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石淙詩

游石淙詩

游石淙詩,此詩把武周政權描繪成得人心、合天意的仙境,所以賜筵於朝臣和皇親國威,共同欣賞山水美景,以協調君臣關係。此詩是武則天唯一的一首七律,雖是拗體七律,但意義重大。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游石淙詩
  • 作品別名:夏日游石淙
  • 創作年代:唐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武則天
作品原文,作品簡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游石淙詩(並序)
若夫圓嶠方壺,涉滄波而靡際;金台玉闕,陟縣圃而無階。唯聞山海之經,空覽神仙之記。爰有石淙者,即平樂澗也。爾其近接嵩嶺,俯屆箕峰,瞻少室兮若蓮,睇潁川兮如帶。既而躡崎嶇之山徑,蔭蒙密之藤蘿。洶湧洪湍,落虛潭而送響;高低翠壁,列幽澗而開筵。密葉舒帷,屏梅氛而盪燠;疏鬆引吹,清麥候以含涼。就林藪而王心神,對煙霞而滌塵累。森沈邱壑,即是桃源;淼漫平流,還浮竹箭。紉薜荔而成帳,聳蓮石而如樓。洞口全開,溜千年之芳髓;山腰半坼,吐十里之香粳。無煩昆閬之游,自然形勝之所,當使人題彩翰,各寫瓊篇。庶無滯於幽棲,冀不孤於泉石。各題四韻,鹹賦七言。
三山十洞光玄籙,玉嶠金巒鎮紫微。
均露均霜標勝壤,交風交雨列皇畿。
萬仞高岩藏日色,千尋幽澗浴雲衣。
且駐歡筵賞仁智,雕鞍薄晚雜塵飛。

作品簡析

公元700年(武周聖歷三年)夏季,武則天率群臣巡遊中嶽嵩山,登封峻極後,避暑石淙河,曾在水漂石上大宴群臣。武則天即興作詩一首《夏日游石淙》,命從臣16人奉和詩名為《侍游應制》,武則天又作序《夏日游石淙詩並序》,命薛曜書寫,讓工匠刻於崖壁上。16位從臣是:李顯李旦武三思狄仁傑張易之張昌宗李嶠蘇味道姚元崇閻朝隱崔融、薛曜、徐彥伯楊敬述於季子沈佺期。武則天在此宴請群臣一事,兩唐書武后本紀失載,薛曜的碑刻可補其闕。詩作已收入《全唐詩》,刻本文字稍異,以碑刻為是。
武則天在詩序中要求侍從群臣“各題四韻,鹹賦七言”,於是引出16首七律,影響深遠。武則天對新詩的熱心超過她前代任何君王。唐太宗寫詩100多首,但未有一首七律;《全唐詩》收唐高宗6首詩,全屬五言雜詩。武則天對律詩的定型所起的作用,是別人不可比擬的。

作者簡介

武則天
武則天像武則天像
(624~705)中國女皇帝。名曌,唐代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縣)人。武士彠之女。14歲入宮,為唐太宗才人,賜號武媚。太宗卒,削髮為尼。高宗時,復召為昭儀,進號宸妃。655年(永徽六年)立為皇后,參決朝政,號為天后,與高宗並稱“二聖”。683年(弘道元年)臨朝稱制。690年(載初元年)自稱聖神皇帝,改國號為周,改元天授,史稱武周。705年(神龍元年)中宗復位,後徙居上陽宮,去帝號。卒謚則天大聖皇后。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在位16年,實掌國政40餘年,素多智謀,兼涉文史。曾召文學之士周茂思、范履冰編纂《要覽》、 《字海》、《樂書要錄》等,撰有《垂拱集》100卷,俱佚。《全唐詩》存詩46首,《全唐詩續補》補詩3首,詩序1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