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區抗日游擊戰

湖區抗日游擊戰是指1939年7月至1945年8月新四軍在安徽省宿松縣湖區抗擊日軍的戰鬥。

基本介紹

  • 名稱:湖區抗日游擊戰
  • 發生時間:1939年7月
  • 地點:安徽省宿松縣湖區
  • 參戰方:新四軍、日軍
  • 結果:新四軍獲勝
背景介紹,事件經過,

背景介紹

1938年6月29日,日本侵略軍在復興套口強行登入,從此宿松湖區沿江各地相繼淪陷。
日軍在沿江各地實行法西斯殖民統治,並招降納叛,收買利用漢奸土匪,成立偽建國軍和傀儡政權,充當日軍鎮壓中國人民的鷹犬。另有國民黨遺留的部分頑軍和游擊部隊混跡其間,與人民為敵。所以湖區抗日鬥爭,矛盾尖銳,情況複雜,任務特別艱巨。
1938年秋,中共贛北特委派周靜軒帶領武裝戰鬥人員60餘人,渡江來至鵝灣、楊灣、九城、金塘等革命老區,開闢游擊根據地,很快建立起武裝游擊隊。隨即新四軍5師也派遣獨立5營開進湖區,協同作戰。從而在湖區上起曹湖,下抵華陽,南連贛北,北至內湖,開闢了一大片抗日游擊區。

事件經過

1939年7月某日,游擊隊深入江堤6號地段襲擊日軍據點,當場擊斃日軍6人。同年冬,新四軍7師曾希聖、林維先等率挺進團駐烏家墩,原5師獨立營也擴大成為獨立團,推動湖區游擊戰爭迅猛發展,廣大農村盡成人民天下。
1940年3月某日,游擊隊聯合縣常備隊1000餘人,突擊包圍了壩頭日軍座營,激戰1晝夜,打死日軍數十人,繳獲長短槍數10支,從此小股日軍不敢下鄉亂竄。4月某日,日偽軍出動300餘人,分三路向畢嶺包抄圍剿我長江游擊大隊。當時游擊隊只有20餘人,經設伏阻擊,當場打死打傷日偽軍50餘人,繳獲長短槍19支,戰刀1把,子彈1000餘發,打得日偽軍落荒逃走,我游擊隊負傷11人,機槍班長嚴有富不幸犧牲。
1941年1月1日,國民黨反動派勾結日偽軍共出動3個師的兵力,向湖區大肆掃蕩,游擊隊寡不敵眾,突圍向後湖轉移,日偽軍乘機進犯許嶺,游擊隊在下倉設伏,擊毀日軍汽艇二艘,擊斃和淹死日偽軍數10人,奪回物資和輜重等戰利品。9月15日,國民黨頑軍11游擊縱隊100餘人,勾結許嶺清鄉隊汪慶豪部300餘人,向東洪嚴祠附近的新四軍七師挺進團某連發動進攻。新四軍埋伏在四周,誘敵深入,當敵軍進入伏擊圈時,四面槍聲大作,迫使敵軍只得向許嶺退卻。新四軍乘勢追擊,打死敵軍10餘人,敵再兩次向嚴祠進攻。駐在嚴祠的新四軍某連連長周正美急令部隊迅速從嚴祠後小山坡上繞至敵後投入戰鬥,拖住敵人,贏取時間,使增援部隊(5師獨立營和7師挺進團)即時趕到陣前投入戰鬥,把敵人團團包圍,擊斃30餘人,其餘紛紛舉槍投降。
1943年3月,湖區游擊大隊在楊慶堂、楊光明等領導下,乘日軍不備,策動偽軍作內應,向江堤日軍哨所發動突然襲擊,掃除敵壘數座,給日軍以沉重打擊。
1944年冬,沿江日偽駐軍,竄犯後湖佐壩,洪嶺等地,被我游擊縱隊伏兵堵擊,敵人狼狽南逃,不敢再越雷池一步。
湖區的抗日游擊戰爭,一直堅持到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它是宿松全縣抗日鬥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整個皖贛邊區革命鬥爭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