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九·我的三年零八個月

港九·我的三年零八個月

由廣州市文化局與廣州話劇院聯手出品的青春情感話劇《港九·我的三年零八個月》,2005年7月6日上午在廣州話劇院正式開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港九·我的三年零八個月
  • 類型:話劇
  • 開演時間:2005年7月6日
劇情簡介,精彩看點,

劇情簡介

《港九·我的三年零八個月》帶領觀眾領略20世紀40年代濃郁的香港風情,感受正義的力量、苦澀的淚水和高尚的愛情。故事以三對年輕人先後投身抗日救國的革命事業的過程為主線,描述了他們在國難當頭時所經歷的種種煎熬與掙扎。故事中的情感戲尤為精彩,牙買加華僑子弟何聲(孫亞軍飾)與小護士譚郁雯(曾君暉飾)互相愛慕,卻因戰爭一再錯過;何聲的兩個好友李錦華(徐經鎖飾)與蘇友真(陸雙飾)本是一對恩愛情侶,卻因蘇友真的父親叛國投敵導致二人差點反目成仇;阿玲(崔冰飾)與黑仔(陳智彬飾)這對18歲的年輕人剛剛嘗到愛情的滋味,阿玲卻在執行任務時不幸犧牲……劇中人物不多,除了三對年輕人,還有一位東江縱隊獨立大隊負責人鐘叔(賈新光飾),他為了掩護八百名文化精英安全撤離香港回到內地而拋妻棄子,有家不能回。
這齣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而創作的話劇,將從6日起每晚連續演出至7月15日,並將於7月20日在廣州市第二少年宮劇場與廣大觀眾見面。該劇還計畫赴港演出。

精彩看點

一是緊扣政治熱點,弘揚主旋律
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六十周年,各國對於此項紀念活動均十分重視,尤以“奧斯威辛”集中營的紀念活動最為隆重。由於日本長期對於過去的侵華行徑沒有正確的認識,激起全國人們的憤慨。今年兩會代表建議設立國家級的抗戰公祭活動,設立“國恥日”的建議得到各界回響。基於國際國內形勢,2005年是紀念世界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用力很重的年度,為此,從5月8日至9月8日,我國將舉行“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暨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系列活動。基於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這一特殊的政治意義,該劇以二戰、抗日戰爭為背景,可謂是緊扣政治熱點,弘揚主旋律的精品力作!
二是民族情結,社會關注
由於社會各界均在策劃紀念抗戰勝利的活動,《港九·我的三年零八個月……》選題上寫“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別有深意。
港九獨立大隊,是香港淪陷時期唯一的抗日武裝隊伍。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向全世界宣布無條件投降,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歷經三年零八個月的艱苦卓絕的鬥爭,付出了重大的犧牲,終於迎來了勝利的曙光!可是,抗戰勝利以後港英政府長期以來無視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在抗日戰爭中做出的巨大貢獻,對他們的作用和地位一概不予承認。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四百多名分散各地的老戰士會聚香港慶回歸。同年中秋節,特別行政區長官請老戰士們喝茶,讚揚港九獨立大隊的貢獻。1998年10月28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大會堂舉行隆重的“原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陣亡戰士名冊安放儀式”,特首董建華親自把保衛香港而犧牲的115名烈士的名冊,安放在大會堂紀念龕里。時隔53年後,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終於被承認是香港淪陷時期一支正式的抗日隊伍。獨特的視角、別具深意的取材,是在眾多的紀念抗戰勝利的作品中脫穎而出的題材基礎。
三是立意新穎,戰爭戲青春化
“戰爭背景青春戲,是一個好點子,可以做好,贏得市場,贏得觀眾!”國家文化部藝術司領導是這么說的。《港九·我的三年零八個月……》打破了一貫抗戰題材的戰爭生活,走到生活的瑣碎細節之中,以淪陷時期港島的社會情形作為背景,講述熱血青年的青春故事,不是生硬地喊口號,而是將出生入死、責任情懷含蓄地融匯到生活的點滴里。劇中以二對男女愛情為主線,在抗日救國中展現親情、戀情、友情,以實在的情態引人入勝,感動觀眾、打動觀眾、震動觀眾。追憶青春的誓言、承擔現實的責任、憧憬未知的未來,以“我不想讓你成為寡婦”為矛盾點,使這些青年人的思想、青年人的激情、青年人的迷茫、青年人的抉擇最能引起當代青年人的共鳴!在愛與恨的交織、情感與理智的抉擇中將人物性格人性化,豐滿了人物形象,緊扣當代年輕人的心弦。
正是上述三大亮點構造了該劇的三大獨特之處:首先選題上寫“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即為冷門;再則,形式上的生活化,將港島淪陷的社會情況作為背景,以小見大地寫抗戰,在過去的作品中並不多見;最後,寫抗戰生活而又延續至今的歲月流轉帶出港九獨立大隊及人員的大命運感,更聯繫到有關青年的不同歷史時期的責任與義務的問題,是對過去作品的超越與突破。此外,三大亮點拓寬了我們的觀眾群,獨特的政治意義與弘揚的愛國情懷,對國人的深省與震撼,同時也為對外文化交流提供了好的政治導向;先明的主題思想,對廣大青少年學生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