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洞庭東山詩序

《游洞庭東山詩序》是明代文學家文徵明創作的一篇序文。此文先寫“湖庭兩山”之奇美,繼寫友人徐公登西山之詩;再寫自己近游東山並以詩相答;最後以皮日休陸龜蒙自況喻友噴發情思。內容眾多,頭緒紛繁,但都寫得輕鬆自如,次序井然,情思並茂,融為一體。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游洞庭東山詩序
  • 作者文徴明
  • 創作年代:明代
  • 出處:《文徴明集》
  • 作品體裁:序文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游洞庭東山詩序
洞庭兩山,為吳中勝絕處。有具區映帶,而無城闉之接,足以遙矚高寄。而靈棲桀構,又多古仙逸民奇蹟,信人區別境也。
余友徐子昌國近登西山,示余《紀游》八詩,余讀而和之。於是西山之勝,無俟手披足躡,固已隱然目捷間;而東麓方切傾企。屬以事過湖,遂獲升而游焉。留僅五日,歷有名之跡四。雖不能周覽群勝,而一山之勝,固在是矣。一時觸目攄懷,往往托之吟諷。歸而理詠,得詩七首。輒亦誇示徐子,俾子繼響。
昔皮襲美游洞庭,作古詩二十篇,而陸魯望和之。其風流文雅至於今,千載猶使人讀而興艷。然考之鹿門所題,多西山之跡;而東山之勝,固未聞天隨有倡也。得微陸公猶有負乎?予於陸公不能為役,而庶幾東山之行,無負於徐子。弘冶癸亥冬十月。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洞庭兩山:即洞庭東山和洞庭西山。在太湖中。
  2. 具區:太湖的別稱。映帶:謂景物相互關聯襯托。
  3. 闉(yīn):古代城門外瓮城的門,這裡與“城”同義。
  4. 高寄:寄託高遠,不以世俗縈懷。
  5. 桀構:傑出的構造。桀,通“傑”。
  6. 徐子昌國:徐禎卿,字昌國,一字昌谷,吳縣(治所在今江蘇蘇州)人。以詩名,與文徵明、祝允明唐寅並稱“吳中四子”。
  7. 俟:等待。披:劈開。
  8. 目捷:眼睛。捷,通“睫”。
  9. 傾企:嚮往企盼。
  10. 屬:值,適逢。
  11. 升:登。
  12. 攄(shū):發抒。
  13. 俾(bǐ)子繼響:使他能倡和。
  14. 皮襲美:皮日休,字襲美,號鹿門子,襄陽(今屬湖北)人。唐代詩人。
  15. 作古詩二十篇:今皮日休集中有《太湖詩》二十篇。
  16. 陸魯望:陸龜蒙,字魯望,號天隨子,蘇州(今屬江蘇)人。唐代詩人。
  17. 得微:猶“得無”,豈不是。負:虧欠。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洞庭東山、洞庭西山兩座山,是吳地景色極美之處。有太湖映照連線,而不靠近城市,足以在山上遙望風景,寄託高雅的情趣。而傳說中的神仙洞府和優美的建築,加上許多古代的仙人和隱士的奇蹟,實在是人間的另一種環境。
我的朋友徐昌國近日登洞庭西山,把紀游詩八首拿給我看,我讀過之後寫了和作。因此西山的美景,就無需待我用雙手開路、用兩足攀登,早已隱約出現在我眼前。而洞庭東山正是我熱切盼望能一游的,適逢我因事經過太湖,於是獲得攀登遊覽的機會。在東山只逗留了五天,遊歷過四處有名的古蹟。雖然不能看遍所有的名勝,但整座東山的美景,本來就都集中在這裡。一時之間,睹景抒懷,目之所見、心之所感,往往寄托在吟詠當中。歸來將作品加以整理,得詩七首,就拿給徐先生看,也在他面前誇耀一下,把它們作為他的八首紀游詩的續作。
昔日皮襲美游洞庭山,作古詩二十篇,陸魯望寫了和作。他們的風流文雅流傳到今天,千年之後還使人讀過這些作品而產生艷羨。然而考證鹿門題詠的景物,多是洞庭西山的勝跡,而洞庭東山的勝跡,本來就未聽說天隨子有和作,豈不是陸公還欠著皮公嗎?我不能為陸公效勞,替他和皮公的詩作,但我的洞庭東山之行,也許可以不負徐先生了吧。

創作背景

據題下原注“弘冶癸亥冬十月”,則此文當作於明孝宗弘治十六年(1503),時作者三十四歲。其年與徐禎卿台刻洞庭倡和諸詩為《太湖新錄》。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翻開《文徵明集》,山水田園的詩文幾乎占了一大半,可見文徴明對於自然的濃郁興趣。他少時曾有濟世之志,然屢試不第,遂有隱逸之想,書畫極負盛名。後雖一度廁身朝廷,然身處廟廊而心存泉石,三年後即掛冠歸鄉,一生遍游吳中山水。他的洞庭兩山紀游詩一直很受人稱誦。此篇序表露了他對古人高潔之操、曠遠之懷的追慕,同時也發抒了一種恬淡蕭遠的情懷。
《詩序》中寫道:“昔皮襲美游洞庭,作古詩二十篇,而陸魯望和之。其風流文雅至於今,千載猶使人讀而興艷。”皮日休和陸龜蒙都是晚唐詩人,生性傲誕,早年雖有佐國之志,然場屋屢屢受挫,遂隱居鄉間,放浪山水,一號閒氣布衣,一稱江湖散人。懿宗鹹通年間,皮日休東遊至蘇州,與陸龜蒙相識,彼此唱和,《詩序》中提及的洞庭西山詩,即是此時所作。皮、陸的詩,頗有韓愈遺鳳,奇峻冷峭,透發出一股清逸之氣,如皮日休的《太湖詩·初入太湖》詩:“悠然嘯傲去,天上插畫隘。”他的《太湖詩·明月灣》詩則表現了一種退居林壑、流連泉石的閒情:“野人波濤上,白屋幽深間,曉培橘栽去,暮作魚梁還。清泉出石砌,好樹臨柴關。對此老臣死,不知憂與患。”文徵明追慕這種曠達的襟懷和蕭遠的逸氣,所以說:‘千載猶使人讀而興艷。”他的七首《游洞庭東山詩》與皮、陸的洞庭詩在精神上是一脈相通的。如他的《宿靜觀樓》:“秋山破夢風生樹,夜水明樓月在湖。”又如《翠峰寺》:“空顰夾輿松千里,斷碑橫路寺千年。遺蹤見說降龍井,裹茗來嘗悟道泉。伏臘滿山收橘柚,蒲團倚戶泊雲煙。書生分願無過此,悔不曾參雪竇禪。”一股清逸之氣如曉風拂來,爽人心懷。山水本無性靈,而一經中國文人的體味繪摹,即所謂“一時觸目攄懷,往往托之吟諷”,就使人感到一種平靜悠遠的意味。
中國的詩畫絕少描繪驚濤駭浪、亂石穿空的動態場景,文徵明的《石湖清勝圖》《滸溪草堂圖》諸畫,都氳氤著一片閒靜之氣。誠如林語堂所說:“平靜與和諧是中國藝術的特徵,它們源於中國藝術家的心靈。中國的藝術家是這樣的一個人:他與自然和睦相處,不受社會枷鎖束縛和金錢的誘惑,他的精神深深地沉浸在山水和其他自然物象之中。”(《吾土吾民》)可見,中國文人的詩畫所滲透的對於自然山水永無倦意的倘佯流連,以及透過自然山水而表現出來的幽深清雅的審美情趣,體現了中國藝術特有的境界。文徵明的此篇詩序就是一個佐證。

名家點評

清·納蘭常安:天然映襯。(《古文披金》)
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歐明俊:同一自然物象,在不同人的眼中,生髮的感觸不盡相同。作者筆下的洞庭兩山側重於“足以遙矚高寄”,“信人區別境”。隱隱流露出作者的隱逸思想和蕭遠意趣。作者追溯古人遊歷洞庭作詩和詩的“風流文雅”,透露出對古時高士的追慕之情,同時把自己描繪的“東山之勝”與他人的“多西山之跡”比較,表達了對山水的深厚情趣和獨特體味。清新雋永,婉曲有致。(《明清名家小品精華 第2版》)

作者簡介

文徴明(1470~1559),初名壁,以字行,更字徴仲,號衡山居士,長洲(今蘇州)人。少時學文於吳寬,學書法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與唐伯虎、祝枝山、徐禎卿友善,切磋詩文,並稱“吳中四才子”。屢次赴試,均不中。明正德末,由巡撫李充嗣推薦,授翰林院待詔,後辭官歸里。善詩文書畫,名重當代。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著有《莆田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