振興新品牌。
四、重大行動計畫
(一)品牌強基行動
1.夯實品牌質量基礎。大力實施質量強省戰略,樹立“質量是政治、質量是生命、質量是效益”的鮮明導向,不斷強化社會質量意識,完善質量監管,嚴格湘品的質量要求。落實企業質量主體責任,把質量管理作為品牌建設基本要素,弘揚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鼓勵實施首席質量官等創新制度,推行卓越績效、六西格瑪、精益管理、質量診斷、質量持續改進等國際先進質量管理模式,提高質量線上監測、線上控制和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追溯能力。加快提升重點行業質量水平,最佳化工藝設計,提高關鍵過程控制能力。夯實質量技術基礎,精準開展質量幫扶,組織攻克一批質量共性問題。發揮各類質量獎的引導作用,樹立品牌質量標桿。到2025年,省長質量獎達80個以上,製造業產品、消費品質量合格率比2020年提高1個百分點,生產和服務質量邁向中高端水平。
2.推動標準體系建設。鼓勵支持企業、行業協會、專業機構等主導或參與國際、國家、行業標準制修訂,加快制定地方、團體、企業標準,建設覆蓋全面、先進適用的標準體系,引領品牌建設。加強標準化基礎研究和重要標準攻關,強化生活服務、新興服務標準研製,推動基礎通用和產業共性技術標準最佳化升級。加強與國際高水平規則標準對接,鼓勵優勢企業將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轉化為國際標準、國家標準,推進標準走出去,提升品牌標準競爭力。到2025年,主導或參與制定國際、國家及行業標準達2500項。完善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鼓勵品牌企業自定高於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企業標準,大力推進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完善社會化標準服務,開展標準符合性認定、標準比對、標準驗證等創新工作,為企業實施標準提供技術支撐。加強認證認可體系建設,大力開展質量管理、環境管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等認證、高端品質認證、“兩型”認證,擴大國際互認,提高品牌國際市場信譽。
3.提升計量檢驗檢測能力。大力完善計量、檢驗檢測體系,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實施湖南檢驗檢測特色產業園、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長沙基地等重大項目,搭建公共服務平台,建設一批國家級、省級產業計量測試、檢驗檢測中心、產業技術基礎平台。推進服務機構和人才培育,積極發展高水平計量、檢驗檢測專業服務。鼓勵建立技術聯盟,開展前沿共性和關鍵計量、檢驗檢測技術研究,加快提高信息化、智慧型化水平,不斷提高計量、檢驗檢測的精確度、穩定性,為高端品牌建設提供強有力的基礎服務。
(二)品牌創建行動
1.打造先進制造業品牌高地。把握企業、產業、產業鏈和產業生態四個著力點,全力推進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施先進制造業“八大工程”,推動產業高端化、智慧型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不斷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加快培育集聚一批製造業領域世界級、國家級本土品牌。強化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產業自主創新、疊代升級,牢記“國之大者”,不斷搶占行業發展世界高端,構築產品、企業、集群和區域品牌立體化發展格局,最大限度形成全球品牌競爭力。做大做強中小航空動力、北斗和航天航空部件產業,不斷提高國內外市場競爭力、知名度。加快構築先進材料、信息創新、能源裝備、智慧型終端、新一代半導體、智慧型製造裝備、智慧農機等產業新優勢,培育一批國內外一流高價值品牌。大力發展消費品先進制造,打造全國綠色安全食品示範基地、國內重要的創新藥品和特色醫療器械生產基地、全國一流的特色輕紡名品規模生產聚集地,加快形成一批高端自主品牌。不斷完善汽車零部件生態,吸引中高端汽車名品製造持久落戶湖南。穩健推進制造業優勢產能“走出去”,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園區,擴大品牌國際市場影響力。到2025年,率先在製造業領域培育世界500強企業,年營業收入千億企業6家左右,百億企業50家以上,形成一批產業鏈領航企業,國家製造業單項冠軍和產品50個以上,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0家以上,形成10個左右具有國內外影響力的製造業產業集群。
2.建設現代服務業品牌名省。實施服務業提質增效工程,促進服務業創新升級發展,大力培育“湖湘服務”品牌。加快打造文化強省,堅持守正創新,以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為依託,持續增強廣電、出版、體育、動漫、移動網際網路、新媒體等文化產業“湘軍”影響力,不斷發揚“世界媒體藝術之都”品牌價值。挖掘紅色熱土永久魅力,擦亮錦繡瀟湘全域品牌,紅色、古色、綠色、彩色交相輝映,形成“萬古風情、千載文脈、百年頌歌”“芙蓉國里盡朝暉”鮮明文旅形象,打造好中非經貿博覽會、國際工程機械博覽會等世界級、國家級會展品牌,不斷開發新穎獨特、富有衝擊力的優秀文旅產品,全力提升全球吸引力。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價值鏈高端延伸。發揮嶽麓山大學科技城集聚效應,打造一流科技服務品牌;加強新基建,建設好長沙軟體園,加快培育具有國內外競爭力的軟體開發、信息服務和湖湘智庫品牌;積極發展地方金融、工業設計、法律服務、廣告商務等專業服務品牌;加快長沙機場改擴建,打造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培育城陵磯、霞凝港長江中游國際航運物流中心,建成一批國家物流樞紐,培育一批國內外知名物流品牌。強化“雙一流”高校及學科建設,打造10個左右世界一流、40個左右國內一流的理工農醫學科。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多樣化升級。對接新經濟、新業態,激活商貿流通品牌力,打造國際、國內知名交易中心、消費中心。挖掘湘菜文化,加快湘菜出湘,提高全球影響。加強老字號傳承創新,培育領軍企業,提升品牌價值。加快培育壯大養老康復、專業醫療、社區服務、家政服務等領域知名品牌。到2025年,新增5家中國服務企業500強,形成100個左右全國前列的服務業品牌。
3.創建現代農業品牌基地。以農業功能區劃格局為依託,結合各區域內的農業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市場特點,加快建設成為全國現代農業品牌重要基地。實施種業安全工程,強化湖南良種品牌地位。推進“一縣一特”向“一特一片”集聚,因地制宜發展優勢特色農業,培育一批農業產業集群品牌。強化綠色導向、標準引領和質量安全監管,提升農業品質安全,創建一批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制定農業區域公用品牌、特色農產品品牌升級農業技術規程與地方標準,創建一批知名度高、競爭力強的農業品牌和農業全程、全產業鏈綠色標準化綜合體、示範縣、示範基地。大力開展“兩品一標”農產品認證和登記保護,加強地理標誌產品檢驗檢測,保障品牌產品品質。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一批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打造100家省級標桿龍頭企業,創建15個國家級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區)。支持龍頭企業通過併購重組、交叉持股等方式對區域內同類農產品加工企業進行整合,強化品牌實力。培育稻穀、菜籽油、旱雜糧、米粉、糧機等5個產業聯合體,創建一批知名品牌。建設國家(湖南)優質農產品交易中心,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農業企業集團,創建一批境外農業產業園,認定一批農產品出口示範基地。開展“湖南好糧油”提升行動,構建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業品牌的品牌矩陣,積極拓展品牌價值,全面提升“湘”字號糧油品牌影響力。力爭到2025年,“中國好糧油”上榜品牌30個以上。
(三)品牌創新行動
1.加強技術創新。引導品牌企業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形成自主智慧財產權作為品牌建設的根本途徑,瞄準產業制高點攻克關鍵技術,不斷提高核心技術的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瞄準技術制高點搶占先發優勢,不斷開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發掘獨門絕技,增強品牌持久競爭力。鼓勵品牌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快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航企業,支持創新型中小企業成長為創新重要策源地,品牌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12%以上。加大企業技術改造力度,技改投資年均增長12%以上。鼓勵具備條件的企業針對消費趨勢和特點建設產品設計創新中心,推行平台化、模組化、系列化的產品設計理念,普及數位化、智慧型化、協同化的先進設計技術與工具,提升品牌主動創新能力,提高客戶吸引力和忠誠度。引導企業以需求為導向,樹立“生產一代、試製一代、研發一代、構思一代”的產品疊代理念,鼓勵技術、工藝、性能、品種、外觀等方面差異化競爭,不斷提升品牌價值。創新和完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新機制新模式,著力強化優勢、新興和未來產業及社會治理領域科技成果轉化,鼓勵企業參與新技術新成果套用示範,吸引掌握重大核心技術科研團隊在湘轉化成果、開辦企業,形成良好的科技研發成果產品化、產品品牌化、品牌產業化體系,建設全國重要的科技創新成果品牌孵化中心。
2.推進管理創新。引導品牌企業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採用先進管理方法,加快企業智慧型化、數位化改造,創新管理體系,建立科學、規範的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品牌經營能力,打造企業管理品牌。支持有實力的企業通過戰略重組等方式做大做強,形成一批有品牌、有實力的領軍企業。鼓勵企業積極套用品牌建設、品牌評價的國家標準,強化和規範品牌管理。加強市場定位分析、企業形象設計、品牌人力資源建設、品牌行銷推廣、消費者關係維護、無形資產管理、品牌資產套用,建設優秀特色企業文化,健全全生命周期產品服務體系。推進行業管理創新,大力推進行業信用管理,依託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完善品牌生產、銷售主體信息,實施企業信用更新制度,推動行業發展規範化。引導商業模式創新,大力發展 “網際網路+”,促進制造和服務融合化,積極發展分享經濟,注重大數據資源規範運用,提高品牌影響力。
3.搭建創新平台。構建多層次、多領域、多元化的創新平台網路,整合培育一批國家實驗室、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產業創新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布局建設30個左右國家級標誌性創新平台,推動公共財政投資形成的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為品牌發展提供公共技術支撐。以成果為導向,充分發揮創新平台作用,培育平台品牌。支持品牌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研發機構與專利平台,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強化品牌技術影響力。鼓勵品牌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創辦以市場為導向的新型研發機構,提高品牌創新基礎支撐能力。鼓勵跨區域創新資源協作,支持有條件企業設立海外研發機構,助推品牌國際化。
(四)品牌傳播行動
1.構建品牌傳播體系。依託國家級、省級主流媒體,大力實施“湘”品推廣活動,開闢專題專欄,持續集中推介省內優勢品牌;建設湘品發展論壇,打造“湘”字號品牌推介服務平台。拓寬品牌行銷渠道,多角度、多渠道宣傳推廣“湘”字號品牌。支持企業開展品牌首發、展示、宣介等推廣活動。依託中國品牌日、中非經貿博覽會、中部農博會、金鷹電視藝術節、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世界計算機大會、廣交會、上交會和重點境外展會平台,擴大品牌市場影響力。發揮好國內外湘商協會和駐湘領事館等境外機構的橋樑作用,借力湘商會議活動、國別合作交流圈等平台資源,強化優勢產品推廣宣傳,提升品牌國際國內市場認可度。立足品牌目標消費者特點,通過創意設計,推動品牌故事、品牌理念、品牌元素、產品特色向衍生品過渡,打造湖湘品牌衍生品系列產品線,提升消費者用戶粘性,形成品牌“冬粉效應”。注重機場、商場、停車場等高人流場所,加強品牌展示推廣。開展湘品入超活動,在大型商超開設銷售專櫃、專區和特色館。
2.主動融入國際發展機遇。把握髮展機遇,主動融入“一帶一路”,聚焦沿線國家需求,支持具有競爭力的企業拓展國際市場,開展國際商標註冊和保護,加強品牌海外布局規劃,加快全球拓展。積極對接工程建設企業、製造業龍頭企業通過“工程總包”“分包”“交鑰匙”工程和投資建廠等方式,帶動我省電子信息、裝備製造、先進材料生產企業“走出去”。鞏固擴大港澳台合作交流,增強國際關係和交往經驗,組織開展優勢品牌推介會,實現湖南品牌境外高效傳播。積極參與中國—東協框架合作、中國—中南半島、孟中印緬、中巴等國際經濟走廊建設,搶抓中非合作新機遇,用好中非經貿博覽會、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依託中歐班列、知名展會等載體,策劃開展湖南品牌全球推介活動,推動優勢產品行銷海外。
3.大力推進網際網路傳播。加快企業理念轉變,鼓勵運用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生產和服務方式,立足目標客戶功能需求、情感需求,推出個性化產品。組織開展大數據與品牌智慧行銷活動,引導企業規範發掘數據資源價值,實現與目標客戶高效耦合,建立需求反饋機制,推動“產品驅動”向“服務驅動”轉變。鼓勵開展品牌體驗活動,緊密結合傳統節假日、社會熱點,建立目標客戶情感紐帶,增強本土品牌自信,最佳化品牌傳播效率。不斷創新品牌傳播手段,利用微博、微信和網紅直播等平台,充分發揮其品牌傳播作用,加強企業品牌推廣宣傳。
(五)品牌保護行動
1.加大品牌保護力度。推動建立企業自我保護、行政保護、司法保護三位一體的品牌保護體系。建立反應迅速、統一協調的重點品牌保護工作機制。強化無形資產、品牌資產、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完善相關制度和法律服務體系,嚴厲打擊傍名牌、仿名牌等不法行為,切實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建立維權援助、舉報投訴案件網上受理、案件移送、信息反饋等制度。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中介組織的橋樑紐帶作用,建立健全各種品牌糾紛調解機制。
2.加強品牌誠信建設。以品牌信用信息記錄、共享、發布、套用為主線,以信用制度建設為核心,健全全省品牌信用評價體系。實施信用分級分類管理,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建立黑名單制度,逐步形成激勵守信、懲戒失信的品牌信用監督機制。擴大信用信息套用範圍,在政府採購、獎項評選等領域推廣套用信用信息,實施聯動獎懲。鼓勵中介機構規範開展企業信用評價,發布企業信用報告,提高社會信用意識。注重加強完善網際網路數據管理,強化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增強消費信心。
3.加快品牌文化營造。開展針對企業家、員工等各層次培訓,增強品牌意識,讓重視品牌、使用品牌、保護品牌的觀念深入人心。注重企業品牌建設總體規劃,強化品牌文化內涵提煉,讓品牌符號、形象及其內涵,融入到企業每個單元、每個環節。引導企業將“工匠精神”納入企業文化建設,使“工匠精神”成為企業決策者、經營者和全體員工共同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建立與品牌文化相適應的高素質員工隊伍,發揮好科學家、大國工匠、工藝大師、知名企業家等企業優秀代表的品牌力。加強社會品牌文化建設,弘揚國貨自信,增強湘品自信。加快完善品牌專業服務體系,培育引進發展一批權威的品牌建設、品牌評價、品牌推廣第三方機構。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統籌推進
各地區各部門要統一思想,切實認識加快品牌發展的重要性、緊迫性,落實各項工作任務,力爭儘早取得實效。強化組織領導,省級層面建立品牌發展工作機制,完善統籌協調推進機制,建立品牌發展庫,促進品牌梯次培育,組織開展區域品牌建設。圍繞主要任務和重大行動,加強部門分工協作,形成工作合力。各市州要按照規劃部署,完善品牌發展工作機制,細化政策措施,營造良好環境,加強對產品、企業品牌發展指導,大力推進區域品牌、集群品牌建設,確保各項工作有效開展。
(二)強化政策支持
加快建立以品牌為核心最佳化資源配置的體制機制,不斷完善財政、金融、科技、人才、宣傳等方面品牌發展支持政策。加大財政資金引導力度,吸引社會資本共同設立品牌發展基金,多元投資推動品牌最佳化升級。積極探索品牌運營,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向企業提供以品牌為基礎的商標權、專利權等質押貸款。發揮各類品牌獎項激勵作用,落實營業收入規模增長和市占率提升獎勵、出口激勵、上市激勵、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補助等相關政策,完善湘品政府採購、消費激勵支持措施,推動品牌創新升級。加強品牌相關人才隊伍建設,制定推進重點品牌發展領域領軍人才發展計畫,構建吸引人才的戶籍政策、社會保障政策、教育醫療政策、收入激勵政策、住房購置政策等柔性政策體系。
(三)強化執行監督
健全多層次執行監督機制,壓實落細品牌發展各項任務、專項行動和重點舉措。建立品牌發展工作推進責任清單、問題清單、措施清單制度,定期跟蹤督查工作落實情況,加快形成激勵約束機制。完善開放式評估評價機制,綜合運用第三方評估、社會監督評價等科學評估,探索建立品牌發展評價體系和指標體系,委託專業機構適時開展評估評測,推動規劃實施。

內容解讀

湖南省發改委2021年8月印發《湖南省“十四五”品牌發展規劃》,提出推進品牌發展“五大行動”,全力打造“湘”字號品牌形象,打造中部地區品牌發展領先區、全國品牌發展重要高地。這是湖南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品牌發展決策部署、深入實施“三高四新”戰略,組織編制的具有首創性的發展規劃。
  “十三五”以來,湖南湧現出一大批優質湖湘品牌,如“三超三深”為標誌的創新成果產品品牌、工程機械產業集群品牌、“湘贛紅”等區域公共品牌、“錦繡瀟湘”文旅品牌等,促進了全省經濟社會發展。
  品牌建設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規劃提出,湖南要建立完善的品牌培育、發展和保護機制,品牌質量基礎進一步夯實,與“三個高地”相適應的產品、企業、集群和區域品牌體系基本形成。到2025年,力爭年銷售收入100億元以上的品牌產品達到20個以上,市值或年營業收入過千億的品牌企業10家左右,打造3個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品牌。
  規劃提出,實施“五大行動”,全面提升湖南品牌價值和競爭力。品牌強基行動,夯實品牌質量基礎,推動標準體系建設,提升計量檢驗檢測能力。品牌創建行動,著力打造先進制造業品牌高地,建設現代服務業品牌名省,創建現代農業品牌基地。品牌創新行動,加強技術創新,推進管理創新,搭建創新平台。品牌傳播行動,構建品牌傳播體系,主動融入國際發展機遇,大力推進網際網路傳播。品牌保護行動,加大品牌保護力度,加強品牌誠信建設,加強品牌文化營造,提出注重加強完善網際網路數據管理,強化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倡導“工匠精神”,弘揚國貨自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