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山(繪畫評點本)》以丹江口水庫為背景,通過春種秋收、擇偶成家,農村旅遊等生活事件,描述了一個普通鄉村女性暖暖與命運頑強抗爭、不斷追求美好生活的歷程。作品既書寫了鄉村的巨大變遷,同時也探討了鄉村中國深層結構的堅固和蛻變的艱難,展示出對人性嬗變,歷史遺產和權力運作的嶄新思考。
基本介紹
- 書名:湖光山
- 出版社:中國工人出版社
- 頁數:294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工人出版社
- 作者:周大新 何向陽
- 出版日期:2009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0843337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媒體推薦
——周大新
周大新的《湖光山色》深情關注著我國當代農村經歷的巨大變革,關注著當代農民物質生活與情感心靈的渴望與期待。在廣博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上,通過作品主人公的命運沉浮,來探求我們民族的精神底蘊,這是《湖光山色》引人注目的特色與亮點。
——第七屆茅盾文學獎授獎辭
圖書目錄
水
土
木
坤卷
金
火
水
文摘
他……暖暖猶豫著一時不知該怎么說。開田也是楚王莊人,姓曠,是暖暖自小的玩伴。暖暖記得最初和開田認識還是在一個秋天隨娘去凌岩寺上香的時候。在楚王莊,去凌岩寺燒香最勤的,除了暖暖她娘就是開田的娘。暖暖娘燒香勤是為了讓佛祖保佑暖暖爹在丹湖裡打魚不出事情;開田娘燒香勤則是為了地里的莊稼,開田家是那種一心種地的人家,為了保證地里有個好收成,開田娘不僅要在年節里去給佛祖叩頭,春種、秋收、夏播前,也都要去寺里送個香火。就是在凌岩寺的大門前,暖暖第一次和開田見了面。她記得他們兩個人當時都拉著自己娘的衣襟,一齊隨著上香的人流向大門裡進。在娘和開田他娘打招呼的時候,她看了一眼開田,那一刻開田正把—小塊水果糖塞進嘴裡,兩隻眼新奇地看著山門。你頭一回來?暖暖問。開田因為當時嘴裡有糖塊而只是笑了一下,不過他很快又伸手從嘴裡把糖塊拿出來,說:俺娘說娃娃太小寺里的和尚爺爺不讓進寺門。為啥?暖暖驚奇了。怕把尿撒到佛堂里。開田說完就又把糖塊塞進了嘴裡。暖暖笑了,說:俺跟娘來過好多回了,一次也沒尿過。邊說邊看著開田吃糖,不自主地吞咽了一口口水。糖,甜嗎?她又問,儘管她知道這樣問有饞嘴的嫌疑,可是她仍然沒能忍住,她已經有許久許久沒吃過糖了,每次她對娘暗示她想吃糖時,娘總是說:吃糖頂啥用,有那點錢還不如買點鹽哩。甜!要不你嘗嘗,俺娘給俺買了三塊糖。開田邊說邊從衣袋裡又掏出一塊糖遞到了暖暖手上。暖暖遲疑了一瞬,接下了。當她將糖塊上的紙剝去填進嘴裡的時候,她飛快地看了一眼娘,還好,娘沒看見。這是暖暖覺得最甜的一次上香之行。也是因此,她記住了開田,記住了這個秋天。在此之前,暖暖一直不願和娘一起到凌岩寺上香。不願的原因就是心疼東西,每次看見娘把家裡不多的一點白面蒸成供香饃送到寺里擺到佛祖像前,把家裡賣雞和雞蛋換來的錢買成香、裱在寺里的香爐里燒掉,她就心疼得難受。就想:還不如讓我吃了供香饃耐餓,給我買了糖塊解饞哩。有一次,她把這想法給娘說了,一向不發火的娘啪地在她屁股上打了一巴掌。娘生氣地說:不送供香饃,不燒香和裱,不去寺里祈願,佛祖會保佑你?!為了她這話,娘那次在大殿里的佛像前多磕了幾個頭,邊磕頭還邊向佛祖道歉:娃兒小,不懂事,你老可別怪罪她……從楚王莊到凌岩寺,足有三里地。每次娘拉著她走到寺里,都把她累得夠嗆,有時娘也背她一程,可她心疼娘,不想聽娘那粗重的喘息聲,總是沒背多遠就要下來自己走,走到寺里累不說,關鍵是餓。有一回,她餓得實在受不了,就趁娘擺好供香饃去別的殿里磕頭時,偷偷上前拿起一個供香饃掰了一塊,躲到殿外吃了起來,她正大口吞咽吃得痛快,娘過來看見了,立時嚇得變臉失色,娘流著眼淚說:你個貪嘴的東西,這回佛祖是肯定要怪罪了,你這輩子裡要是遇到啥不順的事,你可不能怨娘了!暖暖當時因肚子不餓暗暗高興,就小了聲對娘說:你別叫出我的名字,佛祖就不知道我是誰,那樣,他就是想怪罪也找不到我的!娘照她的頭上狠敲了一記,氣恨道:佛祖是那樣好欺瞞的?天下哪個人的事情他不曉得?別說你的名字,就是你的命都在他手裡捏著哩!……就是從這次吃糖的上香之行起,暖暖和開田平日才在一起玩了,彼此才知道原來兩家都住在楚王莊裡。莊子太大,開田家住莊子中間,暖暖家住莊子南頭,兩個人過去竟不知道對方。倆人在一起玩的時候一多,對對方的了解也就多了。開田知道暖暖她爹楚長順平日總駕條小船在丹湖裡捕魚;暖暖知道開田他爹曠包穀是種地的老把式。暖暖還知道開田的飯量大,能吃,動不動就覺肚子餓,而且夏天是不穿衣服的,每頓飯吃完,肚子總圓得像一個大西瓜,走路時一晃一晃,大人們用指頭敲敲他的肚皮,發出的聲音和敲西瓜時差不多一樣。他只要稍一走快,那肚子搖晃得好像就要掉下來。暖暖有時也怯生生地走上前,用指頭小心地摸摸開田的肚皮。從這時起,暖暖因擔心開田肚子餓,常會偷偷地從自己家裡給開田拿饃吃。開田只要一看見饃,不管肚裡多飽,都會毫不客氣地接過來,三下五去二地全吃掉。暖暖後來上學的時候,剛好和開田分在了一個班。兩個人上學時一起走,下學時一起回,關係越加地好起來。上學下學的路上,兩個人玩得很開心,夏天,他們一起逮螞蚱,評論著哪只螞蚱蹦得遠;冬天,他們一同堆雪人,商討著用啥給雪人當眼睛;春天,他們到處摘野花,比較著哪種花朵戴在暖暖頭上最好看;秋天,他們去玉米地里折甜稈,直吃得嘴上起了泡。兩個人還互相關心,暖暖家裡做了好吃的,總不忘給開田帶一點,有時是一個熟雞蛋,有時是一個肉包子,有時是一塊炸鯉魚,有時是一截煮玉米;開田家裡更窮些,拿不出別的東西,他就總記著用一個空酒瓶裝些湖水拎到手裡,一旦暖暖說渴,他就遞過去;有時直到放學了暖暖還不渴,開田就讓暖暖用瓶里的水洗手,他捏著瓶子慢慢地倒,暖暖對著細細的水流仔細地洗,直把兩隻小手洗得紅紅潤潤乾乾淨淨。考上國中,兩個人都長高長大了,就不好意思再像過去那樣親密,上下學的路上不敢再形影不離,常常是一個在前走,一個在後跟。有時倆人離得稍近些,莊上別的學生娃就會嬉笑著叫:“搞對象了——”嚇得他們又趕緊分開。表面上兩個人好像生分了,其實內心裡仍像過去那樣近。有時暖暖給開田帶了吃的東西,她會用一條手絹包好,趁別人不注意,放在路邊的一棵榆樹樹權上,她再在樹下做一個舉手摘樹葉的動作,走在她後邊的開田就會看明白,就會很準確地去樹權上拿到東西。兩個人那時經常在一起交流長大後的志願,暖暖說她想當個教師,教一群小學生;開田說他想當一個鄉長,管上個十幾萬人。快上高二的有天傍晚,放學回家的開田反常地走得很慢,走在後邊跟他保持一定距離的暖暖估計他有事,就也放慢了步子。待其他的學生都走遠之後,暖暖趕上前,開田這才哽咽著告訴他,他爹因為趕著犁地,打牛太狠,氣急了的牛就回頭把他的兩條腿抵斷了,他不能再上學,要幫爹幹活了。跟著又從書包里掏出鋼筆和本子塞到了暖暖手裡說:這些我用不著了,你拿去用吧。暖暖當時含淚攥住開田的手,一時不知該怎么安慰他。暖暖那時暗下了決心,一定要好好讀書,爭取將來考上大學,然後再想法給開田些幫助。可惜,事情並沒按她的心愿發展。高考時她落了榜。娘陪著她去聚香街中學門前看紅榜,暖暖在榜上找了半天也沒找到自己的名字,驚得她好久沒有挪動步子。對此,娘倒沒怪她學習不好,只說這肯定是佛祖給的報應,他老人家保準在記著你偷吃他供品的事,他生了氣可不是鬧著玩的,你娃子自作自受,老老實實在家跟你爹下湖打魚吧。娘說完,第二天就提了香、裱和供香饃去寺里磕頭表示甘願受罰。暖暖原有的希望破碎之後,先是跟著爹打了一年魚,之後,就堅決地要求出門打工了……
你這次回來,把娘的病照看好後,也該把自己的婚事想想。青蔥嫂的聲音又在黑暗中響起。尤其是開田那邊,我看他的心還在你身上,總在打聽你啥時回來,你要早拿定個主意,中就中,不中也給他明著說,免得他以後心生怨氣。
行吧。暖暖望著路的另一邊那黑黝黝的大山,輕輕應了一聲……
到醫院已是夜裡十點多了。暖暖見了爹,知道下午的手術是醫院請縣上的醫生來做的,做得挺順利,娘眼下還在特護病房裡,一切都還正常,懸著的心才算放下來,才軟軟坐在了醫院門前的台階上。
把心放寬吧,誰還沒個病病災災?青蔥嫂坐在一旁喘息著勸,嬸子她不會有事的。
嫂子,謝謝你,累壞你了。暖暖心有不忍地攥住青蔥嫂的手。
沒啥,這點路還能累壞我了?青蔥嫂說著站起身,我去找個飯館讓他們給你做碗麵條吃。
後記
不獨大新小說,每每讀到讓人怦然心動的女性形象,而其創作者又是男性作家時,我便常常會生髮聯想,這位作家要借這樣一個形象來表述一種什麼樣的人的理想呢?有關完整的人的夢?有關全面的人性?是的,某一歷史時代的發展總可以由婦女走向自由的程度來確定……婦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標準,這一社會學理論已得到公認。然而,文學中女性形象塑造與女性形象譜系的歷史演進代表了作家對人類人性表達的進步程度這一點並沒有引起更多的關注。特別是,一個時代文學中農村婦女形象的塑造不僅代表了社會文明發展的程度,而且標識著這一時代人性進化的尺度。
所以,我更意願將暖暖這個女性放在中國二十世紀以來文學建立起來的農村婦女形象體系中去讀,將她放在祥林嫂、喜兒、李雙雙、玉米、巧珍的鏈條上去讀,她與她們一樣,昭示著時代的變革下中國社會最基層鄉村一個農民女性的命運及其為自由的抗爭與奮鬥,她們的鬥爭之激烈,並不亞於一場改革或者革命。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祥林嫂、四十年代的喜兒、六十年代的李雙雙、七十年代的玉米、八十年代的巧珍作為中國鄉土敘事中的女性形象,各各見證著二十世紀中國社會的深層變革的同時,也見證了中國文學近一百年來從啟蒙主題到階級主題直至田園主題各時期農村題材創作的流變。暖暖續寫上了她母輩或姐姐一代的生存鏈條,以九十年代一個試圖游離於鄉村卻又回到鄉村並最終成為鄉村變革的真正主人,刷新了近一百年來文學中的中國農村女性的形象傳統。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個不守“婦道”的女性形象。
序言
由我們中國的出版社出版一套這樣的叢書,我以為是合理的和應該的,因為評點文學這種獨特的批評方式,原本只能誕生於中國。評是評議,點是圈點,以拼音字母組成漫長句式的西方文學,即便偉大如《荷馬史詩》,也不好在上面加點挽團,因此它簡直非中國的方塊字莫屬。西人沒有這個條件,就索性長篇大論地在書外進行某種主義的研究,而中國的古人一見好詩妙文,也顧不得保持頁面的清潔,往往信手寫下心得體會,卷前便是眉批,卷後便是尾批,卷側便是旁批,字裡行間便是夾批,題下便是題下批,把一卷書塗抹得丹黃一片,那書離洛陽紙貴的暢銷書也就不遠了。評點文學,想必就是緣此發生。
這種批評方式最早依附的文學品類自然不是小說,自然是最早出現的詩,次為詞、曲、賦、駢文、散文、戲劇。二十四史作為寫史散文的一種,除元史無人問津,原因是否為蒙古人入主中原並殺死了我們的文天祥,暫缺資料證明,其他各史的評點者眾,這卻是已知的。而”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的小說乃在最後,然而這種批評方式一進入小說就不得了,文士便競相評點,讀者也便爭先賞閱,其繁榮的景象為後來居上的小說贏足了面子。
專家考證,評點文學的源頭有二。一為訓詁,”古今異言,解之使人知也。”《毛詩》注釋《君子偕老》,“夫人淫亂,失事君子之道,故陳人君之德,服裝之盛,宜與君子偕老也”,《楚辭章句》注釋《九歌》,“屈原放逐……出見俗人祭祀之禮,歌舞之樂,其詞鄙陋,因為作《九歌》之曲”;一為史書,前四史各傳的尾批為例,司馬遷有“太史公曰”,班固有”贊曰”,范嘩有“論曰”,陳壽有“評曰”。但此時只評不點,並且是作者自己評自己,真正發展成為評點文學,乃在唐宋。
“點”字最初的意思與後來是相反的,詩文寫得不好,作者自己用筆圈點抹去,“以筆滅字為點”即後世國小老師批評學生的話,卷子上有墨疙瘩,責令謄抄整齊了再交來。後漸演變對他人文章的讚賞,在絕妙字句的下面加點,周邊加圈,以致醒目。並且點有單點、雙點、圓點、三角點之分,圈有單圈、雙圈、三角圈之別。此舉也被後世的語文老師學習了去,用於表彰學生寫得好的作文,有雙圈者可以榮獲九十多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