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站

測站

測站【instrument station】指的是外業測量時安放儀器進行觀測的地點。

水利水電的測站是遙感測站,包括遙測水文站、遙測水位站、遙測雨量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測站
  • 外文名:instrument station
  • 屬於:外業測量時安放儀器觀測的地點
  • 存在:遙感測站
  • 學科:水文測量
  • 功能:水利水電建設、管理等決策依據
布設原則要求,站網布設,

布設原則要求

(1)能以最少的投入,基本控制區域降雨分布和減少下墊面不均用性對降雨徑流的影響。
(2)能滿足水庫的洪水、徑流預報和水庫調度的需要。
(3)以現有站點為基礎,適度增加新站點。
(4)考慮設站的周邊條件(交通、氣候、生活、安全、投資),做到雨量站水位站“有人看管,無人值守”,水文站“汛期駐測,枯期巡測"。
(5)基本滿足水利部頒布的《水文站網規劃技術導則》(SL34-92)和《水文自動測報系統技術規範》(SL61-2003)要求,並參照世界氣象組織(WMO)推薦的站網控制標準。
(6)便於通信組網。
(7)測站布設應與系統的預報模型相匹配,儘量減少不必要的測站。

站網布設

遙測水文站、水位站布設
(1)根據系統功能和預報方案要求,利用原有測站布設遙測站或增補新的遙測站。
(2)原有測站水位-流量關係穩定的,可以只設為遙測 水位站;原有測站的水位-流量關係不穩定的以及新建的遙測站,應設遙測水文站。
遙測雨量站
我國目前的雨量站分為面雨量站和配套雨量站。面雨量站能控制月年降水量和暴雨特徵值在大範圍的分布規律,要求長期穩定。配套雨量站是與小河站及區域代表站進行同步的配套觀測,控制暴雨的時空變化,求得具有足夠精度的面平均雨量值,以探索降水量與徑流之間的轉化規律。與面雨量站相比,配套雨量站應有較高的布站密度,並配套自動儀器,詳細記載降雨過程。顯然,測報系統雨量站網的布設,應與配套雨量站的要求一致。雨量站網密度評價的幾種參考方法和指標如下。
(一)根據《水文站網規劃技術導則》(SL34-92)分析確定
(二)採用經驗公式分析確定
(1)江西省經驗公式
(2)河南省經驗公式
(3)江蘇省平原區配套雨量站經驗公式
(三)參照我國部分測報系統遙測雨量站網密度確定
我國與已建成很多測報系統,這些系統代表了我國已建或擬建系統的實際情況,比較符合我國國情。將折現系統站網密度與面積之間的關係描述於半對數格紙上,與幾個經驗公式對比,可與看出,河南省經驗公式的計算結果與所描述的關係接近。
(四)參照《水文實踐指南》確定
1981年世界氣象組織(WMO)在《水文實踐指南》第一卷中提出:在溫帶、內陸熱帶山區,最適合的做法是按大約500米高差來規劃高度帶,在各個帶上布設測站最小密度為100~250km2/站,由於人口稀疏、交通閉塞或其他經濟方面的原因,最小密度可以為250~1000km2/站。
(五)參照美國一些單位的研究成果中所提供的流域面積與所需雨量站數的關係確定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美國國家天氣局氣象處、伊利諾斯州水調查局以及史丹福大學曾就降雨空間變化、洪水預報所需雨量站數和採樣時間間隔等進行過廣泛研究,並給出了流域面積和所需雨情站數的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