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株洲醴陵市

湖南株洲醴陵市

醴陵,湖南省縣級市,隸屬株洲市,位於長株潭城市群東部,湘江支流淥水流域。北接長沙市瀏陽市,西倚株洲市蘆淞區、淥口區,南通株洲市攸縣,東界江西省萍鄉市。總面積2157平方千米,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湖南株洲醴陵市
  • 行政區類別:縣級市
  • 所屬地區:湖南省株洲市
  • 電話區號:0731
  • 郵政區碼:412200
  • 面積:2157平方千米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 著名景點:世界陶瓷藝術城,狀元洲,仙山公園,淥江書院等
  • 火車站:醴陵站、醴陵東站
  • 車牌代碼:湘B
行政,歷史沿革,現代名人,歷史名人,醴陵瓷器,貢獻人物,
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
醴陵,湖南省縣級市,隸屬株洲市,位於長株潭城市群東部,湘江支流淥水流域。北接長沙市瀏陽市,西倚株洲市蘆淞區、淥口區,南通株洲市攸縣,東界江西省萍鄉市。總面積2157平方千米,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醴陵盛產陶瓷、鞭炮煙花,有“瓷城”和“花炮之鄉”的美稱。是舉世聞名的釉下五彩瓷原產地。瓷器是中國獨創的發明之一,至今英文仍把瓷器稱之為“china”。醴陵陶瓷生產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遠在東漢時期,醴陵就有較大規模的作坊,專門從事陶器製作。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醴陵開始燒制粗瓷。清朝末年至民國初年,醴陵瓷業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是全國重點糧食高產地區,長江流域第一個畝產過噸糧的縣(市)。醴陵自然資源豐富,林業用地面積占總面積57%,有樹種396種。其中,屬國家保護的珍貴樹種有水杉、銀杏等13種,樹種以用材林、經濟林為主。1986年,油茶產量居全國第四位,2001年被國家林業局授予“中國油茶之鄉”稱號。非金屬礦有瓷土、耐火土、煤炭、石灰石、螢石、粉石、石材等,金屬礦有金、銀、鉛、鋅、鎢、銻、鈾等。醴陵降水豐富,地表水充沛,境內地表徑流年平16.3億平方米;有淥水、昭陵河、澗江三個水系,大小河溪57條,總長914公里;大中小型水庫169座,大小山塘2.6萬口,發展淡水養殖業有著巨大潛力。
各項社會事業有新的發展,科技工作圍繞“科技興市”發展戰略,抓好了27項各級各類科技計畫項目的申報、編制、實施;獲省科技進步獎2項、“星火計畫”獎1項,申請專利33項,增長57%。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初等教育進一步普及,教育質量得到提高。文化、廣播電視、衛生、體育事業繼續發展。
醴陵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名勝古蹟甚多。李立三、左權、耿飈、宋時輪等老一輩革命家及程潛、陳明仁等愛國將領,著名生物學家湯飛凡和彭道儒等一批有影響的科學家、知名人士都生長在醴陵這塊熱土上;農民瞿永壽被聯合國授予“國際傑出稻農”稱號。境內有風景名勝115處,其中,奇峰15處,洞穴22處,奇石30處,泉井48處。主要古建築有賀家橋的雲岩寺、市郊的清興寺、東門上的文廟、城東的梯雲閣、王坊鄉的平山寺、西山的淥江書院和宋名臣寺、市郊馬背嶺的起元塔、姜灣對岸淥水河畔的財源塔和東堡鄉的袁氏貞節牌坊。豐富的人文景觀,為發展醴陵旅遊事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行政

醴陵現轄白兔潭、李畋、浦口、王仙、溈山、東富、孫家灣、泗汾、沈潭、船灣、明月、嘉樹、茶山、石亭、均楚、板杉、左權、楓林、官莊19個鎮,來龍門、陽三石、仙岳山、國瓷4個街道。市人民政府駐地:仙岳山街道書院社區左權路59號。

歷史沿革

據《古今圖書集成》:東漢析湖南地置醴陵。據《湖南地理志》:以縣北醴泉得名。據《史記》:“漢高后四年,封越以醴陵國為食邑。”以故國名縣。
西漢為臨湘縣地,高后四年(前184)封長沙王劉越為醴陵侯,“醴陵”之名自此始。東漢初置醴陵縣,屬長沙郡。元朝元貞元年升為醴陵州,屬天臨路。明洪武二年(1369)復降為縣,屬長沙府。民國初年屬湘江道,1937年屬第一行政督察區,1949年屬長沙專區,1952年屬湘潭專區,1983年屬株洲市。
1985年5月24日,國務院批准(國函76號)撤銷醴陵縣,設立醴陵市(縣級),以原醴陵縣的行政區域為醴陵市的行政區域。8月15日掛牌成立。
1996年,醴陵市轄5個街道、14個鎮、23個鄉:西山街道、陽三石街道、城東街道、黃泥坳街道、解放路街道、馬戀鎮、大障鎮、王仙鎮、白兔潭鎮、仙霞鎮、均楚鎮、沈潭鎮、泗汾鎮、南橋鎮、賀家橋鎮、浦口鎮、船灣鎮、黃獺嘴鎮、富里鎮、八步橋鄉、大林鄉、王坊鄉、長嶺鄉、石亭鄉、東堡鄉、東富鄉、軍山鄉、孫家灣鄉、梘頭洲鄉、官莊鄉、神福港鄉、黃沙鄉、清水江鄉、嘉樹鄉、轉步鄉、高橋鄉、板杉鄉、新陽鄉、栗山壩鄉、茶山鄉、淥江鄉、楓林市鄉。
2015年,清水江鄉與船灣鎮成建制合併設立船灣鎮。賀家橋鎮與大障鎮成建制合併設立明月鎮。神福港鎮與栗山壩鎮成建制合併設立茶山鎮;新陽鄉與仙霞鎮成建制合併設立左權鎮;楓林市鄉與黃獺嘴鎮成建制合併設立楓林鎮;撤銷富里、南橋2個鎮,設立李畋鎮;撤銷王坊鎮;調整浦口、王仙、東富3個鎮,東堡、板杉2個鄉的部分行政區域和黃泥坳、來龍門、陽三石3個街道部分管轄範圍,並將東堡鄉改設為溈山鎮,黃泥坳街道改設為國瓷街道、西山街道更名為仙岳山街道;板衫、嘉樹、孫家灣、官莊撤鄉設鎮。

現代名人

劉若英,1970年6月1日出生,祖籍湖南株洲醴陵,知名歌手、演員。在家中三個小孩里排行老二,另有一姊及一同父異母的弟弟。劉若英出身軍人世家,其祖父劉詠堯畢業於黃埔軍校一期,陸軍四星上將退役,劉父則是海軍艦長退役。身為張艾嘉、陳昇的首席女弟子,奶茶倍受矚目。在推出《很愛很愛你》、《年華》等熱銷音樂專輯的同時,劉若英以她細膩自然的演技橫掃許多國際影展,《少女小漁》、《夜奔》、《候鳥》使得劉若英揚名影壇。

歷史名人

李立三、左權、耿飈、宋時輪、程潛、陳明仁等愛國將領,著名生物學家湯飛凡和彭道儒等一批有影響的科學家。

醴陵瓷器

株洲醴陵是一座古老而充滿現代氣息的江南城市,享有“瓷城”美譽,是舉世聞名的釉下五彩瓷原產地。瓷器是中 國獨創的發明之一,至今英文仍把瓷器稱之為“china”。醴陵陶瓷生產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遠在東漢時期,醴陵就有較大規模的作坊,專門從事陶器製作。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醴陵開始燒制粗瓷。清朝末年至民國初年,醴陵瓷業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有許多仁人志士和能工巧匠,為醴陵瓷業的發展嘔心瀝血,作出了重大貢獻。1904年,湖南鳳凰人熊希齡(辛亥革命後擔任北洋政府總理)與曾參與“公車上書”的醴陵舉人文俊鐸,本著實業救國的思想赴日本考察。在日本期間,他們發現日本瓷業技術先進,產品精良。第二年回國後,熊希齡在文俊鐸陪同下,前往醴陵的主要粗瓷產地進行調查,找出了醴陵瓷業生產落後的主要原因,同時又看到了醴陵進一步發展瓷業生產的有利條件:消費市場廣闊,瓷土資源豐富,勞動力價格低廉。隨即提出了“立學堂、設公司”等主張,得到了湖南官府的大力支持。當年,湖南官立瓷業學堂在醴陵正式開辦,次年,湖南瓷業製造公司在醴陵成立,熊希齡任公司總經理,文俊鐸任學堂監督。公司聘請日本技師和景德鎮技術工人,引進了當時日本最先進的生產工藝和設備,開啟了醴陵由粗瓷生產到細瓷開發的新紀元。獨具特色的醴陵釉下五彩瓷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研製出來的。  此前,醴陵瓷器用單一的氧化鈷(俗稱土墨)作彩飾原料,手工描繪粗獷花草圖案後,施釉覆蓋,燒成釉下青花瓷。1907年至1908年,湖南瓷業學堂研製出草青、海碧、艷黑、赭色和瑪瑙紅等多種釉下顏料。湖南瓷業製造公司的繪畫名師和瓷業學堂陶畫班的畢業生,經過反覆研製,採用自製釉下色料,運用國畫雙勾分水填色和“三燒制”法,生產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釉下五彩瓷器。釉下五彩瓷器瓷質細膩,畫工精美,清新雅麗,別具一格,釉層下五彩繽紛,呈現出栩栩如生的畫面,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使用價值。它的問世,立即得到業內人士和國內外輿論的極大關注和好評。1909年到1911年,醴陵釉下五彩瓷分別參展武漢勸業會、南洋勸業會和義大利都朗國際賽會,連續獲得金牌獎,醴陵瓷器開始名揚華夏,走向世界。“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就是醴陵瓷在當時贏得的良好評價。  1915年,醴陵瓷器遠涉重洋,參加了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參展的釉下五彩扁豆雙禽瓷瓶和貴州茅台酒同獲最高榮譽,為中國贏回了兩枚金牌獎章。扁豆雙禽瓷瓶是1911年湖南瓷業公司的經典之作。瓶高46.8厘米,撇口直徑20厘米,瓶體潔白如玉,造型宛如鳳尾,線條流暢,其釉面晶瑩潤澤,色彩沉穩典雅,花色構圖生動自然,工藝之精湛,令人嘆為觀止,被國外輿論譽為“東方陶瓷藝術的高峰”。自此,醴陵瓷器舉世聞名,採購客商絡繹不絕,一批私營細瓷製造公司相繼興建,當時的盛況大有與景德鎮並駕齊驅之勢,釉下五彩瓷成為中國陶瓷的廣大特色,世界性的創舉。  釉下五彩瓷在經歷了短短的一、二十年發展期後,二十年代末,受多次戰爭影響,生產開始下滑,醴陵百餘家瓷廠停產,最早生產釉下五彩瓷的湖南瓷業製造公司也於1930年倒閉,釉下五彩瓷生產中斷。  1949年,醴陵和平解放,奄奄一息的醴陵瓷業有如枯木逢春,以後幾年中,醴陵瓷業迅速得到恢復並取得長足發展。1954年,為恢復中斷20多年的釉下彩瓷生產,經過有關部門多次尋訪,找到了原湖南瓷業學堂陶畫班首屆畢業生、釉下彩藝人吳壽祺。此時吳老已年近古稀,正在農村安享晚年。吳老出山後,一面培養釉下彩繪人員,一面改革傳統工藝,將“三燒制”改為兩次燒成,釉下五彩瓷生產在短時間內得到恢復。此後,湖南陶瓷研究所、醴陵瓷器公司藝術瓷廠(群力瓷廠)先後成立,成為專門從事釉下彩裝飾研究和生產的單位。在此期間,醴陵瓷業很快實現了由手工到機械、由柴窯到煤窯的歷史性轉變,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層出不窮,釉下五彩瓷重放異彩,以至獲得“國瓷”美譽。  醴陵的釉下五彩瓷不僅美觀大方,而且具有耐摩擦、耐酸鹼、無鉛毒、永不褪色的優點,屬於真正的綠色環保產品,在國內外久負盛名。上世紀60年代以來,醴陵生產的工藝美術瓷和高檔日用瓷等釉下五彩瓷成為國內外市場的暢銷產品。隨著生產規模不斷擴大,醴陵逐步發展成為全國出口陶瓷主要生產基地之一。  醴陵釉下五彩瓷是新生的陶瓷品種,清末民初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燒造前後不過20餘年,由於生逢亂世,作品覆蓋面不寬,精品罕見,傳世作品不過400餘件。故宮博物館的醴陵釉下五彩瓷僅7件,湖南省博物館收藏的精品也不過17件。醴陵釉下五彩瓷有著獨特的藝術之美。造型富於變化,而趨於活潑。一般的花瓶器型墨守成規,而醴陵釉下五彩瓷卻經常將傳統的器形和其他外來的造型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而且,絕沒有大紅大紫之類的炫目色彩,淡雅之中透出高貴的氣質。具有很大的文化價值、工藝技巧和觀賞性。  一件釉下五彩瓷的製作工藝流程極其繁瑣與複雜,且難度極高。 首先選用上等的優質瓷泥做胚胎,在成型前對瓷泥進行沉澱、濾渣、吸鐵等工序,以保證瓷泥不參雜其他雜質。而真正的成型著需要藝人將瓷體打磨的十分輕薄與平滑,其工序全憑藝人們的手感操作,非具有有十多年的製作經驗方能勝任。 它的彩繪用色顏料來自於釉原料、稀土和有色金屬礦物質,其中一些顏料中還含有黃金等貴重金屬,十分珍貴。由於釉下五彩瓷是直接在毛坯上作畫,讓色料飾於胎釉之上這對畫師技藝要求就非常之高。 燒制前的祭奠窯神更是必不可少的儀式,因為繪製好的瓷體要經過1370℃左右的高溫燒制而成。由於是在高溫下一次燒成,技術上很難把握,仿佛火中取寶一般,成品率不到70%。即便如此目前還只有個別瓷場能夠燒制。 製作成功的釉下五彩瓷花紋透過釉導溢於瓷表,晶瑩潤澤,具有很高的潔白度、透明度和釉面硬度。釉下彩瓷使瓷器上的花紋有著看得見、摸不著、永不褪色,給人一種塵囂滌盡、心曠神怡之感,讓瓷器達到了;薄如紙、白如玉、明如鏡、聲如磬的境界.而且還具有瓷化強度高,釉面玻璃化程度強,無鉛鎘之毒,耐酸鹼,耐磨損,花面永不褪色,經久耐用等特點,能同時滿足人們對於審美和環保健康的雙重要求,收藏和使用價值更高。

貢獻人物

花炮祖師
李畋,隋末唐初人,原名李世宗,避太宗皇帝諱改名李畋。株洲醴陵富里鎮麻石人。唐貞觀年間發明鞭炮,被唐太宗御封“鞭炮祖師”,是萍瀏醴三市鞭炮產業的最初起源。
南宋三名臣
皮龍榮(?~1265),南宋淳佑四年(1244)進士。景定元年(1260)拜端明殿學士,封醴陵伯。後得罪宰相賈似道,貶衡州,在途中自盡。文天祥評價他:“晏殊之學問,楊億之文章,仲淹之聲名,器之之氣節” 。
楊大異,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進士。官至秘閣修撰大中大夫,封醴陵縣開國男;
吳獵(1142~1213),北鄉擂鼓橋人,為湖湘學派巨子。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賜同進士出生,管至敷文閣學士。三人既是醴陵籍理學名家,又是朝廷重臣。同樣不畏權貴,敢於直言陳諫。後人在西山建有宋三公祠,祭祀這三位名臣。
西山四俊傑
寧太一(1883-1913),醴陵東富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先驅,在獄中尚積極參加“南社”活動;
文斐(1872-1943),醴陵東堡人。畢業於東京鐵道學校。回國後,積極維護湖南路權,關心家鄉建設,著有《醴陵瓷業考》;
傅熊湘(1882-1930),醴陵八步橋人,職業報人,1906年加入“南社”,積極為革命鼓與呼;
陳盛芳(1847-1946),白兔潭黃甲人。砌匠。在安源礦務局成功建築20丈高煙窗致富,後回醴陵三次組織捐款修建淥江橋,幾乎破產。四人均為民國時期醴陵才俊,死後歸葬西山。
萍瀏醴起義魁首
馬益福(1865-1905),醴陵均楚瓦子街人,1903年創立回侖山,後被推為閩、贛、湘、鄂四省洪江會領袖。
瞿光汶(1858-1907),醴陵南橋人,醴陵上東鄉哥老會頭目。萍瀏醴起義爆發時,任醴陵東路前軍總統。
李香閣,醴陵神福港流水灘人,萍瀏醴起義爆發時,任醴陵西路軍總統。
七顆閃閃紅將星
耿飆(1909-2000),醴陵黃達嘴人。1948年任第十九兵團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建國後調外交部,先後任駐瑞典等六國使節。1979年任中央軍委秘書長,1981年兼國防部部長。
左權(1905-1942),醴陵新陽人,黃埔一期畢業。後任紅15軍軍長,八路軍副總參謀長。1942年在山西遼縣突圍時殉國。
蔡申熙(1906-1932),醴陵黃沙人,黃埔一期畢業。後任工農紅軍四方面軍副總指揮,紅25軍軍長。是紅軍時期傑出軍事家。
鐘緯劍(1907-1935),醴陵官莊沙田人,黃埔三期畢業,紅軍長征途中任中央軍委縱隊參謀長,是紅軍優秀將領。
楊得志(1911-1994),醴陵西鄉南陽橋人。建國後任第十九兵團司令員。1951年率部參加抗美援朝,先後任志願軍兵團司令、副總司令、總司令。獲朝鮮民主足以共和國一級國旗勳章和一級自由獨立勳章。1955年授上將軍銜。
宋時輪(1907-1991),醴陵楓林市人。建國後任第九兵團司令,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後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副司令兼九兵團司令員。1955年授上將軍銜。
朱克靖(1895-1947),醴陵板杉人。抗戰爆發後,參加新四軍,先後任戰地服務團團長、新四軍聯絡部長、華東民主聯軍政治委員等職。
工運領袖
李立三(1899-1967),醴陵城區福建圍人。中共早期傑出領導人。1923年和劉少奇發動和領導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1926年任全國總工會執行委員,組織部長,在武漢先後組織10萬人參加的反英遊行示威和30萬人參加的反對奉系軍閥遊行示威,表現出卓越的組織才能。1927年任全國總工會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同年任中共臨時中央政治局常委,進入中共領導核心。
湖南和平解放三英雄
程潛(1882-1968),醴陵官莊人。和平起義前任長沙妥靖公署主任兼湖南省主席,起義後任湖南軍政委員會主席、湖南省省長、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等職。
陳明仁(1903-1974),醴陵洪源人。和平起義前任華中“剿總”副總司令兼第一兵團司令官,1949年兼任長沙警備司令。和平起義後,部隊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1兵團,繼任司令官。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獲一級解放勳章。
李明灝(1897-1980),醴陵新陽人。在任重慶警備司令時與八路軍辦事處周恩來接觸,受到蔣介石查處。湖南和平解放過程中,充任共產黨代表和陳明仁進行接觸,起到橋樑作用。
陶瓷中興三功臣
廖仲威,廣東興寧移民,清雍正七年在東堡溈山發現瓷泥後創設瓷廠,開始醴陵近代粗瓷生產。
文俊鐸(1853-1916),醴陵東堡人,光緒十年舉人,參與“公車上書”後轉而投身實業救國。1904年熊希齡考察醴陵粗瓷生產後,協助創辦湖南官立瓷業學堂,1905年創辦湖南瓷業公司。開始醴陵近代細瓷生產,並研製出釉下彩瓷。
吳壽祺(1889-1975),醴陵八步橋人,畢業於湖南省瓷業學堂,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1954年調入湖南陶瓷研究所,挖掘、發展失傳二十年的釉下彩瓷工藝,並生產出釉下扁豆雙禽瓶,獲得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
噸糧三英雄
鄧光晉(1891-1976),醴陵白兔潭人,摸索出水稻浸種煤炭灰催芽法,1952年被評為農業生產勞模,獲農業部“愛國豐產”獎章。
李呈桂(1915年出生),醴陵浦口人,率先實現雙季水稻連作化,實現畝產506公斤,被評為全國水稻豐產勞模。1954年李呈桂當選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瞿永壽(1929年出生),醴陵沈潭人。成功攻克降低水稻空殼率的難關,1972年 參加省農科院組織的省農業勞模水稻高產競賽,獲全省第一名。1984年畝產達到656公斤,1987年參加菲律賓國際水稻研究所建所25周年紀念活動中和袁隆平一道被授予“傑出稻農”的稱號。1989年再次被評為全國勞模。這些農耕精英為醴陵成為長江中下游地區第一個成建制畝產過噸糧的縣級市,被省委、政府授予“畝產噸糧第一縣”稱號立下汗馬功勞。
十大行業英才
湯飛凡(1897-1958),醴陵神福港泉塘人,微生物學家。1956年成功分離出沙眼病毒,被世界醫學界譽為“湯氏病毒”。
陽明珠(1933年出生),醴陵城區東門上人,在遷移理論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礎數學家。
李鐸(1930年出生),醴陵新陽人,文職將軍,軍事博物館研究員,全國有傑出成就的書法家。
張澤民(1940年出生),醴陵石亭人,主持酒泉國家衛星發射中心載人發射場的工程設計,2003年成功放飛神州五號載人宇宙飛船,被譽為航天工程設計大師。
彭道儒(1928年出生),醴陵沈潭人,北京郵電大學化學防護研究所所長,發明823保護劑,成功解決了電子元器件的防潮、防鹽霧、防黴菌的難題,廣泛套用於航空航天、電子電訊等部門,成為我國防護科學領域的開拓者。
黎澍(1912-1988),醴陵茶山嶺人,歷史學者。
李石岑(1892-1934),醴陵梘頭洲人,哲學學者。
袁昌英(1894-1973),女,醴陵轉步楓樹塘人,現代文學家、戲劇家,代表劇作《孔雀東南飛》。
王芃生(-1946),醴陵人,國際問題專家,曾任蔣介石政府國際問題研究所中將主任,對中日戰爭中的居多重大事件作出準確的預測。
凌國康(1936-2003),醴陵城區姜灣人,國家一級演員,成功塑造了花鼓戲《打銅鑼》中蔡九哥的藝術形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