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東安紫水國家濕地公園位於東安縣中部,主要以紫水河和高岩水庫為主體,包含紫水河兩岸人工濕地、河州漫灘和高岩水庫及周邊部分山地,總面積1096.0公頃,其中濕地695.0公頃,濕地率達63.41%。紫水河是湘江一級支流,流程72公里,濕地公園是湖南省境內保存最原始、景觀最美麗、環繞縣城的濕地公園之一。該濕地公園屬“庫塘—河流”複合型濕地公園,包括河流濕地和人工濕地2個濕地類,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濕地、稻田和庫塘4個濕地型。
2015年,國家林業局下發《關於同意北京房山長溝泉水等140處濕地開展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工作的通知》,湖南東安紫水濕地公園被列為國家級濕地公園。2019年12月25日,通過國家林業和草原局2019年試點國家濕地公園驗收,正式成為“國家濕地公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湖南東安紫水國家濕地公園
- 森林公園級別:國家級
- 地理區域:湖南省東安縣中部
- 地理位置:湖南省永州市
- 面積:1096 公頃
- 氣候帶:亞熱帶季風氣候
- 管理單位:東安縣林業局
- 批准時間:2015年
地理位置,位置境域,氣候特點,自然資源,主要景點,作用價值,開發建設,交通信息,
地理位置
位置境域
湖南東安紫水國家濕地公園地處湖南省東安縣中部,公園範圍主要以紫水河和高岩水庫為主體,包含紫水河兩岸人工濕地、河洲漫灘和高岩水庫周邊部分山地,屬"庫塘-河流"複合型濕地公園。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11°06′04″~111°23′45″,北緯26°19′01″~26°28′55″之間,總面積1096.0公頃,其中濕地面積695.0公頃,濕地率63.41%。
東安紫水國家濕地公園
氣候特點
湖南東安紫水國家濕地公園地處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南北氣候差異明顯;春夏多雨,秋冬有乾旱;年平均氣溫17.8℃,年降水量平均在1180—1490毫米之間。
自然資源
湖南東安紫水國家濕地公園生物多樣性,已查明共有維管束植物195科、676屬、1100種,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8種,其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被國家林業局列為極小種群的報春苣苔,在公園內分布點多,資源較為豐富,極具保護價值。已記錄野生脊椎動物28目74科192種。有國家Ⅱ級保護動物15種,21種被列入《瀕危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9種被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
主要景點
湖南東安紫水國家濕地公園文化底蘊非常深厚。擁有廣利橋、吳公塔等國家級和省級重點保護文物20多處,還有漢文化、舜文化歷史文化遺蹟。
廣利橋
廣利橋為本地富豪文石昌、文石寶弟兄於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修建,光緒二年(1876年)曾經重修過。相傳文氏兄弟財勢盛大,把方圓數十里的土地都據為己有。他們曾先後在印水河上建橋三座,只有廣利橋最美、最好、最奇。之所以取名廣利橋,是取“廣濟眾人,萬民稱便”之意。
吳公塔
吳公塔位於東安縣紫溪市鎮東側紫水河畔的玉色懸崖上,吳公塔建於清乾隆庚申年(1740年)。據清光緒 《東安縣誌》記載:“知縣吳德潤與荊道乾先造浮屠,塔建成後,民眾將此塔以‘吳公’命名,以示紀念。”吳公塔距縣城9公里,湘桂鐵路臥枕塔旁,是東安縣保存比較完整的古蹟之一。
沉香寺
沉香寺位於東安縣紫溪市鎮淥埠頭,湘江入境湖南後,在此忽然轉向西北又折向東南,形成約360度的大彎轉,狀如倒“S”形,從而形成了湘江第一大灣。此彎從紫溪市鎮調元村至大江口鎮的石門砥村,全長7公里,寬3.5公里。
作用價值
湖南東安紫水國家濕地公園文化底蘊非常深厚。擁有廣利橋、吳公塔等國家級和省級重點保護文物20多處,還有漢文化、舜文化歷史文化遺蹟,有著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湖南東安紫水國家濕地公園生態區位極為重要。紫水濕地公園是湘桂重要生態通道,也是區域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走廊,更是重要的城鄉居民優質飲用水源地,生態區位十分重要,對保障湘江流域乃至洞庭湖流域濕地生態安全、維護區域生態平衡、保障城鄉居民飲用水安全、促進區域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開發建設
2014年,公園申請建立的湖南東安紫水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已通過專家實地考察論證和初步審查。按照《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辦法(試行)》的規定,對湖南東安紫水國家濕地公園(試點)進行公示。
2019年3月,湖南省濕地保護中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湖南省林業規劃調查設計院、中南林業大學組成的專家組,到東安縣對紫水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建設工作進行省級評估驗收。2019年12月25日,通過國家林業和草原局2019年試點國家濕地公園驗收,正式成為“國家濕地公園”。
交通信息
乘車路線:
湖南東安紫水國家濕地公園地處東安縣,距縣城10公里,交通便捷,湘桂鐵路、東大公路穿境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