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書的信仰(文學卷)》是2014年4月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新京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渡:書的信仰(文學卷)
- 作者:新京報
-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4月
- 頁數:208 頁
- 定價:29.8 元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1720061
《渡:書的信仰(文學卷)》是2014年4月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新京報。
到公元前三世紀和二世紀,又經亞里山大里亞學者編訂,各部為24卷。這部書的形成,經歷了幾個世紀,摻雜了各個時代的歷史因素,可以看成是古代希臘人的全民性創作。創作依據 民間文學 英雄史詩中的內容描寫都充滿了神話傳奇色彩。《荷馬史詩》中的英雄,不是具有神的血統,就是具有神所賦予的力量他們在歷史發展的緊...
《列那狐的故事》出現在西歐中世紀的11—12世紀前後,這一時期正是歐洲中世紀社會發展的鼎盛時期,是信仰維繫方式達到了頂點的歷史文化階段。然而,正如在宗教內部出現了大規模地對基督教的基本問題進行重新闡釋一樣,在民間也開始出現了新的思想觀念。可以說《列那狐的故事》就是產生在信仰維繫方式發展到頂點,而同時...
《禁書目錄》(拉丁文:Index librorum prohibitorum;英文:List of Prohibited Books)是一份禁書目錄,目錄中的書籍或著作曾被羅馬教廷認為具“危險性”,內容有害於天主教徒的信仰和道德。凡在《禁書目錄》的書籍或著作,都嚴禁印刷、進口和出售。《禁書目錄》出版的目的是要防止信徒閱讀被天主教會認為不道德、...
《小王子》是法國作家安托萬·德·聖-埃克蘇佩里於1942年寫成的兒童文學短篇小說。該書的主人公是來自外星球的小王子。書中以一位飛行員作為故事敘述者,講述了小王子從自己星球出發前往地球的過程中,所經歷的各種歷險。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視出成人的空虛、盲目,愚妄和死板教條,用淺顯天真的語言寫出了...
《邊城》是沈從文創作的中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34年。該小說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邊城鎮)為背景,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描繪了湘西地區特有的風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純愛故事,展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由於《邊城》的美學藝術,《邊城》這部小說在中國近代文學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該...
《雪山大地》描寫的是小說中“父親”“母親”的生命歷程,也是現實中楊志軍父親母親的人生往事,他們的經歷像一顆信念的種子播撒在楊志軍的內心,成為他生命的信仰,也成為他的理想主義啟蒙。人文主義 《雪山大地》是深具理想氣質、充沛浩然之氣的寫作。作者沿現實主義的創作道路,立足於文學的人文立場,延續著關懷生命的...
這一時期還出現了要求信仰與生活完全統一起來的禪宗。總之,在宗教藝術中,隨著時代和社會的變異,有各種不同的審美標準和審美理想。盛唐之音 唐代世俗地主階級的勢力在上升和擴大,南北文化交流融合。一種豐滿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熱情與想像,滲透在盛唐文藝中。詩歌由於時代的變遷走向青春少年的清新歌唱:從劉希夷、張若虛...
他造構的《靈寶赤書五篇真文》 , 原本已無從得見, 《道藏》洞真部本文類《元始五老赤書玉篇真文天書經》大致即是。此經假託為元始天尊授予太上大道君,其中主要尊奉的神格是五方五老,及其上位神「元始」。可見,左慈、葛玄、鄭隱、葛洪、葛巢甫等人,並非「共同信仰特定的神格」。其三,上述諸位所實踐的道術...
因為事情的真相幾乎是他的最高信仰。在他的思想中法律和真相近乎於他本身,但隨著案情逐步抽絲剝繭,真正的真相呈現在他的眼前——小說中唯一的死者,其實是個惡名昭彰的職業綁匪。而這個綁匪卻在犯案後改名換姓,靠著到手的巨額贖金舒舒服服過日子,直到被復仇者殺死。真相大白以後,本應代表法理的波洛卻沒有做出...
他對子貢說:“天下無道已經很久了,沒有人信仰我的主張。夏朝人死後停柩在東階,周朝人死後停柩在西階,殷人死後則將柩停放在兩柱之間。昨天晚上我做夢坐在兩柱之間,受人祭奠,我原本就是殷商人。”過了七天,孔子就死了。孔子享年七十三歲,是魯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這天去世的。哀公為孔子寫了一篇悼文說:“...
《阿闥婆吠陀》約形成於公元前10世紀前後,是巫術、咒語的匯集,共20卷,收集讚歌730首,記錄了各種巫術和咒法;它與民間信仰有著密切的關係,雖然主要記錄的是巫術、神話,但亦包含著一些天文學、醫學思想的萌芽。吠陀本集的漢譯名,中國古代各個時期不盡相同如三國的《摩登伽經》譯為贊誦、祭祀、歌詠、禳災;...
亡靈書中不僅有文字,而且還附有大量彩色插圖。它為了解古埃及的社會生活、意識形態、宗教禮儀及藝術源流提供了最珍貴的資料。《死者之書》包羅了古埃及人的思想信仰及其各種細節,從中可以看出古埃及人酷愛生命,嚮往歡樂的生活,可以看出古埃及人的神學,聖典以及關於來世的概念。這一切都基於一種樸素的信念:以永久...
理性與信仰是歐洲中世紀兩大題材,兩者充分體現文學性與藝術性,極大地豐富文學內涵。伴隨東西方文化交流碰撞,不斷發掘人性光輝與價值,對人的意志加以肯定,確立新的信仰基礎,掌握理性,運用理性思考,尋找自我救贖和解脫的路徑。但丁以自身為代表,象徵新時代有追求的知識分子,刻畫人物的複雜性,極大緩解中世紀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