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渡頭古城遺址始建於秦代至西漢早期,一直使用到東漢,東漢之後就被廢棄了。
1986年,全國第二次不可移動文物普查中發現渡頭古城遺址。
1989年~1990年,臨武縣文物管理所對渡頭古城遺址進行了複查,在城址外圍發現護城壕、橢圓形台,在北面城牆外圍發現有較多的秦漢時期繩紋板瓦、筒瓦殘斷,並初步認定古城基本為長方形,夯土城牆殘高3~7米,長約130米,寬約120米(包括護城壕的寬度),主體面積15600平方米,西北牆中部有一寬約7米缺口,應為城門塌陷所致。城址年代為秦漢時期,遺址總面積約40000平方米。
2016年12月15日~2017年1月7日,湖南省文物考古所對渡頭古城遺址進行了調查,並完成了古城址的鑽探工作。
2021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織考古隊對渡頭古城遺址進行了主動性考古發掘,在渡頭三星趕月和周家坪兩處墓群中發掘漢至唐代墓葬6座,其中漢代墓葬4座,晉代墓葬1座,唐代墓葬1座。
2022年3~12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繼續對渡頭古城遺址進行了發掘,共布設5×5米探方16個,揭露灰坑53座,灰溝9條,排水溝1條,房址3座,柱洞45個,水井2口,進一步還原了當時古人們的生活環境。
2023年12月21日,國家文物局發布《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進展,在湖南郴州市發現的渡頭古城遺址是漢至六朝時期我國南嶺地區古代城市的重要代表。
遺址特點
城址
綜述
渡頭古城遺址城址主體保存較完整,由古城、橢圓形台和護城壕組成。北面城牆缺口為城門,其餘三面城牆尚未發現城門。在城內發現三處有少量的紅燒土,疑似建築遺蹟。在護城壕外東北角可能存有一排水溝。
城牆、城門
渡頭古城遺址依山勢而建,呈西北東南向。現存古城址大體近方形,四面城牆基本保存完好。經鑽探初步認為城牆寬4~5米,殘高3~6米。東西城牆殘存長105米~110米,南北城牆殘存長100米~103米,城址海拔高度在230米~240米間,地勢南高北低。北牆中部缺口經鑽探初步確認為一城門,城門殘存寬6~9米。根據探眼鑽探地層堆積情況來看,城門有向外延伸至護城壕中部的跡象,其北側可能還存有一條寬約3米的U形溝。
瞭望台
渡頭古城遺址城東南角外近3米處有一夯築橢圓形台,中有一條長方形夯土台與城牆相連。橢圓形台基本保存完整,西側有一大坑,為農民取土以及盜墓活動形成。橢圓形台台面長徑8~10米,底徑22米,高度略高於城牆,高於地表4米。長方形台台面寬2米,長4米。從橢圓形台被破壞的剖面看,圓台為逐層夯築而成,夯土厚薄不均,厚0.1~0.2米。橢圓形檯面上沒有發現遺物和建築遺蹟,從其結構來看,可能是類似於“瞭望台”一類具有城市管理或軍事防禦用途的設施。
護城壕
渡頭古城遺址城牆外圍有保存較好的護城壕,城壕寬窄不一,其中東面護城壕被現代馬路穿行而過,殘損嚴重。北面護城壕因現代農業改造,城壕基本被填平。南面城壕現存深40~80厘米,長近150米,寬15~30米,從鑽探來看,城壕基本為“U”形,深1.5~3.3米,其東南處因橢圓形台呈不規則狀。西面護城壕基本保存完整,深度30~70厘米,長160米,寬12~15米,從鑽探來看,西城壕也基本呈“U”形,深1.2~1.8米。
排水溝
護城壕的東北角,探孔明顯比護城壕內探孔深30~40厘米,並向東面武水河方向延伸。探孔最底層發現有黃灰色土,似淤積土,推測該位置可能存在一條排水溝,水溝與護城壕相連線在一起。由於其被現代石子路隔斷,無法全面勘探,初步認為溝寬約1米,距現地表深約3米。
城址面積
通過護城壕測量的長度來計算,渡頭古城遺址城址主體面積約25000平方米,但在鑽探過程中發現,在城址城門外北面地勢較平坦的區域仍有較多的陶片,其分布面積近15000平方米,總面積約40000平方米。
遺址面積
保護範圍之外的渡頭村綜合樓西北和北部近現代民房牆基和現代水渠、水田均發現了較多兩漢時期的陶片,分布面積近2萬餘平方米,其與城址是同時期遺址。因此,古城遺址分布面積約60000餘平方米,不含墓葬面積。
墓葬區
漢代墓葬
墓葬共4座,包括2座土坑墓和2座磚室墓。土坑墓分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和帶斜坡墓道的刀形豎穴土坑墓,均遭盜擾嚴重,墓內隨葬品基本不存。2座磚室墓編號分別為三星趕月M1、M2,這兩座墓葬相距較近,在發掘時採用探方法,並對M1封土堆進行了解剖。M1、M2墓葬形制基本一致,平面均呈“中”字形,由墓道、封門、前室、後室及排水溝組成。其中M2排水溝位於墓葬一側,這種結構在這一地區較為少見。墓磚多為青磚,另有少量紅磚,燒制火候較低,多見菱格紋。
晉代墓葬
墓葬1座,為斜坡墓道磚室墓,平面呈“凸”字形,由墓道、封門、前室、後室組成。墓道及墓室劵頂已毀,前室正中有一凹槽,低於墓底一層磚,隨葬器物多放置於此。
唐代墓葬
墓葬1座,為豎穴土坑墓。該墓埋葬於三星趕月M1封土堆上南部,墓葬被晚期盜洞破壞嚴重,西半部已無存,殘長60厘米,寬100厘米,現存墓室底部見有大塊青石鋪墊,隨葬器物皆放置其上。
文物遺存
綜述
渡頭古城遺址城門外圍、西南城牆上以及南、北城牆中部外圍均發現有較多的瓦片、陶片、以及少量陶製品和菱格紋青磚。
瓦片
渡頭古城遺址出土瓦片主要有板瓦、筒瓦兩種。板瓦數量較多,基本為泥質灰陶,質地堅硬,厚1.2厘米,殘寬12~22厘米,板瓦外面施有間斷繩紋和條帶紋,內面有布紋,也有少量板瓦外面施粗格線紋。筒瓦大小不一,有泥質灰陶和紅陶兩種,瓦內外紋飾和板瓦基本相同,為繩紋和布紋,瓦舌種類多樣,大體以直舌和捲舌兩種為主。
陶片
渡頭古城遺址採集的陶片主要見有罐底、罐口沿、鍅腹部,基本為印紋硬陶,多泥質灰陶和紅陶,多細方格紋,有少量的圓圈紋,個別陶罐口沿見有青釉。另外還有多個陶圓形器,泥質灰陶,質地很硬,火候較高,器身上有10餘個的長方形小孔,用途不明。
銅錢
2008年,渡頭古城遺址城址東牆外圍50米處的果園裡挖出過大量的銅錢,其中有半兩、五銖錢和大泉五十等。經尋訪證實情況屬實,但所挖錢已基本被賣掉,所剩無幾,並對所剩的銅錢進行了拍照。
簡牘
古城內的兩口水井出土1萬餘枚距今1700多年的簡牘,其中有字簡牘近2000枚古人寫下的一筆一為我們研究,古代中央政權對南嶺地區的開發和有效治理提供了重要資料。
人面紋瓦當
出土於古城城壕內的人面紋瓦當其面部造型融寫實性與誇張性於一體,瓦當雖小卻是古城作為當時臨武縣治的重要依據,也是探討古城性質、功用以及與其他地區之間文化交流的重要考古資料,可謂方寸之間、氣象萬千。
青瓷熏爐
古人用熏爐燃香以驅趕蟲害、祛除濕穢、潔淨空氣,這件青瓷熏爐出土於渡頭古城中的東漢墓,它的發現展現了臨武先民風雅與禪意的日常生活。
銅鏡
銅鏡不僅是常見的生活用品,也是一種文化符號和藝術載體,古人以銅為鏡正衣冠,渡頭古城出土的這面銅鏡製作精良,造型精巧間接反映了臨武當時經濟、社會較發達。
遺址年代
渡頭古城遺址採集的板瓦和筒瓦與中原地區西漢時期板瓦、筒瓦的紋飾、質地以及形制基本相同。採集的個別陶罐口沿、細方格紋和圓圈紋等均具有廣州漢墓西漢時期同類器基本相似,而陶鍅是西漢時期比較常見的器物。在城址內還採集的陶器口沿,其中部分口沿器表還有青釉,年代應為東漢時期。另根據城址外圍出的半兩錢和大泉五十,且在城內外均不見兩晉以後的遺物來看,渡頭古城址應始建於秦代至西漢早期,一直使用到東漢,東漢之後就被廢棄。故認為渡頭古城遺址主體年代為漢代。
研究價值
通過發掘與考證,考古人員確認渡頭古城遺址是臨武漢至六朝時期的縣治所在地,也是漢、越民族文化重要的物質載體,為研究古代南方邊疆地區的人口遷徙、民族融合以及華夏民族文化多元一體進程提供了資料。
保護措施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渡頭古城遺址位於湖南省郴州市臨武縣
汾市鎮渡頭村武水河南岸。
交通信息
自駕:自湖南省郴州市臨武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渡頭古城遺址,路程約19.3千米,用時約23分鐘。